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近年的研究确认,致病菌是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始动因子),但只有微生物尚不足以引起病损,易感的宿主也是基本要素。有些学者认为牙周炎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宿主。宿主对细菌的挑战具有明显的不同反应,此反应受全身因素的调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个体对某些细菌及脂多糖(1ipoplysaccharide,简称LPS)的挑战产生异常高的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PGE2、IL-1?、TNFα。一些全身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精神压力、遗传、营养不良等可影响宿主的防御体系,降低宿主的防御力和修复力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
全身因素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或疾病,反之,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尽管自古以来有关牙周炎对系统病的作用早已有文字记载,但只是近些年来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的大量研究才提供了科学证据,提示未经治疗的牙周炎可能影响全身健康,影响心血管病、糖尿病和妊娠。
一、全身因素对牙周病的影响
(一)遗传
单纯遗传因素不会引起牙周疾病,但是宿主易感性是早发性和(或)重度牙周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对早发性牙周炎患者家庭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群体的研究显示,一些个体特定染色体的特异基因位点与牙周炎易感性增加有关。目前已识别出几种候选基因,如Fc(R、TNF、IL-1、VDR)等,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增加了对感染的易感性。
增加牙周炎危险的遗传性疾病有:周期性或持久性白细胞减少症(cyclicorpermanentneutropenia)、白细胞粘附缺陷病(leukocyteadhesiondeficiencies,LAD)、Down综合征(DownSyndrome)、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apillon-LefevreSyndrome)、Chediak-Higashi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均具有PMN数目或功能异常,因而大大增加了牙周炎的易感性。
(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
中性白细胞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至关重要的防御细胞,无论是量的减少如中性白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或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还是其功能(趋化或吞噬)的缺陷都与牙周组织的重度破坏有关。量的减少一般伴随全口牙牙周组织的破坏有关。量的减少一般伴随着全口牙牙周组织的破坏;质的缺陷可与局限性的破坏有关,只影象某些牙的牙周组织。
(三)性激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妊娠妇女的菌斑指数与妊娠前相比无明显改变,但牙龈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却增加,分娩后炎症可消减。同样,青春期少年牙龈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菌斑并无增加。牙龈炎症的加重可能是血液和龈沟液中激素浓度增高的结果。血浆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增高有利于菌斑内的中间普氏菌繁殖,因而妊娠期牙龈炎症的加重可能是由于菌斑成分的改变,而不是菌斑量增加,青春期龈炎也可能存在类似的机理。
(四)吸烟
吸烟是人类许多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属于个人行为因素。许多横向和纵向研究均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牙周炎的患病率高、病情重、失牙率和无牙率均高。吸烟增加了附着丧失和骨丧失的危险性,使牙周组织的破坏加重。与非吸烟者相比,轻度吸烟者发生严重牙槽骨丧失的危险系数比(oddsratio)为3.25,重度吸烟者达7.28。
(五)有关的系统病
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1)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以前虽然一直认为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牙周炎,但近年来才有科学的证据。四项共3524名(18岁以上)受试者的研究证实了糖尿病和牙周病的显著关系。目前公认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Oddsratio2.1-3.O)。
(2)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双向关系牙周病主要是革兰阴性厌氧茵感染的疾病,与糖尿病控制不良有关,使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复杂化。牙周感染介导的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可扩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uon,AGEs)介导的细胞因子反应量,反之亦然。这种组织破坏的双机制提示控制牙周感染是获得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点。目前已有报告,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经牙周治疗后糖化血红素水平下降,糖尿病用药量减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须考虑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将减少血清糖化终末产物。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是取得牙周炎重要效果的重要前提。
2.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的牙周表现初次描述于1937年。最初引起注意的病损为HIV相关性龈炎(现称为线性龈红斑lineargingivalerythema,LGE)和HIV相关性牙周炎(现称为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necrotizingulcerativeperiodontitis,NUP)。近年来已知LGE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NUP的患病率低(5%)与突出的免疫抑制有关,若不治疗可能发展成坏死性口炎。发生在HIV阳性患者的慢性牙周炎进程要比未感染者快。
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吸烟、疾病影响和药物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下颌骨骨质与脊柱和腕骨的骨量相关、骨质疏松者下颌骨密度低;闭经后妇女的牙数与骨钙、全身骨矿化密度、下颌骨(颏部)皮质的宽度有关。
(六)精神压力(Stress)
精神紧张(压力)是机体对感受到的精神压力或不幸事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精神压力增加了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免疫介质(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影响宿主防御系统的功能。早期有关精神压力与牙周病关系的研究集中在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简称ANUG),如观察到大学生在考试期间ANUG的发病率比平时高,情绪是ANUG的易感因素。最近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经济拮据所造成的精神压力与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的关系最明显,经济高度拮据伴情绪激动的重度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考的松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与经济拮据有关的精神压力是成人牙周炎的明显危险指征。
二、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内存在多种感染源,如各种炎症、脓肿、感染的囊肿等。一般公认感染的死髓牙、根尖周炎等的危害不如牙周炎大,这是因为牙周炎累及多个牙,感染的面积大。同时因患牙松动,咀嚼时将牙向根尖部压迫而将微生物及毒素挤压到血管和淋巴管中。严重牙周炎患者拔牙后暂时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为86%。这种在血流中的微生物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菌血症对先天性心脏功能不全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成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病因。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牙周病是一些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全身健康有关。
(一)心脑血管病
专家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口腔局部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产生内毒素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如果冠状动脉受累,发生收缩痉挛,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研究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惊人的发现,牙齿感染和牙周炎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的结果表明,约8%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牙周病和牙病有关。
一项对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茵斑指数和口腔卫生习惯(刷牙、用牙线和专业清洁牙的频率)与脑血管意外具有明显的关系。不能独立生活者若一年不能清洁一次牙,其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是对照者4.76倍。
(二)妊娠(母亲患慢性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的关系)
低体重儿(lowbirthweight,LBW)的概念: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孕期短和LBW是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许多研究证实,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患牙周炎有关。一些研究者在羊水和羊膜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分离最多的一种菌是口腔常见的核梭形菌。来自口腔的暂时性菌血症通过血液传播和胎盘感染羊水。口腔机遇性致病菌和/或炎症产物可以通过血液对早产起作用。母亲牙周状况的生化检测和口腔微生物状况与LBW有关。
(三)糖尿病(见前)
(四)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而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个聚集地,龈下菌斑中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龈上菌斑。一些学者发现用药物治疗根除胃内Hp后,口腔内的Hp仍然存在,提出口腔Hp可能是胃十二指肠Hp再感染和消化道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另外还发现,牙周炎患者菌斑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也明显高于胃炎组。牙周炎患者经基础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下降,龈下菌斑Hp的检出率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从而降低胃病发生的可能性。
(五)呼吸系统病
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卫生指数值明显高于无疾病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种族、性别、吸烟状况和口腔卫生指数等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另一项为期25年的纵向研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牙槽骨高度、年龄、教育、饮酒等因素,发现牙槽骨吸收增多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增加。
牙医巴巴扩展阅读
牙医巴巴讲堂: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有什么关系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有什么关系:
1.心脑血管疾病
牙周病变部位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产生内毒素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如果冠状动脉受累,发生收缩痉挛,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牙周炎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牙周病也有关系。
2.妊娠
许多研究证实,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与母亲患牙周炎有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此,患有牙周炎的育龄妇女在准备怀孕前应当首先治疗牙周病,控制炎症,才能保证孕期和胎儿的健康。
3.糖尿病
糖尿病与牙周病互为危险因素。血糖控制不好,牙周健康难以保证;反之,牙周炎症不控制,正常的血糖水平也难以达到。
牙龈萎缩与牙周炎的关系?
早期的牙龈萎缩,会导致紧密包裹牙齿的的天然屏障出现缝隙,成为牙石进入龈下的缺口,而龈下牙石是牙周病菌滋生的必要载体,因而可以说牙龈萎缩是导致牙周炎的直接原因;
牙龈出现萎缩后,不能再像从前一样紧密包裹牙根,结果导致牙周组织(内牙龈)也被暴露出来,口腔中的各种细菌(尤其是厌氧菌)及牙结石直接侵袭牙周组织引发牙周炎。牙周炎又会反过来加剧牙龈萎缩,加速牙槽骨被吸收,这种相互关系的恶性循环,导致牙龈水平下降、牙缝增大、牙根外露、牙齿松动,其结果不仅是摧毁牙龈健康、毁灭牙齿,更严重的是,每一颗患牙的牙周组织就像一个工厂,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病菌病毒,并通过血液向全身输送,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别让牙周疾病影响牙齿健康
牙周疾病是感染性疾病,是由牙菌斑里的特定形式的细菌所造成。牙菌斑微生物及其产物长期作用于牙龈,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反应,首先导致牙龈的炎性反应。患牙龈炎时,炎症局限于牙龈上皮和结缔组织内,当炎症扩延到深部牙周组织,引起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膜溶解、破坏等变化而发展为牙周炎。这种情形的出现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般来说,以下几类人比较容易感染牙周疾病:
一、不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口腔卫生不良是造成牙周病的最大因素,不注意口腔清洁,卫生不良,食物残渣、牙垢、烟垢、牙结石等刺激物易造成口腔清洁死角,食物残渣积留,直接刺激牙周组织,导致牙周病变。口腔不洁还会使牙齿及牙龈表面形成细菌薄膜———牙菌斑。如果牙菌斑不除去,会在口中逐渐钙化,形成牙结石破坏牙龈,新的牙菌斑又很快在粗糙的牙结石上形成,不断对牙龈产生破坏作用,易使牙龈红肿,牙齿间的牙龈沟开始变深,形成“牙周囊袋”。发炎进一步加剧后便会向牙周深层组织蔓延,使牙周韧带破坏,齿槽骨丧失,在牙根表面形成结石。若不治疗,牙周囊袋愈深,牙齿会松动,最后脱落。
二、教师:教师之所以成为牙周疾病的高发人群是由于其职业的原因。教师讲课时要接触粉尘,唾液丢失较多,口腔自洁作用较差,给菌斑堆积创造了条件。粉尘易停留在牙颈、牙龈处与唾液、食物、细菌形成菌斑。菌斑不断钙化形成牙结石。牙石上的菌斑与牙龈密切接触,引起牙龈发炎,当其出现在牙周囊袋上时又会妨碍牙周组织的再附着,因而牙龈炎和牙周炎患病率较高。
三、老年人:牙周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调查表明,牙周疾病的患者率及严重程度与年龄之间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大,牙周疾病的患病率越高,病情亦越重。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的某些功能也逐渐减退,为牙周疾病的产生大开“方便之门”。
四、月经紊乱的女性:性激素水平与牙周组织的正常代谢密切相关,女性的卵巢功能与口腔上皮关系密切,卵巢内分泌激素较多,可使口腔上皮变得结实,同时分泌糖元,提高口腔对感染的抵抗力。月经紊乱者多卵巢功能不全,75%的患者卵巢内分泌激素水平较低。当性激素水平较低时,牙槽骨质变得疏松,牙周膜密度降低,间隙增宽,硬骨板消失和牙齿松动,牙周组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菌的侵袭而发生感染。
五、吸烟的人:由于香烟是从口腔吸入的,口腔首当其冲受到香烟中有害的化学刺激和抽烟时的温度刺激等损害。长期吸烟会使焦油沉积于牙表面形成烟斑,烟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口腔及肺部吸收至血液中,这些挥发性物质又通过呼吸道从口腔、鼻腔排出,形成独特的口臭,这些会使口腔环境的不断恶化,成为牙周疾病的一个重要诱因。
六、某些疾病患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肾炎、血液病、结缔组织病、精神紧张、焦虑、疲劳等均可使牙周组织抵抗力降低,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
要避免牙周疾病的困扰,上述几类患者应针对各自的情形,相应采取措施。主要还是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有效地清洁口腔。如属自体生理因素,要积极采取防治手段,消除诱发因素;如是客观环境因素,则需设法予以改善;如由不良嗜好所致,必须坚决戒除。
牙龈萎缩与牙槽骨吸收的关系
牙齿的根部并不是直接长在牙槽骨(牙床)上的,它们之间垫着一层厚厚的牙龈组织,这部份牙龈被现代口腔医学称为“牙周组织”(或许应该叫内牙龈会更形象),牙周组织及牙槽骨又被外围的牙龈紧紧包裹住。因此说,牙齿和牙槽骨的结合,其实是一种关节关系,属于人体中的微动关节(活动范围微小),因此即使牢固健康的牙齿,用手触碰也会有轻微活动的感觉才属正常。
而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唯一比较特殊的一部份,因为牙槽骨属于没有骨髓的一个突出部。由于没有骨髓,当人体的骨骼系统发育定型后,牙槽骨基本依赖包裹它的牙龈组织来供养。因此,如果当牙龈自身因营养不足而出现老化或萎缩的时候,对牙槽骨输送营养的能力日趋下降,牙槽骨也就随之发生萎缩变短,口腔医学称为“骨吸收现象”。
所以,当牙龈萎缩导致这一“微动关节”的包裹维系强度降低,牙齿会开始出现松动;同时牙槽骨被吸收,会使牙齿根基变浅,牙齿变长,随着骨吸收现象的日趋加剧,牙齿自然也就脱落了。因此,牙龈萎缩,也是导致牙槽骨被吸收的直接原因。
一但发生骨吸收就会令牙槽骨变短,从而直接威胁牙齿的牢固和生命根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牙槽骨的健康是由牙龈的健康决定的。
而控制牙龈萎缩,不仅是根治牙齿系列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避免牙槽骨被吸收的核心问题。
厌氧菌与根尖周围组织疾病的关系
根尖周病与龋病、牙周病一样,也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这是毫无疑问的。可是,根尖周病是否是由某些特异性细菌所致,至今尚无明确结论。近20多年来,由于厌氧菌的取样、培养、分离、鉴定等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和尖周病损区的优势
菌,厌氧菌在根尖周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厌氧菌与根尖周病的关系对探讨尖周病的发病机制、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提高临床疗效均有重要意义。
一、厌氧菌是感染
感染根管内的细菌是根尖周病的重要致病匾子,这已得到广泛的肯定。为了研究根尖周病的病原菌,很多国内外学者应用最新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感染根管内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的研究。
Yoshida等对36个有尖周病损的感染根管进行细菌分离,结果表明:专性厌氧菌的分离率在79%以上,它们中以真细菌属(Eubacteria)、类杆菌属(Bacteroides)和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UA)检出率最高。平井久行等为了解感染根管内细菌分布的状态,从38个非开放性
感染根管壁的牙本质内分离出了103株细菌,计有39种菌,17个属,其中专性厌氧菌是优势菌,它们中又以类杆菌属、真杆菌属、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放线菌属(Actinomyces)等分离率最高。Leuis等报告了与上述相似的研究结果,他们从50例急性牙槽脓肿的脓液中分离了166株细菌,其中专性厌氧菌占大多数(74%),分离率较高的细菌依次为消化球菌(32例)、口腔类杆菌(B.oras)(20例)、消化链球93.3%。重要的厌氧菌属分别为类杆菌属、具核梭杆菌属、放线菌属、韦永氏球菌属。小林芳等8个感染根管中有7个培养出专性厌氧菌。
以上研究结果均说明,感染根管内的细菌均为混合感染,而其中专性厌氧菌是优势菌。从分离的菌属看,类杆菌、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真细菌的分离率最高。
二、感染根管内的厌氧菌与根尖周病临床症状间的关系
Yoshida等对36例尖周病的感染根管的细菌分离结果表明:有明显尖周症状组专性厌氧菌的分离率为79%,明显高于无症状组;而无症状组的12例中仅4例分离出专性厌氧菌,同时发现大消化链球菌(P.magnus)和类杆菌与急性症状有关。国内邓惠姝、赵雪梅等对30例急性根尖周炎和15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的细菌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比较,结果发现,根管内均为混合感染,厌氧菌检出率高达舛%,急性组感染根管内的产黑色素类杆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根尖周炎组,慢性根尖周炎组放线菌属的检出率明显增高,而在急性尖周炎组却并未查见。由此推测,产黑色素类杆菌和具核梭杆菌可能是死髓牙症状发展和根尖周炎急性化的病原菌,而放线菌可能与顽固的慢性根尖周炎有关。由于放线菌产生毒素和缺乏组织分解酶,可导致组织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一些经久不愈的慢性根尖周病变和窦道常能检出放线菌并经抗放线菌治疗而痊愈。
(1995年)对11名患伴窦道的慢性尖周炎的12只患牙进行了窦道和根管内的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分离到舛个菌株,其中最常见的细菌为菌等,与根管菌丛相比较,窦道菌丛无特殊。纵观各学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在与根尖周病关系密切的厌氧菌中,以产黑色素类杆菌最引人注目。Griff等于1980年就提出,产黑色素类杆菌与根尖部管内恶臭等有关。Haapasalo等对35个有急性症状和27个无症状的根尖周患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急性症状组分离出较高的产黑色素类杆菌,其中中间型类杆菌分离率最高,而牙龈类杆菌和牙髓类杆菌这两种产黑色素类杆菌仅在急性症状组分离到。Lewis对50例急性牙槽脓肿脓液的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产黑色素类杆菌、具核梭杆菌和消化链球菌是其中的优势菌。
综上所述,类杆菌属(包括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和不产黑色素类杆菌群)、具核梭杆菌属、消化链球菌等与尖周病变向急性阶段转化有明显的关系。产黑色素杆菌群中的中间型类杆菌、牙龈类杆菌、牙髓类杆菌等,和不产黑色素类杆菌群中的颊类杆菌、口腔类杆菌等,与临床症状
间有比较明显的关系。然而以上这些细菌只是正常口腔中的固有菌,它们之所以致病,首先因其转移到根管内,继而在那里大量繁殖,使菌群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发生了变化,进而也使其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发病。因此,对感染性疾病来说,致
病性大小不仅取决于细菌本身的毒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致病菌数量的多少。但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这可能是由于在研究感染根管内的细菌时,定量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Lewis等对脓液内细菌做了定量培养,结果平均浓度为:专性厌氧菌106.9CF-ti/mi
土0.2CFU/ml,兼性厌氧菌为105.7CFU/ml土0.2CFU/ml。三、感染根管内厌氧菌的免疫学生物活性作用
随着医学免疫学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根尖周病就是机体对感染根管内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在局部的表现形式。现已查明,厌氧菌是感染根管物质,故许多研究者对它们的免疫学生物活性做了大量的研究。
根尖周病变组织内有许多浸润的炎症细胞,特别是细胞,它能刺激免疫活性组胞产生和释放各种生物活性再子,在结缔组织的破还和骨吸收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本尚宏等研究了从感染根管内分离的4种优势菌,即颊类杆菌、口腔类杆菌、浸肺类杆扛菌(B.pneumosintes)和韦
永氏球菌(V.parvula)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发现所有供试菌都有巨噬细胞游走刺激作用,但未发现它们有诱发巨噬细胞产生可溶性因子胶原酶的作用。至于诱发巨噬细胞产生PCE2的作用,各供试菌在0-48h作用最强,颊类杆菌和口腔类杆菌的作用较其他菌强。谷信之等研究
了从感染根管内分离出的10种菌(其中有7种专性厌氧菌)对B和T淋巴细胞的丝裂原作用,结果表明,革兰阴性细胞、韦永氏球菌促B细胞分裂性。还有研究表明,以上4种供试菌都有激活多克隆B淋巴细胞(PBA)的作用。它们的活性成分是菌体内毒素脂多糖(LPS)和细胞的蛋白,即供试菌的PBA作用是LPS和细胞蛋白质所介导的。Johne等研究中间型类杆菌和大肠杆菌(J.coli)的内毒素对人单核细胞的作用,发现前者某些剂量可引起溶酶体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增高,C3b受体调节的吞噬细胞活性增加,后者对这两种物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以上主要讨论感染根管优势厌氧菌的抗原性作用,关于宿主的反应方面,林方友等在检查根尖周病人感染根管内的厌氧菌的同时还检查了他们的根管内出液体、牙周袋内出液体和血清中的IgG抗体水平,以了解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结果发现,导致上述三液中IgG抗体水平上升的细菌有:伴放线放线杆菌、不解糖类杆菌、躯体类杆菌等。但大多数样本根管内渗液和牙周袋内渗液的IgG水平与血清中不同,反映出局部免疫反应和全身免疫反应不同。研究结果表明:专性厌氧菌与尖周病损的病因有密切的关系,但并未发现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革兰阴性专性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优势菌,构成其细胞壁成分的LIS是其致炎的主要物质。它有一系列的生物活性作用和(或)毒性作用。堀场直树等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发现,产黑色素类杆菌和小韦永氏球菌的LPS在10p.gml/时就能抑制间叶瘤细胞生长。小韦永球菌的LPS在25sr/mt时可抑制1.29成纤维细胞生长。有人对于感染根管内LPS量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也做了研究。堀场直树等研究发现,感染根管内LPS的量不仅与革兰阴性菌量有关,还与症状等因素有关。在有症状牙中,LPS的量比无症状牙高。堀场直树等还观察工丛尘且病治化,发现83.3%的牙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细菌的量随封管次数增加而减少,LPS量亦随之减少。
四、优势菌的药敏研究
根管治疗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灭绝残存在感染根管内的细菌。感染根管内栖息的优势菌有哪些,以及用什么样的消毒药物来杀灭它们,是根管治疗必须搞清楚的问题。近些年在药敏研究方面有一些报道。
Haapasalo等在对感染根管优势厌氧菌分离的同时,也做了药敏研究。他发现从62个感染根管中分离出的32株产黑色素类杆菌,除2株牙垢类杆菌对青霉素G轻度耐药外,30株菌对青霉素G均敏感。Lewis等对从50例急性牙槽脓肿脓液中分离的166株细菌,比较其初代培养和次代培养菌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这两者的一致性达舛%。这166株菌中绝大部分均对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红霉素、氯林可霉素敏感,但无一种抗生素对所有菌株均敏感,有一部分兼性厌氧菌对灭滴灵不敏感。Heimdahl等对58例牙源性颌面部感染脓液中分离的细菌做药敏试验,发现174株厌氧菌几乎都对青霉素敏感,但对红霉素的敏感性较差,具核梭杆菌中的7/9株是耐红霉素的菌株。所有厌氧菌均对氯林可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
综上所述,从感染根管或脓液中分离的厌氧菌均对青霉素、氯林可霉素、强力霉素等敏感,对红霉素也较敏感。由于青霉素较便宜,是杀菌剂,申而在临床治疗中选用青霉素是合理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过敏和耐药性的情况。内酰胺酶活性的同时,还研究了它们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的敏感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类杆菌产生p—内酰胺酶的活性与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关,产黑色素类杆菌中产生日—内酰胺酶的菌株就是对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有些学者对根管治疗的局部用药抗菌效果进行了研究。
Ohara等对6种根管冲洗液进行了痤疮丙酸杆菌、小韦永氏球菌、发酵乳杆菌、牙龈类杆菌等的药敏试验,结果发现0.2%洗必泰是最有效的抗菌物质,3%过氧化氢液、5.25%次氯酸钠液和17%EDTA液的杀菌性较好,而
牙医巴巴讲堂:从口腔疾病看全身健康
从口腔疾病看全身健康:
人们常常认为“牙病不是病”,一旦有了口腔疾病,不是尽早去看牙医,而是采用“拖”字诀,迟迟不愿去诊治。这样一来,口腔局部的疾病可能将日渐加重,全身系统性的疾病同时也可能因“拖”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因为,口腔医学专家认为,口腔的健康状况会影响一个人的全身健康状况;而且,全身的系统性疾病亦可以通过口腔器官表现出来。
口臭在临床非常多见,而且是非常令人烦恼的问题,尽管绝大多数的口臭是由口腔疾病引起的,如牙龈炎、牙周为或口腔卫生不良等,但也有部分的口臭是由身体其它的毛病导致。如咽喉炎、鼻炎、鼻窦炎、胃炎、胃溃疡、气管炎、糠尿病等,在这些情况下,患者不仅有口气异常,而且尚有口干、口渴、舌体肥厚、粘膜色泽改变等口腔症状。所以如果忽略了“口臭”这个小毛病,没有及时到医院检查与治疗,同时也会忽略全身性的系统性疾病的及时的诊治。
牙龈出血、牙龈红肿在临床上也是较为多见的症状,多是由于牙龈上粘附的牙石、软垢、食物残渣等导致的牙龈炎牙周炎等所致,但也有极少数的情况是血液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早期临床表现。牙龈红肿甚至可能是怀孕早期的临床迹象,因为早孕妇女的激素水平提高,导致血管扩张充血。所以,牙龈出血,牙龈红肿不仅仅显示出口腔局部的疾患,而且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种早期报警器。
口腔溃疡当人们身体不适时,如过度疲劳、精神情绪波动或消化吸收不良时,位于舌、唇、腭部等部位的口腔往往会出现溃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少数人可能会此起彼伏,长年反复无常地出现。从传统中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就是身体健康方面出现了失衡状态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溃疡经久不愈,甚至变大、变厚、变深、变硬,则可能是癌症前期的症状或者说就是癌症的早期。所以,如果口腔溃疡症状持续好几周以上,或者口腔内出现变硬、变大的小结节或小突起,尤其对40岁以上吸烟喝酒过度的男性患者,就更应该尽早找口腔科医生好好检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