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10篇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在明清时期的经济由于闭关锁国从最顶端逐渐的走向衰败。关于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该怎么写的呢?下面文案君给大家带来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1

我读了《红楼梦》这本书。里面从第一章甄士隐梦中见“宝玉”到第二十五章得通灵宝玉绝尘缘,里面的经过是:女娲补天洞,顽石变玉却通天,兴衰成败失计算,贵贱祸福不由人,不知金玉良缘,哪管木石前盟,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尝遍人间三百味,石头回去谈空空。

这本书的意思是:石头通灵尝人间百味,世间顽愚惜真假不分。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2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书中的人物多达900多个,而其中我有一个最喜欢——林黛玉。在那样一个千顺从,万顺从的时候,只有她敢于去抗争,敢于去维护自己的尊严。一个敢于同命运、同邪恶斗争的人,才是生活的强者。而她“分骨肉”的无奈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了。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3

《红楼梦》高妙的艺术价值还在于它浸透并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比如诗词、歌赋、绘画、音乐、雕刻、建筑等等艺术领域的广泛涉入,和服饰、膳食、酒令、灯谜等等民俗文化的融汇和点缀。这些艺术、民俗在文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增强细节的真实性,还使文章富于生命力,充满诗情画意。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4

《红楼梦》带着忧伤、凄凉的气氛,让人常常想落泪,而里面的诗词之多又让人不得不折服其下,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人在研究《红楼梦》呢。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林黛玉生性猜忌,多愁善感,可贾宝玉偏偏就是喜欢她,老祖宗看不上她,便骗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林黛玉闻讯气死,而当贾宝玉揭开喜帕发现并非林黛玉,而林黛玉又身亡,悲痛欲绝。

这里让人看到古时婚姻的纰漏,它们往往全有父母处理,更为可笑的是,他们有时从未见过面便稀里糊涂地成亲了。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5

《红楼梦》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千,它丰富的内涵又有几人能够参透。一首《葬花吟》怎能概括的尽,真是一红楼一世界。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6

我读了红楼梦知道了它的原名本为《石头记》,是中国十八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一部古典小说,代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水平。内容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塑造了公子贾宝玉、娴静稳重的薛宝钗等,为我们呈现了精彩奇妙的大舞台。

我最喜欢红楼梦里面的林黛玉,她不仅温柔贤惠还特别有魅力,很直接的告诉我们她是个稳重的形象我要向她学习!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7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历史上的奇书,不同的人看它都定会有不同的收获。文学家获取了经典的诗词和巧妙的写作手法;医学家获取了大量的中医药方;历史学家获取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它留给世人太多的东西,以至不论哪个人读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收获。

《红楼梦》中人物繁多,但我认为当以宝玉、黛玉、宝钗三人为最重要。因为这三人感情的演变是小说的主线。有一种说法是宝钗赢得了婚姻,黛玉赢得了爱情。我对此持肯定态度,而宝玉呢?他赢得了什么?仅是那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一走了之吗?不!他获取的是那段带有苦味的美好回忆。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8

当我又一次翻开红楼梦这本书的时候,又一次被里面的情景感动,特别是当我读到黛玉葬花这段时,提着花篮,手把花锄,本是一片小小的花瓣,但都会引起这位淑女的哭泣。

我喜欢薛宝钗的那种端庄大方、聪明伶俐。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元春贵妃回家的时候,在大观园里帮宝玉作诗,连皇妃都夸奖她呢!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9

《红楼梦》这本书感情色彩丰富,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虽然不是那么跌宕起伏,但是十分扣人心弦。每每我看了后,心中就久久不能平静。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我现在只能读懂《红楼梦》写得很荒唐,但我相信我可以读懂它心酸之处。《红楼梦》博大精深,我次次读都能领悟其中的魅力。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10

《红楼梦》是一部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文学杰作,因为它有真正高潮的写作技巧。作者在这本书里,用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这部小说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毫不夸张地说,两个世纪以来,大观园的一草一木都牵动了读者的心。

《红楼梦》虽然晦涩难懂,可它是四大名著中文化水平最高的,所以,以后我一定要细细琢磨。

红楼梦第33回读后感1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