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常识:牙科专家:智齿频繁发炎最好尽早拔除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拔除智齿,智齿发炎,预防智齿发炎

牙科专家:智齿频繁发炎最好尽早拔除

我被智齿疼痛折磨多年,这次一次性拔除,彻底解除了我多年的顽疾。近日,市民李女士因智齿严重发炎到市口腔医院就诊,口腔专家主任经过详细检查后,建议她进行一次性拔除4颗阻生智齿手术。术后,李女士经过治疗恢复良好,现已康复。专家表示,很多人不把智齿发炎当回事,等到疼痛难忍时才到医院就诊。智齿若频繁发炎,最好尽早拔除。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岁至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

为什么智齿难以萌出且极易发炎呢?如今食物加工越来越精细,导致人类咀嚼器官退化,进食时对颌骨的刺激越来越小。于是,在演化过程中,人类的颌骨就变小了,颌骨长度与牙列所需长度不协调,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容纳第8颗牙齿。有的人牙冠部分全部被牙龈覆盖,与牙冠之间形成较深的盲袋,食物极易嵌塞其中,细菌繁殖,且牙龈覆盖,牙齿的自洁作用下降,形成局部炎症反应。此外,现代人的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又快,当劳累或机体抵抗力下降、局部细菌毒力增强时就会引起智齿冠周炎的急性发作。

对于很多人纠结于智齿该不该拔的困惑,专家说,对于智齿位置正、能够萌出、有对颌牙,可以考虑保留;有的智齿不能正常萌出,不能与对颌牙齿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应尽早拔除。

专家表示,以往智齿拔除都是单颗或者单侧进行,每一颗智齿拔除后需恢复一周再进行下一颗智齿治疗,患者往返医院次数较多,痛苦较大。对于生有4颗阻生智齿,尤其是拔除难度较大的患者可以选择在全麻下进行拔除手术,一次性解决根本问题。

yayibaba.com口腔护理推荐

口腔常识:什么时候拔智齿(尽头牙)最好?


什么时候拔智齿(尽头牙)最好?

有相当一部分人倍受智齿的困扰,在拔与不拔间犹豫不决。现代医学认为,智齿是人类进化中残余物如同阑尾。我们在吃饭时很少能够用到智齿,而智齿的萌出常常给清洁牙齿带来麻烦。如果智齿表现出疼痛等给生活带来麻烦,还是尽早拔除。殊不知,拔智齿也有最佳年龄。

智齿到底有多麻烦!

由于智齿在口腔牙槽骨的最里端,牙刷很难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来完成清洁。长此以往,牙齿周围堆积的食物残渣,往往会引起口腔炎症,如智齿冠周炎等。由于智齿在吃饭咀嚼时基本使用不到,而清洁保护又很麻烦,所以建议大部分人直接拔除智齿,避免由智齿引发的口腔疾病。

拔智齿最佳年龄:13~30岁

13~30岁是拔智齿的最佳时期。一般来说,在30岁前拔智齿比较合适,40岁后再拔创伤会增大。很多人都是到了不得不拔时才来拔,甚至有的老人80多岁了才来拔智齿,往往又因身体状况不适合而不能拔,那时因智齿引发的问题就很难彻底根除了,有时甚至会影响老人佩戴假牙,生活质量严重受损。有的智齿已经连累周边牙齿坏掉,到时不得不两三颗牙一起拔掉,那时伤害就更大了。原则上一旦发现智齿发育不良,应尽早拔除,否则将来后患无穷。

最佳方案:12~18岁期间做牙齿体检

在12岁~18岁期间,最好去医院给牙齿做一个体检,看看智齿发育情况,以便及早诊治,那时智齿根部还没有形成,尽早手术创伤小,终生受益。此外,怀孕前最好拔除可能引发疾病的阻生智齿。

口腔常识:智齿拔除后吃剩的止痛药怎么办?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与口腔科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手术拔除牙齿后开具的阿片类止痛药处方,如拔智齿等,有超过一半的都没被患者服用。作者表示这些剩余的药物非常让人担忧,因为可能会导致持续的阿片流行,有证据表明滥用处方阿片药物的人经常都会使用家人或朋友的处方药。研究已经发表在《药物与酒精依赖》上,研究表明加强药房中处方药处理站和小额经济奖励可能会增加20%以上阿片类药物的合理处理。

健康政策咨询公司勒温集团的急救医生和健康服务研究员、第一作者BrandonC.Maughan博士进行这项研究时,还兼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RobertWoodJohnson基金会的临床学者,他表示,对于广大美国人口,我们的发现表明,牙齿拔除后开给患者的阿片类药物,有超过10千万阿片药物没有被使用,使得患者及其家人朋友滥用或误用药物的可能性增加。鉴于美国越来越多的关于阿片类处方药滥用的关注,所有的开处方人员,包括医生、口腔外科医师和临床口腔医生都有责任限制阿片的暴露,向患者解释滥用阿片的风险,教育患者妥善处理药物。

研究中,研究人员对79名患者牙齿拔除后阿片处方药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了小额经济奖励和关于药房药物处理项目对患者妥善处理未使用药物的影响。研究人员还测试了利用短信平台收集疼痛和处方药物使用数据的有效性。

登记期间,参与者会收到一张预置有10美元的借记卡。手术后第一周,评估疼痛水平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都是每天通过短信发送的,手术后第14天和第21天也会发送短信调查。对于每例已经完成的手术,参与者会收到额外的3美元。完成随访健康调查的患者还会受到10美元。

手术后24小时,患者报告的服用止痛药时的平均疼痛指数为5(最高为10)。到第二天,有超过一半的(51%)的患者报告的疼痛指数较低(0-3),到第五天,约有80%的患者的疼痛指数都很低。

多数患者(94%)都得到了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来控制疼痛,有82%的患者还同时得到了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处方,有78%的患者得到了抗生素处方。一般来说,没有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93%)的处方中含有28粒阿片类药物,但是术后3周后只服用了13粒,这就会留下超过1000粒未服用的阿片类药物。只有5名患者服用了所有处方中的药物。

宾夕法尼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与颌骨手术药理学教授,研究作者之一ElliotV.Hersh博士称,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5天内,多数患者的疼痛都很轻了,但是,多数患者都有超过一半的阿片类处方药剩余。研究显示处方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等与对乙酰氨基酚联用获得的疼痛缓解效果与含阿片的药物相比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少。虽然阿片类药物在术后急性疼痛控制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是应该将这些药物用在更严重的疼痛方面,而且应该限制数量。

此外,还有结果显示向患者提供专门的药物处置程序可以使患者妥善处理或计划妥善处理剩余阿片类药物的人数提高22%。控制组的患者接受的术后指导中含有一张控制药物的信息表,包括保留未使用的阿片类药物的具体风险,解释一个试行的热线可以为患者处置过量药物提供信息。相比而言,干预组的患者也收到了同样的说明,同时还收到了药房药物处理项目的一页概况。

Maughan称,向社区内患者经常去的地点,拓展药物处理机制,如杂货店和零售药店等,可能会实质性地增加这些项目的使用频率。通过提供一张一页的信息表和小额的经济奖励,患者愿意妥善处理未使用过的阿片类药物的积极性就会显著增强。结果表明,以后的试验可能利用类似的低强度、低成本的干预方法来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

口腔常识:拔智齿 能瘦脸?智齿:美得你!


流言:

拔掉两边的智齿,就可以让脸部瘦下来,XX明星和XXX明星就是这样缩小脸型的。

真相:

明星们是否真因拔智齿而瘦脸,我们是无法实地去探究了。但是,从解剖和生理的角度来看,拔智齿不能直接起到瘦脸的作用。其原因简单说来就是,脸的宽、窄、大、小与智齿没有关系。

脸颊宽不宽,与智齿无关

人脸,其实就是一张皮囊,覆盖在面部的骨骼和肌肉上。颧骨、上颌骨和下颌骨,就像帐篷的支架一样,把脸皮撑起来,决定了脸的大致形状。而脸部的肌肉和牙齿只是对于脸型有一定的细节修饰作用。

脸皮上部的支撑主要靠颧骨和上颌骨,最宽部位在颧骨。而上颌智齿位于上颌骨内,即使稍有向外倾斜,也还位于颧骨内侧,显而易见,它们对脸的支撑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颅面骨正面观中的颧骨、上颌骨和下颌骨[1],颧骨和下颌角决定了脸颊的宽度。

而影响人脸下部宽度的结构主要是下颌角和咬肌。咬肌是附着于上颌骨颧突、颧骨弓和下颌角上的肌肉。如果一个人的下颌角肥大,且咬肌发达,就会显得脸很宽。在整形外科,通过下颌角截骨手术和下颌骨磨削手术可以实现改变脸宽和脸型的效果。

下颌骨正面观和45度观[1],智齿的位置比下颌角靠内。

下颌牙齿对脸型的影响主要是支撑嘴唇(前牙)和脸颊(后牙),维持脸部高度。如果缺失了大部分的牙齿,像八十多岁无牙老奶奶那样,脸部会呈塌陷状态,但基本不会改变脸的宽窄。如果只是拔除一两颗智齿,连对支撑作用的影响都是微小的,几乎不会对脸部形状有任何改变。

智齿,拔了也不瘦脸

既然脸的宽度和形状与智齿无关,那拔除智齿自然是不能瘦脸的。不过,不少人认为:拔智齿瘦脸是因为智齿长歪了,顶在颊侧,造成下颌角肥大。[2]这样的说法实属想当然。

长歪的智齿,医学上称为阻生智齿。大多数阻生智齿要么完全埋伏在颌骨里,要靠X线片才能发现;要么小荷才露尖尖角,只冒出一点小牙尖。拔除这类智齿,周围的软、硬组织基本没啥变化,对瘦脸不会有丝毫作用。

另外,医学上并没有发现长歪的智齿能够使下颌角肥大的,除非是发生囊肿,使颌骨膨大起来,但这时的首要问题就不是瘦脸了,而是要治病救人。

如果是智齿严重颊侧(外侧)倾斜并顶住颊侧黏膜的情况,在咀嚼摩擦下,黏膜很容易破损、疼痛,恐怕还没等到它支撑起黏膜,使你的脸变宽,你就不得不跑去拔掉了。

真的瘦了?可能只是错觉

拔智齿瘦脸的说法长盛不衰,一方面表达了大家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可能只是错觉。拔除智齿后三五天内,脸部一般会肿胀,此时是肿脸,而不是瘦脸;但等脸部肿胀消退,恢复原形,大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感,这种变化可能会给人瘦脸的错觉。

另外,拔牙后的一两周内,在饮食方面是有些妨碍的,尤其是头一周内医生一般建议要喝粥。一段时间不能暴饮暴食,加上由于疼痛不适,影响休息,为伊消得人憔悴,瘦了也是理所当然。因此,当有些大脸妹纸信誓旦旦地说拔智齿瘦脸确有奇效时,我们也不必感到太惊讶。只是,这瘦脸与拔智齿仅仅间接相关,而非直接因果。

结论:谣言粉碎。

拔智齿瘦脸只不过是个美丽的传说。为瘦脸而拔智齿是缘木求鱼,坚决不提倡。实在想瘦脸的同学,建议咨询正规专业的整形美容医生。

一个AI说

脸瘦下来之后,你又打算拿什么借口来面对丑这个问题呢?

口腔常识:智齿,牙齿界的败类!


你的悄然萌动,我的撕心裂肺,这是我对于智齿最深刻的印象,那一个个疼的翻来覆去的夜晚让我明白:原来不能自拔的除了爱情,还有牙齿,尤其是智齿。

牙齿萌出困难称为阻生齿或埋伏牙。阻生齿最常见于下颌第三磨牙,俗称智齿,此牙萌出年龄在18岁前后,由于萌出前其他牙齿都早已站好队列了,等智齿生长出来时,就会受到其他牙齿的排挤,故而萌出困难,形成了阻生齿或埋伏牙,我们称之为阻生智齿。

阻生智齿会产生很大危害

1、冠周炎

智齿因阻生而使牙冠不能完全外露,牙冠周围的牙龈成袋状,极易积存食物、滋养细菌。当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急性冠周炎。

2、间隙感染

冠周炎的炎症可能进一步向肌肉间隙内扩散造成间隙感染。

3、第二磨牙龋坏

向前倾斜的阻生智齿,因经常在邻牙间积存食物,易发生邻牙(下颌第二磨牙)龋坏。

4、其他

阻生智齿还可能形成牙源性颌骨囊肿、骨髓炎、颞颌关节病等。

口腔常识:口腔中的“恐怖分子”--智齿


口腔中的恐怖分子--智齿

什么是智齿?

人类的第三颗磨牙,也就是俗称的智齿,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一般而言,我们在16到25岁之间长智齿的几率比较大。但是有些人四五十岁才长,甚至终身不长,也不奇怪。

智齿被认为是人类进化不完全的遗留物,一旦开始生长,我们的牙槽骨并没有足够空间给它们正常萌发,于是大多容易长歪,从而形成错位,诱发诸如牙周炎等疾病。

智齿萌出时人体发育已基本成型,往往会因为生长空间不足而使得牙龈肿痛、发炎等,简直就是口腔里的捣蛋鬼。而且该捣蛋鬼生长在口腔最里面,刷牙不容易耍到,清洁卫生就不容易保持,由此而长蛀牙。

对于这样的捣蛋鬼要立即拔掉,别让它祸害我们的口腔。

智齿会引起哪些问题呢?

1、龋齿(蛀牙)

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造成邻牙病变

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医以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空间不足引起冠周炎症

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萌出时患者会有肿胀、疼痛感。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再次发生,建议在炎症消退后尽快到医院拔除。

4、局部不易清洁

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通常位置不正,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无对咬牙

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伸长现象,进而影响咬合,此时应拔出智齿。

6、智齿阻生

通常这是最麻烦的一种。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经常发生炎症,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必须拔除了。

7、引起其他病变

如果智齿引起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发生,就需要拔除。

8、正畸

需要为了正畸需要,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通常要拔出智齿。

9、阻生的可疑病灶牙

因阻生疑为不明原因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时,亦应拔除。

口腔常识:拔智齿有多疼


拔智齿有多疼

智齿真疼,都吃不下饭了,赶紧给它拔了,看电视上拔牙都感觉好疼,现实中拔牙会不会很疼,到底有多疼,还会不会流好多血?

拔牙不疼,拔牙时都会使用麻药,患者不会有任何疼痛感,出血肯定是有的,一般不会发生流很多血的情况。拔牙之后,麻药药效过后,当天可能会有轻微疼痛,可以放心,痛感是在人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一天内会逐渐消失。

这位粉丝你肯定是电视看多了,我也曾这样认为过,但是看过现实中的拔牙之后,才知道拔牙没有那些血淋淋的画面,现场很干净卫生。

【拔智齿有多疼】

智齿拔除会使用麻药,过程中患者不会产生任何疼感,或者不适感,但是有感觉,知道这是医生在给自己拔牙。

拔牙时出血是一定的,毕竟是需要将埋在牙床里的牙根拔除,出血情况也是看患者体质的,一般不会出现那种夸张的场面,是正常的出血量。

拔牙时不疼,拔牙当天可能会感觉到疼痛,像其它手术一样,麻药药效过后,可能会有一点点的痛感,但是都是在我们可承受范围之内的,一天之内就会慢慢消除,不会是那种咧嘴龇牙的疼。

【拔牙流程】

拔牙时,使用麻药,但是我们的意识还是清醒的,可以感觉到医生在口腔里操作拔牙,那么拔牙过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拔牙前,医生会提醒我们不要空腹来,先吃点东西,保持体力,时间上一般都会安排在上午。

所有的使用器械都事先严格消毒,为患者注射麻药。

医生会将整颗智齿切割成小块,一点点取出来,然后清理牙洞,进行消毒处理,最后缝合,让患者咬住棉球持续半个小时。

拔牙不疼,我们也看不到,手术全程无痛,大家可以放心。因为我们的口腔软组织较复杂,卫生做不到位,易引发口腔感染,提醒大家在拔牙后注意口腔卫生,拔牙当天就不要刷牙了,之后恢复正常洗漱。

口腔常识:牙拔除术的术后并发症


1.拔牙后出血

出血原因有全身因素或局部因素,对于全身性疾病所致者,应针对原因进行专科治疗。必要时可少量多次地输入新鲜血及止血药物。同时进行局部处理,缝合加压和使用局部止血药物。绝大多数出血是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如牙龈黏膜撕裂、牙槽窝内炎性肉芽组织残留、牙槽小血管破裂以及拔牙创血块腐败、脱落等。牙龈黏膜撕裂应缝合,即可止血。牙槽窝内炎性肉芽立即刮净。牙槽小血管破裂需用明胶海绵、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碘仿纱布填塞止血。

2.拔牙后感染

主要由于:①病人局部炎症明显,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病人全身情况差。②拔牙创内牙结石、牙碎片、骨碎片等异物残留或炎性肉芽组织残留所致。为防止拔牙后感染发生,术前应作详细检查,严格掌握拔牙适应证。对于局部感染伤口,要在局麻下行刮治术,彻底清除拔牙创内异物或炎性肉芽组织。对于下颌阻生第3磨牙拔除后感染(又称干槽症)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止痛、消除感染及促进正常肉芽组织生长,并配合神经封闭、磁疗、激光照射等。对于迟迟不愈者,可在局麻下行牙槽窝刮治术,刮净病理肉芽和软化的骨面,使其重新充满血块,促进创口愈合。

3.皮下气肿

主要发生在下颌阻生第3磨牙拔除后,多因颊侧切口过深、黏膜骨膜剥离过于广泛,牙槽骨去除过多、伤口缝合后病人咳嗽等。预防应避免切口过深,翻瓣过大,去骨过多,缝合后伤口应放置碘仿纱布作引流。一旦发生皮下气肿应拆除缝线,重放引流条,局部加压包扎和控制感染。

口腔常识:从省钱的角度谈口腔健康:尽早带孩子看牙医!


从省钱的角度谈口腔健康:尽早带孩子看牙医!

研究1

该研究调查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53,591名0~5岁的儿童,其中9,xxxx年。以下是参与口腔预防保健项目的年龄分布及人数:

与同年龄段未参加口腔预防保健的儿童相比,1岁以内及2~3岁年龄段参加儿童保健的儿童,之后进行齿科修复治疗和急诊的次数和费用更少。

尤其是1岁以内参加口腔预防保健的儿童之后在牙齿治疗的花费减少更明显。与4~5岁年龄段参加口腔预防保健的儿童相比,在治疗牙齿的费用方面,1~2岁年龄段费用低40%左右(花费分别是263美元和447美元)。

研究2

该研究调查了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两组儿童,小于8岁的儿童组14,972人,大于等于8岁的儿童组21,833人。在两组儿童进行的研究结果一致:对比起前一年未参加口腔预防保健的儿童,前一年进参加口腔预防保健的儿童,第二年在牙齿治疗的次数和费用更少。实验证明了口腔预防保健的确对口腔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减少了龋坏等牙齿疾病的发生。

研究3

该研究调查了42,532名儿童,统计他们第一次看牙医的年龄、之后8年中进行口腔治疗的项目(治疗项目包括补牙、牙冠修复、根管治疗及拔牙)及费用。其中17,040(约40%)名儿童在4岁前首次看牙医,25,492(约60%)名儿童在4~8岁首次看牙医。

在对比一年中齿科治疗花费时发现,4~8岁首次看牙医的儿童比4岁前首次看牙医的齿科治疗项目多3.58项,治疗费用多360美元。研究证实越早看牙医,之后牙齿治疗的费用和次数都更少。

研究4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CDC)发布了以下两项结论:

氟化物的使用:美国疾病防治中心称每投入1美元用于氟化物防龋,之后牙齿治疗费用就可以节省38美元。此外,对比未参与氟化物防龋的社区,参与氟化物防龋的社区在牙齿治疗的开销减少50%。

窝沟封闭:5~7岁年龄段的儿童中,尤其是患龋评估风险较高的儿童,此前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的龋齿比例明显减少。

以上的研究都是证实了尽早看牙医,尽早进行口腔预防保健的重要性。那么,口腔预防保健包括什么呢?

居家清洁牙齿: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使用牙线。

健康的饮食:少食糖类和碳水化合物。

居家氟化物的使用:使用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水,如有必要在牙医建议下使用氟化物补充剂。(如处于高氟地区,需要参考当地意见)

定期看牙医:

-检查牙齿清洁的情况,必要时进行专业的牙齿清洁;

-牙齿涂氟;

-窝沟封闭;

-早期发现龋坏或其他牙齿病变并及早治疗。

运动护齿装备:如果孩子参与的体育或竞技活动可能造成颌面部外伤,则需要佩戴运动护齿装备。

关于儿童牙齿保健的常见问答

牙刷的选择?

软毛、小头的牙刷即可,专门设计给婴幼儿的牙刷更好,每天至少刷牙两次,尤其是睡觉前的那一次。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牙膏?

越早越好!每天应使用2次含氟牙膏,使用量如下图。

第一次看牙科的时间?

第一颗牙齿萌出后的6个月内,不建议超过一岁。之后半年看牙医一次,或根据牙医的建议。

吮吸手指和使用安抚奶嘴对牙齿有害吗?

只有长期、高强度吮吸手指和使用安抚奶嘴才会带来不良后果。不需要太担心,大部分儿童到一定年龄会自然戒除这些不良习惯。但是孩子如果三岁后仍继续,建议与牙医沟通是否需要戒除、如何戒除。

孩子牙痛怎么办?

尽早去看牙医。在看牙医之前可用如下方式缓解不适:用温盐水冲洗不适部位;如有肿胀可以冰敷;如果十分疼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镇痛,不建议在疼痛的牙齿或牙龈上涂抹阿司匹林。

什么是窝沟封闭?

磨牙的咬合面上有窝沟,这些窝沟点隙处不易清洁,容易患龋。窝沟封闭即将封闭材料涂布在牙齿的窝沟点隙表面,固化变硬后形成保护屏障,大大减少龋坏的可能性。它不会伤害或破坏牙齿组织,是十分安全的、无痛的常规口腔预防保健项目。

什么是涂氟?

涂氟是指将氟化物涂在牙齿表面,使氟能在牙齿表面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使牙齿氟化,增加牙齿对酸的抵抗力,降低牙齿龋坏的可能性。牙齿涂氟与窝沟封闭一样,是常规的口腔保健项目,十分安全可靠。

为什么儿童需要看牙?乳牙不是迟早都会掉吗?

乳牙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乳牙会伴随儿童好几年,健康的乳牙可以帮助孩子咀嚼食物,学会发音说话,使面部外观协调。其次,如果乳牙发生龋坏或损坏而未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营养的吸收。最后,乳牙保留口腔的位置以便恒牙正常萌出。

我第一次带孩子看牙医要准备什么吗?

预约一个有经验的儿童专科牙医:儿童牙医擅长引导小朋友看牙,减少孩子的恐惧。

减少孩子看牙的恐惧:

在看牙医之前给孩子读读绘本,或者进行情景模拟,让孩子明白看牙并不可怕,而且可能很好玩;

不要恐吓孩子说,你再胡闹我就带你去看牙医,不要将看牙医当作对孩子的一种惩罚;

与孩子分享你的或者其他人看牙的愉快经历;

不要给孩子灌输任何牙医很可怕的故事或他人看牙医的可怕经历;

出门时可以带一些玩具让孩子在看牙的时候配合。

口腔常识:长智齿疼怎么办?


长智齿疼怎么办?

一般人到16岁之前的乳牙期都是28颗牙齿,这时智牙还未发育。16岁以后开始进入恒牙期,智齿才开始生长。而智牙就是最靠近口腔内部的上下颚的四颗牙齿,长出智牙后正常人的牙齿应该是32颗。如果发现在长智齿的过程中出现疼痛,就要及时去牙科医院进行检查,看看是否出现牙齿不齐或长歪的现象。如果发现长歪了应该及时进行治疗,以免不重视而引起后期智牙长出来阻碍其他牙齿生长,从而导致牙周炎等各种口腔疾病。对于长智牙疼怎么办,可以看看下面几种专家推荐的方法。

1、智齿疼起来时,可先把消炎药研成粉末状,然后敷在疼痛牙上面消炎,能暂时止住疼痛。敷药前后坚持用漱口水或淡盐水漱口。

2、长智齿后不要吃辛辣生冷的,不能吃海鲜、鸡蛋这些发的东西,像蔬菜水果可以多吃一些。糖之类的更不能吃了。如果智齿疼得比较厉害,可在嘴里咬些块冰,能暂时缓解一下疼痛,然后开始进行下一步治疗。如果觉得冰块放在嘴里太凉,可以先用布包好敷在疼痛牙的外面,等慢慢适应了再放在嘴里。

3、有些智齿是在成长过程中导致疼痛,等长成了,如果位置较好,疼痛会逐渐消失的。如果不影响咀嚼和美观,就不用刻意管它了。

4、智齿疼起来,如果导致牙龈肿胀,可以试一试针灸,能帮助消炎减轻肿痛症状。注意要选择正规中医医院进行针灸诊疗,一般会有很好的效果。

5、如果智齿经常疼,而且疼的比较厉害,可能已经引发牙冠周软组织发炎,所以导致智齿肿胀、疼痛;再如果智齿长的位置很歪,影响其它牙齿正常咀嚼,也影响美观,最好是考虑拔牙。拔牙前提是确保牙冠周围没有炎症,才能安排拔牙,免除后顾之忧,拔智齿是拔牙里最难的一种,所以一定要到正规口腔医院,请正规医师进行专业拔牙。

口腔常识:拔了智齿脸会变小吗


拔了智齿脸会变小吗

昨天跟同事讨论拔智齿的事儿,有位同事说,拔智齿可以改变脸型,脸会变小,这是真的吗?拔智齿真的可以让脸变小吗?

脸部的形状和牙齿的形态有一定的关系。拔完智齿后,有部分人告知我们说脸变小了,如果智齿长在了偏颊侧位置,拔除后可能会在脸型上起到一些变化。还有是患者因为智齿导致的脸部肿胀,在拔除后消退,感官上给人的感觉是脸变小了。但是拔智齿的主要目的是帮助患者解决智齿疼痛、发炎的烦恼。

脸型上的变化只是少数,牙不疼了,能吃好睡好,比什么都重要,智齿疼起来可真是没谁了,脸还会跟着肿起来,所以还是先把它给拔了吧。

【智齿的危害】

当我们的智齿发炎,疼到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应该是,我要赶紧给它拔了。拔智齿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它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烦恼,脸型上变化也只是少数案例。

智齿冠周炎。智齿冠周炎是最易发、常见的,发生在智齿上的疾患。是一种急性炎症,智齿周围出现肿痛,发展速度较快,严重时,可能会使我们的脸发肿,吃饭嚼东西困难,张嘴受限,疼痛程度也会让人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智齿发炎肿起来会使我们的脸变肿,拔除后炎症消除,发肿自然也会消失,脸型是否会变小,就不一定了

智齿疼痛。智齿没有按照正常位置长出时,由于空间不足,会倾斜顶到其它牙齿,别的牙齿也会跟着疼起来。智齿没有足够的存在空间,除了造成邻近牙齿疼痛,有时会顶着前面的牙齿向前走,造成我们的牙齿拥挤、不齐。

【智齿与脸型】

我们的脸部形态和牙齿有的确有很大的关联,比如说牙齿多颗缺失后,口腔内部的支撑条件遭到破坏,脸部会发生下陷的现象,嘴部变扁,会加快人的衰老速度,面部变得不好看。

如果智齿长在了偏颊侧位置,拔除后可能会在脸型上起到一些变化。还有就是智齿拔出后,肿痛消失,会在感官上让人以为脸变小了,到底有没有,我们也是无从得知的。

口腔常识:拔智齿有什么好处呢?


拔智齿有什么好处呢?

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四颗第三磨牙。因为这四颗第三磨牙正好在xxxx年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4)有证据表明一些阻生智齿是某些三叉神经痛的病灶所在。容纳牙齿的颌骨不断退化变小,因而智齿阻生是必然的结果。拔除阻生的智齿对咀嚼、语言等功能无任何不良影响,加之拔除是治疗阻生的最有效的办法,因此,建议尽早、果断地拔除引起上述危害的阻生智齿。

引起的疾病是因为智齿生长的位置特殊,给它的清洁和治疗带来许多问题,常引起的疾病有龋齿(俗称蛀牙)、牙周炎、牙髓炎:由于智齿在最里面,日常刷牙不容易清洁,容易产生蛀牙,且智齿往往由于萌发空间不足出现胀痛,还会侵犯邻牙,造成牙疼。由于没有对咬牙,有时智齿会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还有时会萌发不足成为阻生齿,引起牙列不齐,冠周间隙感染,张口困难。智齿是第三大臼齿,对相邻的第二磨牙有重要影响。由于大多数智齿是前倾阻生的,约呈45度角顶在第二磨牙上,从而形成一个牙冠夹角,容易嵌塞食物,久之导致第二磨牙龋坏,甚至牙髓炎,就算没有那么严重也会影响第二磨牙的寿命。

拔除牙齿要尽量保留,能不拔则不拔,因为拔牙可能会伤到神经和记忆力。因此,很多人常问:该不该拔掉智齿呢?通常,牙医会基于下列几点理由,建议拔掉智齿:

1.蛀牙:如果智齿蛀牙,除了很简单的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之外,那些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的技术,以及蛀得很深,甚至需要根管治疗的,我们一律建议拔除,杜绝后患。

2.侵犯邻牙:通常患者不自知,而由牙医以X光诊断得知。通常智齿萌发的空间不足,而会倒在第二大臼齿上,因而造成第二大臼齿清洁不易,甚至是牙齿部分吸收的现象,造成患者不舒适或牙疼。

3.空间不足:智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上,是属于消逝状态。因此牙弓也越来越小,空间不足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以萌发的时候最能感觉到肿胀、疼痛感。很多人就是因为不能忍受这种疼痛感,而决定拔掉智齿。

4.清洁不易: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常长得歪七扭八,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以致发生蛀牙现象。

5.没有对咬牙:前面提过,不是每个人四个智齿都会长齐的。所以,智齿的对面,如果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进而影响咬合。

6.阻生齿:通常这是最讨厌的一种,牙医会觉得很难搞定,但病人却不一定有感觉,因此忽略了。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会痛,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需要拔除了。

拔智齿需知如果要拔掉智齿,一定要找专业牙医。并且,拔牙后应该注意:

1.通常拔的时间越久,肿胀的时间也会比较久,尤其是阻生齿。

2.一小时内,所有的血水、口水都要吞下。不可漱口,以帮助血液凝结,伤口复原。

3.回家以后,先冰敷一个小时,之后再不舒适,则用热敷。

4.如果有发烧现象,第二天可请病假休息。

5.在牙龈发炎时不适合去拔掉智齿,应服用消炎药等炎症消除后6.月经期间不能拔智齿。

可保留的智齿说完了该拔除智齿的情况之后,或许你还有疑问:如果都没有症状,是不是就不需要拔呢?如果是站在医生的立场,他通常会建议你拔掉,以避免产生后患,所以是一次痛,终生免疫。不过,如果你觉得智齿没有妨碍你,那么,你可以自己决定,到底要不要拔掉它。

那么,什么样的智齿值得保留呢?

1.位置比较正,预计能正常萌出者。

2.智齿冠周软组织没有发炎和疼痛史,智齿没有龋坏者。

3.有对咬牙的智齿。

口腔常识:从智齿说起,讲讲准备怀孕时的牙科注意事项


从智齿说起,讲讲准备怀孕时的牙科注意事项

准备怀孕的话,不痛的巨型智齿需要拔吗?

孕妇智齿冠周炎并发颌面部间隙感染后常较严重,加上孕妇生理、心理因素的变化,使得治疗变得十分棘手。在门诊经常会遇到因患有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等各种口腔疾病的孕妇前来咨询就诊,她们往往因为孕前对这些口腔问题的忽视,结果在孕期这些症状就集中强烈暴发了。

这时孕妈妈们往往都会感到非常的矛盾:在治牙病时产生的刺激在怀孕初期容易诱发流产,在怀孕晚期则容易发生早产,而且很多孕妇及家属因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而拒绝使用抗菌药物。不治疗,牙痛、感染等直接影响孕妇的生活质量,如进食障碍、睡眠问题等,严重的牙病还可能会影响孕妇摄取足够营养,从而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另外,孕妇的口腔问题还有可能会殃及胎儿,导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发生几率高于口腔健康的母亲。

从这个问题延伸出去,想给大家讲讲准备怀孕时的牙科注意事项。

为什么牙医会劝女性朋友怀孕前拔智齿?为什么牙医会劝怀孕前做个口腔全面检查,把能找到的问题都处理掉?

有些智齿,搁平常时,牙医也许会告诉你这牙如果不痛不肿可以暂时不用处理,但一听你要怀孕,就立马转了口风拔了吧,否则怀孕的时候会很麻烦。

很奇怪是不是?原因其实在怀孕。做妈妈很伟大,因为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好多,很艰辛。从口腔医学的角度来讲,也确实是这样。

怀孕头三个月、后三个月(第1、2、3、7、8、9月),是无法进行诸如拔牙之类的有创操作的,因为流产和早产的风险会很高,恐怕没有医生愿意担这个风险替你拔牙。所以,若是冠周炎之类的问题在怀孕期间发生了,医生会倾向于保守,只做些冲洗之类的应急处理,然后准妈妈得靠自己忍过这一段;万一冠周脓肿、牙髓炎之类的坑爹事件赶怀孕的时候撞上了,那就会相当棘手,忍怕是忍不过去的,但吃药也不是,拔牙也不是,医生很难处理。

女性一怀孕,体内激素大幅改变,这十个月很容易出牙周问题。首先牙龈炎(牙肉肿痛出血)的发生率会暴增,可以参考xxxx年教科书上的数据(对上海700名孕妇检查,发现妊娠期龈炎发病率73.6%);牙龈瘤(牙肉上长出一团瘤状物)的发病率也会增加,各种研究报告出来的数据大概在0.43~5%之间。所以牙医会建议怀孕前洗个牙,把能预见的隐患尽可能控制住。此外,我作为口腔外科医生要多啰嗦一句,智齿的冠周炎其实就是牙龈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普通人里都相当常见,但一怀孕的话,呵呵。

最后,怀孕期间,医生一般不会给你拍X片。X线究竟会不会对孕妇造成影响,国内外学术上一直有争议。但这些这些学术争议在社会上造成的结果是:医生一般不给孕妇拍片,避讳。看牙不拍片,那很多牙科操作就是抓瞎,纯凭手感、凭经验。比方说我帮患者拔变异特别多的下颌智齿吧,如果不事先拍个片了解情况,直接开拔的话玩脱的几率就会大一些,所以除非我特别有把握的,否则一般都会让先拍个片。很多其他操作也是同理,怀孕期间虽然治疗牙疼、装瓷牙等操作可以照做,但是不能拍片辅助,进退两难的事情偶有发生。

讲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告诉大家,怀孕期间很多牙科问题都会变得比较棘手,所以牙医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一般会给出相对激进的治疗建议。很多平时可能会睁一只眼一只眼的问题,这时都不会放过,并且会强烈建议你在怀孕前统统搞定,免得到时候爱莫能助。

口腔常识:智齿不疼 拔还是不拔?


智齿到底该不该拔一直以来困扰着很多年轻人。有人说长了智齿时不时就疼,需要尽早拔掉;有人说长了智齿但无疼痛感,没必要拔除。其实,并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但如果在长智齿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还是尽早拔除为宜。

智齿都需拔除吗?反复发炎、长得不正才用拔

自从感冒后,总觉得牙疼,后来找医生看了下,说是智齿发炎引起的。何萌萌读者说,她下牙两侧分别长了一颗智齿。前段时间,单位有几名同事同时去医院拔智齿。我专门上网搜了些关于智齿的知识,发现自己竟然上下牙两侧都长了智齿,总共有四颗,但我平时并无痛感啊!在市内某事业单位上班的李燕问,既然不疼就不用拔了吧?

智齿俗称为尽头牙,大多数人是在18岁以后才逐渐长出来。一般来说,若智齿生长位置端正,且上下智齿咬合完好,且未出现反复发炎,则没有必要拔除。若确需拔掉智齿,应先排除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例如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先治疗其高血压后拔牙。女性月经期拔牙,有可能发生代偿性出血,应暂缓拔牙。若正处于智齿冠周炎的炎症期,应先控制炎症,待炎症消除后拔牙。

洁牙会致牙齿松动?不会,建议每年洁牙一次

牙好胃口就好,虽然是一句广告词,却道出了牙齿对身体的重要性。目前市面上有不少品牌的电动牙刷,这些牙刷大部分都能实现智能定时,称能实现深层清洁牙齿,高级一点的电动牙刷还有压力感应装置。

电动牙刷设计人性化,对人们日常刷牙确实有好处。但若牙齿本身就不太好,比如患有严重的牙周炎时,最好不要选择电动牙刷。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最好早中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三分钟,对每个牙面进行彻底清洁。在选购牙刷时尽量选择柔软的刷头,两到三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建议每年到正规医疗机构洁牙一次,但牙周炎患者建议牙周系统治疗后每三个月复诊一次。

龋齿是口腔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龋齿俗称虫牙、蛀牙。要避免龋齿发生,除了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外,尽量少吃酸性刺激食物,少吃含糖分高的黏性食物,如糖、巧克力、饼干等。每年定期检查口腔。

口腔疾病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病发作风险,牙周炎可诱发脑中风,作为脑卒中的危险因子大于吸烟。其次,口腔不卫生会增加感染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此外,许多胃病也是由口腔不卫生引起。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健康意识应先从口腔卫生开始。

口腔常识:消逝中的智齿,拔还是不拔?


消逝中的智齿,拔还是不拔?

谣言:智齿无用是现代牙科医生的阴谋,好多人被忽悠着拔掉了。古人的智齿都长得好好的,不会到现代就长不好。智齿对人体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跟人体的智力记忆相关,还是健康的晴雨表。

真相: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专业术语称作远中侧)的第三颗磨牙,也是萌出最晚的磨牙,通常情况共有4颗,上下左右对称,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较大差异,有的少于4颗甚至没有,极少数会多于4颗。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萌出,这个时候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已经成熟,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称为智齿。

拔智齿不影响智力

智齿照片。相对于其他磨牙,由于骨内生长空间不足,智齿的牙根形态会比较扭曲,常见一些大幅度弯曲,也有一些几个根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情况。

虽然被叫做智齿,但智齿除了在冠周炎发作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思考能力外,跟人的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智齿只是一颗普通的牙齿,牙髓中间除了血管、结缔组织之外,也只有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包含在牙髓中的牙齿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神经末梢,下牙槽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虽然是颅神经的一支,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掌管面部痛温触觉的感觉以及控制咀嚼运动,跟智力和记忆没有关系。有患者自己感觉拔了智齿后短期内记忆力变差,很有可能被智齿的名称误导。另外,也可能是因为拔牙时使用的麻醉剂以及比较强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造成暂时的不适。

长智齿的困扰是从古至今都有的吗?

古猿和古人类的食物从都是自然界直接取得,未经加工,食物的质地都很坚硬粗糙,比如树枝、植物块茎、动物的肌肉、筋腱等,在咀嚼的时候要求要有较大的力量和更大的碾磨面积,所以古猿和古人类的颌骨较大以承受咀嚼食物时候的咬合力量,智齿的存在并且正常行使功能,对于增加咀嚼效率非常重要。

观察古人类或者其他灵长类的颌骨,会很容易发现,他们的颌骨与现代人相比更大,颊舌面宽度更宽,近远中向长度更长。这样一来颌骨的空间就很充足,目前可以看到的古人类颅骨化石上,智齿的生长方向和咬合关系一般都比较正常,很少出现现代人智齿阻生的情况,说明颌骨提供的空间跟智齿的萌出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当人类开始懂得使用火,掌握工具制作之后,食物也被有意识的加工;畜牧和种植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准备更适合自己消化系统的稳定食物来源,这些都使得食物越来越精细化,人类也就不再需要跟古猿和古人类那样强大的颌骨来提供那么强大的咬合力和食物碾磨面积,智齿在咀嚼和消化中的作用也逐步减弱。但在这个进化过程中,人类需要更大的脑容量以完成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强有力的颌骨不再是影响人类生存的有利条件了,更大的脑容量才是进化的方向。经过一代一代的自然选择,人类脑容量在增大,颌骨的宽度减小、长度缩短、整个颌骨的强度降低。在上面的图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到,相对于古猿和直立人,智人的上下颌骨已经明显回缩。

由于颌骨的变化,现代人的颌骨提供的可以供牙齿萌出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小,这样智齿在萌出时往往会因为空间不足而导致异位萌出、阻生。萌出的困难常常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或者导致智齿冠周炎,以至于很多人谈起长智齿的过程,往往说多了都是眼泪。即使有的好不容易萌出了,但因为位置偏差,也不能与对(牙合)的牙齿形成稳定有效的咬合关系,所以不能进行咀嚼。

所以智齿实际上是人类演化过程中被放弃的生物学性状,由于个体遗传基因的不同,在这个性状的表达上是有差异的。目前这个进化过程还未结束,虽然有一部分人智齿的牙胚消失了,但大部分人出生时都有智齿的牙胚,但是萌出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只有少部分人的智齿可以顺利萌出,并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行使功能。但最终智齿会像尾巴一样在人类身上消失。

不是所有的智齿都需要拔掉

虽然智齿贡献的咀嚼能力对于现代人来讲已经不是生存必需的,但如果智齿能正常萌出,并且建立咬合关系,或者至少不会带来疼痛和感染的风险并影响其他的牙齿的话,是可以不用拔除的。在口腔临床操作上,对于智齿拔除的适应症,也有很严格的规定,只有在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才会考虑拔除智齿:

1、龋齿(蛀牙):如果智齿蛀牙,咬合面不深的蛀牙可以补,但邻接面蛀牙需要很好补牙技术,与其补牙,不如拔掉。智齿龋坏较深需要根管治疗的,也建议拔除。

2、造成邻牙病变:邻牙病变的患者通常没有感觉,大多由牙医以X光诊断发现。这是由于智齿萌出的空间不足,异位阻生斜靠在第二磨牙上,造成第二磨牙清洁不易,甚至是第二磨牙部分被吸收的现象,严重时会引发不舒适或疼痛。

3、空间不足引起冠周炎症:这是因为牙弓越来越小,智齿萌出时患者会有肿胀、疼痛感。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再次发生,建议在炎症消退后尽快拔除。

4、局部不易清洁:由于空间不足的关系,智齿通常位置不正,因此常造成清洁牙齿的困难,容易发生蛀牙现象。

5、无对咬牙:如果智齿的对面没有相抗衡的智齿来对咬的话,有时会发生智齿过度萌发伸长的现象,进而影响咬合,此时应拔出智齿。

6、智齿阻生:通常这是最麻烦的一种。这一种类型的牙齿,通常埋在齿槽骨的里面,如果经常发生炎症,或是诊断会有病灶发生的时候,就必须拔除。

7、引起其他病变:如果智齿引发牙源性囊肿或肿瘤,就需要拔除。

8、正畸需要:为了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通常要拔出智齿。

9、因阻生疑为不明原因的神经痛病因者,或可疑为病灶牙时,亦应拔除。

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你的智齿不给其他牙齿和你自己惹麻烦,那就完全没有必要去拔除智齿。

拔智齿不会瘦脸

虽然这个想法真的是很多女生拔牙的动力之一,但是拔除智齿是不会让脸变瘦的。

脸的形状,主要是有颌骨来支撑的,尤其是下颌骨。下颌骨的下颌角的大小,影响着我们的脸型。正常人的下颌角平均约为120度,如果下颌角比较小,接近直角,面型会接近国字脸,男生很适合,女生的话就比较影响外表。如果下颌角较大,则看起来脸型修长,比较秀美。所以现在瘦脸手术实质上是让下颌角肥大的修整术,磨去下颌角多于的部分,将角度修改到接近120度,弧线自然,看上去面型就会比较漂亮。

智齿是在下颌骨完全成型之后才萌出,是否拔除,对下颌角的角度没有影响,所以为瘦脸去拔除智齿是完全没必要的。之所以有人说自己智齿拔除之后确实瘦了,更可能是因为拔牙术后疼痛和肿胀,进食减少,当脸部消肿,加上一段时间饮食控制,让人产生拔智齿瘦脸的错觉。

结论

智齿其实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牺牲的生物学性状,跟智力、记忆没有关系。由于人类颌骨回缩致使智齿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所以它的萌出常导致各种口腔问题,需要拔除。但如果它能顺利萌出,不影响其他牙齿,是没必要拔除的。拔智齿也没有瘦脸的功效。

口腔常识:智齿需不需要拔掉呢


智齿要不要拔掉?智齿阻生只是一种现象,如果不重视,它会引起各种破坏作用:比如,智齿周围的牙龈发炎、牙龈长期发炎引起牙周炎、急性炎症导致下颌软组织发炎、相邻牙齿容易驻坏,等等。究其原因,智齿处于颌骨的最末端,阻生的智齿表面被牙龈覆盖,不容易清洁,易引起局部炎症。

1、如果您的阻生牙发现得较早,还没有造成破坏,请向医生了解处理意见。如需拔除,应该尽早拔除,以免留下后患。

2、如果您现在正处于急性炎症期,或者您暂时还没有决定是否拔除阻生牙,每餐后都要刷牙,漱口(最好使用有杀菌功效的漱口液),彻底清洁阻生牙周围的牙龈组织。定期检查,观察炎症的进展情况,看看阻生牙是否已经对相邻的牙齿造成破坏。

3、如果您的炎症已经转为慢性,或者相邻牙齿已经被破坏,应该立即拔除阻生牙。

4、拔除阻生牙可能需要做一个小手术,所以应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它们的消毒措施和医生资质都受到管理机构的认可,可以保证治疗过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