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经验
张炳厚:北京张炳厚教授认为气血在身,贵在冲和不息,环周无已,外充于表,内养于脏。气血失和则五脏功能失调,可致瘀血阻络,痰浊内生,虚风内动,外风乘虚而人,内外相合则发此病。对阴血亏虚,风痰人络,兼有血瘀的三叉神经痛病人,重用杭白芍、大生地滋阴养血,甘草配芍药缓急止痛,双钩藤、冬桑叶、杭菊花、粉葛根疏风清热,明天麻、白僵蚕、白附子化瘀祛风,红花、桃仁活血祛瘀,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搜风通络。全方调和气血,疏风通络,祛邪外出,获效迅速。
来春茂:云南来春茂老中医使用自制的“洋虫合剂”(元胡、羌活、独活、白芷、细辛、藁本、蔓荆子、川芎、刺蒺藜、钩藤、珍珠母等水煎加工制成),冲服洋虫(又名九龙虫)5只,治疗三叉神经痛68例,有效率82.4%。
谢吕仁:江苏谢吕仁老中医认为,此病以实证居多,实证之病理因素又以胃热肝风为主。治疗关键在于把握病机,抓住清胃泻火、平肝息风、滋阴柔络、搜风镇痛几个主要环节。谢老用天麻钩藤饮合玉女煎化裁为基本方(石决明20g,天麻log,钩藤12g,僵蚕10g,全蝎3g,石膏20g,知母10g,甘草4g,麦冬10g,生地12g,牛膝12g,细辛3g),随证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夏度衡:四川夏度衡教授运用经验方四味芍药汤加减(白芍、牡蛎各30g,丹参、甘草各15g。加减:胃火盛加葛根、生石膏各30g,黄芪、蒲公英各20g,蒲黄10g;阴虚火旺加生地黄20g,鳖甲、牡丹皮、栀子各10g;有瘀者加赤芍、桃仁各10g;肝火旺盛加龙胆草、黄芩各10g,夏枯草20g)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满意。四味芍药汤是夏老根据三叉神经痛内风为患,久病人络的特点,确立动用静药治法之验方。方中牡蛎平肝潜阳;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缓急止痛;佐丹参和络通络。全方具有平肝潜阳、和络通络、柔肝缓急止痛之功,用以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如桴鼓。
牙医巴巴精选阅读
怎么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治疗有优势
怎么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学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医学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满意的临床疗效,是人民群众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有明显优势,不仅药源广泛经济,许多中药具有可靠的止痛效果,治疗方便安全,有效率高,而且方法众多,可以针灸与中草药并用,针药结合,取长补短,达到防治三叉神经痛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是通过抑制、阻滞、破坏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暂时止痛的作用,而是根据“瘀血阻络,通则不痛”等中医理论,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法则,疏通面部经脉,使三叉神经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长期止痛。目前,中医药疗法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不可缺少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药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既有内服药,又有外用药。内服药有汤剂、中成药;外用药有膏药、擦剂、洗剂、熏剂等。
但由于中医治疗时间较长,对于一些重度和年老体衰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建议还是采用彭胜先生的微创介入治疗法。
中医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原理及中成药
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处方用药。
祖国医学称三叉神经痛为“面痛”、“眉棱骨痛”。因其发作急速,疼痛剧烈,势如风雷之状,故也称“风头痛”、“雷头风”等。发作多为单侧性,故又称“偏头风”。中医通过对疼痛的部位、性质、诱发原因、全身症状和舌苔脉象等综合分析,认为三叉神经痛的发生与外邪侵袭人体有关。由于起居不慎,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直犯清空,或循经路上扰,使气滞血淤,经络闭塞不通而致疼痛。若风寒侵袭阳明筋脉,因寒为阴邪,其性主凝滞收引,易伤阳气,致气血痹阻,而致面痛;若因风热所伤,因风和热均为阳邪,风火灼阳明、少阳经脉,气壅脉满,而致面痛。另外,发病日久,痰随气动,痰阻血淤,则使疼痛时间日益延长,缓解期日益缩短,致使病势加重,且缠绵难愈。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大致分为三个类型,即风寒偏盛型、风热偏盛型和淤血阻络型。
常用的中成药有:
1.七叶莲片 有片剂和针剂两种。与其他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本药治疗有效率可达60%以上。
2.野木瓜片
3.元胡止痛片
4.天麻丸
5.龙胆泻肝丸
6.牛黄上清丸
7.芍菊上清丸
8.毛冬青(毛披树)
9.颅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