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归来的观后感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归来观后感

该片主要讲述了知识分子陆焉识与妻子冯婉瑜的在大时代际遇下的情感变迁故事。2014年5月16日该片在中国大陆上映。下面文案君给大家带来电影归来的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

电影归来的观后感1

跟电影《归来》里一样,一个人的力量在庞大时代中,被赋予一种什么意义,也许与此刻张艺谋的心境是不谋而合的。他曾提到,归来的是一种平静的创作心态,也许,这种归来是用他自己觉得最舒服的角度,去讲述一个大时代下的小故事,我相信我们也不一定时时刻刻都需要去直面什么历史,但是也绝不代表着遗忘。没说,也没忘。

时代是所有人一起走过的,没有谁能够拍着胸脯说对此负责,见证、经历、反思,电影也许可以提供这个功能,但是,创作者的角度不一定要坚定的站在普世价值观上,不用那么尖锐,也可以少一些批判,至于影射现实云云,我相信,至少,观众在大银幕前流的眼泪,已经给了自己一个答案。

不管是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还是用最流行的互联网思维去做电影,在考虑这些因素之前,其实张艺谋的创作很“随机”,取“归来”之义,尽“悦己”之心。在市场为王的时代,把大数据、把互联网暂且先放在一边,这本身就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跟越来越年轻化的观众群体,并不存在本质的冲突。

《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男主人公的名字叫做陆焉识,从字面上解读可能有几层含义,一,有一位陆姓犯人,名叫焉识;二,有一位姓陆的犯人,你可认得?三,陆焉识语同“路焉识”,意为回家的路你可认得?一个家庭在动荡离乱中所收到的创伤,在书名和主人公名字上可见一斑。

影片开场,陆焉识在火车站天桥下,等待多年未见的妻子,就在二人互相认出对方后,有人收到风声来抓陆焉始,未相见又是离别。没有多余的台词,没做过多煽情处理,火车轰鸣,撕扯,分离。每一次归来,都需要背负极大的代价,而且代价是越来越重,以至于最后演变成了一场荒诞戏剧。

动乱发生后被逮捕,被迫离开尚需照顾的家人,是父亲背叛家庭;女儿为了自己的前途举报陆焉识归来的线索,是女儿背叛父亲;多年后陆焉识归来,婉瑜竟完全记不起焉识的`容貌,是妻子背叛丈夫。这样的关系绝不是由他们自由选择,是被动的,同样也是不可抗拒的,这样荒诞的情节由这个大背景下的社会环境勾勒,三组关系足以架构起这个时代的切面。

即使动乱过后,陆焉识恢复了正常的身份,但已经没有办法再以主人的身份在这个家庭中生活,只有陪伴,用各种方法陪在妻子身边,冒充修琴师傅、念信人,甚至最后陪妻子去车站接那个永远不会归来的“陆焉识”,就这样,用自己那一点点微薄的力量去弥补这个时代犯下的错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电影也被提炼成一封告白的情书。最终,一定会归来,就像从未远离。陆焉识用剩下的时光一直陪伴在妻子身边,即使这样的陪伴对妻子来说毫无意义。张艺谋也以自己独特的姿态陪伴着中国电影,但是,这样很有意义。

电影归来的观后感2

电一影一开始,衣衫褴褛的主人公孤独的躺在火车站的站台上,火车从旁边呼啸而过。那一瞬间,我意识到,这部电一影是要讲述一个残酷的故事。

故事很快便呈现出来,典型而又普遍的那个时代的故事。丈夫陆焉识是右派分子,被打倒劳改17年后,在押送途中逃走,回家见妻子与女儿,女儿揭发了他,妻子情绪激动中摔伤了头部,造成部分失忆。妻子不能原谅自己的女儿,把她赶出了家门。三年后丈夫平反回来,妻子却认不出他。演员的表现很真实,真实到剧场里的人都在流泪。

接下来的故事似乎变得轻松幽默感人而一温一馨。丈夫通过组织、女儿、相片、钢琴等等各种途径想让妻子想起他,上演了一段中国版的初恋五百次。我一度猜想,剧情会怎样发展呢?在什么情况下妻子会认出丈夫呢?我以自己那点心理咨询的知识做了一个庸俗的猜想,以为会有一个逆转,回到那个创伤点,让父亲再衣衫褴褛的出现一次,然后母亲就会好了,就像童话里的一样。然而丈夫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在女儿的劝说下,他似乎放弃了让妻子恢复记忆的想法,开始给她读信,照顾她,尽管他为妻子把他当成读信的很伤心。在读信的过程中,妻子原谅了女儿,女儿搬回了母亲的'身边。还跳起了父亲希望她跳的舞蹈。看到此时,我依然抱有些许的幻想,幻想导演会给观众一个怎样的相认的结尾。

然而导演无意于讲述一个童话故事,轻松与幽默也只不过是飘在沉重现实上面的美丽白云,很快就消失了。包括那个一开始让观众多次发笑的“方师傅”,在母亲的话语中,丈夫发现了残酷的事实。他拿了一个汤勺去寻仇,却发现方师傅也只是那个时代中,和他一样挣扎于命运的普通人。

镜头切换到多年以后,飘着雪的冬天的早晨,丈夫送妻子到火车站接她的“丈夫”陆焉识。人流散尽,他们还 在那里等着……

影片还是给了观众一些安慰,现实中的丈夫和父亲回来了,丈夫通过读“陆焉识”写来的信,让妻子可以在幻想的丈夫与现实的丈夫之间建立一个连接。女儿也不必再过着被母亲抛弃的生活。可是断了一个世纪的文化“父亲”何时能回来,那个父亲在影片中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他会说法语,知识渊博,写的一手好一毛一笔字,会弹钢琴,是个教授,会在接生小马驹的时候写下,感觉整个春天都回来了……这个父亲是女儿不曾见过的父亲,是妻子心中的丈夫。妻子依然固执、坚强、不遗余力的病着。每天都到火车站接“陆焉识”。

影片结尾,丈夫和妻子站在出站口,望着空空的前方。看着这个画面,我很想对他们说一句:君在侧,卿识焉?

电影归来的观后感3

对于这部电影,笔者真不知该说些什么。笔者算是赶上了旧年代的尾巴,对于影片中的那些建筑,物事和环境都甚是怀念,仿佛小时候的生活重回眼前。但那个年代更多的事物终究不被笔者熟识。

现今的人们,七零后有中国合伙人,八零后有致青春,九零后有青春派,几乎每个阶段的人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往昔回忆。而对于六零,五零甚至更早年代的老爸老妈们,这部归来更像是承载了他们的过去记忆的一次集体回忆。

不同于年轻一辈的我们,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隐忍而坚强,那时候的爱情,含蓄而炽热。就像影片中的陆焉识与冯宛瑜,没有那么多山无棱天地合,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只有调琴,念信,送饺,以及月复一月的去火车站等候已经归来的陆焉识。

整部影片就犹如陆焉识和冯宛瑜的爱情,平淡而舒缓。笔者反倒觉得影片的高潮是开始没多久陆焉识在火车站被抓捕那场戏。十几年未见的夫妻俩感情依旧那么炽烈,为了一次久别重逢,竟然以身犯险。然而好强不懂事的女儿为了在红色娘子军中出演主角,不惜大义灭亲,向组织告密,将父母密会的时间地点告诉了监视者。这也就是后来冯宛瑜失忆后只记得女儿的不好的根本原因。这一段戏,基本上反映了那个年代生活中的常态。

陆焉识平反回家后,却发现冯宛瑜得了失忆症,竟不认得他了,错把他当成方师傅而拒之门外。于是陆焉识就想方设法让她恢复记忆,但总是无功而返。最终冯宛瑜的失忆症愈发严重,除了女儿,谁也不认识了,甚至对女儿的记忆仍旧停留在_时女儿念舞蹈学校的时候。陆焉识也明白,与其费尽艰辛让她恢复记忆,更重要的是时刻需要陪在她身边,照顾她。

也许是太过刻意,电影这一段陆焉识帮助冯宛瑜找回记忆的戏频频笑场,好容易来一场煽情的桥段,笔者都哭不出来。笔者一直在猜测,到底怎样才会令她恢复记忆,结局会不会是大团圆呢。然而,临近结尾我们才发现,曾经企图对冯宛瑜用强才导致冯宛瑜失忆的方师傅,已经遭到了隔离审查,陆焉识甚至都找上门去,而方师傅的夫人似乎对方师傅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甚至破口大骂方师傅这种好人为什么要被审查。笔者不禁感叹,人面兽心的家伙,始终会被人拆穿。

电影以很多年后,陆焉识继续陪伴冯宛瑜去火车站等候陆焉识归来作结。起初笔者一头雾水,总觉得这样的结局等于没有结局,但这不就是最好的结局吗。陆焉识毕竟陪在了冯宛瑜身边,生死不离。而冯宛瑜虽然失忆,却终究没有忘记生命中有陆焉识这么一个人。这不就是爱情最好的结局吗,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其实当许多年前的一个大年夜,冯宛瑜悄悄的给熟睡的陆焉识送饺子就能看出,她终究在情感上默认了他的陪伴,即使他并不知道他就是她的丈夫陆焉识。

笔者略微查了一下原作的情节。很容易想见,电影是绝对不会照着原着来拍的。张艺谋曾经的经典活着已经触痛过某些部门领导的神经,他们决计不会让张艺谋故技重施。对于这部归来,也就仅仅当作中年版山楂树之恋来看待吧。

归来无史,只讲爱情。

电影归来的观后感4

冲着陈道明和巩俐这两位老戏骨,昨天看了《归来》。

之前看到《南方周末》对张艺谋和陈道明的专访,对于他们所表露出的历史观甚是困惑,因为满篇是“和解”与“愈合”,似乎立志要在“伤痕”之后,重新打造关于那个年代的叙述模式,主题却是“忘记”和“和解”。在我看来,这只是简单的“活着”——恰如老谋子二十年前拍的那部无法公映的电影所讲述的麻木状态,于是想当然的对老谋子的“归来”不抱太大希望。然而,看过电影后,我却读出了更多的东西。

有朋友和我讨论说,相比小说,影片的故事太过简单,失了很多内涵的表达,并且对影片后半部分漫长而又平淡的讲述甚是不满。但在我看来,他们似乎歪打正着地拍出了意外的厚重感和浓重的批判性。是的,《归来》相对于小说《陆犯焉识》的删繁就简,其实反而增加了故事的厚度和广度。

在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说:“一个人对一个人矢志不渝的等待,和矢志不渝的归来,是人类最重要的情感。绝不是简单的温情化可以解释的,恰巧是在这个等待、期待和归来当中,暗流涌动一个大时代的痕迹。“暗流涌动”四个字特别好说,特别难做到。我相信它不是简单的庸俗化的温情,它其实是更高层次的复杂。”

这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故事,离别和归来,是人类共通的母题。这个谜母在《诗经》里是“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在荷马史诗里是奥德赛;在唐朝是“举头见明月,低头思故乡”,在宋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在美国是《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恋恋笔记本》……越是简单的母题,越具有全球性,也越难拍出新意。应该说,老谋子这一份答卷,在合格线以上。

当离别充满荒谬和无奈时,归来无疑是对漫长等待的最好回馈。然而,由于冯婉瑜的失忆,陆焉识的归来又漫长到令人绝望,这是两个向度的绝望——月复一月火车站接爱人的婉瑜,和日复一日想尽办法唤醒妻子记忆的焉识。影片最后,他们在雪地中站成大大的惊叹号,一个在等待着永远等不到的他,一个在陪伴着永远唤不醒的她。

焉识捱过了反右,却失了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精神。他与生活和解,生活却与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在焉识的眼角抽动中,在他的欲语还休中,在他面对好友自杀消息的木讷中,我们都亲见了一个知识分子灵魂的垮塌,和一个典型中国人的附生——经历了这么多,焉识只想活着,活着就好。他没有了愤怒,也没有了怨恨,更失了反思的勇气,这些对活着而言,都太过沉重,因此他选择与生活和解。然而,婉瑜的失忆,似乎是对焉识对惨痛记忆所采取的“淡忘”的态度的反讽。电影中一个细节似可佐证我的看法:焉识给婉瑜读自己的信,读着读着,一声长叹。是啊,怎么可能淡忘,又如何能好了伤疤。张艺谋说:“我们不要再忆苦思甜,我们不要再控诉,再苦大仇深,让它用内敛的方式,暗流涌动的方式,甚至内伤的方式,沉淀那个苦难。”是啊,伤害已经造成,无论再怎么愈合,也无法抹留在心中的印记,这个内伤,不仅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更是国家的。

这么一个简单的母题,放在了那样一个沉重的背景之中。暗流涌动,老谋子说的对,确实是暗流涌动。这是关于建国后那段历史的一次元叙事尝试,是在解构的时代一次建构的努力,是在追求多样化和个体叙事的思潮中一次宏大叙述的逆袭,是在后现代的当下一次现代性的回潮。

评判它的好坏,关键还在于观者自己的阐释。就我来说,我从中看到了太多太多,除了演员出神入化的演技,也看到了老谋子转型的艰难,更看到了电影审查铁屋中透露出的一丝光亮,衷心的赞一个。此外,还因为我一直对元叙事抱持肯定态度,而对后现代的种种主义抱持观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次重复一下罗兰巴特语录:作者已死。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归来》,赞弹皆有道理,诸君自行判断。

相对纯理论性的辨析,其实我更喜欢文本细读。当然,一方面是自己已经离文艺理论太远太远,远的几乎忘掉了理论。另一方面,这部电影,太值得细读了。

看完影片后,妻抱怨说旁边的几个姑娘一直叽叽喳喳,又想起坐我前面的是一家三口,那个不到5岁的小女孩应该也没消停过——但是,一向对环境挑剔到过分的我竟然都没有发现——电影实在太抓人。

影片的开端堪称经典。在那个压抑年代里,一个逃跑的右派对于家人来说,是滚烫的火,极度渴望却不敢真正触碰,日思夜想的陆焉识就在门外,可群集环伺的眼睛让冯婉瑜选择了默默地将他拒之门外。因为女儿丹丹的告发,焉识和婉瑜第二天相约见面成为了一场悲剧,这也成为婉瑜记忆中念念不忘的一幕,并因此断绝与女儿的来往,即使失忆了,也无法忘怀女儿对家庭的背叛。

焉识和婉瑜在天桥见面那一幕的爆发力惊人。两个一直压抑、隐忍的人同时爆发出惊人的能量。焉识眼看时间流逝,却一直看不到赴约的婉瑜,万般焦急下不顾自己逃亡者的身份,站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喊婉瑜的名字,宛如濒死之人用尽最后的生命呼喊,这种奋不顾身,这种绝望挣扎,令人寒毛直竖。而婉瑜的那一声“焉识,快走!”,也是毅然抛弃了个人得失,不啻于平地一声惊雷起。在这一幕里,“爱别离”之苦催人泪下。即使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也应能被感染和触动。

还有一处令我鼻酸的场景在影片后半段。焉识苦心营造出弹钢琴一幕的旧日重现,希望唤醒婉瑜的记忆。婉瑜怔怔地看着他的背影,迟疑、迟疑、那么迟疑地伸出手,搭在焉识的肩上,两个人都在颤抖,焉识缓缓转过身来,和婉瑜拥抱在一起。这一刻的张力,令人不得不屏住呼吸,凝神注目,满心是绝望之后的欢喜。然而旧日重现的一幕只维系了几秒,婉瑜缓慢而坚定地推开焉识,一下打开他的手。陈道明那一刻的神情,落寞得仿佛全世界只剩下了痛楚,锥心刺骨却又平静如水。这一代人的伤痕,这一代知识分子“洗澡”后的精神状态,都被他演出来了。

影片中值得细细品味的地方还有许多,陈道明和巩俐的演技无与伦比,对情感戏的调度拿捏得恰到好处,通篇在克制和压抑中完成叙述,却因为这克制和压抑而更突显出叙事的力量。对张艺谋的这次转型,我要点个赞。

电影归来的观后感5

根据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是张艺谋的又一力作。看过之后,内心无比沉重和压抑,被瞬间带回到了那个无比动荡而扭曲人性的年代,无辜善良的人们饱受蹂躏,在一场无法逆转的精神灾难中踽踽苟活。

电影中,知识份子陆焉识被打成右派,遭监禁多年后归来,终可与家人团聚。没想到这时,他的妻子冯婉喻已因思念过度、饱受摧残而精神崩溃,患上了失忆症,对自己日夜挂念的丈夫也失去了容貌上的记忆,虽一心盼丈夫归来,却在重逢时刻,把丈夫当成了陌路人。而他的女儿也因父亲的“右派”身份断绝了跳舞的前途,褪祛了舞台的光芒,成为了千千万万工人中的一员。

冯婉喻的失忆日渐严重,陆识焉和女儿曾想尽各种方法帮她恢复记忆,都无济于事,她没有了往日的干练与端庄,但她始终将丈夫陆焉识的名字铭记于心。每月的5号,她都满怀期待与欢愉的来到车站的出站口等候丈夫的归来。每当此时,陆识焉都陪伴在妻子的身边,手举着写有陆识焉三个字样的牌子。这个场景,不禁让人唏嘘动容。月月年年,任凭周遭万物变迁,她一颗守盼丈夫归来的心从未改变,而就是这份永不褪色的期待与失落,竟成全了这个女人余下的一生!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冯婉瑜的失忆实则是她主动选择逃避和遗忘的结果,令她能够相对安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个世界,没有伤害,只有她深爱的人。

影片的结尾落在一个寒冬,大雪凌厉。年迈的冯婉喻和陆焉识依旧穿过风雪,安静地等候在火车站的铁门前。陆焉识仍举着那个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看着迎面一群群来自新时代的面孔,认命地沉默着。这一幕充满了对现实的讽刺和无奈,亦生动昭示了有些伤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是不可逆的。两个垂暮的老人,从历史的风尘中一路走来,靠的唯有这深沉的陪伴。

这部电影无可避免地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家庭。在那段特殊的年代里,我的姥爷和亲人们被愚昧、愚忠的小人所迫害,饱受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磨难。那些不堪回首的暴行,是泯灭人性、不可饶恕的!

一部电影所能做的,只能是以斗室窥全貌,在留白里蕴出苦难的影子。而事实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比主人公的命运更悲惨的比比皆是,每一桩都触目惊心。虽然那些灾难已成为过去,但这段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只有直面和思考,才能以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愿此悲剧永不复演。

电影归来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