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三次落榜,后面为何能成为晚清的重臣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唐朝皇帝

左在考试场上受挫,无法沿着“正确的方向”进入上层社会,进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然而,左的抱负和才华受到当时许多名臣的赏识和尊重。

今年9月5日是晚清名臣左逝世130周年。 左一生坎坷。 他年轻的时候曾三次去北京参加考试,但是因为很多原因,三次都失败了,最后他离开了北京。 1868年,当他来到北京担任陕西和甘肃的省长时,已经30年了。 左在北京逗留了10天,许下五年和平的诺言后离开了北京。 1881年,左奉诏入京。不到一年,因为调任两江总督,他再次离开北京。 1884年,左唐宗再次被召入京,担任军务大臣。不久,他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离开北京,负责福建的军事事务。 1885年,左因病在福州去世。

道光十三年(1833年),22岁的左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考试。 左唐第一次来北京,他住的地方,没有办法通过考试,大概住在胡林翼家。 这一次在北京,左虽然落在了后面,却得以结识胡林翼,建立了终生的友谊。

胡和左是世家大族——左的父亲左观澜和胡林翼的父亲胡大元是岳麓书院的同学。 此时,胡大元是北京的官员,全面负责史(负责修史)的事务。 这个时候在北京,左可能已经在胡林翼的家里住了很久了。 胡和左同龄,胡林翼只比左大三个月。最难得的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谈论古今政治,废寝忘食。 担心噪音会影响家人,“我们整晚都在谈论古今大事,甚至每次暴风雨都在床上。”在暴风雨的夜晚,他们一起移动床,在雷声和雨声的掩护下彻夜长谈。

只是在《胡林翼集》和各种版本的《胡林翼年谱》,包括与胡大元同时任官的翁同龢之父翁新村的日记中,都没有找到胡氏家族最开始居住的地方。

考试不及格后,左唐宗写了八首诗《燕台杂感》,讲述他这次的所见所闻所想。 在诗中,他虽然感叹“冬天穷,我要去烟台”“离开衣服就老了”,但也强调了“我要和北京西山的猿猴鹤们重新开始”的志向:我要和北京西山的猿猴鹤们见面,再来北京看看。 从字面上看,左在业余时间和他的朋友去西山为北京的考试做准备。




在北京期间,左的新婚妻子周在湖南老家听说左在北京病重,不禁非常担心和担忧。 虽然事后得知只是谣言,但当时交通不便,所以周陷入了肝气亢盛的疾病。

道光十五年(1835年)二月,左第二次进京赶考。 在去北京之前,他的妻子正在分娩,所以左非常关心,到达北京后经常给家里写信。 从左唐宗3月22日写给周汝冲的信中,署签的“御铁门周宅书”显示,左唐宗这次进京赶考,就住在铁门周华甫家。

如今的北京西城区有“铁门胡同”,北起西草场街,南至罗马街。 铁门的名字始于明朝,最初是一个老虎养殖场。 后来演变成铁门巷,1965年改名。 左居住的铁门,应该就是今天铁门胡同一带。

不幸的是,左这次去北京,因为水土不服,病得真的很重。 因为生病,加上思乡之情,左在北京过得并不开心。 在给妻子和哥哥周如冲的信中,经常有“水土不服”和“心里不太高兴”的说法 客串也很无聊,想家,想家,开心也很无聊。 左在这次会议上自我感觉良好。 名单公布时,他在初选中排名第15。 但是,没想到湖南多录取了一个学生。宣布后,我撤下左的试卷,把名额分配给了湖北。左只被当作“誊本” 临摹的主要工作是临摹皇帝的回忆录,相当于文书之类的。 虽然如果他将来表现好,他可以作为一个小官员被释放,但左不愿意屈服,回国准备第三次科学研究。

道光十七年(1837年),十二月初,左第三次进京 路过汉口,遇到欧阳晓岑(字兆熊),两人一起走。 被评为英雄的左唐名联:“行三千里,我是过客;管重湖800,你也书生”就是写在这一年。 欧阳晓岑在《水窗里的春天》中记录了一段被左广为引用的轶事:在汉口的渡船上,左写信给他的妻子说“船上有贼,但他笑而不言”,告诉他的妻子他在说笑中赶走了上船的贼。 同船的欧阳问左的仆人,他在哪里遇见强盗。仆人说没有,但左在梦中遇到了小偷。 然而,欧阳晓岑的记载只是用来开左爱吹牛的玩笑,并非史实。 因左唐宗当年进京,未带仆从,翻查左唐宗写给妻子的书信,并无遇贼的记述。

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月,左到达北京,仍住在铁门处的周华甫家中。 在这次考试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左唐宗致力于研究古今地理的演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绘制自己的国家地图。 换句话说,他没有认真准备八股文之类的考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孟浪去北京没有一个好主意” 再加上他到了北京之后,每天和胡林翼等朋友喝酒吃饭,“几次试东西出来” 因此,最终落榜是合理的。 左这次去北京了。除了参加科研之外,他还为丧偶多年的婆婆申请荣誉,参加了记录官考试(考试后可以抄出来当指令赚钱养家糊口)。他在北京呆了一年多:道光十八年(1838年)二月到达。

由于在京逗留时间长,路费不足,道光十八年(1838年)五月,左被迫向前来参加考试的同乡陈耀农借了近百两银子。 他答应月底在长沙还贷款,左因为家里一时还不了那么多钱,只好找周汝冲帮忙还。 后来,欠周汝冲的钱未能按约定在9月份支付,左只好写信给周汝冲赔礼道歉。

左在北京期间,除了落后和缺钱之外,还得了重病。 这时,左已经落魄,“极其无聊” 也许正是这段痛苦的经历让左下定决心不再参加考试。

考场上的失意使左无法沿着“正途”进入上流社会,从而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然而,左的抱负和才华受到当时许多名臣的赏识和尊重。 早在1830年,年仅18岁的左拜访长沙著名实干家、经世致用的何长龄时,他就被“当作国士对待” 他的弟弟贺希龄是左在城南书院读书时的老师。他很爱自己的弟子,说自己“出类拔萃,自力更生,敲开学业一定会有所收获”。后来,老师和学生成了孩子的公婆。 名臣陶澍也主动提议,以一代名臣之名,将自己的独子许配给左的长女。 举世闻名的林则徐也非常看重左。他们在长沙长谈了一夜,对治国的根本大计,尤其是西北军政大事,有着相同的看法。 林则徐决定把未来的“西疆”留给,并特意把他在新疆整理的所有有价值的资料交给左。 后来,林则徐也多次与人谈起这次会见,称赞左唐宗是“非凡的人才”和“绝世的天才”。临终前,他命次子写遗书,多次推荐左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1852年(咸丰二年),太平天国军队围攻长沙,省城陷入危机时,左在郭嵩焘等人的催促下,应湖南巡抚张之邀出山,投营保卫清朝。 左在炮火连天的时候入城。张大喜,将军务交托左。 左唐“日夜调军粮,管文书”,“用区画守护家具”的建议被采纳并立即付诸实施,最终导致太平军围攻长沙三个月,向北撤退。 左的成名之路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