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病
牙周组织病
老年人掉牙齿,多半是由于“牙周病”发展的结果。
牙周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很高。由于这种病是一种慢性发展的疾患,多数病员是没有什么自觉症状的,所以人们也常常不太注意它,甚至有些口腔科医生也忽视了给病人作及时的治疗。
牙周病是由于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发生各类病症的总称。牙周组织病一般是指广义的,即泛指发生于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它主要包括牙根周围的牙槽骨、牙周膜和牙齿三部分的病变。
牙周病发展到晚期就逐渐使牙齿松动,以至于脱落。因此,牙周病是丧失牙齿、破坏咀嚼器官是主要的原因。牙周病所造成的损害,常常不限于个别的牙齿,而是损害多颗牙齿甚至波及全口牙齿。
牙周病的发展过程中,通常有脓液从牙龈中的边缘处流出,所以过去很多人都将本病称作“牙槽溢脓”。但溢脓并不是牙周病最主要的症状,因为有些情况,虽然有牙齿松动、牙龈萎缩、但并不流脓,仍然可以造成严惩是的牙周病。
牙周病的病因很多,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引起牙周组织破坏,以至牙齿脱落。原因多为:牙结石、咬合创伤、食物嵌塞、牙体牙周周组织解剖缺陷或异常等。不同原因引起的疾病治疗也不同。牙菌斑的积聚是引起牙周病的始动因素,它受到全身防卫机制的调控和其他局部因素的影响,当细菌毒力增强或宿主抵抗力降低时,导致牙周病变进展。细菌入侵和宿主防卫机能之间维持一种平衡状态,牙周就处于健康状态。体内、外因素均可影响此平衡动态。外源性因素(局部性促进因子),如口腔卫生不良、牙石、食物嵌塞、创伤性牙合、医源性因素、接触点不良、吸烟等,内源性因素(全身促进因子),如内分泌功能不良、代谢紊乱、免疫缺陷、慢性消耗性疾病、营养不良、遗传因素等,使宿主抵抗力减弱,导致牙周组织对细菌损害易感,从而容易发生牙周病。牙菌斑是牙周病的主要因素,在局部和全身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导致牙周病的发生。
牙周病的治疗目的:
1、消除所有病因因素;
2、消除牙周袋,使龈沟深度变为最低;
3、修复牙龈及骨的生理性结构外形;
4、调整咬合建立功能性咬合等。
治疗方法:
1、龈上下洁治术(洗牙);
2、咬合调整;
3、正确的刷牙方法及牙龈按摩;
4、根面已暴露可行龈瓣侧向转位术或游离龈移植术或翻瓣术;
5、选用特制的钢丝夹板固定。
进行必要的口腔保健如牙周洁治(洗牙)去除牙结石等。
每天的刷牙也是非常的关键,刷牙要到位,方法要得当,尽可能每天三次,每次三分钟。刷牙的目的:一是剔除牙缝里的食物残渣碎屑,二是按摩牙龈。
小编推荐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牙列缺失后的组织改变
一、骨组织的改变
当牙齿缺失后,上下颌骨的改变主要是牙槽嵴的萎缩。维持天然牙生存的牙槽突是随着牙齿的生长和行使功能而发育和保持的。牙齿缺失后,牙槽突逐渐吸收形成牙槽嵴,牙槽嵴的吸收即行加快。随着牙槽嵴的吸收,上下颌骨逐渐失去原有形状和大小。牙槽嵴的吸收速度与缺失牙的原因、时间及骨质致密程度有关。
牙槽嵴的吸收速率在牙齿缺失后头三个月最快,大约六个月后吸收速率显著下降,拔牙后两年吸收速度趋于稳定。然而,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将终生持续。
牙槽嵴吸收多少与骨质致密度直接有关,上颌骨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疏松,而下颌内侧骨板较外侧骨板疏松。因此,上颌牙槽嵴吸收的方向呈向上向内,外侧骨板较内侧骨板吸收多,结果上颌骨的外形逐渐缩小。由于牙槽嵴的高度与大小不断萎缩削减,以至切牙乳突,颧弓与牙槽嵴顶的距离逐渐接近甚至与之平齐。腭穹隆的高度也相应变浅变平。下颌牙槽嵴的吸收方向是向下前和向外,结果使下牙弓逐渐变大,上下颌间距离减短,面下1/3距离也随之变短,上下颌骨间的关系失去协调可表现出下颌前突、下颌角变大、髁突变位以及下颌关节骨质吸收和功能紊乱。
牙槽嵴的持续吸收不仅与患者全身健康状态和骨质代谢状况有关,而且与修复义齿与否及修复效果好坏有关。
二、软组织的改变
附着在颌骨周围的唇颊系带与牙槽嵴顶的距离变短,甚至与嵴顶平齐,唇颊沟及舌沟间隙变浅,致使口腔前庭与口腔本部无明显界限。
唇颊部因失去硬组织的支持,向内凹陷,上唇丰满度缺失,面部皱折增加,鼻唇沟加深,口角下陷,面下1/3距离变短,面容明显呈衰老状。
由于肌肉张力平衡遭到破坏,失去正常的张力和弹性,粘膜变薄变平,失去正常的湿润和光泽,且敏感性增强,易患疼痛和压伤。
由于牙列缺失,舌失去牙齿的限制,因而伸展扩大。有的患者还出现味觉异常和口干等现象。
关于牙拔除术中的组织损伤
关于牙拔除术中的组织损伤
患者在局部麻醉状态下,下唇感觉迟钝,被牙钳柄夹住没有察觉,术者可能因注意力在钳喙端而忽视钳柄侧,造成损伤。骨凿、牙挺使用时支点不牢、用力过大、保护不到位而导致器械滑脱,刺伤腭、口底等邻近组织。黏骨膜瓣设计过小,术野暴露不充分,强行牵拉可致黏骨膜瓣的撕裂。
使用钻,尤其是高速涡轮钻,如保护隔离不力,会将软组织缠卷损伤。软组织损伤后,会引起组织的出血、肿胀、疼痛,甚至感染。操作时保持可靠的支点,使用有控制的力,稳妥有效的保护,避免过度牵拉是防止发生软组织损伤的要点。软组织撕裂伤应仔细复位缝合。牙挺所致的穿刺伤较深,处理时可不缝合,即使有继发感染,也可由此获得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