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常识:出牙症状与生病,家长需要区分好
出牙症状与生病,家长需要区分好
一位资深牙医说,长牙所造成的疼痛,经常被误认为是婴儿哭闹和夜间失眠的原因然而这只是年轻的爸爸妈妈凭空想象出来的。
脸颊通红、屁屁上起湿疹、频繁地发烧这些被误认为是长牙造成的表现,其实是感染导致的结果。
这些太过专注于想象出牙症状的年轻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了,你们可能会错过诊断的关键时期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曾经在一个病例中,一个孩子错过了脑膜炎诊断的关键时期,因为它一直被误认为是长牙引起的问题。
出牙时会发生什么?
出牙是一个简单而温和的过程,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就像长指甲或头发那样正常。
婴儿的乳牙被牙龈包绕在其中并一步一步往上萌出,当上方的牙龈细胞逐渐萎缩之后,就会给牙齿让出一条道路来。
话虽这么说,但是整个过程没有切割或穿孔这样残忍的事情发生。
1/牙龈肿胀
有研究表明,出牙的早期可能有轻微的肿胀,局部粘膜温度会升高0.2度,但这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2/宝宝生病
为什么很多婴儿在长第一颗牙齿的时候会生病?
因为这一时期正好是宝宝们接触外界导致感染的高发时期。从胎儿六个月开始,他们就从母亲体内获取抗体,出生之后这些抗体逐渐消失,宝宝们开始摸爬滚打,甚至抓地上的小虫子。
婴儿在两岁之前会经历多达20次的病毒感染,他们躺在地上或者舔儿童车的车轮等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感染。
但是对于长牙来说,我们是看不到病毒感染的。
关于长牙的误解由来已久,在十九世纪,有一半的儿童夭折都是长牙背的黑锅。
宝宝出牙时应该怎么做?
1/那些担心出牙效应的家长,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
2/为了保证孩子的口腔健康,孩子出牙后就要用牙刷帮助孩子刷牙,并使用适量的含氟牙膏(非高氟地区)。
美国儿科学会和美国牙科协会建议儿童长出第一颗牙齿至3岁以前使用米粒大小牙膏。3岁及以上使用豌豆大小牙膏。
在孩子们能自己系鞋带之前,他们都应该由爸爸妈妈来帮助刷牙。
如果孩子有两颗挨着的牙,就需要开始使用牙线了。
口腔护理推荐
口腔常识:宝宝出牙发热很正常?看看吧!
婴幼儿在出牙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流口水、烦躁、爱咬东西、食欲不振以及体温升高等症状。
有经验的家长们都知道,这些症状都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担心。但千万不要被这些正常现象迷惑,延误了可能存在的病情,损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很多宝宝都会遇到出牙期体温升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宝宝爱啃咬各种硬物来缓解出牙的不适感,如果啃咬的东西不干净,肿胀的牙龈就容易被细菌攻击,加上婴幼儿抵抗力差,就会引发炎症,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
不过好在这种炎症多为轻微性的,对宝宝的身体健康构不成伤害。那这么说宝宝出牙期发热可以不用管了?
宝宝出牙发热到底管不管
管与不管是有标准的:正常现象的出牙期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不会高于38C),出牙期若宝宝的体温超过38度则为异常现象,这时家长单纯地认为是出牙导致的,而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则会延误病情,伤害宝宝的身体健康。
记住,出牙期的宝宝一旦有:体温超过38C且持续时间长、精神状态不佳、行为举止表情痛苦等异常现象,可能是由感染引起的发热,与出牙的关系不大,应采取措施或就医诊治。
而且,在宝宝出牙期如果出现以下现象,也需要家长的干预。
宝宝超过一岁未出牙
宝宝什么时间长牙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最为关注的问题,经常会有家长说我宝宝八个月了,十个月了为什么还没长牙?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四个月就长牙了?
其实,每个宝宝体质不同,生长发育情况不一,出牙的时间也就有着很大差异,所以,一岁前出牙都属于正常。一般来说,宝宝平均在6个月大时开始长牙。
如果1周岁后,尚未长出第一颗乳牙,称乳牙晚萌,是一种病理现象,常由佝偻病或其他原因引起,应就医诊治。
宝宝患奶瓶龋
在婴幼儿出牙时期,很多家长都不重视宝宝的乳牙护理,认为反正宝宝总要换牙,换恒牙后再好好保护牙齿就行了。如果宝宝乳牙坏到一定程度,腐蚀了牙根,到时候恒牙也要遭罪。
如果家长发现宝宝门牙出现环状黄色斑块、牙齿变形且缺损,那宝宝就可能患上了奶瓶龋。如果没有及时干预治疗,还会造成宝宝邻近牙齿的大面积腐坏,咀嚼能力减弱,牙冠折断仅剩下被腐蚀后的牙根,特别严重时需要拔牙处理。
所以,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奶瓶龋的严重性:奶瓶龋具有腐蚀力强、治疗效果差、不可自愈的特点。
乳牙变色
因为清洁不及时或根本不注重牙齿的护理,宝宝的牙齿就会慢慢变黄。假如家长观察到宝宝牙齿微微发黄时,可以用湿纱布轻轻擦拭,能够擦掉的就是软垢,这种情况以后注重牙齿清洁即可。
当然,也有蔬菜、水果、药物等食物本身的色素形成的黑斑,这种情况属于牙渍,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牙齿的正常发育。假如擦拭不掉,那么就是牙齿已被腐蚀,可能会出现早期龋齿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干预治疗。
最后再说一下如何更好地护理宝宝的牙齿,家长要知道从宝宝出的第一颗牙开始,就要着手给宝宝做口腔清洁了。
0~1岁的宝宝,可以前期采用吃奶后喂水、漱口的方法,后期家长可以用消毒后的湿纱布或指套牙刷轻轻擦拭宝宝牙齿进行清洁。
1~2岁的宝宝,家长每次刷牙让宝宝看着,耳濡目染地引导其用儿童牙刷清洁牙齿。
口腔常识:盘点口腔反应出健康信号
尽管口腔异味和牙齿发黄并不是病,但这些症状却是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俄罗斯医学论坛新闻网便盘点口腔所反应出的健康信号。
1、口腔异味或为肝病预警
如果你定期用牙线清洁牙齿,用漱口水漱口,但口中仍有异味,那么这可能是机体某部位有严重病症的表现,如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以及肝病。
2、牙黄可能是经常用药标志
经常用药会导致牙黄,如我们经常用来对抗粉刺的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牙床病的口腔清洗剂以及高血压药都会导致牙黄。改变牙黄现状最好的办法是专业漂白,但不要自己尝试用牙刷漂白,因为这样只能去除牙齿表面的污斑,对于改善牙齿颜色没有任何影响。
3、口腔干燥或为糖尿病征兆
有时口腔干燥只是脱水、饮酒和吸烟无度的症状,但有时则可能是糖尿病的并发症状。
4、应注意牙龈出血问题
一半的人刷牙后经常会有牙龈出血现象,而这也是导致齿龈炎的原因。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保护牙齿的组织感染,引起牙周炎。严重的话会引起牙床腐蚀,甚至渗透到颌骨中并导致牙齿脱落。
5、溃疡和经常的小伤或为癌症预警
外伤如果在一至两周内都没有痊愈,应该及时就医。当我们免疫系统的免疫功能下降时易引起口腔溃疡。如果一直有这个困扰,应去医生处检查,因为口腔溃疡有导致口腔癌的危险。
口腔常识:拔牙与牙外伤
【科普】拔牙与牙外伤
什么样的牙需要拔?
人类的每颗牙齿都一定的功能,因此,牙齿一旦患病,应当像对待身体其他患病的器官一样,采取治疗措施。面对那些已经无法治疗,或因治疗的特殊需要而必须拔除的牙才考虑拔除。
常见需要拔牙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长智齿为何会疼痛?
①发病原因
智齿在萌出的过程中,如果位置异常,如牙冠向前歪、或向后、横向、侧向、倾斜等,就会是牙冠表面被一部分牙龈和软组织覆盖,在智齿和牙龈之间就形成一个盲袋。这个盲袋有助于食物残渣的滞留,在核实的温度和湿度下,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当感冒、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身体抵抗细菌能力下降时,过瘾局部龈瓣损伤,细菌就会兴风作浪,大量繁殖,产生毒素,使智齿牙冠周围组织发炎,者是青年人口腔常见病之一,也就是常说的智齿冠周炎
初期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盲袋内可有脓液溢出,继而可出现张口受限,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甚至面部肿胀、发热等全身不适,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炎症继续扩散,可引起颌面部蜂窝组织炎、下颌骨骨髓炎等颌面部严重感染,甚至引起脓毒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对于智齿冠周炎,切不可认为是简单的长牙过程,而忽视治疗。
②防治方法
⑴18岁以后,应注意上、下颌最后一颗牙的萌出情况和萌出方向
⑵一旦发现炎症,及时使用消炎药
⑶到医院去拍口腔X光片,观察智齿萌出的方向
⑷及时清除盲袋内的食物残渣
⑸如萌出确有困难,应在控制炎症后请口腔医生拔除该牙
病牙不拔有什么危害?应如何对待?
老年人有些病牙应该听从医生建议拔除,这是因为某些严重的病牙可引起蜂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病牙的慢性炎症还可以成为病灶,引起或加重风湿性关节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肾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其他疾病。此外,有些不能修复的残根、残冠会刺激舌、颊黏膜形成溃疡或白斑,者写长期的不良刺激还可导致癌变,中老年人应提高警惕。有些因装假牙需要拔除的牙不拔,会影响义齿的修复,并造成咬合关节紊乱,引起牙周病、颞颌关节疾病,影响咀嚼功能。总之改拔的牙不拔,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应该及时拔除。
拔牙手术前应注意什么?
拔牙前医生会询问你的病史、既往健康情况,以及是否拔过牙,有无药物过敏史等,患者应如实告诉医生。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延缓拔牙。有人急于拔牙而隐瞒病情,结果会导致不良后果,是万不可取的。
对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在拔牙前,医生还要根据情况做些必要的检查,如测血压、做心电图、各种实验室检查等,患者应遵从医嘱,积极配合。
为保护病人的权益,有些医院会要求患者填写拔牙手术的知情同意书,老年人一定要看清楚知情同意书的各条内容,对不明白的地方应向医生询问清楚,然后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拔牙后应该注意什么?
①咬棉球:一般拔完牙后医生会在拔牙的位置放一块小纱布或棉球,为防止大出血,那么就咬着棉球笑一个小时的时间,吐出后不要用手摸或者舌头舔伤口。
②拔牙的24小时内尽量不要吐口水,用东西触摸伤口,以免引起伤口再次出血。
③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尽量少说话
④饮食:拔牙后24小时尽量不要吃太烫、过硬或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喝粥,吃面条。
⑤活动:拔牙两天内不要剧烈运动或者进行重体力劳动,不洗热水澡,不喝酒,吸烟。
⑥拔牙后有少量流血或者有血水都是正常现象。
⑦拔牙后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牙齿摔断了怎么办?
当牙齿受到撞击后,无论有无疼痛或其他感觉,患者都应该及时请医生检查一下,以便得到早期治疗。
治疗办法需根据折断的情况来决定。极轻微的牙冠折裂,只需要加以磨光和替补一些脱敏药品于折损部位就可以了;如已使牙髓暴露,应首先处理牙髓,待治疗结束后再修复缺损的牙体;牙齿受外力打击所引起的松动、移位,可立即将手上的牙齿复位固定;对已经完全掉下来的牙齿,科采取牙再植手术保留下来。
牙齿因外伤脱位了怎么办?
牙齿完全脱位时,牙齿脱出牙槽窝,仅有很少软组织相连,或者完全离体。患者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将牙齿恢复原位;如牙齿已落地污染,应就地用胜利盐水或自来水冲洗,然后放入原位;如果不能即可复位,可将牙齿放于患者舌下,也可放在盛有牛奶、生理盐水或自来水的杯子里,切忌干燥,并尽快到医院就诊。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有些患者遇到外伤时惊惶失措,往往忽略要保护脱落的牙齿,从而失去再植牙的机会。
牙外伤而致部分脱位时,可出现牙齿松动,向唇、舌方向错位,患者伸长而不能咬合等症状,医生会在麻醉下把脱位的牙齿复位,然后结扎固定。
牙齿脱位向深部嵌入的,对于刚换的门牙不能强行拉出复位,以免造成更大的创伤,诱发牙根和牙槽骨的吸收。对外伤嵌入的牙齿在做队长处理后,任其重新自然萌出,一般在半年内能萌出到原来的位置。
总之,对待脱位牙,不论何种情况,都以保存患牙为原则,而且特别强调牙争取时间,及时就诊,以减少患牙因时间耽搁而可能出现的牙髓坏死、牙根吸收等并发症。
口腔常识:宝宝的乳牙健康很重要?家长需要如何保护?
宝宝的乳牙健康很重要?家长需要如何保护?
儿童的牙齿有xxxx年检查一次,有蛀牙或者发展趋势非常迅速的孩子,间隔不要超过3个月。
及时治疗:有蛀牙一定尽早处理,不能存在侥幸心理,觉得孩子会换牙就不重视,否则影响身体正常发育的营养需要。
合理选择:牙膏不是越贵越好,防蛀牙在于认真刷而不是牙膏。牙刷的刷头尽量小巧一些,刷毛的软硬适中,最多3个月就要更换牙刷。
积极配合:当牙齿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带孩子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不要在日常生活中用医生和治疗来恐吓孩子,造成孩子对医生的恐惧,影响治疗顺利进行。一般来说,没有波及牙神经的龋洞直接充填即可,一旦伤及神经就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保护六龄牙:从6周岁也就是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二年级的阶段,在乳牙列的后方上下左右各要长出一颗新的磨牙,称为六龄牙,是恒牙,永不更换,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疏忽大意。在六龄牙萌出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牙龈的红肿,咬物不适甚至低烧的情况都是正常反应,不用担心,只需局部处理即可。
口腔常识:小儿换牙时家长需注意
小儿换牙时家长需注意
孩子们换牙早的时候是4岁就开始了,最晚的也就7、8岁那样子。根据不同孩子的身体不同换牙时间也是不同的。这个父母不必操心。。一般牙齿的脱落通常从下边的两颗门牙开始,继而是上面的两颗门牙。但父母也别忽视了换牙期间为孩子们所带来的问题!
牙齿迟迟不掉
牙齿从牙根开始松动到真正掉下来,通常会持续几个月,而且是在不注意的时候自己掉下来,比如吃东西的时候。但也有的牙就像有一条线拴着,总也不掉,此时可能就会影响咀嚼,或者让孩子觉得不愉快。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让孩子试着转转它,如果牙根完全脱离了,轻微的旋转就会让它掉下来,切不可勉强,更不能猛拉,因为如果牙根只有一半脱离,强拉的后果很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
换牙时有一点疼
牙齿松动脱落的过程一般不疼,但伴随着乳牙开始脱落,孩子们的六龄齿也就长出来了,这时可能会造成牙龈肿胀,使孩子抱怨牙痛。如果孩子疼痛得比较严重,需要去看牙医,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消炎止痛等。
换牙毕竟需要一个过程,其间,孩子可能会抱怨没法嚼东西,但即使他吃饭不香,也要保证合理均衡的饮食,这时父母可以做一些蔬菜汤、肉汤等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以保证身体所需,同时,鼓励他坚持刷牙,清洁口腔。
乳牙未脱,恒牙钻出
有的孩子乳牙还没有脱落,恒牙就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造成牙齿排成了前后两排,这并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孩子换牙时常有的双层牙的现象。这很可能是乳牙根未被完全再吸收造成的。医生一般可以通过口腔的X光照相来确定乳牙和恒牙的相对位置,以帮助他诊断乳牙是否能自行脱落还是需要拔除。一旦乳牙掉落或拔除,恒牙通常会慢慢向正确的位置长出,但假如恒牙生长所需的空间不够,早期干涉要比将来做矫正更好。
脱牙太早或太晚
过早:一般孩子们第一颗牙齿的脱落时间在5-7岁之间,如果在4岁前就有牙掉下来,这通常是身体的内部原因造成的,如代谢紊乱或牙周疾病等。牙龈炎在孩子们中间比较常见,但牙周疾病造成牙骨损伤的非常罕见,家长需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乳牙早脱,以保护剩余的乳牙。
过晚:如果孩子已经过了7岁而还没有一颗牙齿脱落,应带他去医院口腔科检查。换牙推迟一般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大的影响,有时候,恒牙在牙龈下孕育较长时间,反倒可以让它们先天发育强壮,能够较顺利地突破牙床的禁锢。
口腔常识:宝宝长牙的症状
婴儿开始长牙啦!这个时候,妈妈就要多关注孩子的口腔问题了。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宝妈们就要注意咯!宝宝长牙的特征是什么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①咬东西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宝宝一个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②流口水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③发烧拉肚子少数宝宝在长牙时会出现发烧和拉肚子等异常现象,家长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对症下药。
④宝宝牙痒痒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为避免宝宝抓咬不卫生不安全的物品,妈妈们要为宝宝添置安全的磨牙工具。
⑤烦躁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
口腔常识:陪孩子看牙家长事先要知道这些
在幼儿园的体检中,很多孩子都被发现有龋齿。而很多朋友也常抱怨,现在孩子吃的东西都太甜了,面包、饼干、饮料,都甜得腻人,牙能好吗?有空领孩子去医院看看吧。这可能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可是领孩子去看牙,真有点打憷。暑期正是孩子看牙的高峰期,如何帮孩子顺利看牙呢?带小孩看牙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看牙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
提起看牙,连大人都怕,别说孩子了。在临床工作中,还真有一些比较配合听话的孩子,细研究往往是家长很聪明,方法对路。来之前,已经给孩子预热了很久,给孩子买了讲牙齿的绘本,讲了看牙的故事,甚至领孩子看了自己是如何看牙的。孩子的世界是很天真的,和孩子说,天天吃好吃的,牙里可能长小虫子了,去医院让医生看看,把小虫子抓出来,牙就不会疼了,这么说孩子都能接受。但是如果平日里就和孩子说叫你吃糖,叫你不刷牙,等牙坏了去医院治,去医院拔掉,老疼了,那么孩子来看牙十有八九是不配合的,这就是心理干预没有做好,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父母陪孩子来看牙最好两名家长配合
建议孩子的父母陪同孩子来看牙,如果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千万不要全家总动员,齐上阵。临床经常遇到一个孩子来看牙,一下子来四五位家长的,可能孩子牙特别疼,或者受外伤了很严重,家长的心情医生是理解的,但是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大夫实在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解答谁的好,其他的家长可以等在候诊区,派一名有决断力的家长,听大夫详细地介绍病情和解决办法,有必要时再大家一起商议。对于低龄不配合的患儿,可以两名家长陪同,帮助固定住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
如果有疑问最好事先准备在治疗前问清楚
看病问诊,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但问的时机也是有讲究的,可能家长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趁这次来看病都想问,那么在大夫进行治疗前最好都问清楚,大夫治疗时再问这问那,可能会影响治疗。如果需要辅助诊断或者确诊病情,大夫会建议拍摄x线片,要相信大夫的专业素养。如果有必要或者必须注射麻药要听大夫的建议,大家都希望孩子在无痛的环境下完成治疗,避免因为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下次不肯来的情况,觉得麻药可能伤脑子,使孩子变笨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治疗时不要拍照摄像,治疗后大夫交代的注意事项更要听清,复诊时间要记牢,按时复诊。
口腔常识:陪孩子看牙 家长事先要知道这些
陪孩子看牙家长事先要知道这些
在幼儿园的体检中,很多孩子都被发现有龋齿。而很多朋友也常抱怨,现在孩子吃的东西都太甜了,面包、饼干、饮料,都甜得腻人,牙能好吗?有空领孩子去医院看看吧。这可能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可是领孩子去看牙,真有点打憷。暑期正是孩子看牙的高峰期,如何帮孩子顺利看牙呢?带小孩看牙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大连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王欣医生为家长支招。
看牙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
提起看牙,连大人都怕,别说孩子了。王欣医生介绍,在临床工作中,还真有一些比较配合听话的孩子,细研究往往是家长很聪明,方法对路。来之前,已经给孩子预热了很久,给孩子买了讲牙齿的绘本,讲了看牙的故事,甚至领孩子看了自己是如何看牙的。孩子的世界是很天真的,和孩子说,天天吃好吃的,牙里可能长小虫子了,去医院让医生看看,把小虫子抓出来,牙就不会疼了,这么说孩子都能接受。但是如果平日里就和孩子说叫你吃糖,叫你不刷牙,等牙坏了去医院治,去医院拔掉,老疼了,那么孩子来看牙十有八九是不配合的,这就是心理干预没有做好,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父母陪孩子来看牙最好两名家长配合
王欣医生表示,建议孩子的父母陪同孩子来看牙,如果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千万不要全家总动员,齐上阵。临床经常遇到一个孩子来看牙,一下子来四五位家长的,可能孩子牙特别疼,或者受外伤了很严重,家长的心情医生是理解的,但是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大夫实在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解答谁的好,其他的家长可以等在候诊区,派一名有决断力的家长,听大夫详细地介绍病情和解决办法,有必要时再大家一起商议。对于低龄不配合的患儿,可以两名家长陪同,帮助固定住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
如果有疑问最好事先准备在治疗前问清楚
看病问诊,大家肯定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但问的时机也是有讲究的,可能家长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趁这次来看病都想问,那么在大夫进行治疗前最好都问清楚,大夫治疗时再问这问那,可能会影响治疗。如果需要辅助诊断或者确诊病情,大夫会建议拍摄x线片,要相信大夫的专业素养。如果有必要或者必须注射麻药要听大夫的建议,大家都希望孩子在无痛的环境下完成治疗,避免因为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下次不肯来的情况,觉得麻药可能伤脑子,使孩子变笨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治疗时不要拍照摄像,治疗后大夫交代的注意事项更要听清,复诊时间要记牢,按时复诊。
口腔常识:与病人沟通时 牙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与病人沟通,不仅仅需要学习一般的沟通技巧,还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格素质协同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口腔执业医师,汇总了一些看病人的沟通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口腔医师对自己的工作已经不感兴趣,就不可能主动积极热情地与病人沟通,所以,意识到所从事的职业的成就感,就会珍惜这个职业带来的挑战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在职业工作中寻找自己的乐趣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口腔医师的天职是以病人为中心,在细心、认真及善解人意中,还要体现出自信。
2.情感治疗
沟通最重要的是情感。在诊疗中,除了传统的修复技术之外,逐步强调了心理按抚,其实,心理按抚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感治疗,就是要理解、关怀、关心、帮助病人,就是与病人沟通。在工作中,一个坚强、乐观、豁达、随和、幽默的口腔医师,定以感染周围的人。
3.有的放矢
做好沟通的关键在于了解病人及家属存在的问题、顾虑和他们的个人背景,讲究解释工作的个体针对性。
4.注意问题
在沟通中,对病人要坦诚相待。一般与病人的距离约40厘米左右,除非老人和小孩,太近就侵占了对方的活动空间,让对方感到不自在。轻声细语,缓慢,多一些征求口吻,杜绝命令的口气,切忌过头话,不要拉长声调。和病人交谈时,切忌眼睛漂移不定、看报纸、打电话或看别人。眼睛一般看着病人的眼睛或鼻子部位,让人感觉到你是在专注与他的谈话。临床上无理取闹的病人及其亲属,有些可能源于口腔医师某些不慎的言行,有些源于某些误会,有些则源于医疗收费。碰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先暂时回避,由其它口腔医师调查处理。
总之,不管选择什么沟通方式,都必须坚持这样4个原则,即鼓励性原则、疏导性原则、讨论性原则、礼貌性原则和治疗性原则。沟通的目的在于交流信息、改善关系、消除顾虑、配合治疗、促进康复。
口腔常识:儿童牙外伤的处理与预防
儿童牙外伤的处理与预防
710岁往往是儿童恒前牙外伤的高发年龄,且一般男孩外伤的发生率高于女孩。儿童正处在身体、生理、心理生长发育阶段,外伤后,无论伤势轻重都应及时就诊。
发生这些情况时该怎么办?
乳牙因外伤脱落
每个乳牙下面都有一个正在发育的恒牙,乳牙外伤可能会对下面的恒牙造成伤害,应及时采取行动,可用水冲洗口腔,同时冷敷以减少肿胀,并及时送到医院进行诊治。同时,还应该好好安慰孩子,而不用到处找牙。乳牙不应被再植,因为这有可能对其下面的恒牙生长造成潜在损伤。
恒牙因外伤脱落
最佳的方法是马上找到脱落的牙齿,捏住牙冠部位就近找凉开水或自来水冲洗掉牙表面的脏东西,但千万不能刷、刮牙根部,然后将冲洗干净的牙齿重新放回牙槽窝中,并让孩子咬住干净纱布或毛巾以固位。如无法将牙齿放回牙槽窝内,也可以将牙齿泡在新鲜的冷牛奶或生理盐水里,再尽快到专业口腔机构就诊。
注意,牙齿离开身体的时间越短,再植后牙齿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最好在30分钟内赶去治疗,或边打电话咨询专科医院如何处理,边赶往医院。
牙齿磕掉了一小块
牙齿外伤后松动、折断,哪怕仅是出现一道裂纹,也需要及时医治,切忌延迟就诊,以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有时牙冠折断的面积比较小,往往会被家长忽视,延迟就诊,牙齿发黑才去检查,而此时牙髓已经坏死,就不得不选择复杂、复诊次数次多、费用高的牙髓治疗,且治疗后牙齿质地脆,较容易折断。而如果及时就诊,可能仅仅进行简单的充填修复就可以了。
如何预防牙齿外伤?
儿童平时最好穿鞋底不滑的旅游鞋、运动鞋。
不要用石子、碎砖等危险物品互相投掷。
在进行滑板、轮滑等高速度、高风险运动时,应戴头盔或牙托等防护用具,尽量减少牙齿受伤的危险。
什么是防护牙托?
防护牙托是一种弹性减震装置,具有力量传导与再分配作用。该装置覆盖并包裹在牙齿、牙龈及牙床骨上,用于隔绝上下牙齿、牙齿与面颊等组织,可大大降低牙齿、嘴唇、舌、面颊及下颌受伤的风险,在预防运动中的牙外伤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维护防护牙托?
在每次使用前后使用牙刷和牙膏清洁防护牙托。
不定期使用凉肥皂水彻底清洗防护牙托。
使用有通风孔的坚固容器存放及运送防护牙托。
确保不要将防护牙托放在阳光下或热水中。
检查防护牙托磨损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更换。
口腔常识:陪孩子看牙医?家长必须知道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普知识的普及,家长对孩子们的口腔疾病越来越重视,就诊率越来越高。但几乎每一位带孩子看牙的家长都会感到头痛:一些稍大的孩子抱定了宁死不去医院的态度;一些较小的孩子在家长的威逼利诱下才肯到儿童牙科门诊。小白兔要告诉各位家长如何陪孩子看牙医。
看牙前做好准备
在带孩子去看牙医的前一周,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主要是让孩子对看牙有初步的认识,关键是告诉孩子:现代的技术和设备比过去先进多了,医生治疗牙齿的全过程已经可以完全不痛。当医生认为疼痛轻微时,可能不会使用无痛技术,如果确实难受可以告诉医生。
假如考虑明天去看医生,最好今天能征得孩子的同意。一般情况下,不要强迫孩子。就诊时有一些注意事项,应该提前一天告诉孩子。比如就诊过程中不可以说话,身体不可以动,特别是头更不能动。诊治过程中如果感到不适,可以举起左手。当孩子举起左手时,医生会立刻停止操作。
寻找专业医生
虽然普通的牙科医生对儿童牙病的诊治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日常工作以成年人为主,面对孩子的沟通技巧和诊治经验少些,特别当遇到孩子哭闹时难免束手无策。因此孩子看牙要找专业的儿童牙科医生,即去专业的儿童牙科,或去儿童医院的口腔科。专业的儿童牙科医护人员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牙齿的疾病,更关注孩子的心理,他们会主动与孩子交流沟通,取得孩子的信任。他们还会根据需要决定控制孩子的手段:取得许可或强制。
到了儿童牙科,候诊时家长可留意诊室内有没有儿童在治疗,如果有配合很好的儿童,可带孩子遥望一下,让孩子相信治疗是没有痛苦的。相反,如果有孩子在哭闹,千万不要围观,最好带孩子回避一下。
治疗时的配合
在儿童牙科,医护人员会指导家长配合照顾儿童。对于比较温顺配合的孩子,家长一般可以站在孩子可以看见的地方,必要时可以扶住孩子的右手,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对于在家长面前比较娇气的孩子,医护人员会要求家长离开,在诊室外等候,家长应予配合,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治疗过程会很快,例如拔牙,医护人员对于不配合的孩子会采取强制性措施。
有些家长希望一次就把孩子全部的牙病治好,如果孩子很多牙齿有问题,那就很难做到了。治疗的时间必须根据孩子的忍受能力决定,超量的治疗不仅影响效果,还会引起孩子恐惧。对于第一次就诊的孩子,有经验的医生往往只做少量无痛治疗,目的是给孩子留下愉快的回忆,使孩子在今后的治疗中能更好地配合。
口腔常识:胎生牙——宝宝为啥一出生就有牙齿?
当医生把宝宝从我肚肚里抱出来时,发现她口中有两颗小牙,让我心中不禁一惊,在手术台上不停地问医生,医生,长牙对孩子没影响吧?听到医生说不要紧,宝宝很健康后,才放下心来。等护士把宝宝抱给我时,我赶紧去看她嘴里的小牙,这两颗都长在她的下牙床的正中央,右边的有点儿歪,左边的挺正。第一次听说新生儿长牙的事情,居然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宝宝出生的第二天,我已经有初乳了,兴奋地把宝宝抱来喂她,没想到刚出生的宝宝会咬人,咬得还挺疼呢。第四天,乳头更疼了。没办法,再疼也得坚持喂她呀,毕竟还是母乳喂养好啊!
摘自一位妈妈的日记
一出生就长牙,怎么回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出生就有牙齿的婴儿会被残酷地抛弃,因为他们被认为是恶魔。幸而,那种情况现在不会发生了。不过妈妈可能不会很开心,因为给有牙齿的婴儿哺乳可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新生儿一分娩出来,口腔中就存在的牙齿叫做胎生牙。另外还有一种叫做新生牙,是在婴儿出生后30天内长出来的牙齿。有时候,胎生牙可能是多生牙,或者叫额外牙,但是它们多数只是提前萌出的一般乳牙,也就是其他婴儿六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的乳牙。
为何会有胎生牙?
一般认为,胎生牙只是在异常位置发育的牙齿,因为离牙龈的表面非常近,所以一出生就可以看到它已经萌出了。最近有研究认为,胎生牙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感染、发热、创伤、营养不良、牙胚位置较浅、激素刺激和孕妇暴露于环境毒素等可能是其诱发因素。
胎生牙多见吗?
一些资料说1/6000的新生儿会有胎生牙,也有资料认为发生率大概是1/2700。然而,还有研究观察了7155个婴儿,发现其中10个婴儿有胎生牙,那就是说发生率约为1/716。
胎生牙长在哪?
胎生牙85%是下颌中切牙,11%是上颌切牙,3%是下颌尖牙和磨牙,只有1%是上颌尖牙和磨牙。胎生牙通常成对出现,很少超过两颗。大部分胎生牙是正常乳牙的提早萌出,约10%是多生牙。
胎生牙长什么样子?
胎生牙可能和正常乳牙一样大小和形态,然而这种牙齿一般会更小、圆锥形、微黄色,釉质和牙本质发育不全,牙根形成不足或没有牙根。
宝宝有胎生牙怎么办
多数时候,父母什么都不用做。可惜,也不是所有情况都是好的,胎生牙也可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下面是一些胎生牙宝宝的父母要知道的事情。
1.胎生牙可能使哺乳困难
给有胎生牙的婴儿母乳喂养可能有困难,因为还没学会使用牙齿的婴儿可能会咬伤妈妈的乳房。如果母乳喂养对母亲来说太痛苦,推荐使用奶瓶喂养。
然而,如果母亲坚持给婴儿哺乳,婴儿可能在相对短时间内学会不咬乳房,好像婴儿能感觉母亲的不舒服,并学习如何避免咬妈妈的乳房。
2.胎生牙可能引起舌下溃疡
有时候,胎生牙可能很尖锐,会引起婴儿口腔溃疡,一般在舌头下面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牙医可以把胎生牙的尖锐边缘磨圆钝,或者粘上一些补牙材料使牙齿光滑。一旦牙齿的尖锐边缘消除,溃疡通常就会慢慢消失。
3.胎生牙可能引起气管阻塞
虽然很多胎生牙在颌骨里附着牢固,但有时候胎生牙非常松动。如果胎生牙很松动,有些资料说最好拔除它。
因此,对待宝宝胎生牙的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确认胎生牙是提前萌出的乳牙还是多生牙。一般认为,作为多生牙的胎生牙都应该拔除。而作为正常乳牙的胎生牙,应当评估它们是否有松动脱落、误吸而引起气管阻塞的风险,再决定是否保留;如果它们没有影响哺乳,也没有其他症状,就不用做任何处理。
口腔常识:关于牙与病,竟然这么准!
关于牙与病
有研究表明,将近70%的内科疾病与牙病有关。因此,牙病是身体健康的警示灯,患了牙病切莫掉以轻心,应及早治疗,避免诱发身体其他疾病。
1牙周炎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牙周炎不及时治疗,链球菌和牙周病原体会经过口腔伤口进入血管,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胶状蛋白质。这种胶状蛋白质依附在血管壁上,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时会堵塞血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2龋齿易引发关节炎:
龋齿、牙周病等病灶内聚集着毒性极强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这些细菌就会乘虚而入,随着血液扩散,引起诸如关节炎、风湿病、神经痛等疾病。
3牙髓炎易引发肾病:
牙髓炎患者口腔中易分泌一种酶,这种酶是肾炎甚至肾衰竭的重要诱因。有研究显示,尿毒症病人口腔中这种酶的含量,要高出健康人20倍以上。
4糖尿病患者最怕牙周炎:
重度牙周炎是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显差于无牙周疾病的患者。如果牙周疾病得到有效治疗,患者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就能恢复正常,其控制血糖所需的胰岛素随之减少,糖代谢明显改善。
5牙菌斑引发胃溃疡:
胃溃疡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常附着于牙菌斑上。牙病长期不进行治疗,会形成大量的牙菌斑,导致幽门螺杆菌聚集。细菌会随着食物进入体内,引发胃溃疡。
口腔常识:让无数家长头疼的问题 小孩看牙恐惧怎么破?
带孩子看牙是很多父母苦恼的事情,原因是孩子到了医院往往会哭闹不止,不肯配合牙医治疗,家长常常要好说歹说,最后甚至要发脾气。其实,这是孩子害怕恐惧的心理作怪。不仅是成年人,儿童也会有对看牙产生恐惧,甚至比成人还要严重。
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牙科畏惧症发生率(87.50%)明显高于学龄儿童(72.38%),且年龄越小,牙科畏惧症发生率越高;女孩明显高于男孩。
孩子为什么怕看牙?
1、疼痛。
普遍的研究认为牙科的疼痛操作可产生牙科恐惧症。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曾经进行过口腔治疗的孩子身上。
2、从别人口中获得看牙会带来疼痛的信息。
生活中,父母会不知不觉传递一些负面信息给孩子,例如,父母常常会以不听话就让医生帮你把牙全拔了等语句来吓唬孩子,而这些来自于家长的负面暗示,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孩子对看牙的恐惧。
3、抗压性低。
如今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孩子在溺爱中成长,其对于周遭挫折的耐受力相对较弱,看牙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
儿童牙科畏惧的发生率极大,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大大影响治疗进程。幸运的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儿童看牙时的恐惧问题早已不是什么难事。
笑气:传统牙科镇静方式
为了缓解孩子在牙齿治疗过程中的焦虑不安,适当的情况下,医生会考虑使用笑气让孩子放松,从而让孩子在治疗过程中更加配合。笑气是N?O(一氧化二氮),吸入后能让人产生愉悦放松的感觉。
作为一种传统的牙科镇静方式,从1799年沿用至今,欧洲国家有接近90%的儿童牙医在临床工作中都会使用笑气吸入镇静技术。
笑气技术特点
1、舒适愉悦:笑气略带甜味,会令人产生愉悦的舒适感觉,让人身心松弛;
2、快速见效:吸入笑气30~45秒即可生效;
3、无毒副作用:笑气是牙科公认最安全的镇静技术,对呼吸道无刺激,无素素和副作用;
4、强效镇静:笑气的混合比例可调节,30%笑气/70%氧气混合效果相当于15克吗啡。
口腔常识:宝宝长牙的症状有哪些?
婴儿开始长牙啦!
这个时候,
妈妈就要多关注孩子的口腔问题了,
宝宝长牙的特征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口健康、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而牙齿的萌出是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在宝宝开始长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宝妈们就要注意咯!宝宝长牙的特征是什么呢?让我们了解一下吧!
①咬东西乳牙萌出时,小儿喜欢咬东西,如哺乳时咬奶头或将手指放入口内等。这时可给宝宝一个能咬的玩具玩,以便刺激牙龈,使牙齿穿透龈黏膜顺利萌出。
②流口水牙齿萌出时刺激三叉神经,引起唾液分泌量增加。由于小儿还没有吞咽大量唾液的习惯,口腔又浅,唾液往往流到口外,形成所谓的生理性流涎。这种现象一般随年龄增长而自然消失。
③发烧拉肚子少数宝宝在长牙时会出现发烧和拉肚子等异常现象,家长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对症下药。
④宝宝牙痒痒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为避免宝宝抓咬不卫生不安全的物品,妈妈们要为宝宝添置安全的磨牙工具。
⑤烦躁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