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博物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收藏和保护文物、开展社会宣传教育、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下面是文案君收集整理的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1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全体初一年级学生来到了位于天安门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进到博物馆。大厅宽广明亮,地上是光滑的大理石。阳光从外面照进来,把博物馆照射的蓬碧金辉。博物馆高端,大气却又不失庄重和优雅。

在开始之前我们观看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简单介绍影片《国脉》在这部短片中让我更多的了解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啊!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两个基本成列。一个是“古代中国”,另一个是“复兴之路”。我们女生参观的是“古代中国”中陶器的部分的彩陶,老师你首先给我们介绍了陶器,然后给我们布置了任务。

我们组的任务是去仔细临摹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图案。在绘画中看起来非常好画。但要真正画到精准,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大到几条花纹,小到几根毛。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艺术的热爱不是可以用几条线来比喻的。

这件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作。他呈红色,口沿出绘有间断黑的长条,内壁似黑彩绘出两对对称人面鱼纹,寓意年年有余,因为鱼有游的特征,希望自己也有朝一日像鱼一样在水里游,可以表现出他们对未来的创想,对未来寄托无限的希望。

画完后我们进行了交流,虽然里面有各种各样复杂的知识,但这毫不影响我们对历史的热情与探索。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中国灿烂的艺术文化。

一次简单的旅程,让我受益颇多。一次穿越上下五千年的时空隧道,让我感受到中华的悠久历史。一次收获满满的知识,用探索的万花筒了解历史长河中的点点滴滴。它走遍五千年的道路,风雨无阻。却依然屹立世界的东方。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2

假期里,我和妈妈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

我们从负一层的《古代中国陈列》看起。这里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自远古时期的约二百万年前开始,直至明清时期,一个展厅连着一个展厅,以珍贵文物为核心,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里面的展品以实物为主,也有一些复制品。我了解到了最早的人类——直立人,以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为代表,通过展出的头盖骨,可以看出他们的脑量较小,头部保留了较原始的特征。他们已经会打制石器、木棒等工具从事采集、狩猎活动。我看到了他们使用火留下的痕迹。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经学会用兽皮、兽筋等材料缝制衣服。我看到的骨针,跟现在的针差不多,他们用骨针缝制出衣服,就能够抵御寒冷了。那时的人类就已经爱美了,将兽牙和贝壳串起当装饰品。

随着脚步向前,我在陈列中看到石犁、最早的铜刀、漂亮的彩陶,上面甚至绘出好看的图形装饰,还有玉琮、玉钺、玉龙等重要礼器。进入夏商西周时期,开始有了青铜器,青铜尊、青铜鼎,甚至还有青铜面具,不光是图案更加精美,还铸有铭文。在龟甲、兽骨、玉器上,我也看到了许多甲骨文。

这里的展厅实在是太多了,那么多展品让人目不暇接,有些来不及细细品味,我便让妈妈拍照,留待以后细细观赏。一步步走过,流连其中,像阅读一部中国通史。我既像翻阅一本活的教科书,又觉得自己穿越在历史进程中,徜徉于历史的长河,是一场长知识的头脑风暴。不同时期各具特色的展品,使我深刻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以及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复兴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时间很快过去,我依然恋恋不舍,真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3

今天下午,我们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获了知识,得到了成长。12点半,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坐上了大巴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刚一下车,我就被这宏伟的建筑深深地震撼了。一踏进大门,我就被它浓厚的文化底蕴所打动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12年,2007年开始翻新,2011年竣工。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我们先到博物馆的剧场,听讲解员的讲座:如何合理地参观博物馆。然后,我们又去了4层的展厅,参观了瓷器展厅。瓷器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石英石、莫来石等组成,外表施有玻璃质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不透水,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是汉文明展示的瑰宝

第一部分是颜色釉,颜色釉始于商代,在元代一度失传,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才重新发扬光大。商代时,人们发明了以铁为着色剂的青釉。到了隋朝,人们发明了不使用着色剂的白瓷。随后,又发明了以铜红,铁青,钴蓝,铬绿和锰棕等着色剂。

这次博物馆之行令我难忘,因为它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还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还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4

在邻近五一之际,在单位领导的支持和组织下,我有幸参观了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历史博物馆,馆内丰富的收藏和陈列,展现了中华民族祖先开创至今的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诗。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走进国博,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此浮雕是根据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创作了一幅震撼人心的《愚公移山》油画而做成的。然后我们又去楼上观看了历史上的各种艺术品,中国信奉佛教,就不乏有很多不同姿态的佛。还有青铜时代的各种青铜器,犹属鼎最为常见。

最后就是我比较喜欢看的中国的瓷器,中国原始的陶器可追溯到距今七千年左右,从商代烧制出所谓的“原始青瓷器”到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代,出现了“南北白青”的局面;再到宋元明清时期进入了发展兴盛时期。无论是唐三彩还是青花瓷,活着各种颜色的釉,都是中国人的智慧的结晶。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5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国家博物馆也迎来了复苏的脚步。国博重装运营后,《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重新运营的重点展出之一。

2015年3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屹立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此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170年来的风风雨雨。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一组《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挑着竹篮,竹篮中还坐着一个小孩,每个人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这组雕塑是当时中国人民的一个缩影。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人民不满国内现状,对国家未来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而新文化运动则解放了国人的思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浪潮。而当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国内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国家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道路。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国人民有了奋斗的方向。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前仆后继,无怨无悔,无论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在这个篇章中,我看到了有关苦难的另外一组雕塑,名称是《艰苦岁月》,一位老红军吹着笛子,而旁边的小孩则偎依在他的身旁。同样的苦难,这幅雕塑的人目光坚定而深邃,无不展示了当时人民对未来的坚定和向往。1949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此时此刻,在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自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国家复兴的伟大之路。从建国时期一穷二白的国内现状、帝国主义封堵围截的国际事实,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共处。经过自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已经走得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我思绪万千,既感慨幸福得来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我作为新时代的千万党员的一份子,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既要维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也要进一步的扩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伟大的复兴。正如参观完后我在电子屏幕上的留言“继往开来,繁盛恒昌”,相信祖国在我们这代人的继续努力下,国家会更加的昌盛。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600字

相关观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