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
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以曹操、刘备、孙权带领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政治、军事的斗争。这里由文案君给大家分享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方便大家学习。
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篇1
一提起《三国演义》,自然就会想起“正面人物”的刘备和“反面人物”曹操以及“中立人物”孙权。这三个人在中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势。
书中的刘备“忠厚老实”,“一心想修复汉室”,我可不这么觉得,你想,在赵云救出阿斗后,刘备怎么会舍得摔孩子呢?还不是因为要收买赵云的心!刘备也还是个心思细密的人,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后,知曹操生性多疑,怕暴露自己远大志向,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学起种菜来,得以骗过曹操耳目。现在想想,要是刘备他提早展现的话,恐怕早就被曹操轻而易举地解决掉了。煮酒论英雄时,当曹操说出:“当今世上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人!”这样的话时,要不是他反应快,借雷声掩饰,曹操迟早会因为疑心将他给杀了。可光懂得收买人心和及时反应也是没办法的啊,关键要有军事才能,说句不客气的话,刘备的领地都是靠诸葛亮给他出谋划策打下来的,至于刘备,我可没看见他有什么计谋上的突出特点。他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三国史上才有了“三顾茅庐”一说。
曹操一直都是以奸诈、狡猾、残忍的形象出现的。特别是“曹操杀亲朋”这一段,在他人看来简直太残忍了。吕伯奢为了招待他,特地出去买酒,他在屋里听得磨刀的“嚯嚯”声,误杀了他的家人后出门又设计杀了吕伯奢。他的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更是让他人惊得目瞪口呆。有人指责他不道义,可若是他不那样做,吕伯奢必会带人追杀他,那他也别想活着出县了,可以说,这是生存的需要。曹操是决不会负“奸雄”这个“美名”的。当老朋友许攸前来投靠问及粮草时,曹操先答粮草可够一年,后答半年、三个月、一月,后许攸揭发他:“休瞒我,粮已尽矣!”俗话说“兵不厌诈”嘛,曹操可是把它给运用得灵活自如。
孙权在书中也算得是位“明君”了,在“隆中对”中诸葛亮这样谈:“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只看民附二字便可知道他有多贤明了,上下一心,老百姓拥护君主,使得他人都不敢来犯。“贤能为之用”,看吧,只要是贤能的人都被网罗去做那些大大小小的官,等于无形中为国家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他在任期间也可算是一段“太平岁月”吧。
这三人各有各的特点,不尽相同,但相同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一方霸主,刘备善于收买人心,手下的将士忠心耿耿;曹操狡猾而善于用计谋,他的聪明使他多次度过难关;孙权能够做到“贤能为之用”,上下一心使得外人不敢来犯。他们的特点使他们多次度过难关。
我们要学刘备的心思细腻;学曹操的果断、坚决;学孙权的人格魅力。我们不能学刘备老是借助他人的力量;不能学曹操的残忍、无情;不能学孙权的出尔反尔和朋友反目。
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篇2
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我与作者罗贯中一样,都是“亲刘贬曹”。所以曾经也为蜀国后主刘禅的昏庸深恶痛疾。他亲近宦官,被俘虏后又乐不思蜀,实在让人觉得痛心。但我在重温此书时,却发现,作为蜀汉顶梁柱的诸葛亮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因受先帝“三顾之恩,托孤之重”,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在人才培养方面,诸葛亮还是有不足之处。
其实刘禅17岁登基时,便展现出了他的英明之处。刘备初亡,魏国趁机派兵攻打蜀国,此时刘禅并不是急急忙忙地去找相父,而是:引多官入宫,启奏皇太后“,见到诸葛亮后,并不是心急火燎地询问退敌之策,而是徐徐说道:“丞相安乐否?”言语中暗有责备之意。这样的从容有分寸,与之后的软弱无能形成鲜明对比,如果诸葛亮能从一开始就精心指导,他本来是可成为一代明君的。
诸葛亮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从全局谋划到具体指挥,从粮草的筹集和调运,功过赏罚甚至杖责二十都要亲自查看。如此包揽一切事物导致了身边的年轻人缺少锻炼机会。如马谡就因此痛失街亭,而刘禅则一手导致蜀汉灭亡。
我觉得诸葛亮大可给刘禅发挥才能的空间,应该把大权逐渐交还给他。而且诸葛亮曾经在一封奏折上说刘禅“不识朱紫”,而且从《出师表》中也可看出诸葛亮对刘禅智商的贬低。像诸葛亮这般不给孩子实践机会,而且还不停打击其自信心,那孩子才会自暴自弃,没有出息。此外,诸葛亮死后,刘禅还曾一度拒绝给他立祠堂,后又废除丞相制,可见他对相父的不满之情。
“接听相父处置”的危害性很大,在育才的过程中往往阻碍了被教育对象的先天才智,埋没了他们自身的能量。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说白了就是思想品质的教育,应该让孩子走向社会,而“皆听”在当今家庭教育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家长们包办孩子一切的事物,不给孩子们自主发展的空间。而且当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时,家长往往会显得不屑一顾,认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而且我们和其他人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如此打击我们的自信心,也导致了如今内向的孩子特别多。如何走出这些误区,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去实践。
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篇3
今天妈妈给我看了一本书,《三国演义》,让我受益匪浅。
《三国演义》讲的是东吴、魏国、蜀国大战,都想让自己的国家战胜其他国家,当上霸王。后来魏国取得胜利。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英雄,如:曹操、诸葛亮、周瑜等人,他们有的狡猾,有的聪明,还有勇猛善战,各有各的特点。
三国里,我最敬佩的是刘备的性格,坚韧不拔。羡慕他有一个这么好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才华横溢,一位忠心耿耿的智者。赵云、关羽、张飞三人都英勇善战,武艺高超。还有王允收养的歌妓貂蝉,知恩图报,又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周瑜的“既生瑜,何生亮?”恰恰表现出他的小肚鸡肠……
《三国演义》中,哪位英雄不是胸怀大志?哪位英雄不是志向远大?只可惜岁月不留情,无人可笑到最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部分英雄都是忠心耿耿,这点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位英雄,一个传奇。身已逝,忠未逝,魂未逝,传奇未逝!英魂一缕,情义一分,雄心一颗。一统天下,谁都想战,关键在于勇猛。多少英雄豪杰,芳名传一世又一世。乱世来临,赵云、关羽、张飞等人,开始一场又一场血腥的战争,白骨遍地,尸横遍野。很恐怖,虽以报仇或攻城成功,但死伤无数。他们勇敢,善战,但不免会发生残酷的流血事件。
乱世的人们很苦,大将士兵压力很大,皇帝军事压力更大。一行清泪,诉不出他们的苦衷;一曲古乐,释不出他们的压力。从一无所有到荣华富贵,从邋里邋遢到英姿焕发。刘关张三兄弟是最让人难忘的。败走麦城,心不甘;身首异处,恨无奈;兄弟相死,泪满行,有情有义,生死之交,永不分。
三国中,每个战士都是一位英雄豪杰。志向远大,雄心之魂,惊心动魄。怎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壮志未满,却英年早逝。大梦方醒,百年长,不过眨眼一瞬间,罗贯中从以情为墨,以义为纸,拿起“志向远大”这支笔写出了《三国演义》,英魂不散,人生百叹,这是一种不灭的英魂。犹如一首歌曲所唱:
“爱无痕,情无边。欢笑泪眼共床眠。人已去,情却在。一寸离肠千万结,时已逝,间无隙。一缕英魂到永久。”
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篇4
莎士比亚以往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看书能带给我们许多好处。它能让我们开拓视野,让我们丰富感情,让我们增长知识等等。在我看过的书中,《三国演义》印象最深,它里面的《火烧连营》更是让我深有感触,得到人生的启示。
《火烧连营》主要讲了在三国时期,蜀国的皇帝刘备因为东吴杀死了自我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心生悲愤,于是就一赌气率领七十五万大军进攻东吴。但由于扎营不当和气候问题,被东吴的军师陆逊用火攻,导致蜀国的军队火烧连营,几乎全军覆没。
读了《火烧连营》,我深有感触,不禁为刘备感到惋惜。七十五万大军,为了一口没争到的气而命丧黄泉,多悲惨啊!本来,蜀国粮食充足、兵多将广、实力强大,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猛将,完全有本事统一天下。但由于刘皇叔的冲动,让怒气冲昏了头,不听手下的劝告,气冲冲地去攻打东吴,结果把更多兄弟的性命都赔了上去。征战沙场多年的刘皇叔居然被一介书生打败,并且输得那么惨,这对刘皇叔来说是多大的耻辱啊!自从那一仗后,蜀国便因小失大,不但没能报到仇,并且开始走向下坡路,成了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一国,多可惜啊!刘皇叔的冲动导致了他的蜀国败北!
读了《火烧连营》,我又不禁想到了自我,自我不也有过因小失大的事情吗?
记得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有一天,下课后,我和他各自拿出了自我制作的小木船来玩。在玩的时候,他不细心撞了我一下,我手中的小木船立刻飞了出去,裂开两半。我顿时火冒三丈,不听他的解释,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摔在地上,变成两半。他看后,愤怒地对我说:“我以后没你这个朋友!”说完便跑出了教室。我也怒气冲冲地走了。打那以后,我们便没有再说过话了。
此刻回想起来,我十分后悔,后悔自我当初冲动用事,因小失大;后悔自我因为一个小木船而失去了一个好朋友;后悔自我因为一次吵闹而失去了一段珍贵的友谊。
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篇5
《三国演义》,四大名著之一,文学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无论是乳臭未干的孩童还是风烛残年的老者,只要你提及《三国演义》,他们都能与你乐道几句。相比《三国演义》,它的“老祖宗”——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也是毫不逊色。这个国庆假,《三国演义》读过不谈,恶补了一下《三国志》,那么,就分享一下我对两部宏伟巨著的小看法和小感触吧。
两者,一为正史,一为野史,或者是小说更加恰当。这很大程度决定了两者的不同,小说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它需要很多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成功的人物形象支撑。正史写给当朝统治者看的,所以它需要的是在政治方向正确的情况下,尽量还原历史原貌。
既然这样,那陈寿和罗贯中笔下的同一段历史,肯定会碰撞出不少火花。举几个让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吧。在众所周知的《温酒斩华雄》中,关羽第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高超武艺,在群雄中脱颖而出。正史却记载,华雄是死于孙坚的古锭刀下。当身边有些人还以为阿斗是孙尚香所生的时候,《三国志》却只是“权稍畏之,进妹固好”一笔带过。黄巾军起义首领张角,演义中说他乃是个“不第秀才”,然而当时还未有科举制,汉朝还是用“举孝廉”选拔官员,科举是隋文帝之后的事,三国时,哪来秀才之说?要说演义中刘关张一同作战,最经典的桥段非《三英战吕布》莫属了吧,结果《三国志》一翻,妈耶,虎牢关一战,吕布也是败给了孙坚!可怜了我的江东之主呀,功劳全算在了刘关张头上去了。这也让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罗贯中神话了刘关张一波人,丑化了我们的“__雄”曹丞相,于是小说善恶两派全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我们同样人才济济的江东,就只能沦落到打酱油的尴尬境地了。
刘关张赵马黄诸葛的神化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即使他们可能不那么真实,但他们已经不仅仅是历的人物了,而更是伟大的艺术形象,当然,这都没什么。但是,在这里我得为被丑化的曹丞相“美言几句”。这位世人皆知的大__雄,在演义中是名__诈多疑的角色。让他成为__雄的,有这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大“功劳”。演义中记载,曹操欲刺董卓未遂,于是四下逃命,逃命过程中,借宿在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夜里听到磨刀声,疑心人要杀他,便屠了别人一家。“却见缚一猪欲杀”,原来是要款待他,便继续奔逃。路上偶遇“手携果菜而来”的伯奢,曹操虽然知道他是好意,但怕伯奢知道后带人追杀,“知而顾杀”。陈宫问其何故,曹操便留下了这么一句豪言壮语。这句话《三国志》中不曾记载,它的出处是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具体有三个版本,《魏书》说,伯奢儿子要打劫曹操,曹操被迫杀人。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怀疑人家要他命,便杀了他们。《孙盛杂记》中说是曹操听到人家“食器”声,以为人家要杀他,杀了人全家,“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显然罗贯中选择了《孙盛杂记》的说法,但他改编的有些不那么真实,说磨刀就算了,还说是杀猪,难道,曹操能听到微小的磨刀声,却听不到撕心裂肺的猪叫么?就算曹操真的说了这么一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我依然要说,首先曹操是凄怆地说的,只代表当时就事论事,而不是他的人生观,更没有说是“天下人”。其次,这句话,我觉得有两种意思,宁可以译为“宁可”,但也不是不能翻译成“难道”,类似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同时“毋”也有“不能”和“没有”两种意思,那么就是说这句话,也可以翻译成“难道只要我负了他人,就没有别人负我的地方吗?”裴松之是公元372年出生的,是南朝人,当时没有标点,我这么翻译也不能算错。
如果说曹操还有什么黑历史的话,那就是大军屠城徐州了。演义中说陶谦手下投降的黄巾军又惹事,杀了曹操父亲夺了其家产,落草为寇,然后曹操蛮不讲理屠了徐州。而《三国志》中则是直截了当的说杀他父亲的人正是陶谦,虽然手法还是很极端,但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三国演义高一读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