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是一篇厚重的散文作品。说其厚重,是因为其思想的容量,不亚于任何一部大部头的长篇巨著。下面文案君给大家带来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希望大家喜欢!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1

对《我与地坛》的最初印象,就是来源于课文里的节选篇目《秋天的怀念》,可那篇的“主角”并非作者自己,而是作者的母亲,在作者的回忆中,母亲在作者刚瘫痪时,并没有一味的爱,而是理解他,宽恕他。尽管在作者发脾气,摔坏东西时,母亲还是没有责怪,而是让他“好好儿活”。作者在双腿刚瘫痪时,每天都要去地坛,母亲虽然担心他做傻事,胡思乱想,但丝毫没有过问,只是在心中默默地祈祷。可是这份爱,作者却在母亲逝世以后才懂。

人都说母爱如水,温柔细腻,读了此篇,便更感觉母爱也是可以如山的,作者母亲的爱无声而深沉,仿佛一条无尽而坚定的延伸向远方的路,为什么说像路呢?在令人绝望的命运面前,一个人又该如何看清眼前的路?事实上是,他的迷茫和绝望,早已掩盖了眼前的路,但是母亲的坚强,为他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给他指示一条通向远方的路,这条路指向哪儿?我唯一能确定的,便是这是一条生路,至于怎样生,这是只有走下去才能找到的答案,我猜当时的史铁生也并不知道到底该往哪儿走,会遇到什么,只有走下去,所有的困难与苦难,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我想,《我与地坛》讲述的,便是这么一个生的故事。与其说是讲述,不如说是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自我斗争,自我追寻。生与死只一念之差,所以作者史铁生时常还会想到死,在生与死之间作精神的斗争,当然是生赢得了胜利,不然也不会有这样一个令人敬佩的史铁生。

所以《我与地坛》此书很适合失意的时候阅读,因为它首先是由一个失意的人所写,我也从中“偷”到了一点面对命运时坚强的方法,比如说“好运设计”,以作者的阐述“背了运的时候只是想走运有多么好,要是能走运有多好。到底会有多好呢?想想吧,干嘛不想一想呢?我就常常这样去想,我常常浪费很多时间去做这样的蠢事”,然而我却不认为这是一件“蠢事”,对我这样的一个“蠢人”来说,这是一个足够有趣的人在与命运斗争时所玩的一点小小游戏,一个小小的骗局,至少它对调整你挫败沮丧的心情起了一定的效用,为什么我们的喜悦,我们的哀愁,全都要依靠他人,依靠外物,依靠命运赐予的事件来赋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能自己设计自己的情绪,自己给自己加点料?当命运使你失望,甚至绝望时,重要的都已不再重要了,这时又何必要执着于命运的那些真假,何必不放下那些所谓的“自尊”,做一回“蠢人”,自我安慰,自我排解,设计好运?想想生活中的坐禅吧,也许有些差别,但本质上相差无几,冥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扰之地,世外桃源,达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2

初次读了《我与地坛》这部书,我被史铁生那朴实无华的文笔和如此崎岖坎坷的命运惊呆了,他年轻时的倔强,冲动完完全全与现在生活中的我十分地相似。我似乎也正活到了一个很狂妄的时期,时不时还会顶撞父母。仔细想起来,我是多么的无知与幸运。

他在二十岁时就失去双腿,面对迷茫的生活与自己现在如此的不幸,看着在地坛公园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看他们健全的双腿,再看看自己那将陪伴自己终身的轮椅,心中的愤怒与宣泄世界对自己的不公是可以理解。但是在回来看看我,我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家庭环境,负责的父母……我有什么理由宣泄自己的不满呢对于史铁生来讲,我连发脾气的资格都没有。史铁生的命运仔细想想也是一种幸运:他有着一个“活生生”的地坛朋友,时时都与他谈心,还像书中所说“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还有一个辛勤的母亲,往往在他绝望之际把他从生死线上拉回来。总是默默的承受着史铁生的暴怒无常与倔强,她强人自己的病痛,为了自己儿女的美好未来生活含辛茹苦。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她每天早上早早地起来为我准备好早餐,送我去学校,她是多么辛劳啊!难道母亲来到这世上就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最后,关于“母亲期望作者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就我个人认为,这条路是一条通往幸福与快乐的路。不论做什么,只要能够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地活着,这就是每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最大的渴盼啊!正可谓“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只要孩子能够找到自己的快乐,实现自己的理想,母亲都一定会默默地支持着,无私地奉献着,这也正是“母亲”所最伟大之处!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3

今天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史铁生双腿截瘫,并且患有尿毒症。面对病魔,他顽强的生活,通过写作他向人发出生的信息。他在地坛里思考,思考人生,思考死亡,思考写作。他希望自己顽强的活下去,字里行间给人以希望,那是对生命的呐喊。那是不屈不挠的韧性。

在这篇散文里,史铁生思念他的母亲,总是回忆自己小的时候因为自己瘫痪,母亲对他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他思念他的母亲,思念那位比他自己还要担心他的母亲。他记得他的母亲到地坛里寻找他,他记得母亲每次看他出门紧张的神情。可是他的母亲不在了,他多么想让他的母亲看到他得奖,看到他的儿子能够写作以养生。

我和他比较,我是幸运的,我不仅仅身体好,而且我还有那么那么爱我的母亲,我的人生还很长,也很幸福。自从我得精神分裂症,母亲就一直一直担心我,哪怕我有一点情绪波动,她都会很紧张。看见我一天天不正常,她天天以泪洗面,她每天为我祈祷。她常常说巴不得自己得病。我的母亲那样爱我,她能做到的都做了。

精神分裂症不可怕,史铁生的尿毒症才可怕。但是即使怎样,人都应该坚强的活下去。战胜精神分裂症,成为我和妈妈最关心的事情。我自从得病已经十几年了,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正常人一样,而我其实就是正常人,区别是我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我恨我自己的懦弱与幼稚,他这么坚强我却这么脆弱。

史铁生在这篇散文里,写了很多普通的人到地坛玩,他们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普通人有不同的命运,或者这样,或者那样,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好好活着,不是去怕死,而是好好活着。

每一个人经历生死的时候都会对人生重新思考,疾病使我们明白活着的意义,史铁生说职业是疾病,业余是写作。他对人生的思考化出了这么感人的文字。

一个对人生多么充满感悟才能写成这样的文字,一个对命运多少抗争才能这样明白人生,这就是史铁生,一个无比坚强的人。

《我与地坛》感动了多少平凡的人,我们还在抱怨命运的时候,看看他依然坚强不屈的活下去。他得尿毒症每周三次透析,他没有害怕,没有放弃,而是通过写作让无数人看到曙光,我还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自怨自艾。

在20__的时候,史铁生因为突发脑溢血死亡,他无数次想到死,他说那是早晚的事,如今终于等到了。死亡不可怕,每个人都会经历,所以不用去着急。史铁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许他太想去见自己的母亲,也许他的痛苦是时候了。他在天堂里那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只有幸福。

每个人都要活下去,死亡也许迟迟不会临到我们,因为那不是着急的事情。我们能做的是不怕死而好好活着。我要好好的爱我的母亲,很多人没有机会了,我再也不想让她继续担心我,我们要一起努力好好活着!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4

这本书的作者想必所有人都知道,他就是史铁生。他是一个不幸的人,因为他双腿残废,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同时,他也是一个幸运的的人,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早已放弃生的希望,而史铁生没有这么做,他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坚持写作。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作者在这种情形下写出的文章,代表了此时此刻作者心中真实的想法。文章之中,作者描写了在古园中发生的事、见到的人,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作者讲述了自己心中最朴实的想法,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理解。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尊重生命,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假若我们不尊重,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你就对不起你的父母,更对不起你自己!史铁生虽然十分的不幸,但是他知道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他选择了坚强的活了下去,写出了多部作品,令人敬佩。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5

《我与地坛》作者史铁生,一位在21岁患病,只能依靠轮椅生活的人。这本书最早是刘老师安排丁同学读的,丁同学说作者太窝囊了实在看不下去,我很是好奇,所以初秋季节来亲身体会。

21岁,真正的人生刚刚拉开帷幕,就失去了站起来的能力,等同于人生一切的幸福与美好戛然而止。作者形容当时的自己“失魂落魄”,而地坛成为他逃避一切的“世界”。文中每一个字、每一个场景都流露出作者心中的痛楚、对未来的迷茫,所以我理解了十二岁的丁同学为什么读不下去,如果不是到了接近不惑之年的岁数、经历过些许挫折,我想我也体会不了文字中所表达的作者心境。

身为母亲,面对孩子遭遇的人生重大挫折,心中的那份痛感受更为强烈。劝慰的言语是苍白的,只能默默的陪伴,陪伴孩子从逆境、甚至绝境中成熟、超脱,忍耐、理解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言语伤害、行为异常。《秋天的怀念》短短百字,感受到母亲对儿子的爱。

鬼谷子言:顺境让人安逸,逆境让人成熟,绝境让人超脱。顺境中学习感恩,逆境、绝境中学习忍耐。《好运设计》中有很多对人生的思考: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下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你看到了目的的虚无你才能够进入这审美的境地,你看到了目的的绝望你才能找这审美的救助。

所以,生活终会给你答案,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

我与地坛阅读心得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