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义齿的设计
固定桥的设计,必须根据患者年龄、全身健康状况、口腔整体情况来制定符合患者的修复方案。正确的修复设计,能充分发挥机体的代偿功能,将形成一种有新的生理平衡的牙颌系统,增进局部和全身的健康。
一 基牙的选择 基牙是固定桥的基础。因此,在临床上对桥基牙的选择与基牙数目的确定十分重要。
(一)桥基牙的设计要求
(二)基牙数的确定 桥基牙的设计要求
1.基牙的支持作用
2.基牙的固位作用
3.基牙的共同就位道
基牙的支持作用一
基牙的支持作用二 咀嚼时,he力通过基牙的牙周膜传至牙槽骨上,从而使牙槽骨得到生理刺激。可以说牙周膜是固定义齿的支持的基础。临床上,用牙周膜面积的大小来衡量一个牙是否为良好的基牙。牙周膜的面积与牙根的长短、数目和形态有关,牙根长而粗大或多根牙,则牙周膜的面积大,其支持能力也大。当牙周组织萎缩或牙周袋形成时,牙周膜的面积相应缩小。
基牙的支持作用三 牙周膜的附着面积,在牙根的各部位是不等的,单根牙以根颈部最大。而多根牙以根分叉处附着的牙周膜面积最大。牙槽骨正常者,在X线片上显示骨组织致密,骨小梁排列良好,牙负担的he力过大或牙周组织有炎症者,则可能造成牙槽骨的吸收和破坏,表现为牙槽突吸收。一般来说,牙槽突吸收超过根长的1/3,牙松动在二度以上者,不应选作基牙。
基牙的支持作用四 如果固定义齿的基牙支持作用不足时,可以增加基牙的数目,以分散he力。原则上,增加的基牙应当放在比较弱的桥基牙侧,才能起到保护弱基牙的作用;临床上,对某些多根患牙,经过牙根半切术并治愈后,若选作基牙时,也应增添其相邻牙为基牙,方能达到足够的支持能力。
基牙的固位作用一 基牙的牙冠必须有足够的牙体组织、适宜的形态和良好的组织结构,以备装戴固位体。牙冠长,体积大,可以增大与固位体的接触面积,并能预备辅助固位形,以获得较大的固位力。牙冠畸形,如锥形牙冠,固位效果不好。牙体组织结构正常,固位体支持在坚实的牙体上,则基牙的抗力作用良好,不易引起牙体组织折损。钙化不良或釉质发育不全的牙,牙体组织结构松软、残缺,容易
基牙的固位作用二 磨损导致牙冠高度降低,促使固位体松动,导致固定义齿失败,这类牙不宜选作基牙。对于龋坏小,不影响固位体的固位形,还可以选作基牙,借助固位体一并修复牙体缺损。若龋坏已涉及牙髓,还需经过彻底的牙髓或根管治疗,再决定是否适宜于作基牙。
基牙的固位作用三 有牙本质过敏现象而且牙冠短,固位体的固位力亦不足。这类牙在选作基牙时必须慎重,要充分估计固位体能否取得足够的固位形而又能保持牙髓的健康,否则需将牙髓失活,以便取得辅助固位形,才能选作基牙。基牙最好是活髓牙,这样才有正常的代谢功能和反应能力,以维持牙体组织的健康。
基牙的固位作用四 如果患牙已作过完善的牙髓治疗或根管治疗,髓腔及尖周已无感染,虽然牙髓失去活力,也能设计为良好的固位体。但无髓基牙的固位体设计,除有足够的固位形外,务必保护牙尖,以防牙尖折裂。在判断基牙能否起到固位作用时,除了基牙本身的条件外,固位体的固位力还与he力的大小、方向,桥体的跨度、弯曲度等有关。桥体跨度越长,越弯曲,he力越大,则对基牙的固位形要求越高。
基牙的共同就位道一 固定义齿为一整体,在基牙上就位时,只能循一个方向戴入,此方向就是各基牙间的共同就位道。因此,在选择基牙时,应注意牙的排列位置和方向,以确定能否获得共同就位道。对有轻度倾斜移位的牙,可适当消除倒凹,或稍改变就位道方向,便可取得共同就位道者,亦可选作基牙。但近年来实验证明,基牙倾斜在30度以内者,用固定义齿修复后,尚可改善倾斜基牙的应力状况。
基牙的共同就位道二 对于倾斜移位的牙,若患者年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先经正畸治疗纠正牙位后,再选作基牙;或者改变固位体的设计,使预备基牙时既能取得共同就位道,又不至损伤牙髓,并在另一端增加基牙以分散he力,仍可以选作基牙。对于错位严重的牙,如果已影响到基牙预备,或固位体有可能显露过多金属,有损美观者,则不宜选作基牙。
基牙的共同就位道三 若缺失牙的情况复杂,如缺牙较多或有间隔缺牙者,需要选用多个基牙时,应先取研究模型,在导线观测仪上设计就位道。在考虑共同就位道的同时,必须注意尽量少磨切牙体组织,又要考虑排牙的美观效果,调整缺隙的大小。 基牙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