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矫正:正畸中牙齿移动原理

文案君 分享时间:热度:

正畸牙齿移动,正畸牙齿移动慢,牙齿正畸加力原理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的食物就越来越精致化,越来越软,大大加剧了原来就处于退化状态的颌骨退化程度,从而导致错合畸形不断增多,于是正畸就应运而生。

正畸主要通过牙齿移动,重新排齐以恢复正常健康的咬合关系。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正是正畸美学和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及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牙齿在上了托槽与钢丝即开始受力。受力后,牙齿的位置就会发生移动,这种移动和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的生物学反应有着密切关系,是一个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内容的生物机械运动。矫治牙在牙槽窝中移动时,对牙齿本身和其支持组织不会引起病理性损伤,而是近似生理性的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牙槽骨的可塑性

人的骨组织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代谢、改建最活跃的部分。改建包括增生和吸收两个过程,两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是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二、牙骨质的抗压性wWW.K428.Com

在相同的正畸矫治力的作用下,牙槽骨逐渐吸收,而牙骨质却没有吸收或仅有少量浅层牙骨质吸收。牙骨质这种耐受吸收的主要原因是牙根表面总是覆盖着一薄层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其对压力吸收较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深层牙骨质有保护作用。

三、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

牙周膜的细胞成分包括合成性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和吸收性细胞(破骨细胞、破纤维细胞、破牙骨质细胞),以及未分化的间叶细胞等。在保证牙周正常血液循环,各种细胞万分的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各种细胞活性因子和活化及参与其组织改建活动。

四、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

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包括牙周膜的反应、牙槽骨的改建、牙根的吸收、牙髓的反应和颞下颌关节的改建5个内容。

牙周膜的反应

牙齿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成分增加,并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牙周膜受牵引侧,成骨细胞大量增殖,沿牙槽骨产生和沉积新生骨组织;在牙周膜受压侧,破骨细胞大量集聚,使牙槽骨吸收。在改建过程中,牙周膜的纤维发生降解的增生,随着受力的牵拉的作用发生改变。就是牙周膜的这种反应,使牙齿得以移动和重新获得稳固。

牙槽骨的改建

牙槽骨的改建分为压力侧的变化和张力侧的变化。

压力侧的变化:在合适力作用下,压力侧骨吸收呈直接骨吸收;当受力过大时,骨吸收呈间接吸收。在其外侧面的成骨细胞的活动,随着牙齿的移动,新骨不断生成,从而维持牙槽骨的正常厚度。

张力侧的变化:牙槽骨的内侧面由于受到牙周膜纤维的牵引诱导,引起旺盛的成骨活动,生成大量的新骨小梁。新骨小梁沿着矫治力的方向与牙周膜纤维平等排列,形成过渡性骨,一旦牙齿停止移动,过渡性骨将转变成为正常的牙槽骨组织。

牙根的吸收

在矫治过程中牙根的少量吸收常能在矫治完成后常规自行修复,可以视为牙齿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组织变化过程。

延伸阅读

牙齿可移动的原理是什么?


牙齿可移动的原理是什么?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的食物就越来越“软”,使本来处于退化状态的颌骨退化程度就更显著,从而导致错合畸形不断增多,于是正畸美学就应运而生。而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正是正畸美学和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及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牙齿受力后其位置可以发生移动,这种移动和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的生物学反应有着密切关系,是一个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内容的生物机械运动。矫治牙在牙槽窝中移动时,对牙齿本身和其支持组织不会引起病理性损伤,而是近似生理性的牙齿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可以从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中找到答案。

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可以从牙槽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和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⒈ 牙槽骨的可塑性

人的骨组织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代谢、改建最活跃的部分。改建包括增生和吸收两个过程,两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是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⒉ 牙骨质的抗压性

在相同的正畸矫治力的作用下,牙槽骨逐渐吸收,而牙骨质却没有吸收或仅有少量浅层牙骨质吸收。牙骨质这种耐受吸收的主要原因是牙根表面总是覆盖着一薄层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其对压力吸收较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深层牙骨质有保护作用。

⒊ 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

牙周膜的细胞成分包括合成性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和吸收性细胞(破骨细胞、破纤维细胞、破牙骨质细胞),以及未分化的间叶细胞等。在保证牙周正常血液循环,各种细胞万分的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各种细胞活性因子和活化及参与其组织改建活动。

⒋ 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

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包括牙周膜的反应、牙槽骨的改建、牙根的吸收、牙髓的反应和颞下颌关节的改建五个方面。

⑴ 牙周膜的反应

牙齿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成分增加,并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牙周膜受牵引侧,成骨细胞大量增殖,沿牙槽骨产生和沉积新生骨组织;在牙周膜受压侧,破骨细胞大量集聚,使牙槽骨吸收。在改建过程中,牙周膜的纤维发生降解的增生,随着受力的牵拉的作用发生改变。就是牙周膜的这种反应,使牙齿得以移动和重新获得稳固。

⑵ 牙槽骨的改建

牙槽骨的改建分为压力侧的变化和张力侧的变化。

压力侧的变化:在合适力作用下,压力侧骨吸收呈直接骨吸收;当受力过大时,骨吸收呈间接吸收。在其外侧面的成骨细胞的活动,随着牙齿的移动,新骨不断生成,从而维持牙槽骨的正常厚度。

张力侧的变化:牙槽骨的内侧面由于受到牙周膜纤维的牵引诱导,引起旺盛的成骨活动,生成大量的新骨小梁。新骨小梁沿着矫治力的方向与牙周膜纤维平等排列,形成“过渡性骨”,一旦牙齿停止移动,“过渡性骨”将转变成为正常的牙槽骨组织。

⑶ 牙根的吸收

在矫治过程中牙根的少量吸收常能在矫治完成后常规自行修复,可以视为牙齿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组织变化过程。

想矫正?先弄清牙齿移动的原理再说!


想矫正?先弄清牙齿移动的原理再说!

先打起精神睁大双眼!整文都是重点!今天要科普的是牙齿矫正的原理!同学们,看到就是学到啊~

牙齿为什么可以移动

牙齿在受力后其位置是可以发生移动的,矫治牙在牙槽窝中移动时,对牙齿本身和其支持组织不会引起病理性损伤,而是近似生理性的牙齿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可以从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中找到答案。

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可以从牙槽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和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⒈ 牙槽骨的可塑性

人的骨组织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代谢、改建最活跃的部分。改建包括增生和吸收两个过程,两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是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⒉ 牙骨质的抗压性

在相同的正畸矫治力的作用下,牙槽骨逐渐吸收,而牙骨质却没有吸收或仅有少量浅层牙骨质吸收。牙骨质这种耐受吸收的主要原因是牙根表面总是覆盖着一薄层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其对压力吸收较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深层牙骨质有保护作用。

⒊ 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

牙周膜的细胞成分包括合成性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和吸收性细胞(破骨细胞、破纤维细胞、破牙骨质细胞),以及未分化的间叶细胞等。

在保证牙周正常血液循环,各种细胞万分的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各种细胞活性因子和活化及参与其组织改建活动。

⒋ 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

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包括牙周膜的反应、牙槽骨的改建、牙根的吸收、牙髓的反应和颞下颌关节的改建五个方面。
⑴ 牙周膜的反应

牙齿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成分增加,并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在牙周膜受牵引侧,成骨细胞大量增殖,沿牙槽骨产生和沉积新生骨组织;在牙周膜受压侧,破骨细胞大量集聚,使牙槽骨吸收。

在改建过程中,牙周膜的纤维发生降解的增生,随着受力的牵拉的作用发生改变。就是牙周膜的这种反应,使牙齿得以移动和重新获得稳固。

⑵ 牙槽骨的改建

牙槽骨的改建分为压力侧的变化和张力侧的变化。

压力侧的变化:在合适力作用下,压力侧骨吸收呈直接骨吸收;当受力过大时,骨吸收呈间接吸收。在其外侧面的成骨细胞的活动,随着牙齿的移动,新骨不断生成,从而维持牙槽骨的正常厚度。

张力侧的变化:牙槽骨的内侧面由于受到牙周膜纤维的牵引诱导,引起旺盛的成骨活动,生成大量的新骨小梁。新骨小梁沿着矫治力的方向与牙周膜纤维平等排列,形成“过渡性骨”,一旦牙齿停止移动,“过渡性骨”将转变成为正常的牙槽骨组织。

⑶ 牙根的吸收

在矫治过程中牙根的少量吸收常能在矫治完成后常规自行修复,可以视为牙齿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组织变化过程。

口腔正畸牙齿移动几种类型


在正畸治疗中,由于给牙齿所加矫治力的方向和性质不同,可以使牙齿发生不同方式的移动。最常见的是施加一种水平压力,牙齿在水平压力的作用下可发生两种移动:

(l)倾斜移动:每个牙齿在根部都有一个支点,当牙齿受到水平压力时,就以支点为中心,牙冠和牙根朝相反的方向移动。例如门牙前突时牙冠过分向外倾斜,用矫治器在牙冠上施加一个向里的水平压力,牙冠向里移动的同时,牙根向外移动,最终使牙齿直立在牙槽骨中而达到矫治效果。

(2)整体移动:牙齿在水平压力的作用下,牙冠和牙根同时向一个方向等距离移动。它与物理学中放在平面上的物体发生水平位移的情况很相似。在正畸治疗中,要使牙齿发生整体移动比倾斜移动困难得多,必须使用特殊的方法才行。但整体移动又很重要,因为牙齿都是直立在牙槽骨中。在有些情况下如关闭拔牙间隙,只有倾斜移动是不够的,必须整体移动效果才能稳定。

牙体是一个类似锥体形物体,沿锥体垂直方向的轴线叫做牙长轴,在牙长轴方向上也可以施加矫治力,叫做轴向力。牙齿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有两种移动方式:

(1)伸长移动有的儿童换牙时,乳牙脱落很长时间恒牙长不出来,或前出高度不够,这时可用矫治器将牙齿向外拉出,使它伸长到正常高度。

(2)压低移动有的儿童前牙过度萌出,形成深覆,在矫治时需要将前牙压低,使覆恢复正常。

另外,牙齿还可以发生旋转移动和转矩移动。这两种移动比起其它移动方式更为复杂,它是通过在牙齿上施加两个力来实现的。比如牙齿扭转是一种常见的错,只有在牙齿上施加一对力偶,才能使牙齿发生旋转移动,把扭转的牙齿纠正过来。应当说明一点:所有这些牙齿的移动方式需要由正畸专科医师设计的专门矫治器来完成。如果让非专科人员来加力,例如直接在牙齿上套橡皮圈,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损伤,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正畸治疗整体移动概述


牙齿在水平压力的作用下,牙冠和牙根同时向一个方向等距离移动。它与物理学中放在平面上的物体发生水平位移的情况很相似。在正畸治疗中,要使牙齿发生整体移动比倾斜移动困难得多,必须使用特殊的方法才行。但整体移动又很重要,因为牙齿都是直立在牙槽骨中。在有些情况下如关闭拔牙间隙,只有倾斜移动是不够的,必须整体移动效果才能稳定。

牙体是一个类似锥体形物体,沿锥体垂直方向的轴线叫做牙长轴,在牙长轴方向上也可以施加矫治力,叫做轴向力。牙齿在轴向力的作用下有两种移动方式:

(1)伸长移动有的儿童换牙时,乳牙脱落很长时间恒牙长不出来,或前出高度不够,这时可用矫治器将牙齿向外拉出,使它伸长到正常高度。

(2)压低移动有的儿童前牙过度萌出,形成深覆,在矫治时需要将前牙压低,使覆恢复正常。

另外,牙齿还可以发生旋转移动和转矩移动。这两种移动比起其它移动方式更为复杂,它是通过在牙齿上施加两个力来实现的。比如牙齿扭转是一种常见的错,只有在牙齿上施加一对力偶,才能使牙齿发生旋转移动,把扭转的牙齿纠正过来。应当说明一点:所有这些牙齿的移动方式需要由正畸专科医师设计的专门矫治器来完成。如果让非专科人员来加力,例如直接在牙齿上套橡皮圈,很容易造成牙齿的损伤,甚至导致牙齿脱落。

牙齿矫正:牙齿矫正—牙齿真的可以移动吗?


牙齿矫正牙齿真的可以移动吗?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吃的食物就越来越软,使本来处于退化状态的颌骨退化程度就更显著,从而导致错合畸形不断增多,于是正畸美学就应运而生。

而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正是正畸美学和口腔正畸学的基础知识及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牙齿受力后其位置可以发生移动,这种移动和牙槽骨、牙周膜等组织的生物学反应有着密切关系,是一个有着复杂的生物学内容的生物机械运动。矫治牙在牙槽窝中移动时,对牙齿本身和其支持组织不会引起病理性损伤,而是近似生理性的牙齿移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可以从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中找到答案。

牙齿移动的生物学原理可以从牙槽骨的可塑性、牙骨质的抗压性、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和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⒈牙槽骨的可塑性人的骨组织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亦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而牙槽骨是人体骨骼中代谢、改建最活跃的部分。改建包括增生和吸收两个过程,两者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这是正畸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⒉牙骨质的抗压性在相同的正畸矫治力的作用下,牙槽骨逐渐吸收,而牙骨质却没有吸收或仅有少量浅层牙骨质吸收。牙骨质这种耐受吸收的主要原因是牙根表面总是覆盖着一薄层尚未钙化的类牙骨质,其对压力吸收较牙槽骨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对深层牙骨质有保护作用。

⒊牙周膜内环境的稳定性牙周膜的细胞成分包括合成性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和吸收性细胞(破骨细胞、破纤维细胞、破牙骨质细胞),以及未分化的间叶细胞等。在保证牙周正常血液循环,各种细胞万分的存在和分化的条件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各种细胞活性因子和活化及参与其组织改建活动。

⒋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牙齿受力后的组织改建包括牙周膜的反应、牙槽骨的改建、牙根的吸收、牙髓的反应和颞下颌关节的改建五个方面。

⑴牙周膜的反应牙齿合适的矫治力作用下,牙周膜细胞成分增加,并可分化成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牙周膜受牵引侧,成骨细胞大量增殖,沿牙槽骨产生和沉积新生骨组织;在牙周膜受压侧,破骨细胞大量集聚,使牙槽骨吸收。在改建过程中,牙周膜的纤维发生降解的增生,随着受力的牵拉的作用发生改变。就是牙周膜的这种反应,使牙齿得以移动和重新获得稳固。

⑵牙槽骨的改建牙槽骨的改建分为压力侧的变化和张力侧的变化。压力侧的变化:在合适力作用下,压力侧骨吸收呈直接骨吸收;当受力过大时,骨吸收呈间接吸收。在其外侧面的成骨细胞的活动,随着牙齿的移动,新骨不断生成,从而维持牙槽骨的正常厚度。张力侧的变化:牙槽骨的内侧面由于受到牙周膜纤维的牵引诱导,引起旺盛的成骨活动,生成大量的新骨小梁。新骨小梁沿着矫治力的方向与牙周膜纤维平等排列,形成过渡性骨,一旦牙齿停止移动,过渡性骨将转变成为正常的牙槽骨组织。

⑶牙根的吸收在矫治过程中牙根的少量吸收常能在矫治完成后常规自行修复,可以视为牙齿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组织变化过程。

牙齿正畸是让牙齿合理移动,这样会造成牙齿松动吗?


牙齿正畸是让牙齿合理移动,这样会造成牙齿松动吗?

牙齿正畸本来就是通过外部加力的方式,让不整齐的牙齿按照治疗计划缓慢地移动... ...

这里打住!很多人读在这里,心中有疑问:既然通过外力让牙齿移动,那么,正畸会不会造成牙齿松动呢?



牙齿松动是分病理性和生理性的。牙周膜的弹性和韧性使得牙齿在行使功能时有一定的松动性,以免受到伤害,这种现象称为牙齿的生理性动度。当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因为某些原因(如长期的牙周病)而逐渐吸收时,牙齿便会开始松动,这种松动是病理性的。

而牙齿矫正时的松动,是属于安全范围之内的生理性松动,并不会对我们牙齿造成伤害,属于正常情况。矫治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持,牙齿周围的牙槽骨经过改建,牙齿会重新变得和以前一样稳固。

事实上,牙齿整形后,牙齿排列整齐,有利于口腔清洁,可以辅助治疗牙周病。从这个意义上说,牙齿整形可以预防人老后牙齿松动。

那么,很多人正畸过程中,感觉到的牙齿松动,甚至说正畸完,也不能再开心的啃玉米、咬苹果,牙齿会早早掉落,又是为什么呢?

1、牙根和牙髓方面

首先,在正畸过程中,我们的牙齿经由外力作用,是在牙槽骨中慢慢发生位移的。所以说,每次复诊加力的头几天,大家一定会觉得牙齿有一些无力,酸软,可能还会觉得个别牙齿有些许活动。产生轻度的牙髓炎。但是随着牙齿慢慢移动到位,也就是过个三五天或者一周的时间,这些现象都会消失。随时牙齿位置的巩固,牙髓炎会自愈。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牙医加力不当,就会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险性,导致牙根过多吸收,增加牙齿松动的可能性。因此,大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时间安排,认真复诊,医生才好把握你牙齿的加力过程和正畸的节奏。

2、牙龈方面

我们牙齿的稳固性,一部分由牙根的长短决定,另一部分则是由牙龈的好坏,也就是牙根的深浅决定的。

如果做个形象的比喻,牙齿就像是一株植物,而牙龈则是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我们牙齿松动掉落,更多时候,其实是牙龈无法包裹支撑牙齿造成的。



在正畸过程中,正畸加力本身,并不会导致牙龈的损伤和变化。但是,由于佩戴牙套,导致我们吃饭后容易有食物的残留,牙齿健康状况更难维持。所以,会容易产生牙周炎和牙龈炎。从而损伤牙龈,导致牙龈萎缩。牙龈萎缩是不可逆的,一旦牙龈过度萎缩,不能支撑牙齿,牙齿变会掉落。

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强调大家在正畸过程中,注意口腔卫生,每次吃完东西都要刷牙。用水牙线和牙缝刷,完全清除塞在牙缝中的食物残渣。特别是对于成年患者,因为本身正畸前口腔卫生不好,已经造成了牙龈萎缩,牙槽骨降低,更是要特别注意。这就是做牙齿正畸要趁早的很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你本身是个口腔卫生良好,牙龈牙周健康的成年人,并且能够做到正畸过程中严格自律,保持口腔清洁。无论你多大年龄,都可以放心进行正畸治疗。

3、没有坚持戴保持器

正畸是个慢慢施力,让牙齿缓慢移动的过程。对于青少年来说,整个正畸带牙套的过程大概持续1年多,而对于成年人来说,可能会持续两年甚至更久。但是,取下牙套,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因为牙齿已经在原来位置待了几十年的时间,仅仅通过两年的力量,虽然它到达了新的位置,但是它还是有回复原位的趋势。因此摘下牙套后,必须佩带保持器。

佩带保持器的前半年,一般是要整天佩带,之后可能变为仅需要晚上佩带。而且现在有一种装在舌侧的保持器,细细一根,可以一直固定,不用摘掉,对美观和各种口腔活动也没有明显影响。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按医生要求,坚持佩带保持器。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只要大家选择了专业负责的正畸大夫,按照医嘱吩咐保持配戴保持器,日常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关于牙齿松动的担心,就是完全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