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三国演义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文案君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篇1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每当这首《临江仙》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耳畔就仿佛响起古典剧《三国演义》中杨洪基那深沉而雄浑的音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静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涟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随着歌声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都缘自《三国演义》——心中永远的经典。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一部详尽而宏大的历史。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约110多年的历史。它被学者们列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确实无愧于这一美誉。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

品读三国,掩卷凝思,一个个英杰才俊在我脑海中翻腾:一方霸主如曹操、孙权、刘备、袁绍;博学多才的诸葛亮、庞统、徐庶、张昭;骁勇善战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吕布等等。这些人或奸诈,或忠厚,或暴躁,或机智,形态各异,不胜枚举,他们身上的英雄气概渲染着一代又一代雄健的国民,久久难以消逝。

展开三国风云历史,最值得一提的要数闻名遐迩的“赤壁之战”。精彩的草船借箭突显诸葛军师“上至天文,下至历史”的神才谋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胆忠心的大将黄盖为保全大局,不惜上演苦肉计,假降曹操,为火烧赤壁告捷打下头阵;还有风流倜傥的大都督周瑜,虽足智多谋、英姿勃发,只可惜心胸狭窄,最后大业未成身先去,活活气死在江东。

就这样,《三国演义》我读了很多遍,对书里的很多经典故事更是倒背如流,从中也得到很多启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是必不可少的!诸葛亮制造的木牛流马大败曹军;刘叶发明的投石机大败袁绍;诸葛亮布下的八卦阵更是所向无敌!看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谁拥有了知识,谁就能轻而易举获得战斗的胜利!

同样,当今世界,谁领先,谁获胜;谁落后,谁挨打。一个个惨痛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发奋图强,好好学习,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学到更多的新科技,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篇2

在《三国演义》中,蜀国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听信谗言,不重用姜维,才导致了蜀国的灭亡,这似乎已成为现代人对蜀国灭亡的共识了。然而要是拆穿西洋镜,换个角度看,蜀国之所以灭亡,刘禅昏庸固然是原因之一,而蜀国不得民心,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不符合实际,更是主要原因。

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为什么不符合实际呢?这还得从诸葛亮的北伐谈起。诸葛亮虽在北伐中数败魏国,但从总体的战略上却算是失算的,应该说是聪明人做出的违背客观实际的糊涂事。诸葛亮在“王业不偏安”的思想指导下,担心在当时屯兵相持,曹魏会壮大难除。因而,不度时宜,不自量力,不惜千里运粮,连年劳师远征。曹魏采取战略防御方针,以逸待劳,据险固守。这样,蜀军往往因粮草不足,不能以战养战,屡遭挫败,因而也弄得蜀国疲惫不堪。

诸葛亮死后,他那不符合实际的战略方针也未曾改变,因为继任者姜维,也是个“心存汉室”,主张“王业不偏安”的将领,更不看客观条件是否成熟,有无可能,也连年出兵北伐,竟有“九伐中原”之说。长期而频繁的战争,动师扰民,严重地损耗了国力,把疲惫的蜀国终于拖到了崩溃的境地。当时,吴国一使臣出使蜀国后回去报告说,所到之处,“士皆饥色,民皆菜色”。蜀国境况如此,怎能安邦定国,统一天下呢?据史书记载,蜀汉灭亡时,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却养了四万官吏,十万二千士兵。平均七户养一官吏,九人负担一个士兵。这样官满为患,兵多民少,怎能不兵败国亡呢?

历史证明,要想统一全国,必须有雄厚的社会经济力量做基础。当时,蜀国的经济虽有很大发展,但其实力仍不足以统一全国。曹魏、东吴的经济实力也是这样。在历史条件尚不成熟的时候,曹氏父子未能做到的,孙权君臣不能做到的,诸葛亮也不可能做到。尽管他鞠躬尽瘁,也是劳而无功,谋而不成,得不偿失。

历史曾经反复证明,任何雄才大略的人物,包括具有诸葛亮一样聪明才智的伟大的人物,如果试图干那种超越客观条件的事情,都只能以失败为其归宿。蜀国的灭亡就是最有力的明证。

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篇3

这个暑假,我读了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这部书的确是堪称神来之作,不仅将历史上的很多真实事件写进了著作中,增强了真实感,而且同时有杜撰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让著作读起来更加有趣味。

如果说我对哪个人印象深刻,那么我最想写的人物就是诸葛亮。诸葛亮,号卧龙,曾躬耕于南阳,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满腹诗书,书中说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但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是这样的吗?未必如此。

虽然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但根据一些史学家的研究,觉得《三国志》是比较尊重史实的著作,著作中介绍的诸葛亮是一个善于治国的人才,但其军事才能并不是像三国演义中写得那样厉害!

个人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主要表现在战略规划和治国方面,在军事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建树。有史实为证:诸葛亮在襄阳时,已经颇有名气,因此刘备慕名而去,而知名的隆中对其实表现的是诸葛亮的战略才能,他知道怎样逐鹿中原,政治智慧和战略才能卓著,但诸葛亮出山后,并非书中所讲的直接指挥将士打仗,譬如知名的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等故事都属于杜撰。再举一例:例如刘备取得西川以后,最信任的人是法正,而不是诸葛亮,而法正正是与老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大破曹操,斩杀魏国名将夏侯渊的军事参谋。

再者,即便是夷陵之战中,刘备亲征,也没有带诸葛亮随军,如果诸葛亮的军事草能真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般深不可测,刘备断然是不会不委以重任的,毕竟正如孙子兵法所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篇4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由明代作家罗贯中编写而成。《三国演义》闻名遐迩、妇孺皆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价之宝。

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分别代表了三种优良品格:仁义、忠诚、勇猛。相比之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就显得比较阴险狡诈,而“史上最强军师”诸葛亮则是智慧的代表,《草船借箭》一文记述了诸葛亮用计谋筹得了周瑜故意为难他而让他在三天之内弄到的十万多支箭。作者罗贯中通过一系列事件将书中的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三国演义》不仅文学功底深厚,还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吕布因为见利忘义,先是认董卓为父,又被王允的美人计诱惑认王允为义父,被后人成为三姓家奴,后来被曹操抓住,这位“识货”的丞相十分欣赏吕布的武艺,但是因为吕布是出了名的见利忘义,怕他反过来被人利用来谋害自己,就将吕布杀了。如果当初吕布忠诚一点,该跟谁姓就跟谁姓,该做谁的手下就做谁的手下,还会落得这番下场吗?

关羽就是和吕布完全相反的人物了。关羽早先被曹操留住,给他好吃好喝好衣好住。千方百计想让他改变主意为自己所用,但关羽却不领情。曹操赤壁战败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关羽于心不忍,还是把曹操给放了。本来诸葛亮是让关羽趁曹操实力大减的时候去捉拿他的,并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心软放了曹操就会脑袋搬家。最后若不是蜀国满朝文武求情,说不定关羽就被处置了。

刘备是个仁义的英雄,好几次他在逃难路上带着各种老弱病残的老百姓赶路,老百姓哪有训练有素的军队走得快呀,所以刘备他们不得不走走停停,众将都劝刘备丢下老百姓自己赶路,刘备哪肯丢下老百姓一走了之?刘备还把曹操说过的话反过来说: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叫我负天下人!

这样一部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文学功底深厚,又给人有益的启发的作者,能不是一篇传世佳作吗?

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篇5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个寒假,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书中刻画了近两百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不同的性格,被作者罗贯中刻画得淋漓尽致。义重如山的关羽,阴险多疑的曹操,爱民如子的刘备,嫉贤妒能的周瑜等。而诸葛亮更是作者心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他不仅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他也是我最敬佩的人物。

诸葛亮至死效忠于刘备,一心为他统一三国,才想出这么多成功的计谋。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它,不能轻言放弃。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巧摆八阵图,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这些计谋都叫人意想不到的。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诸葛亮这样的精神。告诉人们在做事之前,要先把事情考虑好,谋远虑足,不要鲁莽,用智慧去解决问题,遇事谨慎小心。看到诸葛亮,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我做到了吗?在每次完成事情之前,我总是不计后果、鲁莽行事,以为遇到困难时总会有办法解决,等到真的有困难了,才发现没那么简单,就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做事情就事半功倍了。有时我还没认真去想办法,就知难而退。回想起来,我这种做法是多么惭愧呀!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每位英雄都给我留下不同的感想。从这一个个故事中,我有了很大的收获。

关于三国演义个人的读后感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