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智谋胜过徐达,最后的结局如何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唐朝皇帝

前面提到,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太平城,太平城守军英勇奋战三天,无所畏惧。最后不幸被俘,太平城沦陷。

陈友谅率领大军向采石进发,向应天进发。当时的陈友谅不仅比朱元璋更强大,而且拥有比朱元璋更先进的武器。他的战舰大得惊人,名字也很吓人。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抛掉了江面,推倒了山,把江面和龙河混为一谈,江面上有上百条船。(陈友谅是渔民,所以我觉得他有强大的水军并不奇怪。)

陈友谅从一个小渔夫,爆发成为江南义军的领袖。现在站在船头,看着浩浩荡荡的水军,他总觉得攻下天空就像从口袋里掏出东西,然后就可以当皇帝了。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傀儡徐守辉。

不过,陈友谅是个没耐心的家伙。一想到要当皇帝,要君临天下,他就不能再等了,于是马上派人杀了傀儡徐寿辉。

 

按理说,称帝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先找个风水极好的地方建个宫殿,然后豪华装修,再选个吉利的日子称帝。建宫肯定是来不及了,行军中也没有像样的宫殿能给他登基,但陈友谅一点都不挑剔。他在路边找了个吴彤庙当宝座,称帝为宫,自己也不挑个吉日(吉日是要等的,他实在等不了),让自己的文武大臣分在两边,准备随便搞下一个仪式(官员跪拜,万岁三声),然后登基称帝。然而奇怪的是,当两边的官员正准备向陈友谅道喜时,天空中刮起了大风,刮得人睁不开眼。陈友谅见情况不对,挥手让大家走,连这个简单的仪式也取消了。(陈友谅的即位仪式可以算是史上最仓促的即位。

所以后世很多人认为这是上天的暗示:陈友谅显然不是真命天子,天理不容他当皇帝。

陈友谅登基后,立即派人通知张士诚,要他配合自己东线作战,还和他约定,谁攻占朱元璋的地盘,谁就归他。

张士诚只是微笑着象征性地点点头。其实,张士诚的心里充满了一厢情愿。你们两只老虎在打架,我就不凑热闹了。让他坐以待毙,既不帮助陈友谅,也不帮助朱元璋。当你在战斗的时候,我再做决定还不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士诚都是一个没有野心,安静角落的保守派。他自以为聪明,其实每次都比别人慢一步,以至于最后被朱元璋歼灭。

面对陈友谅的军队,朱元璋急忙召集手下将领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如何应对。会上有人说,陈友谅刚刚过河,还没有站稳脚跟。有人建议朱元璋立即出兵收复太平。也有人说,和平已失,应天无障,陈友谅声势浩大,难以抵抗,不如主动放弃应天,固守外地,保存实力;还有人说不如退到中山;还有人太过分了,直接告诉朱元璋,陈友谅来势汹汹,我们不是他的对手,不如主动投降。

 

古往今来,领导者一般需要具备两种素质,一是谋,二是破,缺一不可。作为一个领导者,能够做出好的决策是最好的。如果你足智多谋,不善于突破,那你就是一个不合格的领导者。比如三国的袁绍,足智多谋,却不善于突围,导致战机延误,官渡之战失败。相比之下,如果你不善于策划和突破,也算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因为你不擅长也没关系,到了关键时刻,会有很多谋士(当然也会有很多烂点子),只要你能打破它,判断这个点子对不对。

其实朱元璋作为一个领袖,在谋和破两方面都做得很好,尤其是后者。正是因为他的足智多谋,才能带领群雄推翻元朝统治,建立起大明帝国三百年的基业。

现在,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有大量的想法来自他的士兵。这些想法是对还是错?

孙子兵法上说“半渡而攻”,建议陈友谅立即出兵收复太平,这似乎完全正确,但被朱元璋否定了,他说:“只要我们率军进攻太平,陈友谅一定会以偏师骚扰我们,尽量拖延我们的行动。如果我们主动挑战他,他们必然会回避。如果我们再攻打太平,偏师又会骚扰我们,如此反复,累死我们的老师。与此同时,陈友谅的水师主力也将如其应有的强大。如果我们骑兵要救援,没有一整天的努力是回不来的。就算及时赶回来,战士们也已经疲惫不堪了,陈友谅再等下去干活也不是个好主意。”

有人说朱元璋否认弃城而逃,另寻城池坚守,保存实力。他说,失去了应天,他不仅失去了屏障,也失去了士气。他如何东山再起?

 

朱元璋认为退守中山不妥。如果你退守中山,恰好失了《三国演义》中苏的街亭,你将被敌人围困在山中,没有水喝,没有食物,天下大乱。

从朱元璋的分析来看,我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他虽然是牛郎出身,但是穷到没学几天,更别说兵法了。但他在战斗实践中不断成长,早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战略家,比那些读《孙子兵法》的书呆子强很多倍。

朱元璋一一否定了这些人的建议,却想不出克敌制胜的良策。这时,他发现有一个人一直保持沉默。这个人就是刘伯温。那么这个运筹帷幄的刘伯温为什么什么都不说呢?请听明天的解释!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