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2022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名人传读后感

在黑暗的人群中脱颖而出,在孤独的世界中不屈不挠,强忍着一切痛苦,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或许只有他们了,《名人传》中的英雄。下面是文案君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1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书中讲述了三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了伟人。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艰难与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在这三位伟人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可他的童年却十分悲惨。

16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变成了挥霍无度的酒鬼,这些不幸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音乐当中去,很快他就成名了。可就在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听力在渐渐衰退,到后来一点儿都听不见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痛苦呀!但贝多芬仍然没有放弃,创作出了许多作品。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一个和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人——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儿时的一场大病,使她变成了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

然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开始学习说话、拼写单词,她用加倍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还成为了著名作家。同样,书中的另外两位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逃避,不能退缩,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只要你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2

一位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位是意大利的艺术家,一位是俄国的文学家。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过度,却有着同样的人性的真、善、美,同样为了一份事业而献出毕生精力。永远坚信只要自己坚忍果敢,不因痛苦与劫难而一味地沦落,就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辉煌。

贝多芬“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

年少的贝多芬就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强制逼迫下学习音乐,也开始了悲惨的童年。贝多芬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当他遇见莫扎特时,增加了不少经验,但灾难又一次降临,贝多芬双耳失聪。正如傅雷所说:“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但贝多芬没有放弃作曲、放弃生活。终于战胜了命运,写出了《英雄》、《田园》等不朽的佳作。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

米开朗琪罗“愈受苦愈使我喜欢”。

米开朗琪罗出生于市民家庭,有很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功底。但教皇们给他的巨大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他在建造尤里乌斯二世的陵墓时还要受着新教皇的压迫。他没有自由,没有反抗,只有被教皇当成牛马来使唤。七十余岁还需爬上梯子弯腰作画。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他的忍让成就了他的艺术,却也摧残了他的灵魂。这个时代成就了他的伟大,却也限制了他天才的发挥。

托尔斯泰“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享受着高等教育,富足的生活。但他并不快乐,他因自己的富裕与安逸而羞愧不安;他身居上层,却永远为下层人民着想。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与社会决裂,但他没有力量,没有支持,永远孤独。他与上层贵族为敌,得到了开除教籍的结果。八十二岁时,他离家出走,最终死在了一个火车站。托尔斯泰一生都在关心广大生灵的脆弱与渺小,传播着爱与宽容。不愧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学习贝多芬的坚持,米开朗基罗的隐忍,托尔斯泰的博爱。他们永远是精神的传承者,传奇的创造者,世界的征服者。

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3

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寒假中,我看了许多有意义的书籍,如:《简爱》,《名人传》,《环球发明》……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名人传》。

《名人传》这本书讲述了许多对世界有贡献的名人。看了这本书,我体味出一个道理:有些事如果认真去做,可能难事就会变成易事;如果不去做,易事也可能变成难事。纵观历史上的许多有重大成就的名人都是能够正确对待这一问题的。

例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是近代力学,光学,天文学的奠基人。也许你认为他从小一定是聪慧超群的神童吧?其实不然,牛顿小时候并不聪明,智力迟钝,呆头呆脑的,曾经还留过级,被老师认为是不可造就的人。但牛顿并不因此而自暴自弃,他以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勤勤恳恳地做科学研究。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别人用一倍时间做一件事,我就用十倍时间去做。”终于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物理学家。

我国的大画家齐白石,他的画之所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和他一生辛勤地练画是分不开的。正如他在一首诗中所说的:“苦把时光挽画禅,功夫深处见自然。”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如:爱迪生,爱因斯坦,李时珍,居里夫人……他们都是如此,可见与其不做,还不如认真地做好啊!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生活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才的条件总比别人好,虽然他们也想到过事业,但往往缺乏认真做的行为而功亏一篑。反道有些人虽然条件差一点,却能够持之以恒的去作,终于在逆境中发奋成材。我觉得像他们这种人,长大才有出息,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在我们的学习中,应该大力提倡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一切从我做器,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4

当我们谈贝多芬时,我们谈些什么?

与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谈起贝多芬、谈起米开朗琪罗,就感觉曲高和寡、阳春白雪。对艺术、对艺术家总觉得很遥远、很陌生。去年夏天,在伦敦住过几天,每天早晨都乘24路BUS从Pimlico的travelodge去TrafalgarSquare,每次都喜欢在TheNationalGallery门前的石狮旁坐上一会,看广场上的白鸽飞起飞落,听大本钟的报时去又复来,就是始终没有动下进Gallery的念头,欣赏一下梵高的《向日葵》、达芬奇的《圣母》,以及波提切利、米开朗琪罗、塞尚的真迹。元旦前夜的新年音乐会上,竟能在勃拉姆斯交响曲和久石让的作品中酣然入睡。与狐朋狗友们谈起近现代书法绘画作品,熟悉¥后面的“0”胜过作品本身。

就这点艺术细胞,你还跟我谈贝多芬、谈米开朗琪罗、谈托尔斯泰。是的,我们今天谈的不是他们的艺术作品,而是艺术家本身,是艺术家们如何“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的。

艺术家们都有一个悲惨的世界。这个悲惨可能不是物质的、世俗的,但一定是精神的。他们的人生都是艰苦的,他们不甘于平庸凡俗,没有光华、没有幸福,在孤独和静寂中展开无日无之的斗争。所以,我们看到,贝多芬失聪后,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看见他“温柔的眼睛及其剧烈的痛苦”。所以,我们看到,悲观主义侵蚀着米开朗琪罗,他精神所受到的苦役甚过肉体。他是受虐狂,“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我的欢乐是悲哀”、“千万的欢乐不值得一单独的苦恼”。于是,我们得到一个这样的教训: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艺术家们都是通过战胜自我而影响人类的英雄。这种英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而是只靠心灵而伟大。贝多芬是人文主义的先锋,指挥着每个自由的“我”,即然不能像拿破仑那样征服王国,但至少要征服自己的心灵、感觉和情操。他蔑视权威,认为亲王之所以为亲王,是靠了偶然的出生;而他之所以为他,是靠自己的努力。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他战胜了自己的贵族出生和伯爵头衔,把目光更多转向战争中的士兵、没有土地的农奴。他主张无抵抗主义,“勿抵抗加在你身上的恶”,“不抵抗罪恶是对于罪恶最有力量的斗争”。他呼吁,“要爱你的近邻”,“爱和你一起生活而障碍你的人”。

艺术家的人格都是分裂的。这种分裂,或因个性,或因生活,或因社会。米开朗琪罗在艺术上、政治上,在他一切行动和一切思想上,都优柔寡断。他永远让步,直到死,都在努力挣扎,可没有力量奋斗。他没有朋友,拒绝与任何人合作,一切都要自己动手。他的傲慢、猜忌,时常把最忠诚的朋友变作最凶狠的仇敌。他为宗教服务一生,与几任教皇签订创作契约,但他是艺术家中最倾向于异教精神的一个。托尔斯泰的一生总在斯多噶主义与伊壁鸠鲁主义间摇摆,不加入任何党派,不染任何国家色彩,脱离教会。但他又认为“宗教意识”是惟一能团结人类的成分,涅赫留多夫是他的真实写照。他永远不想信别人的真诚,只能在皮埃尔、安德烈的英雄形象中达到精神的解脱和神秘的欢乐。

当我们谈起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时,我们所谈的并非是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本身,而是他们成为伟大的经历,是他们追求伟大的理想。与这些艺术家相比,现在的艺术人更多注重技巧的训练,更多注重市场的评价,更多注重位次的排名,而忘记了心灵的培养,忘记了价值的创造,忘记了世界观的传递。真不知道现在的创作环境和氛围是进步了还是退化了,还能不能创作出传世的艺术作品。

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5

传记里的三人,一是音乐家,一是雕塑家兼画家,一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他们或由病痛的折谋,或由遭遇的悲惨,或由内心的惶恐矛盾,或三者交叠加语一身,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呼吸,毁灭了理智。他们所以能坚持自己艰苦的历程,全靠他们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

2世纪初,整个欧洲资本社会普遍存在拜金主义的倾向,一切都以利己为中心的价值观念,使社会变得庸俗不堪。在物质意义决定一切欺小凌弱的暴力成为国际秩序的时代。人们需要的是高尚的精神,甘愿自我牺牲,以痛苦王为人类献祭的榜样。因此,正是罗曼罗兰所说:“我们要打开窗子,我们要让新鲜的空气进来,我们要呼吸英雄们的精神。”他想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他选择了9世纪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和9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为他们立传,是希望这些艺术巨匠的精神能引导人们脱离低级的生活。

年轻的朋友们,生活是广阔的,但并非处处都开满鲜花,更不能指望处处都有林荫道,有的地方是崎岖陡峭的小路,有的地方甚至棘刺丛生。这里记述的三位伟人虽然出身经历不同性格特点迥异,但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样都需要面对这样那样的困难,障碍、承受这样那样的磨难、挫折或失败的打击,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生而平等的。人生就是奋斗,幸福就产生在奋斗的过程之中。不经奋斗的来的享受不会给人带了任何快乐,只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后攀登上生命的巅峰,才能感受到灵魂升华的喜悦。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创造的,要想让生命迸出火花,没有任何捷径,也不必乞灵于神灵。可以视为神示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贝多芬所说的:“人啊,靠你自己吧!”

罗曼罗兰说的不错,生活是严酷的,对那些不安与平庸的人来说,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


有关名人传读书心得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