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两个典型治世是哪个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汉朝皇帝

  想要了解无为而治的两个典型治世是哪个,先得了解一下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无为而治是最早出现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道家治国策略。该理念出自:《道德经》,由老子系统的提出。他的核心思想是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或不去治理),而是当政者不去过多地干预,顺其自然,让百姓和社会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典型治世——文景之治

  汉朝建立之初,国家找不到四匹毛色一样的马来拉车,社会经济极其破败,汉高祖刘邦在白登被匈奴围困也只能选择屈辱的和亲。这时国家采取了黄老思想的道家治术,既以黄帝和老子的思想来治理国家。

  文景二帝轻徭薄赋,劝农劝桑,汉文帝甚至在文帝二年十二年减田租税一半,在文景十三年下令免除一年田租。

  而文景二帝都十分重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也没有添,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上行下效,全国的官吏都变得节俭起来了。

  同时重视德治和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不扰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文景之治是:“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后世百姓文人帝王也多怀念文景之治时期的盛况。

  无为而治的典型治世——贞观之治

  唐高祖李渊为唐朝制定下了尊祖崇道的国策,在这个国策下,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尊崇道教,同时用道家思想治理国家。

  为此唐朝采取了三省六部制来分离皇帝的权利,以避免政令出错,唐太宗规定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出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

  同时唐朝采取了道家思想的慈悲心态,减轻了刑罚,同时进行劝善。《资治通鉴》记载:“辛末,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之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唐太宗放三百九十个死囚回家过年,让他们第二年秋天再来,结果到了第二年没人监督,死囚都赴约回来了,于是唐太宗就赦免了这些死囚。

  同时唐太宗重用道士魏征为丞相对起纳谏如流。唐太宗采取以身作则带头节俭让社会风气为之一清。

  后世明太祖朱元璋评价贞观之治是:“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贞观之治,式昭文德。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

相关栏目
    相关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