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籍观后感700字作文大全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历史书籍

学习历史可以启发智能。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作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以下是文案君整理的关于历史书籍的读后感,欢迎查阅!


历史书籍观后感1

第一次知道黄仁宇,是读他的那本著名的《万历十五年》。角度非常独特,后来了解了黄仁宇的个人经历,才知道了缘由。他年轻的毕业于黄埔军校,干了很多年的革命。后来去美国当上了历史学的博士。

有了这种前半生当兵,后半生在美国当学者的独特经历,我认为这使得他的书有浓厚的西方学术派风格和家国情怀。这本《中国大历史》,也是跳出了传统地解读历史的角度,不从仁义道德出发,而是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梳理了一遍,寻找中国历史整体的发展脉络。

我认为整本书都在核心叙述一个观点:在中国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作用下,中国政治统一的程度远超过国内的经济组织,继续发展的结果,只有使两者都受挫折。

中国几千年,黄河的无数次改道都使得依靠黄河耕种的中华农耕民族吃了无数苦头,还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的每隔几年就必有旱灾和涝灾的大量人间悲剧。这使得这个农耕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把力量统一集中起来去修水利设施对付黄河,需要粮食贮藏应对灾年。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国在公元前的秦国就统一了,取消了封建制,走向了郡县制。比西方国家早了几千年。这种政治上带来的过早成熟,和经济上力量无法得到有效的累积,这两者的矛盾,成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要旋律。

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

历朝历代,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这样的“马尔萨斯陷阱”就会重复出现。国家体制的最大功用是将千万的农村纠结在一起。意识形态较科技优先,读后感.文化上的影响比经济重要,各级官僚的消极性比他们适应环境的能力还要被重视。甚至边境上的武装冲突也不足改变这作风。这使得中国处于一种长期的“停滞”。

例如黄仁宇在讲唐朝李世民和武则天的英明神武时,说到了科举考试、推崇儒家对于体制的更新适应这个新的环境,建立了盛世,维系发展这个超大帝国的重要作用。

但是分析安禄山之后唐朝的衰亡时,他说唐代之覆亡不由于道德败坏,也不是纪律的全部废弛,而是立国之初的组织结构未能因时变化,官僚以形式为主的管制无法作适当的调整,以致朝代末年彻底的地方分权只引起军阀割据。

而解放后的“土改”成功的改造了中国的底层结构,它的用处在于使中国能在数目字上管理。当然这里我只是提一下。

这本书读完之后的收获是对整个漫长的中国历史有了再次的熟悉与了解,并从美国历史学家的角度看中国。豪强兼并,从众多的农村如何收税,是中国过去几千年这个农业帝国遇到的核心问题。

历史书籍观后感2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这本书,《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书中的故事也是久久流传,不仅是这样,它的每一个故事中如果你细细的读,你会发现好多的道理。那么《三国演义》一书中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在这个寒假,我就借着这个理由,勾起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兴趣。

三顾茅庐不仅是个成语,还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一书中:诸葛亮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能人,刘备便带上张飞、关羽去请诸葛亮出山协助自己。结果第一次没遇见;第二次不顾张、关二人的阻拦冒着大雪去的,还是没见着;第三次等诸葛亮睡醒了才见到。故事的过程,说明了刘备是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来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而且第二次还下着大雪,张飞还阻拦道:“现在就是军队在打仗,这时也会停下来的。”第三次关羽等人见刘备又要去拜见诸葛亮,怒气冲冲声称要用一条麻麻绳把诸葛亮捆过来,刘备狠狠地斥责他们,这表明刘备以诚待人。

三顾茅庐的故事告诉我们:管理者要礼贤下士、知人善用。比如:商汤任用伊尹等人作为大臣,商朝很快强大起来。还有周文王任用贤人姜尚,国力才逐步强大。这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用的表现。

不仅是这个道理,三顾茅庐的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刘备就是这样,一次去了没有找到诸葛亮,第二次去还是没有,可他的心向着国家富强,又第三次去了诸葛亮家,在第三次终于请到了。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一心想着蜀国的未来的精神,不就是我们在学习上所缺少的吗?如果我们在学习上再用一点耐心和努力,我相信没有我们不能面对的学习难关,就没有在学习上的那一声声叹气。

在这个寒假,读的历史书籍使我受益匪浅,也使我有了读书的兴趣,我会继续从书籍中发现在生活中发现不了的东西。

历史书籍观后感3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历史,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历史的意义便是在此了。然而,历史又是一个极不易说破的词。就算历史学家,触及历史的本源时也是相当谨慎的。那么现在我来说历史的意义,是不是属于寻找海市蜃楼的根基那种的无知行径呢?我想,历史都列为过往的陈迹余音了,当下的我们循迹辩音追索渐渐被流光掩盖的遗踪,从历史废墟的蛛丝马迹里探求当代的意义,可以说是不能被偏废。历史的车轮从来不为任何一个君王、一个党派,一个民族而停留过,一个君王有多么大的功绩,多么的文成武德;一个党派有何等优越的制度;一个民族有何等优良的血统,多么的文明灿烂,历史都是如公证的无私的,并没有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庇护。因而不断思索历史的意义作为一个永久的命题和课题值得所有有知的人去探求与解决。

大唐盛世时魏征直谏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说话,她的沉默正是她的价值。善于反思的人或民族在历史的兴亡更替当中领悟中兴的规则,使国家与民族以后的历史朝良性发展,避免使之步入危亡的境地,而纳入自我的`掌握之中。大唐的开元盛世离不开对大隋炀帝的借鉴与批判的深入。历史的重演的特性似乎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魇,持久地困扰并困惑着后来人。无数的史书历数当朝或前朝得失,一为记载一个国度的发生史,第二恐怕就是要为后来的执政者和人民留存一个参照的完整线索。有时历史正当被人所淡忘,聪明而执着的人跳出来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确横向比照中外历史以及对当国的纵线考察,发现历史居然有惊人的相似。

罗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君不见,一个朝代的兴衰总是相互更替,盛世之后必是乱世,乱世久之必有大治。冥冥之中,切合着中国的阴阳学说。历史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参考,然而也只能是参考而已。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尽量吧!尽量延缓那天的到来。

当然历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避免和借鉴,而我今天便是老生常谈地重复这样的论调,目的在于树立历史的这层意义在我们心中的标杆。从历史中找寻相关的意义,不论我们何种角度去看待历史,得出怎么样的结论,哪怕是肤浅甚至的错漏屡现的结论亦不能阻挡我们初衷。广视角多—维度地去把握历史,应该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责任所在吧?

历史书籍观后感4

科举,作为中国的高等官员资格考试制度,从隋到清末实行了1300余年。这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今有高考,古有科举”,名列第一者,古、今皆称“状元”!

在古代,社会文人皆通过科举考试去获取功名利禄。

古语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苦读的过程没有人知晓,也无人想知,但是一举成名之后呢,天下人皆为之倾慕!科举,它不仅仅是朝廷求取有用人才共同治理朝政,解决朝廷本身的需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朝廷给予优惠,以此途径将平民选拔为官吏,加以优待,使有才情、有能者踏上士子进身的阶梯的主要方式。

在历代的天子中,皆希望改变分权性质的封建遗风,建立起属于自己专属的中央集权制度。因此,所谓科举就是天子为确立自身的专制权力而将天下有能者纳为己用的有效途径。

在《山堂考索续集》卷三八中就提到了:“故科目兆于汉,兴于隋,著于唐,而备于宋朝。”

不同的朝代,因制度、民情、天子的喜好不同等原因,对于前朝沿用下来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制,使其更加的完善与更加的适合当时的“国情需要”。

在东汉朝廷时,因作为民众表率的管理被特别要求孝行和廉洁,因此出现了孝廉科的全盛时期,从魏文帝开始推行九品官人法,以此来达到网罗地方人才的目的。六朝时代就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状态。而北魏皇室等在利用汉人贵族时,自己也汉化为新兴的贵族。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新民族统治阶层的贵族化,给当时的中国北部的贵族制度带来了刺激,在总体上强化了贵族制的作用。

隋朝时,隋文帝设立了秀才科考试,它被后人视为科举的开端。其中尊重地方官的推荐权到后来的重视朝廷考试的成绩与秀才科脱离中正的控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唐朝时,在承袭了隋制的唐代科举中,变化更加明显。例如科目种类更加的多样化,出现表面最完善的机构,最重要的是,科举之名大约就在此时诞生。读书笔记唐代的科举考试方法,大体分为口试与笔试两大类。(这跟我们现在大部分的考试模式一致,可能延古至今。)科举口试一般以大义与帖经为主,而笔试有策、文、墨义。其中笔试中的墨义作为后世考试中经义的源头,这个意义十分重大。

唐初时,每年的及第人数为一二人,唯有贞观十九年才破格出现三人。后来直到高宗初期,秀才科才被废止。秀才科的废止迎来了进士科的逐渐兴盛,以诗赋为重点决定是否及第。而其中所测试的经学、文学及时务,成为了后来宋代确定进士考试的三要素——经义、诗赋、策论的开端。

宋代,殿试的出现是科举制度史上的重大变革。

在宋太祖一朝时,因太祖出生微贱,秉承实用主义,所以当朝的进士和诸科及第者十分稀少。在太祖之后,因太宗爱好文治,才使得进士与各科的合格人数得以增长,科举制度也才日益得以完善。

神宗熙宁二年时,朝廷对科举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新明经科,逐渐减少诸科数量,最终全部废除。在新进士的考试中废除了诗赋,省试考察经义论策。明代开始,科举制度包含了学校制度。清代是国初草创时代、科举中心时代与奖励学堂时代。“欲定天下之大业,必一天下之人心。吏谨而民朴,满洲之治也。今如何为政,而后能使满汉官民同心合志欤?”这是顺治帝对于当时殿试的寄望。

清代,就设有府学、州学和县学,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只因学生人数分为大学、中学、小学,但太学成为最高学府。清代的科举制度中,对于考试要求必须是身份清白者且是三代清白,才可参加应试。奴仆、倡优、隶卒以及地方特有贱业者都被排除在外,不得参加考试。其中,为了清代的中央官职政策可以使到满汉并用,开始了八旗科举、宗室科举与翻译科举。

我们在《科举史》中,见证了科举制度的诞生及发展。科举制度在各个朝代的不断变化下得以改善。也感谢宫崎市定先生从旁观的角度给我们见识到中国科举史的、我国古代,特别是清朝时期,对于朝廷选拔人才的程序与细节更加具体化。

历史书籍观后感5

这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探索史。

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进步。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合法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是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剧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终于在1911年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19年中华民族又爆发了爱国的五四运动,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的正确方向,终于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领土、主权完整,并不断开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历史已经证明也永远昭示,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勇于探索和进取的人民,中国必将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国永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

历史书籍观后感700字作文

相关观后感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