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穆斯林的葬礼

一个穆斯林的传奇故事,三代人的沉浮与共,爱恨纠织的凄美恋情,谱出一部由: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角色塑造的完美长篇巨作。下面有文案君来给大家分享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1

从前以为《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通篇向人们灌输“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的小说,乘着这个假期通读了一遍,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是错误的。书名中的“穆斯林”指的仅仅是主人公的身份。而故事的主线是一段玉器世家的爱恨情仇。

我觉得此书中最让我感到新奇的部分,并不是穆斯林,这一特殊的身份斯林。而是作者对文章章节的安排方式。本书以月字头和玉字头,交错形成章节。以月字为头的章节主要讲述第二代人韩子奇,梁君玉和梁君璧之间的故事。以及第三代人韩新月和楚雁潮之间无结果的爱情故事。以玉字开头主要讲的是玉器的故事。

此书中人物塑造最丰满的,恰恰是梁君玉。梁君玉的性格因故事发展而不断改变。从一开始的天真活泼,到嫁为人妇的温婉,当得知自己的丈夫和妹妹在一起时的尖酸刻薄以及对待自己妹妹和丈夫所生的女儿的飘忽不定的态度,攘读者时时刻刻感受到任务的温度。初次阅读时,我为她的精明世故和愚昧无知而感到愤怒,因为她的愚蠢最终导致了韩新月的死亡,更是让我有一种无力的感觉。但仔细想想,是动乱的社会和她丈夫的所作所为而合理造成的,也就不难理解了。

作为第三代的主角韩冰月塑造的太过于完美,昭示了她的悲剧结局。我觉得她和楚雁潮之间的恋爱情节像极了旧时的琼瑶小说中的故事。我不太喜欢这种把恋情和爱人看做自己生活中的全部的态度。

虽然最后的部分有一种不尽人意的感觉,但故事还是十分精彩的。

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2

早在三周前就看完了这本书——《穆斯林的葬礼》,当时看完后心里感觉很沉重,让我无从下笔,所以,直到今天才写下这篇读后感。想到书中讲述的故事,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自己亲自看过之后,我深深表示赞同,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

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讲述民国时的故事,让我想起了老北京的那些各行各业的老字号和文化;讲述北大燕园的景色,让我对北大和学生时代有些感伤;讲述避难伦敦,让我想起上个世纪的世界战争。当然,最最重要的还是主人公韩新月的命运和与楚雁潮老师之间的爱情。新月还是死了,带着遗憾走了。但是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真理:爱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是可以超越宗教和种族的,虽然在现实中经常会被扼杀,而正因为现实的残酷,才越发觉得这些东西的珍贵。

一本厚厚的书,承载的是一段沉甸甸的感情,《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本好书,值得一看。

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3

暑假中我又拿出当年买的书重新感受了一次主人公们的悲欢离合,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命运,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的爱情悲剧,心里还是很难平静下来。

作者对此书结构的安排也别具特色,作者在这一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作者还善于运用环境描写,以景寸情,情景交融,以环境的描写来烘托主人翁的思想情感,称托出当时的社会环境。

从这本书的书名即可分析出结局蕴含着悲的意味。新月渴望母爱,打从记事起,她就没有享受过,幸好有一个疼爱她的姑妈,才让她隐约感受着母爱。照片上的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而现实生活中的母亲是那样的冷若冰霜,她多么渴望母亲能给她一丁点的爱,甚至是理解跟肯定。但事实确恰恰相反,“母亲”反对她上大学,反对她跟不是回族的人谈恋爱,甚至在她病危之即,还去刺激她。处处表现自己是为了维护自家的名誉跟对穆斯林的虔诚,但这一切让新月发出“她是我的亲妈吗?”的感慨,这是她埋藏心中多年的疑惑。她哭着问她的父亲,韩子奇在不得以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封信,一封新月的亲生母亲写给新月的信。“新月,我亲爱的女儿:你还在梦中,妈妈却要走了,我真不知道你醒来后会怎样哭叫着寻找妈妈......妈妈走了,继续在陌生人当中孤独的旅行,不是去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寻找自己。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看到这里,我也为之动容了,不知不觉也已泪流满面,书中的主人公更是泣不成声,新月想向母亲倾诉这十几年对她的思念跟内心的苦闷,但由于体力不支,顿时呼吸急促,不省人事。

拥有生命,便是我们人生最大的乐趣。与书中的主人翁相比,我们不都很幸福吗?最起码我们拥有着宝贵的生命,这便是我们的财富。我们还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还苦恼吗?还为一些不如意的事而烦恼吗?珍爱我们的生命,树立我们的信心,相信没有过不了的砍,没有成材不了的人。

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4

“天地之间,久久回荡这琴声,如清泉淙淙,如絮语呢喃,如春蚕吐丝,如孤雁盘旋……合上《穆斯林的葬礼》”,我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是为新月,是为韩子奇,是为楚雁潮?或是这书中出现全体…….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穆斯林玉器家庭,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的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交错又扭曲的爱情悲剧……

提笔写下这段文章时,我内心实在是五味杂陈:那艘耗尽梁亦清必生心血的宝船,必定被他的血染的刺目吧?韩子奇接过那副“玉王”牌匾时,必定激动吧?…….直至新月之死,狠狠撩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我不住丢开书本,嚎啕大哭……..但是,下笔却无言,只有无尽的忧伤及回味。

新月是我在本书中最喜欢的人物了。她如同一轮最皎洁的明月,纯净如水。她虽患有重病,但她却没有丝毫的对人生的期望,她,不是林黛玉。她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啊,遇到楚老师,是她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一件事。是楚老师,在她最低落,最黑暗的时候,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她的世界,给这个有着太多的苦与厄运的女孩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光!可惜,新月还没有盼到那本与他名字并列的《故事新编》出版,没有盼到晨曦到来的他!

这以玉为纽带的世界,尽历了太多苦难。如同那风雨中缥缈的小舟,漂泊无依!“剪不断理还乱”的愁,从与梁亦清那最后一口留在宝船上滚烫的热血,到100箱美玉漂泊海外;从奇珍斋的败落,到新月之死;从玉王牌匾被夺,到韩子奇之死……..那曾经是多么皎洁的月光啊,却生生坠入了九泉之下!

但是,也许是主的怜悯,当梁君璧紧紧搂住结绿时,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这延绵了三代的世界,如同浴火涅槃的凤凰,迎来了新生!

永远别抱怨自己的苦,新月在怀着一颗残缺的心,尚且能微笑面对生活,何况我们?

每当我再次打开这本书时,那字里行间流淌着那首《梁祝》;能看到未名湖畔的白雪纷纷。我知道那是月光,那握不住的月光,对着世界最后最后的眷恋。备斋里,形单影只的他,却无法感知到,着月华如练了!

尽管孤雁丁零,尽管备斋中永无月下,醉里挑灯看剑;但那束握不住,留不下的月光,仍旧眷恋着,固执的撒在那本,《故事新编》旁。

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5

回族女作家霍达巧妙地将“玉”和“月”作为线索贯穿《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在跳跃的时间中缓缓地讲着故事,在爱与被爱中来回: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大约远在公元七世纪,一群群头上缠着白布的中亚和西亚商人,追寻传说中东方帝国的繁华,辗转数千里,来到东土大唐。神州大地富足的水土,让他们从此停留。岁月流转,一个新的民族在东方诞生了。在千年的历史中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特有的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

我对于这个民族本觉陌生,但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在一个特殊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这本书带着我与一个穆斯林家庭一起,走过时代长河中的许多跌宕起伏。

主人公韩子齐嗜玉如命,战乱年代,为了保护自己的藏玉,他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他抛下妻儿,远渡重洋。仿佛命运的作弄,在异国他乡,他与妻子的妹妹梁冰玉走到了一起。战争结束,他迫不及待的回国,带着爱情结晶女儿韩新月。他的妻子纵有再多的委屈,面对自己的妹妹,自己的丈夫,面对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她怎么可能让自己没有丈夫,让儿子没有父亲?只有梁冰玉知道,这个家是容不下她了。于是,韩新月便失去了亲生母亲的陪伴。韩新月委屈,不解,为什么照片上的妈妈看着那么慈祥,而现实中的妈妈,却是那么的陌生……随着新月的长大,一代人的恩怨情仇渐渐落幕,一代人的悲欢离合又在上演。

韩新月,如玉一般的女孩,美丽,聪明,善良。与一个女孩的所有的赞美词汇都可以加在她身上而毫不夸张。她爱她的家,却不理解她的家,她不明白爸爸妈妈的争吵,她不明白爸爸的懦弱,她不明白妈妈的盛气凌人,她更不明白妈妈看到她似的眼里偶尔流露出的冷冷的光。她与楚雁潮的爱情美好而又坎坷,却被无常的生命,斩断了所有的梦想……

在新月离去多年之后,远走异国他乡,做了一辈子如无根飘萍的梁冰玉回来了。这个不被人承认的妻子和母亲,为了寻找遗失的亲情,为了寻找日思夜想的女儿,踏着自己的痛苦急切地回来了。然而一切都是物是人非事事休,博雅宅仍在,可她渴望见到的和不愿见到的却都已被岁月带走。

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结构形式,单数章节写“玉”,双数章节写“月”。玉,象征着财富和地位,“玉”的章节写是主人公韩子奇从易卜拉欣成为一代“玉王”的艰难历程;月,象征着纯洁、善良,写的是韩子奇的女儿新月和楚雁潮凄美动人的爱情。

两个世界被一道无形的大门所分割,却又不得不重逢。读者刚刚在这个世界读到动情处,这一章节却完了,轮到另一章中的另一个世界。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整理好情绪,重新投入另一个世界,也带着上一章的感情去读。这种交替式的叙述带给人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读者就这么跟着霍达,仿佛穿梭在一条两面墙壁在上演两条命运线的细长胡同中,当走到尽头时,胸中是一股硬实的填在心头,挥之难去的忧伤。



高中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