微种植体支抗矫正牙颌面畸形
要将排列不齐的牙齿矫治成整齐有序,关键在于作好正畸支抗的设计与正畸支抗的控制,在正畸治疗时真正作到:该动的牙动、不该动的牙不动,这是取得高质量的、成功的口腔正畸治疗的重要因素。
然而,传统的正畸支抗患者的牙齿,难于提供绝对稳定的支抗,在正畸治疗中,仍免不了还会发生“不该动的牙移动”,从而影响了正畸治疗的效果。近几年国内外开发研制的“种植体支抗微钛钉”,使口腔正畸医生在临床治疗时能做到:随心所欲。能使牙齿的移动达到“跨越巅峰,挑战极限”的境界。口腔种植体支抗是将纯钛制作的特殊的微小钛钉植入到患者的上颌后牙区、下颌后牙区、硬腭部,牙齿槽间隔等等的部位,利用这种植入的微小钛钉作正畸治疗的支抗,牵引排列不齐的牙齿作移动,从而达到矫治牙列不齐的目的。
作支抗种植体的手术是微创性的,一般先作牙石膏模型设计,在设计好的位置上作几毫米长的黏膜切口,然后就如钉钻螺丝一样将微型钛钉植入到患者的颌骨内,术后经过一周的伤口愈合,即可加力作牵引使牙齿发生移动。
长期以来,口腔正畸医生一直在积极探寻一种美观、舒适、安全、稳定、可靠的口腔正畸支抗体,微种植体支抗的开发应用,使口腔正畸医生的这一梦想成为现实,如对较为严重的前突型病例,治疗时不允许以磨牙作支抗、因为不允许磨牙再往前移动,微种植体支抗正好解决了这类难题;对于开唇露齿的“露龈笑”患者,矫正治疗时要求需要绝对压低上前牙,微种植体支抗的临床应用,亦能保证这种畸形的矫治效果。另外,对于牙齿的中线偏斜、或缺失牙齿较多的病例,用微种植体支抗以作矫正牵引,也是其适应症。
精选阅读
何谓两段式种植体
即种植体基台与固位体分为两段而不是一个整体的一类种植体。手术时,与骨组织结合的固位体和与牙龈组织结合的基台是前后分别进行两次手术植入完成的,而在基台与固位体两段之间是通过种植体中心螺丝将其相连成为一个整体。
第一次手术先将固位体植入骨组织内,缝合伤口,经4-6月待种植体固位体在完全无负载的休息状态下与骨组织产生骨结合后,再行二次手术,即切开牙龈组织,通过种植体中心螺丝连接基台,拆线后即可取模并完成最终修复体。
两段式种植体的优点是,种植体骨结合好,不易感染,义齿的修复方式多样,其上部结构可多种选择,远期效果好,成功率高。缺点是需经两次手术才能成。
种植体支持套筒冠全口义齿
人类进入老龄化阶段时,据统计约15%的老年人群为无牙颌。当牙列确失后,牙槽脊会缺乏正常生理性刺激,进而发生进行性的生理吸收,在口腔修复中,无牙颌的全口义齿固位一直是临床修复的难题。
金沉积是通过特殊的技术将金离子形成一层厚度均匀的沉积层。其形成的精确度是普通工艺所不可能达到的。
套筒冠又叫双层冠是上世纪20年代推出的一种口腔修复体,真正发展于上世纪50年代。其特点是适用于少数牙残留多数牙列的缺失、周病的夹板固定和咬颌关系等。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口腔技术发达国家将套筒冠与金沉积冠有效的联合应用,进入90年代后欧洲首先使用金沉积冠技术于种植体义齿的修复。该方法设计每个种植体为单独的套筒冠,用平行研磨仪研磨种植提上部的基台,在基台外部通过金沉积的方法形成套筒冠的外冠。其优点是:精度高稳定性好、种植体易清洁、受力均匀等。该方法是目前无牙颌种植全口义齿修复的主要方法之一。
临床操作大致步骤:种植体二期手术后六周左右,种植体稳定,牙龈形态良好,常规取下愈合帽安放转移部件,制取模型,取下转移部件在印模上复位,放置人工牙龈灌制石膏代型后交给技工室。技工室在石膏代型的转移部件上安放基台,直接在基台上研磨2°——3°聚合角的共同就位道,然后制作金沉积内冠在返回给医生。医生将研磨后的基台固位后,试带金沉积外冠,并在次取模连同金沉积外冠再次交给技工室,剩余部分全部由技工制作完成.
上颌无牙颌种植体支持的固定义齿
宜人的美学效果,尽管牙龈条件欠佳
Achim Ludwig 和 Massimiliano Trombin的目标是创造自然的美学牙列,他们是Meckenheim的 Da Vinci 牙科的资深技师。在这里他们呈现了一个尽管牙槽嵴条件欠佳但患者对修复效果完全满意的病例。
Natascha Eschert科隆, Massimiliano Trombin,
Achim Ludwig, 资深牙科技师
由于患者和牙医远在慕尼黑,针对这一病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确的设计。治疗过程中有三次试戴,其中两次技师本人亲自在场,Da Vinci的技师总是亲自获取牙齿比色的第一手信息,并参与第一次烧结完成后的试戴。
病例报道
患者长期戴用全口义齿,希望进行上颌种植修复,获得一幅固定义齿。九颗Frialit种植钉植入上颌。但是由于软硬组织的过度退形性变化,很难获得龈缘外观自然的修复体。上部结构的临床冠长度也相应有改变。对于这些来自Meckenheim的完美主义者来说,修复体的自洁性和可见区域“龈红齿白”的美观效果富于挑战性。幸运的是,患者的笑线很低,牙龈退缩基本上显露不出来。
治疗计划和修复观念
在照片和旧义齿模型的辅助下制作诊断蜡型。医师在试戴蜡型时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参考修整好的诊断蜡型选择合适的基台并进行个性研磨。在个性化的基台上用电镀的方法制作中部结构,然后完成外部支架的铸造。电沉积制作的中部结构是彼此平行的内冠,这样可以确保上部结构在种植基台上无张力的被动就位。即使牙医可以娴熟的制取最精确的印模,模型和口内条件总会有些微小的差异。无张力的被动就位是保证种植修复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这就是即使是一个三个单位的固定桥也要在种植体基台上固定一个中部单位(内冠)的原因。
总结
这一案例成功的显示,即使对于复杂的大范围的修复体的制作,在保证自洁性和无张力被动就位的前提下,仍然可以兼顾每个牙齿的自然形态和美学个性。
特别鸣谢慕尼黑的 Claudio Cacaci医生。
电沉积中部结构的制作应用Helio Forming系统
中部结构的沉积制作直接在预先研磨好的成角度基台上进行。为此基台要先用螺丝固定在涂过蜡的代型上。导电银漆涂布在基台上以确定内冠边缘,这样在沉积完成后内冠可以从基台上取下来
通讯地址
Da Vinci DentalS
Achim Ludwig
Massimiliano Trombin
Glockengasse 3, 53340 Meckenheim
拔牙后并发颌面间隙感染50例临床观察
拔牙后并发颌面部多个间隙感染时有发生,由于龋病、牙周病、智齿冠周炎均为临床常见病,故牙源性感染途经是颌面间隙感染的主要来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3年7月以来因拔牙引起的颌面间隙感染50例。年龄19~50岁,平均32岁,病程2~6周,其中智齿冠周炎28例,眶下间隙感染4例,咬肌间隙感染6例,翼下颌间隙感染5例,颊间隙感染7例。
1.2 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患侧拔牙区胀痛不适,进食咀嚼吞咽开口活动时疼痛加重,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呈自发性跳痛,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口腔不洁,出现口臭、肿胀、牙龈袋处溢脓,颌面部脓肿形成,皮肤红肿,触痛明显。
1.3 治疗方法
采用全身抗炎治疗,脓肿切开引流,脓肿冲洗,拔牙创刮治术,瘘道刮治术。
2 结果
治愈46例,颌面间隙感染症状消失,4例患者伴有面颊瘘,需择期切除瘘道,刮尽肉芽,缝合面部皮肤瘘口。
3 讨论
拔牙合并颌面间隙感染,主要是由于局部消毒不严格,机体抵抗力下降,或急性炎症期拔牙造成的,拔牙前后未能及时给予大量抗生素控制炎症,以致炎症扩散颌面部各间隙。治疗方面要从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两方面进行,全身治疗:给予大量抗菌素,必要时输血,补液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常用的有人工冬眠、激素血清、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治疗,局部治疗冲洗;清除龈袋内坏死组织脓液,局部冷敷,脓肿形成后应早期切开引流,可根据间隙感染的特点,行口内、口外切口。切开前应行穿刺抽吸,反复穿刺虽未见脓液,也应早期切开可达到排脓减压作用。切开引流时应注意面部主要的血管神经,避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