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巴巴讲堂:刷牙存在的五大误区
刷牙存在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使用大头牙刷,用力横刷
有人习惯使用毛束密集的大头牙刷,用力横向拉锯式刷牙,以为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和清洁程度。殊不知,正是这些粗、硬、密的毛束,加上灵活性欠佳的大刷头,使它难以清洁牙齿间隙和隐蔽面,清洁效果反而下降。同时,用力横刷易使牙颈部由于机械磨耗出现楔状缺损,并导致牙龈损伤、牙龈萎缩。
误区二:早刷晚不刷或反之,次数不足
现代龋病学者研究认为,龋齿的发生是由于细菌繁殖产酸、口腔不洁与抗龋力下降、含糖食物等三大原因造成的。如果夜间睡前不刷牙漱口,白天进食后遗下的食物碎屑与残渣就会积存于齿缝和牙齿沟裂内,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温床。此外,由于夜间口腔咀嚼与语言活动停止,唾液分泌也大大减少,造成口腔自洁功能的减弱,更有利于细菌的大肆繁殖,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养成每日“饭后必漱”,每晚睡前用完美芦荟牙膏夜晚装刷牙的习惯,这必将使你终生受益。当然,经过一夜安睡后,晨起再用完美芦荟牙膏早晨装刷漱一次,会令牙齿更加洁白光亮,口气清新,精神焕发地投入新的一天。
误区三:刷牙无所谓时间长短,有刷牙就行了
有的人把刷牙当作一项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不愿为刷牙多挤出点时间。正确的刷牙应涉及每个牙齿的每一个面,要“面面俱到”。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付式的匆忙刷牙肯定无法达到这一目的。此外,牙膏除有按摩清洁作用外,尚有杀菌和其它的多种保健功能,牙膏与牙齿接触不充分,接触时间过短,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例如,完美芦荟牙膏中含有防龋功能的氟元素,为使牙膏中氟元素能充分释放出来,每次刷牙时间最好在2至3分钟,使牙齿处在较高浓度的氟环境下,提高其表面的抗脱钙、防龋能力。
误区四:牙刷“超期服役”,用后随便放置
一把牙刷用上很长时间,刷毛都变形了也不换新牙刷,而且用后放置不当,如刷头朝下置于杯中,这也是不少人的习惯。有专家对使用1个月的牙刷进行检测,发现有大量致病细菌,这些潜在的细菌,随时可以由破损的口腔粘膜和龋齿等环节侵入人体,引起多种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刷牙后,应以清水反复冲洗牙刷几次,甩干刷毛,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牙刷刷毛变形或使用3个月左右应更换。
误区五:饭后马上刷牙
刷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爱护牙齿的人,每天早晚两次刷牙已成习惯。但有些人饭后马上刷牙,甚至有的人不管吃了点什么都要刷牙,其实这样反而不利于牙齿健康。人们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甚至与牙齿轴层中的钙、磷分子发生反应,将钙、磷分离出来,牙齿会变得软而脆。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
牙医建议,饭后或吃了酸性食物后,可以用水漱口,或喝一小杯牛奶,用牛奶像漱口一样与牙齿亲密接触,可以帮助清洁口腔、中和食物的酸性、加快牙齿钙质的恢复过程。酸性高的食品对儿童牙齿的危害不容忽视,父母一定要控制孩子吃糖果的量。如果要坚持餐后刷牙,也要等半小时后再刷牙,这时牙齿的保护层已恢复,刷牙就不会损伤牙齿了。
牙医巴巴编辑推荐
牙医巴巴讲堂:对刷牙误区的说明
牙医巴巴整理了对刷牙误区的说明如下:
误区一:选择硬毛牙刷
很多人认为牙刷的毛硬的话,对牙齿的清洁会更有利,会清理的更彻底,因此常常会选择一些硬毛且毛多的大头牙刷。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如果选择牙刷的毛过硬、过密,在刷牙时便很难清洁掉牙齿间隙和隐蔽面的牙垢,清洁效果非但不好反而会严重下降。而且硬毛牙刷常会划伤牙龈,导致牙龈出血、牙龈损伤或者牙龈萎缩。因此,我们应该选择那些毛较软的小头牙刷,而且要避免用力横刷。每个牙刷使用的期限不宜超过一个月,否则,牙刷“超期服役”,会滋生大量致病菌,导致各种口腔病的发生。刷完牙后,要多次用清水反复冲洗牙刷,甩干刷毛,将刷头朝上放置于通风处。
误区二:刷牙时间长短都行
不少人认为刷牙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只要每天刷就行,时间长短都无所谓,牙医巴巴搜集|整理不愿为刷牙多浪费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刷牙的时间最短的有几十秒,最长的有十分钟以上的,直到刷的发生干呕为止。刷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不够科学,时间过短,草草了事,达不到清洁牙齿的目的;刷牙的时间过长,会伤及牙龈。科学的刷牙次数和时间应该遵循“三个三”,就是每天刷3次牙,饭后3分钟刷,每次刷牙3分钟,这样就可以全面的达到消除牙菌斑、清洁口腔的目的。
误区三:刷牙采取横刷法
在刷牙过程中,如果刷牙的方式不正确,刷牙的效果也就有所差异。很多人在刷牙时采用的是横着刷牙的方式,殊不知,横着刷牙,会严重伤害牙釉质、牙本质、牙龈及牙周。正确的刷牙方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依照一定的次序,如先上后下、先外后里依次的进行刷牙,毫无遗漏的将唇颊面、腭舌面、咬合面都完全洗刷到即可。在此,提醒大家,刷牙对口腔保健来说极为重要,而唯一的前提就是方法一定要正确,否则刷了牙也是白刷,甚至还会损伤牙齿,建议每隔半年到正规的医院作一次预防性的检查和治疗。
牙医巴巴讲堂:牙齿保健的五个误区
人人想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可是并不晓得如何保护牙齿。多吃钙片,能避免牙蛀吗?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好?用多一点牙膏,牙齿就能刷得更白更亮吗?不同人需要不同的牙刷吗?
误区一:中午拔牙会血流不止?
以前,拔牙要选时辰,最好不要在中午,因为会有“血光之灾”。
一天中,人的血压有高低,大概在中午时分会偏高一些,以前有些人担心在中午拔牙,会出现血流不止的情形。但是,现在的医药科技很发达,器材很先进,根本不必担心流血的情形,医生可以马上止血。
就像拔智慧齿一样,以前也有人认为拔智慧齿可能会造成神经错乱,这是因为上个世纪60年代,抗生素的药效还没那么好,病人担心受到感染而伤到神经,现在根本不必为这个担心!一切都很安全。
不过,对一些病人来说,选时间拔牙还是有好处的。例如洗肾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后,必须间隔6小时才能拔牙,因为洗肾时使用的抗凝血剂会影响拔牙后的止血,因此必须等药效退掉后再拔牙。
患有心内膜炎、曾经换过心脏瓣膜,或者有血液疾病的人,拔牙前则必须先使用抗生素或适当处理,以免引起感染或出血不止等状况。
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经过拔牙手术后也容易流血,最好事先将血压控制平稳再拔牙。
误区二:多吃钙片可防牙蛀?
防“蛀”于未然,很多家长误以为给孩子多吃钙片或钙质食品,就能防治牙蛀,这是错误的观念。
当牙齿已经生长完成后,即使你吃再多的钙片,牙齿也无法吸收多余的钙质,因此也无法预防牙蛀。孩子从1岁到12岁左右,这个成长期最适合摄取较多的钙质,让牙齿发育健全,将来牙齿就不容易被蛀坏。
在牙齿生长期,当牙齿形成后,与血液中钙质的交换极有限,所以发生蛀牙时,是无法用钙片来补救牙齿或防止蛀牙的产生。
误区三:电动牙刷比普通牙刷好?
电动牙刷给予使用者方便,只须让刷头在牙齿上停留一段时间,不必上下前后转动,较为省事。但是,普通牙刷也能达到相同的清洁效果。
只要使用方法准确,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种牙刷的洁齿效果是一样的。人们刷牙,有时为了赶时间或没耐心,往往随便刷刷就了事。其实,刷牙时,刷头在每颗牙齿停留的时间大概需要10秒钟,这样才能把牙齿刷得干净。
所以,即使你购买昂贵的电动牙刷,但是刷牙方式不正确,牙齿仍会出问题。
误区四:硬毛牙刷比软毛牙刷好?
要去除牙齿的污垢,无论用硬毛牙刷或软毛牙刷,功效都一样。刷牙时最重要的是刷牙的位置要对。
硬毛牙刷很容易伤害牙齿表层的珐琅质,此外,稍微不留神,也会损伤牙龈,一般人只须买软毛牙刷就可以了。
那么,为什么设计硬毛牙刷?这是特别为烟客或牙齿较难洗干净的人而设计的。
刷毛细软,刷毛末端经磨圆处理的牙刷,较不易损伤牙质和牙龈。
误区五:刷牙时牙膏的分量越多越好?
错!牙膏不必多,只需一颗青豆般大小的分量就足够了!
市面上销售的牙膏种类很多,有防酸痛的,但是一般牙膏所包含的氟化物已足够预防牙蛀,没必要买洁白功能太多的牙膏。
况且,牙膏用得多,不见得牙齿就能多吸收氟化物,这也造成无谓的浪费,因此,每次刷牙时,牙膏挤一点点就好了。
根管治疗常见的五大误区
一、开髓口尽量小一点。
关于根管治疗的开髓,这是事关根管治疗能否成功的第一道屏障。这一步如果没有做好,根管治疗是不可能做得好的。过去我们一直强调,开髓口尽量不要做得太大,这样可以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使治疗后的牙齿更坚固。这一观点对于保留牙体组织,增加牙体强度固然是正确的,也是必须要遵循的原则。然而,很多人却把这一原则给读错了,错在哪里?到底什么样的开髓大小才是正确的呢?
最明显的错误是髓室顶没有完全揭开。用探针检查一下髓室壁到髓室顶上方是否有悬突存在?有的话就是髓室顶没有揭全,相反,如果用探针检查发现从髓室壁到髓室顶上方出现了台阶,这说明过度切割了不必要的牙体组织。髓室顶完全揭开,这是取得根管治疗成功的第一步要求。它的意义在于可以给你看清楚根管的入口究竟在哪里,有多少个根管入口。根管数量的变异,形态的变异是很常见的临床现象,因此,首先得把髓室完全揭开,才有可能观察到这些变化。
髓室顶完全揭开是否就可以了呢?这样的开髓大小是否就是一个标准大小呢?当然不是。
在明确根管口的情况之后,第二步我们要做的是探查根管的走向,并修正开髓口的大小,以达到扩大针能够“无阻挡”直线进入根管系统内。也就是说根管口之上的冠方,包括髓壁和开髓口的牙体侧壁不能对进入根管系统的工作锉产生阻挡。由此,我们可以理解,要达到这样的一个要求,对于绝大多数的后牙,尤其是弯曲根管,仅仅是完全揭开髓室顶是无法做到的。
二、局麻下开髓后还要用失活剂。
局麻下开了髓腔之后还要用失活剂,这种状况也不少见。过去,在麻醉效果和麻醉技术还跟不上我们牙髓治疗的年代,由于麻醉失效快,以至于我们无法在有效的麻醉下进行牙髓治疗,所以我们还要用失活剂来辅助治疗。现在,麻醉剂的有效时间和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我们牙髓治疗的需要了,在使用了麻醉后还用失活剂纯粹是多此一举,而且还人为地只埋下了很多的隐患。实在是不可取。失活剂目前仅限于极少数个别案例才会选用,而无需常规常规使用。关于如何实现高效的临床麻醉技术,以后我们可以专题讨论。
三、后牙根管预备到25号就可以了,最多也就到30号了。
根管预备扩大究竟该扩多大?临床上看到很多医生都很随意,我见过很多医生告诉我,后牙根管预备到25号就可以了,最多也就到30号了。其实,我们讲根管扩大是不合理的,更准确地讲是根管清理成形。成形的目的在此不重复了,各位可以参考一下教科书上都有,很清楚。对于究竟该将根管预备到多少号,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教科书《牙体牙髓病学》第二版(樊明文主编)给我们的答案是:“若以牙胶尖根管糊剂充填,根管比原来直径至少应扩大3个器械号,或用标准器械扩至40号。”
对这一答案很多人可能并不是太认同,可是我要说,它的确是一个能够写入教科书中很经典的叙述方法。为什么呢?很多人不太了解这其中的原因,在此,我们可以加以补充和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根管比原来直径至少应扩大3个器械号。”这是第一个衡量根管扩多大的标准。可是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来判断“根管原来的直径”呢?解决了这个问题,概括多少就清楚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当第一根放入根管内能获得正确的工作长度,并且有一定阻涩感的器械,这根器械的直径代表了根管原来的直径。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我们认为你已经找到了原来的根管直径。假如你初始器械是8号,没有阻塞感,但可以获得工作程度,不算,再用大一号的10号器械,有少量的阻塞感,并获得了工作长度,那么这个根管原来的直径用10号代表。再往上扩大3个器械号,就应该是25号。
从上面的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根管比原来直径至少应扩大3个器械号”这一标准,最小我们有6号和8号的,岂不是最终的器械号甚至可以小于25号?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接下来我们还要提出第二个标准。教科书上的第二个标准是“或用标准器械扩至40号”。为什么我们要把第二个标准定为40号呢?30号或者再小一点可以吗?这个标准的确定是有依据的,不是随意确定的。通过对牙齿根尖解剖的研究,根尖孔开口通常不小于30微米。我们可以认为一般的根尖开口都要大于30微米,这相当于30号根管预备器械的尖端大小。因此30号器械进入后对根尖位置基本没有清理成形的效果,当我们增加到40号时,就可以对根尖区产生作用了。所以这个第二标准40号就这样定下来了。
那么,我们已经理解了根管扩大的两个标准,究竟我们该如何来确定我到底该遵循那个标准呢?临床如何来把握呢?这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再回过来看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如果我们用在细小根管上会出现什么问题?预备后的根管太细小,不利于我们严密充填。这样就不符合我们根管预备成形的目的。所以对细小根管我们不适合选用这一标准。反过来对于比较粗大的根管,比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腭根,根管原来的直径可能就已经是30号或者40号了,这时使用第一个标准,我们就应该扩到45号或者55号。第二个标准我们可以用在细小根管上,而用在粗大的根管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至此,我们对于教科书上给出的两个标准都已经讨论过了。事实上,临床中我们还是不能完全机械地来套用这两个标准,尤其是第一个标准。第一个标准的表述非常严谨,他有了“至少”两个字。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两个字,就把它作为一个定量的标准,这是不对的。在根管系统腐质比较多的时候,我们需要扩大不止3个器械号,直到腐质清理完毕为止。
四、根管治疗后预防术后疼痛,最好是开放一次。
很多医生在第一次根管治疗后,为了预防术后疼痛,都会习惯性地开放髓腔,第二次再封药消毒。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如何来断定是否需要开放髓腔?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根管治疗的诊简疼痛的发生?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如何来断定是否需要开放髓腔?我们要理解开放髓腔的目的是什么?建立引流通道,减轻根尖周组织的压力。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根尖周组织的压力”,根尖周组织的压力什么时候会有?当然是根尖周有急性炎症的时候,有炎性渗出。引流什么?也是引流根尖周的炎性物质。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髓腔开放引流主要是针对根尖周组织的急性炎症。那么慢性炎症呢?我们是否也要引流呢?如果急性病变仅限于牙髓内,包括根髓,而没有波及到根管系统外的根尖周组织呢?我们是否也要引流?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给你引流,纯粹是多此一举,成功的根管治疗必须牢记的一条原则是,在根管系统预备成形后,必须及时地、严密地封闭消毒。多余的开放髓腔只会造成根管系统的二次感染的机会。
至于第二个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根管治疗的诊间疼痛的发生?这一问题比较复杂,这里限于篇幅关系,只能简单地叙述。从医生的角度讲,要避免诊间痛的发生,必须严格操作规范,通常很少会发生。简单讲,只要你的工作长度定位准确,预备根管的手法得当,在治疗过程中没有造成根尖激惹,在根管预备过程中及时大量地清洗根管,选用适合的根管消毒药物,通常诊间痛是很少发生的。当然必要的医嘱和解释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决不是我们可以任意开放髓腔的理由。
五、瘘管还没有愈合,所以根管还不能封闭。
在临床上还见到过不少医生,在根管清理成形后一直开放髓腔,以期等待根尖区慢性瘘管的愈合。这时常见的错误之一。我们在根管系统内的消毒灭菌,通常对根管系统以外的根尖周组织作用有限,更何况是在髓腔开放的情况下。经过我们对根管系统内的清理消毒后,使根管系统内处于无菌的状态,而根管系统之外的根尖周病灶,需要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来恢复。这不是根管治疗本身所担负的责任。我们可以看到完善的根管治疗后,根尖区病灶长期存在的案例也不少,这时只能借助根尖区外科治疗的方法来加以处理。至于瘘管,也只有在根管系统彻底清理消毒后,即使封闭根管系统,才可以为瘘管的愈合创造一个愈合环境。很多时候在我们清理根管后封药消毒,一、两个星期后,绝大部分的瘘管都会自然愈合。因此,开放髓腔决不会使根尖区瘘管愈合的,而且,瘘管的存在与否也不是根管充填的绝对指征。不要再做徒劳无功的事情了。
牙医巴巴讲堂:口腔保健4大误区
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关心身心健康,这其中也包括了口腔保健。但是,目前社会上对口腔保健还是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一:洗牙会洗掉牙釉质
许多人认为洗牙会把牙表面的釉质破坏,对牙齿造成伤害,所以不愿定期洁牙。笔者有一位朋友烟瘾很大,烟斑和牙石也很多,但他认为洗牙会洗掉牙釉质,故拒绝洗牙,顶着满口黄牙出入顶级写字楼。其实现在洁牙用的是超声波机,它的原理是超声振动,不是磨除,对牙齿不会造成伤害。
误区二:误把囊肿当痤疮
年青人因皮脂分泌过多很容易患痤疮,口腔颌面部有一种常见于年青人的疾病,也与皮脂分泌过多有关,这就是皮脂腺囊肿。它是因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面颊部,生长缓慢,顶部与皮肤粘连,中央有一个小黑点,里面为乳白色粒状油脂物,很容易继发感染而出现疼痛和化脓症状。
在临床上,人们往往以为这是痤疮,拼命挤压,殊不知这样更加促使感染,等到来就医时,已经成一个很大的肿块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是医生只能先行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等感染控制后再将囊肿及粘连皮肤一并切除。有些患者不了解这些情况,以为红肿消退就没事了,没等开刀就不来复诊。结果囊肿越长越大,术后疤痕更加明显。
误区三:孕产妇不能刷牙
民间有孕产妇不能刷牙的说法,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陈规陋习。孕妇如果有口腔炎症,炎症物质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对早产儿与其母亲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们在一些早产儿体内发现了与其母亲口腔内存在的细菌相对应的抗体,证实有些早产与母亲患有牙周病有关。在工业发达国家,死婴中有2/3是早产造成的,而其中有18%的早产与母亲的口腔疾病有关。
所以,孕妇早晚和三餐之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孕期口腔卫生,既可洁齿护牙,又是保护胎儿的重要措施之一。
误区四:拔尽根牙有弊无利
许多年青人会遇到同一种烦恼:我的尽根牙为何总是发炎呢?尽根牙,临床上称为阻生牙。牙阻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为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牙。由于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牙龈覆盖,在牙龈与牙冠之间形成细菌繁殖区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力增强时就会引起发炎。
一般临床上医生将首先控制炎症,等炎症消退后再拔除阻生牙。但有些人不愿拔牙,认为一拔牙会使邻牙松动或者拔阻生牙很伤身体,这也是误区。有些阻生牙是倾斜生长的,与邻牙之间有间隙,往往很容易有食物残渣嵌塞,刷牙不容易刷干净,时间一长导致邻牙龋坏,进而造成邻牙的松动,由此可知,如果不拔掉,牙反而会松动。
牙医巴巴讲堂:刷牙不宜做的五件事
不宜用盐刷牙。有些人喜欢用盐刷牙,认为盐既消毒杀菌,又能磨白牙齿,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盐的颗粒相当粗糙,即使精盐也是如此。如果长期使用,会造成牙齿表面珐琅质的极大损耗,损坏牙齿健康。至于消毒杀菌,一般以18~25%的浓度效果最佳。但刷牙时,盐水很快被水冲淡洗掉,无法充分发挥杀菌作用。
不宜用硬毛牙刷。常年累月用硬毛牙刷刷牙,会极大地耗损牙釉质,会在近牙床附近形成许多沟痕,并引起牙本质过敏症,使牙常有酸痛感。应选用软硬适中的牙刷。
不宜睡前不刷牙。容易造成牙齿腐坏、牙龈出血、牙周病乃至牙齿脱落。正确的做法是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刷牙时间不宜过久。刷牙时间过久会使牙龈损伤,不利于牙齿生长,还会导致牙周发炎。
饭后不宜立即刷牙。否则会使松弛的牙釉质受损。
牙医巴巴讲堂:如何刷牙?
刷牙是使用牙刷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的重要自我口腔保健方法;也是人们自我清除菌斑,预防牙周病发生、发展和复发的最主要手段。选择合适的牙刷、牙膏、刷牙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帮助控制牙菌斑,维护口腔健康或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如果刷牙方法不适当,不但达不到刷牙的目的,反会引起各种不良后果,最常见的是牙龈萎缩和牙齿颈部的楔状缺损。
手动牙刷的刷牙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它一定的特点,然而,没有一种刷牙方法能适合于所有的人。这里主要介绍二种刷牙方法。
成人刷牙方法:水平颤动拂刷法(改良Bass刷牙法)
水平颤动拂刷法是一种有效清除龈沟内和牙面菌斑的刷牙方法。水平颤动主要是去除牙颈部及龈沟内的菌斑,拂刷主要是清除唇(颊)舌(腭)面的菌斑。具体操作如下:
1.将刷头置于牙颈部,刷毛指向牙根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刷毛与牙长轴大约呈45°角,轻微加压,使刷毛部分进入牙龈沟内,部分置于牙龈上。
2.从后牙颊侧以2~3颗牙为一组开始刷牙,用短距离水平颤动的动作在同一部位数次往返,然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转动,拂刷颊面。刷完第一个部位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与前一个部位保持有重叠的区域,继续刷下一个部位,按顺序刷完上下牙齿的唇(颊)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用同样的方法刷后牙的舌(腭)面。
4.刷上前牙舌面时,将刷头竖放在牙面上,使前部刷毛接触龈缘,自上而下颤动。刷下前牙舌面时,自下而上颤动。
5.刷咬合面时,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作前后来回刷。
儿童刷牙方法:圆弧刷牙法(Fones刷牙法)
儿童的口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牙齿刷的好与坏会影响宝宝的营养摄取与健康。而且儿童的牙缝很大,不清洁干净很容易造成儿童龋齿。对于儿童,应选择刷毛软的儿童牙刷同时,推荐使用圆弧刷牙法(Fonts刷牙法),如图1,这种方法最易为年幼儿童学习理解和掌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刷牙要领:在闭口即上下牙咬在一起时,将牙刷放入口腔前庭,刷毛轻度接触上颌最后磨牙的牙龈区,用较快、较宽的圆弧动作,较小的压力从上颌牙龈拖至下颌牙龈。前牙切缘对切缘接触,作连续的圆弧形颤动,舌侧面与腭侧面需往返颤动,由上颌牙弓到下颌牙弓。
温馨提示
早晚刷牙,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每次刷牙时间至少2分钟,要面面俱到。
牙医巴巴讲堂:口腔保健四大误区
口腔保健四大误区:
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关心身心健康,这其中也包括了口腔保健。但是,目前社会上对口腔保健还是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一:洗牙会洗掉牙釉质
许多人认为洗牙会把牙表面的釉质破坏,对牙齿造成伤害,所以不愿定期洁牙。笔者有一位朋友烟瘾很大,烟斑和牙石也很多,但他认为洗牙会洗掉牙釉质,故拒绝洗牙,顶着满口黄牙出入顶级写字楼。其实现在洁牙用的是超声波机,它的原理是超声振动,不是磨除,对牙齿不会造成伤害。
误区二:误把囊肿当痤疮
年青人因皮脂分泌过多很容易患痤疮,口腔颌面部有一种常见于年青人的疾病,也与皮脂分泌过多有关,这就是皮脂腺囊肿。它是因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面颊部,生长缓慢,顶部与皮肤粘连,中央有一个小黑点,里面为乳白色粒状油脂物,很容易继发感染而出现疼痛和化脓症状。
在临床上,人们往往以为这是痤疮,拼命挤压,殊不知这样更加促使感染,等到来就医时,已经成一个很大的肿块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是医生只能先行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等感染控制后再将囊肿及粘连皮肤一并切除。有些患者不了解这些情况,以为红肿消退就没事了,没等开刀就不来复诊。结果囊肿越长越大,术后疤痕更加明显。
误区三:孕产妇不能刷牙
民间有孕产妇不能刷牙的说法,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陈规陋习。孕妇如果有口腔炎症,炎症物质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对早产儿与其母亲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们在一些早产儿体内发现了与其母亲口腔内存在的细菌相对应的抗体,证实有些早产与母亲患有牙周病有关。在工业发达国家,死婴中有2/3是早产造成的,而其中有18%的早产与母亲的口腔疾病有关。
所以,孕妇早晚和三餐之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孕期口腔卫生,既可洁齿护牙,又是保护胎儿的重要措施之一。
误区四:拔尽根牙有弊无利
许多年青人会遇到同一种烦恼:我的尽根牙为何总是发炎呢?尽根牙,临床上称为阻生牙。牙阻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为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牙。由于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牙龈覆盖,在牙龈与牙冠之间形成细菌繁殖区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力增强时就会引起发炎。
一般临床上医生将首先控制炎症,等炎症消退后再拔除阻生牙。但有些人不愿拔牙,认为一拔牙会使邻牙松动或者拔阻生牙很伤身体,这也是误区。有些阻生牙是倾斜生长的,与邻牙之间有间隙,往往很容易有食物残渣嵌塞,刷牙不容易刷干净,时间一长导致邻牙龋坏,进而造成邻牙的松动,由此可知,如果不拔掉,牙反而会松动。
牙医巴巴讲堂:洗牙的常见六大误区
当下人们的牙齿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但是还是有些人对洗牙存在疑虑,牙医巴巴编辑将这篇洗牙的常见六大误区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刷牙很认真,不需要洗牙
有人认为每天认真刷牙,就不用洗牙了,这是不对的。因为菌斑的生成速度很快,在彻底清刷后的半小时内即会有新的菌斑形成,在30天内可达到最大量。更何况多数人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牙齿的清洁,难免有些部位刷不到位,尤以牙缝处和下前牙里面为甚,久而久之即成为牙结石,因此,成年人如果没有洗过牙,尽早到医院做一次洁治,而且最好半年做一次。
2.洗牙后牙齿会变白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有的人认为健康的牙齿是纯白色的,就像牙膏广告中模特的牙齿一样。事实上这是错误的。正常牙的结构是一层较为透明的牙釉质内包含有淡黄色的牙本质,因此能够透出部分牙本质的颜色,所以正常牙的颜色应该是略带黄色的。特别白而没有透明性的牙齿通常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
在日常的使用中牙齿表面肯定会积累一些色素,这些色素会使牙的颜色看起来更为不美观。洗牙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将这些色素最大程度地去掉,所以在经过完善的洗牙后,由于这些沾上去的色素被很好地去除,牙齿会暴露其本身的颜色,即淡淡的黄色。
总体来说,洗牙后牙齿会有一定程度的变白,然而作为一种预防及治疗牙周疾病的手段,洗牙使牙齿变白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患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冷光美白、美学修复等技术,更为显著地改善牙齿的外观。
3.多久洗一次牙
在发达国家,洗牙已成为很普及的常规口腔保健,人们每年一至两次定期找自己的牙医去洗牙。洗牙之后,如果发现牙周病,牙医会及时进行口腔专业治疗,以保持口腔健康。并且,牙医会结合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包括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口腔卫生状况、口腔清洁的习惯、生活习惯等等,制定出相应的复诊计划。有些患者牙周比较差,可能得两三个月就得来医院复查,而有些患者口腔卫生保持的比较好,可能两三年洗一次牙也可以。
4.洗牙对牙齿有损害
正确的洗牙对牙齿是没有损害的。正常的牙齿表面是一层牙釉质,硬度非常高,完全可以忽略洗牙造成的影响。抛光用的橡皮轮材质较软,更不会对牙齿造成磨损。
5.洗牙会导致牙缝变大
这种担心使很多人拒绝洗牙。实际上,牙石的堆积、牙龈的炎症会导致牙龈的局部肿胀填塞牙缝,而洗牙后去除了牙石,牙龈肿胀逐渐消退,所以牙缝就变得明显了,舌头舔起来牙齿的轮廓也更加明显,感觉牙齿变长了,这是目前牙齿真实面目的还原,绝非洗牙所造成的。这正像戒烟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不适的反应,但戒烟带给人们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同样,如果因为害怕牙缝看起来更大而拒绝洗牙,宁愿维持牙龈炎症肿胀的状态,是极不明智的,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
6.洗牙会导致牙齿敏感
牙石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袄,包裹在牙齿的外层。通过洗牙去除牙石后,牙齿暴露在久违的外界环境内,会产生种种异样的感觉。如果是健康的牙齿,这种敏感症状通常在洗牙后一到两周内会逐渐消失。在洗牙时,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避免酸痛感了:
(1)分次洗牙对于牙结石较多较厚、药物抗炎效果欠佳或脱敏治疗欠佳的患者,专家建议,分次洗牙,做一次对这些患者来说,太辛苦,而分几次洗牙,“化整为零”,患者容易接受,而且在洗牙间期,还可继续进行抗炎治疗或脱敏治疗,这可大大减轻酸痛感,同时还可改善抗炎或脱敏的治疗效果,也可减少洗牙时和洗牙后口内的“血腥味”。
(2)定期洗牙长年累积的牙结石又多又硬,以致洗牙时需加大洁牙机的强度才能去除,这样会加重牙齿酸痛感。所以,专家认为,根据牙结石的形成情况和牙龈炎症情况,半年、一年或两年定期洗牙,在牙结石小的时候,形成的量不多,质较松,很容易去除,这样定期洗牙,就不易造成洗牙时的酸痛感。
(3)洗牙前脱敏治疗洗牙时引起“酸软感”主要是由于牙齿敏感引起。据临床观察,在洗牙中出现严重酸软感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冷热酸甜刺激有敏感。建议在洗牙前4~10天使用有脱敏效果的牙膏对牙齿进行脱敏治疗,这样能减轻洗牙时的酸软感。在洗牙后仍可继续使用,以减轻洗牙后的酸软感。
“洗牙的常见六大误区”的内容,由牙医巴巴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
纠错 责任编辑:青青牙医巴巴讲堂:龋齿常见误区
龋齿常见误区:
有些食物可以预防龋齿
对通常把这样的食物称为“抗龋齿”食物。这些食物包括脂类食物、含丰富维生素和脂肪酸的食物、某些蛋白质食物(如奶制品中含的酪蛋白)。
只有吃糖才会引起龋齿
错事实上,有些含糖食物并不一定是甜的,比如土豆、面粉等食物虽然不是甜的,但里面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食物分解慢,在孩子口腔内停留时间长,也容易形成龋齿。
吃水果对牙龈有好处
对咀嚼水果本身会起到自动刷牙的作用,而且咀嚼对孩子的牙齿也非常有益,能清洗牙菌斑。另外,嚼苹果能刺激牙齿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牙齿得到了锻炼,才能使食物得到良好的消化。
饭后漱口能预防龋齿
对为保护孩子的牙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在吃完饭后喝几口白开水或漱漱口。这样做可以清理口腔,清除食物残渣。另外,饭后吃一块奶酪也能预防龋齿。因为奶酪中所含的蛋白质和脂类可以保护牙釉质不受酸性物质的侵蚀。
牙医巴巴讲堂:口腔保健误区
口腔保健误区:
都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水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关心身心健康,这其中也包括了口腔保健。但是,目前社会上对口腔保健还是存在着许多误区。
误区一:洗牙会洗掉牙釉质
许多人认为洗牙会把牙表面的釉质破坏,对牙齿造成伤害,所以不愿定期洁牙。笔者有一位朋友烟瘾很大,烟斑和牙石也很多,但他认为洗牙会洗掉牙釉质,故拒绝洗牙,顶着满口黄牙出入顶级写字楼。其实现在洁牙用的是超声波机,它的原理是超声振动,不是磨除,对牙齿不会造成伤害。
误区二:误把囊肿当痤疮
年青人因皮脂分泌过多很容易患痤疮,口腔颌面部有一种常见于年青人的疾病,也与皮脂分泌过多有关,这就是皮脂腺囊肿。它是因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好发于面颊部,生长缓慢,顶部与皮肤粘连,中央有一个小黑点,里面为乳白色粒状油脂物,很容易继发感染而出现疼痛和化脓症状。
在临床上,人们往往以为这是痤疮,拼命挤压,殊不知这样更加促使感染,等到来就医时,已经成一个很大的肿块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是医生只能先行抗感染治疗,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等感染控制后再将囊肿及粘连皮肤一并切除。有些患者不了解这些情况,以为红肿消退就没事了,没等开刀就不来复诊。结果囊肿越长越大,术后疤痕更加明显。
误区三:孕产妇不能刷牙
民间有孕产妇不能刷牙的说法,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陈规陋习。孕妇如果有口腔炎症,炎症物质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早产。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对早产儿与其母亲口腔疾病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们在一些早产儿体内发现了与其母亲口腔内存在的细菌相对应的抗体,证实有些早产与母亲患有牙周病有关。在工业发达国家,死婴中有2/3是早产造成的,而其中有18%的早产与母亲的口腔疾病有关。
所以,孕妇早晚和三餐之后用软毛牙刷刷牙,保持孕期口腔卫生,既可洁齿护牙,又是保护胎儿的重要措施之一。
误区四:拔尽根牙有弊无利
许多年青人会遇到同一种烦恼:我的尽根牙为何总是发炎呢?尽根牙,临床上称为阻生牙。牙阻生的原因很多,但主要为颌骨发育不足,缺乏足够的间隙以容纳全部牙。由于牙冠可部分或全部为牙龈覆盖,在牙龈与牙冠之间形成细菌繁殖区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细菌毒力增强时就会引起发炎。
一般临床上医生将首先控制炎症,等炎症消退后再拔除阻生牙。但有些人不愿拔牙,认为一拔牙会使邻牙松动或者拔阻生牙很伤身体,这也是误区。有些阻生牙是倾斜生长的,与邻牙之间有间隙,往往很容易有食物残渣嵌塞,刷牙不容易刷干净,时间一长导致邻牙龋坏,进而造成邻牙的松动,由此可知,如果不拔掉,牙反而会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