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红色电影观后感

红色电影是指红色题材的电影。“红色电影”中的“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下面文案君给大家带来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1

最近,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看完了《红岩》这部电影。

《红岩》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它讲述了众多革命英雄: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成岗;英勇斗敌,舍己为人的许云峰;受尽酷刑,从不畏惧的江姐;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的刘思扬;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的成瑶……

通过《红岩》,我从一个侧面感受到革命时期,先烈们的艰苦,感受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革命烈士的一种精神。

《红岩》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江姐。在我心中,江姐是完美的,从内里到外表,没有一丝污秽。她对亲人、战友爱得很深,她有如水的柔情。可柔情不是软弱,在敌人面前,她绝不低头,绝不屈膝,毅然用自己柔弱的女儿之身承担起敌人疯狂的摧残。那些残暴的刽子手在她面前,实际都比一粒灰尘还要渺小。江姐美丽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二十九岁,可是她的精神永远不会老,更不会死去,当她把自己的生命献给祖国的那一刻,她就已获得了永生。

《红岩》里,还有一个最可爱的人,就是小萝卜头。尽管他生在黑暗、恶劣的环境下,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光明、未来的美好向往。他那乐观的精神感染着监狱里所有的人,同时也感染了我。激励我以后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的精神,勇于进取。

我要学习江姐和小萝卜头誓死保卫国家的甘愿奉献的精神;学习渣滓洞里的革命先烈的乐观主义的革命精神。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她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珍惜今天的生活,努力学习,铭记党的教诲,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我想采来最美的鲜花,献给永远年轻的江姐和可爱的小萝卜头,以及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让花朵的清香带去我深深的祝福,和我对他们崇高的敬意!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2

这是一部用血与泪书写成的悲壮篇章。解放战争时期,在山城重庆,我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受到国军反动派的特务机关的残酷镇压和迫害,但是他们不畏强敌在监狱中与之进行不泄的斗争。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前夕,这里却奏响“国际悲歌歌一曲”,200多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军人、甚至小孩(包括只有10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遭到了国军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下的步云桥、渣滓洞、白公馆、松林坡、梅园……虽然他们大部分的人都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剩下的革命同志坚持到了革命胜利……

《红岩》为我们塑造了一组革命英雄的群体形象。这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经过作者的精心刻画,都活灵活现地以各自的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江姐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主要人物,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在赴华蓥山途中,她看到城墙上悬挂着丈夫的头颅,虽然悲痛欲绝,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仍旧镇定自若地去与双枪老太婆会面。在就义前,她平静地与战友们一一告别,亲吻“监狱之花”,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而后从容走向刑场。所有这一切,让人多么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红岩》里面都是一些真实的人和事情,而这些人和事情同一个年代、一个时代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为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牢底坐穿”,“失败膏肓土,成功祭苍生”,“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而在这些思想当中,所实践的都是具体的人,而这些人都不是当时一些家庭条件困难,吃不饱饭,穿不暖衣的,都是一些青年知识分子,从小都有富裕的家庭生活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在自己的人生实践选择道路当中,他们投身于社会革命,为整个国家民族和大多数的利益进行实践,这崇高的选择促使我们去思考,人应该怎么去活着?人应该怎么去奋斗?人应该怎么去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及个人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应该所尽的责任和承担的义务?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3

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不曾有过欢乐的童年?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你不觉得是一种幸福吗?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部电影后,我的心就像大海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主人公嘎子哥那热爱祖国、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我对他充满了敬佩。

一提起小兵张嘎,想必大家都熟悉吧!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倍受人们敬仰。他小时候生活很苦,但为了改变人们艰苦的生活,他少时就参加了红军,他给红军战士带来了快乐。嘎子多次完成艰巨的任务,有一次,他屁股上中了敌人一枪,但他仍不顾伤痛毅然追击。他有聪明的脑袋瓜,用一只假枪就把敌人的首领捉了回去,为红军立了大功。我真佩服他的勇气。嘎子的爱国热情、机敏、滑稽、幽默、可爱、坚强不屈、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感动了我。

看完电影,我思绪万千也想到自己,嘎子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嘎子与我虽然是同龄人,拿自己和他一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我显得是那么渺小,真是惭愧之极。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生活在这科技发达的今天,可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老师、父母对我们关怀备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奋发向上呢?哪又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呢?困难和挫折不仅在艰苦残酷的战争年代,同样也会出现在我们的学习中。我们只有像嘎子哥一样,勇于挑战困难和挫折,不断努力,才能使逆境变为顺境,从而到达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国已经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顾过去,我们雄心激扬;盛世年华,我们信心百倍;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慨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4

这几天,连续看了三场《焦裕禄》的电影。一场是市委安排的,一场是局机关组织的,一场是回到家后在电影频道里看到的。每看一次,心灵都受到震憾,灵魂都受到冲击,思想都受到洗礼。

我以为,一个人所以受到人们的记挂和崇敬,并不需要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只要他心里时刻装着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困苦,并以自己所能去全心全意地做了,就会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就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焦裕禄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受命于危难之中:干部人心涣散,群众困厄饥荒,从哪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呢?他做到了两点,一是用情,一是用心。

“用情”讲的是作为共产党的县级干部,你的心是否和群众的心紧紧贴在一起,没有间隙,没有隔阂。当外面下雪时,你感到了群众身上的寒冷,当灾荒来到时,你感到了群众肚子的饥饿,当你跟老大娘道一声我是你的儿子时,那一份表白都发自于肺腑,不惺惺作态,也毫不做作。

“用心”讲的是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谋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它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中获得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焦裕禄那里,用情和用心是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对百姓用情,顶风沙冒严寒、忍饥饿抗病痛,在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下,走村入户察民情,无微不至送温暖;他对基层干部用情,在极其敏感的政治环境下,拍案而起扬正气,勇于担当不推诿!

真情实感的累积,必然会产生用心于民的强大动力,必定会找到科学发展的正确途径。正是在血浓于水的情感驱使下,他对水患“用心”,越是刮风下雨越要到第一线查水情、看水路,修葺了百里沟渠,保证了三天大雨而不涝;他对风沙灾害“用心”,跑农场留人才,找到了种泡桐治沙害的脱困良方。

从焦裕禄那里,我们知道,好的工作方法固然来源于用情,没有情感的靠近就不可能对百姓的生活真正的“用心”;但真情实感的获得,又必须靠科学的“用心”来丰富。比如:没有深入细致地走访群众这一科学方法,哪里会有群众逢灾遭难的痛苦体验,没有在群众中得到的“治沙靠泡桐”的真知灼见,哪里会有对人民群众聪明才智的那一份感佩和敬仰之情。因此,学习焦裕禄,一要学他的用情,把人民当成自己的父母,对人民用真情,显实感。二要学他的用心。就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靠扎实管用的调研功底,获得基层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为民服务的真实本领。只有心随情走,情为心发,我们才能获得源源不断地为民服务的自觉动力;只有紧紧依靠党的群众路线,我们才真正学到了焦裕禄同志的“用心”精髓。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5

观看电影《第一书记》的过程中,我以泪洗面一个多小时。我为沈浩书记“五哭”,哭他为村民服务的志向,哭他为村民做事情的艰难,哭他工作家庭两头难的处境,哭他没有同事理解、被边缘化的寂寞,哭他忍辱负重、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

哭沈浩为村民服务的志向。沈浩是一个老实人,在安徽省财政厅十八年原地踏步,与其混光阴,不如为大多数人干点事情,于是他选择去凤阳县小岗村,这个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来实现“小岗与自己的突围”,让业绩去证明自己还能干事,靠实干的业绩来实现自己仕途的迁升,实现小岗与自己的“双赢”,本无可厚非。可是,善良的人,永远第一位想着的是别人的痛苦,看到住在非人住所的困难户,他动了真情,他愿意为最受苦的穷苦农民过上好日子而奔波,他愿意让他们切实得到实惠,愿意留下来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酸辛苦辣,什么时候种麦子什么时候收麦子,他都门清,显然,他做了充足的准备。

哭沈浩为村民做事情的艰难。为了讨回被德福私占的铲车,沈浩急于求成,他通过起诉法院,想用法律武器来保护村民公共财产。但是,他打了“地头蛇”的脸,德福认为沈浩是撕破了他的脸皮与他打官司,黑夜派几个人将沈浩打得鼻青脸肿。看到这一幕,泪水哗地从双脸流下来。

我想起自己_年的艰难。我有过同样的人生经历。在北京海淀区一个有三千户户籍、分散成四个居民院的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兼书记,各种冷言冷语、三教九流我无不一一领教和熟悉。小到垃圾桶的摆放位置,大到社区矫正、低保户管理、下岗再就业、市民素质提高工程,无一不操心。只要你愿意管,永远有干不完的事情,听不完的倾诉、抚不平的心理,永远有人对你满怀希望,希望通过你,他能养家糊口,她的企业能赚到更多的钱。“按下葫芦浮起瓢”,是我对当时那样一个三城区交界(海淀区、宣武区、丰台区)、人口复杂的社区最真实的描述。那是社会的最底层,沈浩那样高大魁梧,一样面对挨打受气的局面,何况我辈?被人写信表扬过,拥戴着当作最后的救命草,也被“地头蛇”打骂过。那时,我感叹世道的艰难,“北京那么大,哪儿是我安宁的去处?”我在冰冷的长安街头仰天长问。那时,看着我哭成泪人,爱人将我搂在怀里,安慰我说:“咱们不干了,有我吃的,一定有你吃的`。”女儿用小手擦着我脸上的眼泪说:“妈妈,等我长大了,一定替你报仇。”哪有什么仇呀?我破涕为笑了。

几年后,一切的人和事,像飞奔列车上所看到的风景,往后倒去,跃出了我的视野。而沈浩,用男人的肩膀执著地扛起小岗一方天地,忍辱负重,用生命书写大写的人。也许只有如我这般经历过的人,才在灵魂深处懂得他的不容易,才会在北京青年宫影院长泣不止,为天下的好人痛苦失声。

哭沈浩工作家庭两头难的处境。一个城里人到农村工作,生活上的不适应可以忽略,但要干出成绩,不受罪绝对干不好。长期忍受两地分居的痛苦,对小岗村他是不知疲倦的骆驼,是福星,对他自己的小家庭,他是旁观者,上不能奉敬年逾九旬的老母,中不能与妻子分享天伦之乐,对女儿不了解,没时间关心,他又是小家庭的“灾星”,是一个家庭的失望。而他本身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我不得不联想起李密的《陈情表》,那位大孝子的选择,同样是孝子的沈浩进退之间,处境太难了。

哭沈浩不被同事理解、被边缘化的寂寞。当官的不做事,做事的不当官,已经够他去平衡心理的了。能干事的永远就让你享受干事的快乐,其他一切与你无关。其实,小岗村每发展进一步,他就被财政厅边缘化一步,离他升职的愿望就退一步,那是不争的事实。

哭沈浩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没有博爱的情怀,就不可能在小岗待上一届,又一届。他割舍了老母和妻女的爱,他割舍了他升职的台阶,他割舍了安逸的生活,他最后将自己定格在小岗村了。


红色电影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