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文案君给大家带来关于《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
实话说在看此书前对王小波未有太多了解,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写了几本书。这样说太不好了,毕竟我现在这么喜欢和崇拜他。言归正传,初看此书我感到非常的吃力,书中提到了大量的人物、典故、以及名词,说来惭愧,我大概都不知云里雾里,被王小波提出来最多的人非罗素莫属了,诸多篇幅中可见罗素的只言片语,王小波说他记性不好,我在这里持怀疑态度,你要是让我想想罗素说过些什么,恐怕我只能翻翻白眼了。
对于像我这种对没有常识的人来说,能够看到王小波的作品真是再好不过了。一开始我看不太懂,勉强插科打诨糊弄过几篇,然而发现并没有太大的收获,于是我把文中所有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的常识点通通问了度娘,不得不说收获良多。比如说知青___,戊戌政变,纳粹德国,等等。我不知道我写的这些会不会有人看,倘若有幸有人看的话是不是会说,这些都是常识好吗,地球人都知道。很惭愧,我不知道,准确地说,是我不了解。当然我不是说王小波写的是一本关于历史关于常识的书,以上所列在文中只是蜻蜓点水。我只是想说,假如你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假如还想知道的更多,《沉默的大多数》会是许多常识中的支点,而求知便是杠杆,仅此而已。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2
有人对王小波的评价是:“小波的写作一直追求常识和有趣,在他的杂文中不遗余力地普及常识让人印象深刻”。读完《沉默的大多数》,我认为这评价是十分贴切的。
这本书刚开始翻阅的时候读起来是有点昏昏欲睡,可能我当初是报着随意读读的心态吧,后来再翻阅这本书,我发现书中对问题的剖析都很深刻和引人入胜,后面的文章我都是边读变思考作者对一个事件的分析,觉得越发有趣,对平凡的事件得出深刻的结论,确实让我受益良多。
在其中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一只猪拜托了人对猪的生活做的种种限制,到处游荡,模仿各种声音,桀骜不驯,但是赢得了知青们的喜爱,但是老乡和领导却十分讨厌它,后来因为总是学汽笛叫使出工的人提前收工,领导们准备围剿它,但是它最后还是逃之夭夭。
知青们对于这只特立独行的猪的喜爱,大概源自于它敢打破规则,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吧。即使在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被处处设置,从小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到大学要选个好专业以后才有出路,大学毕业要找个好工作以后才能好好生活,恋爱结婚要经过父母首肯同意,要努力工作以便存钱买房,诸如此类。我们不能说这些都不对,但是很少年轻人会喜欢被这样设置吧。冲破的人只是少数,并且被人们称为异类。我们对敢于冲破的勇者报以羡慕,钦佩,但让我们自己来,我们总是不敢的,大部分的人已经习惯于这种设置,并且安之若素。确实,即使在如今的社会,特立独行还是会被理解为叛逆,耍个性。我们当中的很多人还是想要设置别人生活,或者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或许正因为这个缘故,我们一直怀念那只特立独行的猪吧。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3
歌德曾有一句话是,“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高尚的人谈话则是让人能够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进行淬炼。小波的这本书的确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是做到了,这可能也是因此近年来很多人将他推上神坛的原因吧。但是就我从这本书里认识的小波而言,我觉得他更像是生活在周围的一个普通而又有趣的人,不时地倾诉着他朴实的思想。
读这本书有种如鲠在喉的感觉,朴实的语言以及平淡的情感,似乎并不需要细细咀嚼便可以吞咽,然而当我想用肠胃去进一步消化它时,却发现如果不挑出里面的刺,它只会是我身体里面刺痛我的异物。所以每篇文章读到一半时,我都习惯性愣地迟疑片刻,生怕有被遗漏的刺。如此一来,读这本书的确没法让人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因为既没有让人大彻大悟的道理,也没有令人惊艳的文笔。但是你若静下来读它,至少可以驱赶心中些许的浮躁。之所以要静下来,是因为静默能让你更理性,而保持理性也正是王小波这本书劝诫读者去拥有的习惯。正如扉页的那句话所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这本书最先让我产生好感的是自序里面的那句“我对读者要求的,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忽略我的那一份恳切而已”,那感觉就像是一位好友在跟你探讨他的思想和观点,你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倾听下去。没让人失望的是,书中没有一处语言会让你感觉到严肃或是犀利,没有一个观点是站在至高点用俯视的姿态来表达。这应当是很合我口味,因为我总是希望观点能够被平等地表达,我也喜欢在云淡风轻中去思考一些有趣的事情。
同时,书里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作者思想中理性的光辉,而学会理性地思考我以为便是我在书中最受益之处。比如在书的第一篇文章《沉默的大多数》中,作者就指出在恶劣的环境下,话语通常让人陷入思维的移植和灌输中,个性和人性都被严重的抑制,反而选择沉默是保持理性的方式。但是沉默的大多数内心的思想无法得到表达,导致了非理性话语占据了公共文化思想的主导地位,因此作者本书的立场正是站在沉默的大多数这一群体这边,试图让话语成为理性思维的交流。又比如另一篇文章里面提到,“我就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决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他希望人拥有明辨是非的理性,不会被动地接受善恶标准的灌输。作者所赞成的那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也是为了说明思想和知识的参差多态才是人幸福最根本的来源,而理性则是保证思想自由的前提。
不论是中外历史,社会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陷在教条地传承之中,理性要么被主流唾弃,要么被生活掩埋,社会发展也因此极其缓慢。而当理性被重新唤起时,社会变革则开始轰轰烈烈地开展开来,自然科学、人文艺术也迅猛地发展丰富起来。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通常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理性能让你不被情感所蒙蔽,理性能让你批判地接受外界信息的输入,理性能让你的思想真正独立。或许当全社会崇尚理性时,才能让整个社会思想真正地解放,去拥抱自由,精神文明才能极大丰富。
作者自然是没有想在书中对理性的价值做一番高屋建瓴的评论,毕竟这不是他的风格。然而书往后一读,通篇点到即止的论述风格实在让我咬牙切齿。论点总是给人一种只可意会的感觉,捅破天窗的工作只能读者自己去完成,而其论据则通常是荒诞不经的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未免过于牵强。也许这涉及个人文学层次的问题我无法体会,但至少在我希望借助作者的思想去思考时,会感觉这种思考犹如空中阁楼一般缺乏支撑,即便存在也是在风中岌岌可危。
除却思想的深度,思想的广度同样让我无法认同。作者在___中经历了思想最不自由的年代,因而对思想的自由尤为看重和珍惜。而理性这一思想自由的先决条件,在那个专横的时代而被人们所摒弃。然而作者反复提起那段过往的经历,让我感觉像是听单曲循环的歌曲,熟悉无比的旋律给不了一丝的惊喜。另外,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看法似乎仅源于儒家经典的部分观点,而且援引的观点也基本局限在罗素先生的话语中,这让本已狭隘的思想维度更加地封闭,极大地削减了该书的阅读性。
所以总的来说,我心中的王小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他既有种种的不足,又有高尚的思想。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更多这样思想的人,而不仅仅被供着的思想。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4
以前不了解王小波,唯一的印象就是语文课本里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关于这篇文章,老师说:“王小波这是在借猪喻人,喻别人,喻自己,他绝望,他在反抗,在批判......”对此,我当时的看法是:“不就是下个乡、插个队,至于这样吗?”我只是想简简单单地看个故事,好在王小波的文字很通俗,有些小幽默(我当时才不管它是不是黑色幽默),最重要的是,他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我——他才不管别人信不信。
所以,故事看得挺舒服。王小波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
看《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用不少篇幅在谈___、骂___——我虽然不喜欢___,但也没兴趣看别人没完没了地批判___。而王小波不一样,他好像借着___骂了整个学术界——上下两千年的学术界,而且都很有道理,更重要是有趣。
在书里看来,王小波是这样一个愤青:只念过一年初中,却自学考上了人民大学;本科学了理科,却赴美留学修社会学;大学毕业开始写作小说,但对物理化学甚至计算机的热情并未减少......这才发现,王小波竟然是我最佩服的那一种聪明人。
王小波善用比喻类比,而且很多是那种极其粗俗的类比,这正合我的口味——我认为越是粗俗越是容易理解。幽默,有俗有雅,也有典故,但绝对是黑色幽默。很多文章给我这样一种感觉:我想骂人,但我是文明人,不能直接骂。于是,我先讲一个故事,故事很真实,但故事里的人好像有毛病;我再引一些典故,摆点事实,都很有道理;然后说着说着,突然发现,故事里讲的不就是我刚才要骂的那个谁!最后,几句精辟的说理,干脆的结尾。
至于王小波都骂了谁,骂了什么,就不说了。
有些文章看不懂,也有些文章有点枯燥。
说王小波是愤青,我承认;但我要坚持:王小波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理有据的,王小波是学理科的——是讲理的人!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5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杂文集比作者的小说更令我喜欢,20多年前的文字,如今读来依旧有醍醐灌顶的感觉。没有找到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版本,现存市面上的都是缩水了一大半的新版本,不知何故,另一本杂文集《我的精神家园》里收录的文章和这本并不重复,我猜或许现在一拆为二出版了。
尽管在大学时对王小波就已经有所耳闻,但直到毕业后3年才开始阅读他的文字,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大学时候的我有着更多的激情和叛逆的冲动,对他文字里描述的那愚蠢的十年部分应该会有更多的共鸣。但现在毕业三年多,对他文字里的理性和幽默更为欣赏。
尽管他经历了那段特殊的时期,为此被浪费了大段年华,但文字中没有怨恨,也没有推卸,有的只是对读者平静、乐观地恳求,超脱了一般人的境界。希望中国的知识分子多一点像王小波这样的人,不要再拿道德说教和价值批判说事,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数。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以此自勉。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8
浅浅的说理~
《论战与道德》:“看了好电影不觉得好,你就不够好;看了坏电影不觉得坏,你就成了坏蛋”,想起最近大热的《战狼》,网上出现“你不看就是不爱国”的可笑言论,又因中戏一老师批评《战狼》而遭受网络暴力,这样的论战令人胆寒。《“行货感”与文化相对主义》:“最能说明你是一件货物的事,就是人家拿你干了什么或对你有任何一种评价都无须向你解释或征得你的同意。”“人生活在一种文化的影响之中,他就有批判这种文化的权利。”“文化相对主义是人类学家对待文化的态度,可不是让宋公明当行货,也不是让非洲的女孩子任人宰割。”《救世情节与白日梦》:“解放的欲望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真解放,比如曼德拉,圣雄甘地,我国的革命先烈,他们是真正为了解放自己的人民而斗争,还有一种假解放,主要是想满足自己的情绪,硬要去解救一些人,这种解放我叫它瞎浪漫。”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9
还是说说王小波的作品吧。《沉默的大多数》其实是一本王小波的评论集,他的语言诙谐、幽默,极具讽刺意味,同时又充满智慧。这种智慧体现在,他的评论都是有的放矢,都是能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绝非哗众取众,敷衍了事。这种智慧还体现在引经据典,从孔孟程朱到罗素柏拉图,各种名言典故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可见其知识的渊博和阅读涉猎之广泛。正如王小波自己所言,他是个理科生,又通晓历史文学,还做过社会学工作者,最后成了一位作家。所以他懂的要比其他人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注也比其他人更密切一些,评论的角度也就更加锐利和新颖一些。如此种种,也就造就了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成为经典。
王小波生于1952年,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中国的十年动乱,这段成长经历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所以他的作品里多是对当时的“___”和批斗运动的不满及讽刺,极力批判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醒大众,让广大老百姓都能够全面的正视那段历史,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他的评论过于极端。
比如他一直批判孔孟之道,认为中国的礼仪文化不如外国的直接、高明。比如孔子主张君臣有别,就是在歌颂等级分化,不如“人人生而平等”来得实在;再比如孟子的:“无耻之耻,无耻矣”不如”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更为生动;程朱理学更是存天理灭人欲的罪魁祸首。
可是,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孔孟之道得以盛行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古代封建王朝为了捍卫自己的王权,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必然要推崇适合当时政治制度的思想和主张,推崇孔孟之道应该说是最明智的选择。再加上中国人本就喜欢中庸,所以千百年来没人觉得孔孟之道有什么问题,即使时间推移,即使朝代更迭,孔孟仍然大行其道,仍然被推崇为至高无上的理论。
再说当代,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作为国人,大部分已经迷失了自己,欲望、金钱、声色犬马吞噬着一切。孔孟所推崇的谦卑、礼让早已荡然无存。如果现在能在年轻人中间推崇孔孟,去掉其封建的糟粕,保留其行为处事的精华,则社会稳定,家庭和睦,可谓国泰民安。这也是目前国学班兴旺,国学大师赚的盆满钵满的原因。只是他们的孔孟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金钱外衣。
其实我非常能理解王小波对孔孟不满的原因。因为在动乱的年代,人人高举虚伪的孔孟大旗,对科学工作者,对一切”牛鬼蛇神“革而命之,这样的悲惨,这样的野蛮,是对文化的摧残,更是对孔孟的亵渎。王小波的不满由此而生,事出有因,也的确有理有据,但如果全盘否定,未免显得有些极端。
读完这本书,还有一个发现,就是觉得王小波这个人太善于思考,换言之,就是他这个人太愿意瞎琢磨,大事、小事统统放在脑子里,然后让大脑疯狂运转,不停的在一件事或者几件事上折腾。这就如同一台长期运转的机器,一刻也不得休息,最终必将导致过度疲劳,机毁人亡。如果能够活得随性一点儿,不拘泥于小事,或者不去钻牛角尖,那么他的作品可能更深刻,更鲜明。也许,现在我们还能读到他的新作!
下面引用书中几句精彩评论,与诸君共勉:
1.在人间,尊卑有序是永恒的真理,但你也可以不听。
2.这种毛病就是:在使用话语时,总想交税的强迫症。
3.我认为,可以在话语的世界里分出两极。一极是圣贤的话语,这些话是自愿的捐献;另一极是沉默着的话语,这些话是强征来的税金。
4.这世界上假男人太多,真男人就会找不到老婆。
5.我不认为自己能够在一些宗教仪式中得到思想的乐趣,所以一直郁郁寡欢。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
原谅我一生放荡不羁读书少,现在才真正读进去王小波。
我的读书历程很奇怪的,还小的时候,大把大把的时间,没有出去玩耍培养社交技能,却孤僻地读了很多那个年纪不会真正懂得的书,没错就是所谓的世界名著,那些故事只留下了剧情,后来才渐渐学会分析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叙事节奏情节设置,才学会共情和悲悯...长大了,开始有思想懂得思考的时候,却花了大把的时间恶补小时候遗漏的社交技能,成为一个过分跳脱的煞笔,于是我在最会玩耍的年纪里太安静,又在应该沉默的时候选择了话语,说不清这样成长的利弊,幸好现在懂得去找寻平衡了。
《沉默的大多数》很有意思,旁征博引一语中的,思辨的魅力无处不在,一副“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戏谑和矜傲,让人很想嗤之以鼻却不得不暗地里佩服他的透彻。偏偏他大量的素材来自___时期,带着时代的隔阂,文风却暗合了90后的离经叛道,说什么都在呼吁做人最重要是有趣,操着柴米油盐屎尿屁的口吻,冷眼说着文化人的自以为是。
看得出王小波是很喜欢罗素的,一句一个罗素说了什么罗素他说得对。他说龙应台西化得太厉害,不理解中国人沉默的艺术;他直指话语一旦出口便远离初衷,不带逻辑的煽动话语带来的集体狂热足以毁灭人性道德是非的准绳;他又讥笑所谓的道德和中古遗风,说知识分子的百无一用已经达到了空喊口号而言之无物的境界;他说他宁愿选择在沉默中思辨也不要在话语中爆发,他还说,自己不得不应和的说话是为自己保有沉默的权利而缴的苛捐杂税;他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话语圈的侵蚀,却从不吝于表达自己,因为这个圈子已经分崩离析啦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