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的感觉根及运动根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根管烤瓷牙,牙龈萎缩牙齿漏根,根桩烤瓷牙

一、三叉神经的感觉根(sensoryrootoftrigeminalnerve)

三叉神经根的感觉纤维自三叉神经节向中枢方向行走,汇集成为一略呈扁形的感觉根,长约19.6mm,宽约4.7mm,厚约2mm。感觉根越过颞骨岩部上缘,在岩上窦下方进入颅后窝,然后于脑桥处进人脑内(图3—5,3—6)。在脑桥内,50%的纤维分叉,形成上升支和下降支;不分叉的纤维分别加入上升支或下降支。上升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三叉神经分布区的触觉;下降支汇聚成三叉神经脊束,脊束的侧枝和终支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觉和温度觉。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在脊束核内的排列有定位关系,第一支眼神经位于脊束的腹侧部,下降至脊束的最下部,止于脊束核的下部,甚至可达第二颈节,相应的皮节为最外层;第二支上颌神经的纤维位于脊束的中央,于延髓的下部,止于脊束核的中间部,相应的皮节为中层;第三支下颌神经的纤维位于脊束的背侧部,于灰翼上部的高度,止于脊束核的上部,相应的皮节为内层(图3—5)。

二、三叉神经的运动根

三叉神经运动根(motorroot)由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纤维与三叉神经中脑核发出的纤维合并而成,于三叉神经感觉根的前内侧出脑桥。以岩骨嵴为界可将运动根分为两段。脑桥至岩骨嵴为第一段,长约14.8mm,宽约1.5mm;自岩骨嵴至卵圆孔为第二段,长约17.8mm,宽约2.Omm。三叉神经中脑根的纤维与运动纤维伴行,直接到达咀嚼肌。

在脑桥三叉神经发出处,三叉神经运动根与感觉根之间有少量的横行纤维。三叉神经运动根出脑后,沿三叉神经感觉根前内侧,向前外方向穿经颅后窝,于三叉神经节下方(不进入三叉神经节),到达并穿过卵圆孔,进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腭帆张肌和鼓膜张肌。

三叉神经运动根与感觉根分散出脑,但立即合成一总干。国内外大量的生理学和形态学研究表明,运动根与感觉根之间在行程中有吻合支相连接,所以三叉神经运动根内含有一定数量的躯体感觉纤维。另外,在脑桥处附近,感觉根和运动根发出一些细小的根丝,伴感觉根前行,在走行一段距离后,并人感觉根。这部分纤维被称为副纤维或中间纤维,多数为一支,出现率约为50%。一般认为,吻合支和中间纤维的出现是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后颜面部感觉残留或有时出现异常感觉的原因。

三、三叉神经根与血管关系(图3—6)

研究表明,三叉神经根可与颅底血管接触,出现的比率约为38.82%,其中与小脑上动脉接触的比率为24.7%,小脑下前动脉接触的比率为24.11%。三叉神经与脑血管相接触被认为是三叉神经痛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四、三叉神经根与脑膜关系

在颅底,硬脑膜与颅骨紧密相连,难以分离;但是,在颅神经穿出颅底的时候,可以将硬脑膜带出,并与神经外膜相延续。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从眶上裂穿出,第二支(上颌神经)和第三支(下颌神经)分别从圆孔和卵圆孔穿出。在破裂孔的外侧,颞骨岩部近尖端处,小脑幕下层,岩上窦下方,颅骨内膜和硬脑膜内层之间形成一隐窝,包裹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

k428.com小编推荐

三叉神经的感觉根


三叉神经根的感觉纤维自三叉神经节向中枢方向行走,汇集成为一略呈扁形的感觉根,长约19.6mm,宽约4.7mm,厚约2mm。感觉根越过颞骨岩部上缘,在岩上窦下方进入颅后窝,然后于脑桥处进人脑内。在脑桥内,50%的纤维分叉,形成上升支和下降支;不分叉的纤维分别加入上升支或下降支。上升支终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接受三叉神经分布区的触觉;下降支汇聚成三叉神经脊束,脊束的侧枝和终支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接受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痛觉和温度觉。三叉神经的三大分支在脊束核内的排列有定位关系,第一支眼神经位于脊束的腹侧部,下降至脊束的最下部,止于脊束核的下部,甚至可达第二颈节,相应的皮节为最外层;第二支上颌神经的纤维位于脊束的中央,于延髓的下部,止于脊束核的中间部,相应的皮节为中层;第三支下颌神经的纤维位于脊束的背侧部,于灰翼上部的高度,止于脊束核的上部,相应的皮节为内层。

耳后小切口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耳后小切口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
Dandy经颅后窝人路作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其主要缺点是手术野较深,手术中易损伤岩静脉而引起出血,故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和危险性大。刘学宽等自1984年以来,采用耳后小切口入路(乳突后),可缩短探查感觉根和Ⅶ、Ⅷ颅神经的距离,因改变了手术角度,一般不易损伤岩静脉,故不需处理岩静脉,从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未发生死亡病例。
1.手术适应证 同Dandy手术。
2.手术前准备 同颅后窝开颅手术。
3.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
4.体位 仰卧位。
5.操作步骤
(1)2.5%的碘酊和75%酒精常规消毒。
(2)在耳后2cm划4-6cm与横窦相垂直的线,此线上端平耳尖,下端平乳突尖,显露枕乳缝,在此两缝的交点以下钻颅。亦可作耳后横切口,即在耳后根部中点向后平枕外粗隆方向作横形直线皮肤切口5cm,用乳突牵开器牵开,钻颅同上部位。用颅后窝咬骨钳扩大骨窗,骨窗上缘达横窦,外侧达乙状窦后缘,约2X2cm。切开硬脑膜。
(3)硬脑膜切开后,放出桥池脑脊液,待小脑半球下陷后,手术显微镜探查桥小脑角。其他手术步骤同Dandy手术。

三叉神经运动核的解剖


位于脑桥中部网状结构的背外侧,三叉神经脑桥核的内侧,与脑桥核之间有三叉神经纤维相隔。该核呈卵圆形,长柱状,由典型的大中型运动神经元组成,其间夹杂较小的多极神经元。三叉神经运动核由若干个相对独立的亚核组成,每个亚核的轴突各自支配相应的肌肉。三叉神经运动核发出的轴突形成三叉神经运动根,在三叉神经感觉根的内侧穿出脑桥,经三叉神经节的内侧加入下颌神经,支配咀嚼肌的运动。三叉神经运动核还接受发自中脑根的侧副支以及其他传人纤维,形成单突触的反射弧,控制咀嚼肌的运动。来自口腔黏膜和舌的刺激,可以反射性地控制咀嚼肌运动。来自锥体束的纤维,可终止于三叉神经运动核,调节咀嚼肌的运动;来自红核及顶盖的锥体外系的纤维和内侧纵束的纤维也进人运动核。来自篮斑的纤维束,将三叉神经运动核与各泌涎核相联结,使咀嚼运动与唾液分泌相联系。
三叉神经运动核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交叉或不交叉)的支配,所以单侧的核上性损害(如内囊出血)不会导致明显的肌肉瘫痪;而脑桥被盖部外侧的病变可以使三叉神经运动核造成损伤,引起咀嚼肌的瘫痪。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


三叉神经感觉主核(main sensory nucleus oftrigeminalnerve)又称三叉神经脑桥核(pontine nucleus of trigeminalnerve),位于脑桥中部,介于三叉神经中脑核与三叉神经脊束核之间,三叉神经运动核的外侧。该核细胞密集,胞体呈圆形或卵圆形,属中小型神经元。三叉神经的各支纤维终止于核的特定部位。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终止于核的腹侧部,第二支(上颌神经)终止于核的中间部,第三支(下颌神经)终止于核的背侧部。由此核发出的纤维,约2/3的部分形成粗大的腹侧交叉束,交叉至对侧,随对侧内侧丘系上行,投射于丘脑腹后内侧核的腹侧部。另有1/3的纤维,发自此核的背内侧,形成背侧不交叉束,在脑桥被盖背侧部上升,经中脑也止于丘脑腹后内侧核的背内侧部。交叉的腹侧束与眼神经和上颌神经有关,不交叉的背侧束与下颌神经有关。三叉神经感觉主核是传导头面部皮肤、口腔软组织和牙齿触压觉的中继核,也接受部分传导痛觉冲动的细纤维的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