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
《三国演义》是那段历史的一座人才宝库,也是一部活的兵书,是一座军事大课堂。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以下是文案君整理的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首词写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事情。
《三国演义》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并不华丽却十分准确的文字就像点点笔墨给这幅画卷描绘出朵朵奇异之花,使每一位读者都深深地陶醉于其中。
书中内容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分崩临析,战争纷起,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势力逐渐崛起。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三国逐鹿,造就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人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诸葛亮,忠厚义气,骁勇善战的关羽,勇猛过人,粗中有细的张飞,才华横溢,心胸狭窄的周瑜,胸怀大志、知才善任的孙权,文韬武略、为人奸诈的枭雄曹操《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寇第斯曾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不灭明灯,”读三国,就时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辉带来的温暖,它字里行间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与我内心深埋的理想交织、碰撞,产生共鸣,激荡出串串亮丽的火花,鼓励我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三国演义》,一部丰富而深刻的巨作,仅凭我的三言两语又怎能细说?如今,硝烟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尘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但心中永远的经典——《三国演义》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篇2
《三国演义》是一部妇孺皆知的小说,书中主要描写了魏、蜀、是三国统一一国的故事。它之所以能够吸引我,是因为书本中那扣人心弦的文字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性格不一的人物形象。如奸诈多疑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沉着冷静的刘备。不仅如此,《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还把一场场战争描写得那么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我们无一不为胜利的国家感到欢乐,也为战死沙场的战士感到惋惜。书中的故事情节也格外精彩。如三英战吕布,赤壁之战,七擒孟获。
如果说草船借箭是最令我震撼的情节,那么赵子龙单骑救主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了。赵云一人竟能冲锋陷阵,在敌军的攻击下成功脱身,还救了人。我心想:没想到居然有人这么勇敢!冒着生命危险救人!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的一件事。体育课上,老师让我们跳远。同学们个个都兴奋得摩拳擦掌。只有我还是有点儿胆怯:要不别跳了吧。反正我也跳不过,搞不好还会受伤。但是我看到同学们都毫无压力地一跃而过,我的心顿时燃起来,心想:我不能输给他们!可轮到我时,我依旧有点儿手足无措,同学们齐刷刷地望着我,我更紧张了。忽然,我身后传来小明的加油声:“小耿,加油!你可以的!”我顿时信心倍增,奋力一跃,可始终也不能跃过去。“噗”的一声,摔入了坑里。同学们都捧腹大笑,可我并没有生气,因为我跨过了内心的坎,也渐渐地勇敢了。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赵云的“胆”,也不能像关羽一样,大意失荆州。上一次考试,我就是因为觉得试卷太简单,填完后没有检查,所以考砸了。我灰心极了,决定下一次考试绝不大意。于是,在这次考试中,我仔细地审题,认真地答题。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考了九十多分。但是,这次考得好也不能骄傲,否则就“大意失荆州”了!
做人一定要勇敢,但是在勇敢的同时,也不能大意,必须做到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篇3
假期读《三国演义》,我认识了诸多三国英雄,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阴险狡猾的曹操、忠肝义胆的关羽、粗中带细的张飞、英勇善战的赵云、爱民如子的刘备……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诸葛亮。“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充分展现了其人格魅力。
当时吴、蜀两家刚刚结盟,曹操却率领大军杀来。东吴的周瑜虽然智勇双全,但是气量太小,一心想借机会除掉诸葛亮。他们知道曹操的军队都是北方人,不懂水性,就准备与曹操在水上作战。周瑜找来诸葛亮,命他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备战,但诸葛亮却笑笑说只需三天就够了,还立下军令状。鲁肃等人都觉得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诸葛亮只向鲁肃借了20条船30人,然后一、二天却一点行动也没有。到了第三天凌晨,江上布满大雾,诸葛亮带着装满稻草的船开往曹营,船上的士兵擂鼓呐喊,但当时雾茫茫的,看不清周边的情况,曹操怕有埋伏就不敢出兵,他命令弓箭手不停地射箭。就这样,等草船上插满了箭,诸葛亮趁着顺风顺水逃走了。回去一数,船上密密麻麻的有整整十万多支箭呢!真是太精彩了。
读到这里,一股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我佩服诸葛亮的料事如神,更佩服他豁达大度的品质。他明明知道周瑜不怀好意,处处和自己作对,想方设法除掉他,但他那么宽宏大量,最终让周瑜感叹“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宽阔的人却不多。在我们班,看到别的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有些同学就心怀嫉妒,他们不但自己不努力,还在背地里说长道短,甚至还要说些人家的坏话,搞得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有时候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矛盾,这都是很正常的,可就有些同学却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不肯让步,非要弄个我是你非不可。这样为一些小事伤和气,真不应该。
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心胸开阔,豁达大度,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多一份融洽,多一份信赖,那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是多么美好呀!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篇4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先是黄巾起义,后来刘玄德与两位弟弟在桃园结义,这本书一共五个阶段先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大战、三国鼎立、三国为晋。这本书里写了许多英雄豪杰、忠义之士、文学才官,其中有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忠义的关羽,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等等,
其中诸葛亮是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他在书里利用火烧了新野,利用天理借了东风,向曹操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神料华容道,妙摆八阵图,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以假诸葛亮退司马懿,妙计杀魏延,使我们不由的大振,因为这是常人想不到的。
书中还写了刘备的礼贤,对百姓的尊重,还写了他三顾茅庐。才把诸葛亮请来说明了他的求贤若渴的心里,使我们对他有了种从心底里发出的敬佩。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却挟天子以令诸侯,使有些人对他有着深厚的仇恨。不过他与刘备煮酒论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嘴边肉”。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奸恶,毕竟他还有些对人才的敬佩。周瑜这人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气量狭小。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才会太平,但后来被诸葛亮救走,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话,使周瑜吐血身亡。
后来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黄盖受罚巧用苦肉计、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经典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有好有坏。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使我大开眼界!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篇5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罗贯中。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样的书我怎能不读?文字之间,各种风流人物纷纷亮相,让我读得酣畅淋漓,欲罢不能。要说感受,最深的是小说中人物的智慧较量。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从三国鼎立到三国归晋,故事跌宕起伏,人物个性鲜明。火烧赤壁中的曹操百万精兵是打不过吴国吗?不是,而是周瑜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是手下士兵的尽力配合,塑造了这一以少胜多的历史奇迹。读到这里,我仿佛身临其境,仿佛听见了士兵的呐喊,看见了大火冲天。让我叹为观止,好一个漂亮的胜仗,不邂可击的计谋,一波三折的情节,让我读得废寝忘食。
三国中不仅有精彩的故事,三国中的人物时时震撼着我。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是关羽。他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丹凤眼,卧蚕眉,骑嘶风、赤兔马,手持青龙偃月刀,相貌堂堂,如天仙下凡。他在曹操那听说到了刘备的下落,封金挂印,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的身边。关羽忠义忠信、亦不忘故主,真正让我佩服,真可谓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关羽的顽强也令我佩服了。他中箭受伤,叫华佗给他开刀,过程中关羽镇定自若,说说笑笑,让我感受到他的坚韧,勇敢,镇定。
三国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曹操老谋深算,他煮酒论英雄,试探刘备野心;他杀死接待他的吕氏一家,竟提出宁叫我负天下人的怪理。
张飞豪迈骄纵,长板桥一声吼,退了曹操百万兵;三英战吕布,给关羽报仇不顾自我;
诸葛亮神机妙算,才高八斗,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动了他,他舌战群儒,唇枪齿战,七擒七纵更表现他的仁义和韬略;
周瑜一毛不拔小气,他要杀死诸葛亮,让自己成为中国第一谋士,最终也因肚量太小丧了命。
三国演义可以说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他是一曲逐鹿中原的男儿颂歌。
初中三国演义读后感7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