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医巴巴讲堂:牙齿保健除洗牙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关于“牙齿保健除洗牙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可能有些人想要进一步了解,牙医巴巴编辑将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大家,供参考学习。
1、洗牙的过程通常会有点酸痛,如果发炎情形厉害或牙结石很多、很久未洗的人可能会流点血。洗牙后的流血情形一般会在一两天内慢慢消失,如能维持良好口腔卫生,洗牙前的刷牙流血现象多半可在一周左右自动不见。如果局部地方仍会流血,则得请牙医小心检查是否已有牙周病或牙龈深部尚有残余的牙结石存在。
2、洗牙后的牙齿对冷热会有点敏感而感到酸痛,这暂时的症状及原来刷牙容易流血的情形通常在一周左右会消失。若酸痛症状一直存在可考虑市面上的抗敏感牙膏,使用一个月左右多会改善。
3、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群,如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白血病患者、未控制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等,应该预先适量应用促凝血药物,控制凝血速度,以免洗牙时出血不止。
4、患有急性传染病的人群,如急性肝炎活动期、结核病患者等,这类人应该等到疾病稳定后,才可到医院进行洗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病情,再者也是为了避免传染他人。
5、口腔局部软硬组织炎症处于急性期的患者,应该待急性期过后再洗牙,以免炎症通过血液传播、扩散。
6、患有牙龈部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以免肿瘤扩散。
7、患有活动性心绞痛、半年内发作过的心肌梗塞以及未能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患者,不宜接受常规洗牙治疗。
“牙齿保健除洗牙外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的内容,由牙医巴巴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更多口腔知识,敬请关注牙医巴巴口腔医学知识栏目。
牙医巴巴精选阅读
洗牙需要注意什么?
牙石容易吸附细菌或毒素。加上牙石本身的局部刺激,可使牙龈红肿出血发炎。由于龈下牙石刺激及附着物产生的毒素,可使牙龈内侧发生溃疡,不易愈合,致使牙龈出血、口臭和牙周感染加重。因此,牙石是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牙石堆积,就要去医院洁石,一般每隔半年至一年清除一次牙石为宜;牙结石附着在牙齿上,影响美观,也影响镶牙修复的效果,有了牙结石,活动假牙(又称可摘义齿)就会与牙面不密合,容易导致食物残屑积存在假牙上,引起口腔发炎。所以结石较多的人,镶牙前也要去洁牙。
洁牙后如不注意,牙石又会很快形成,所以洁牙后要继续防治。注意正确的刷牙方法,有助于减少牙石的形成;洁牙后,过了一段时间局部仍会流血,则要请牙医小心检查是否已有牙周病或牙龈深部尚有残余的牙结石存在。
洗牙一定要注意
有些人说自己的牙齿原来并不松动,但洁牙后感觉到牙齿比以前松动了,认为洁牙会使牙齿变松。这是一种误解。其实牙齿原来就松动,只不过由于结石太厚,将松动牙齿包绕,病人感觉松动不明显罢了,等牙齿松动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与结石一起自动脱落。所以通过洁牙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避免牙齿松动脱落。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就开设所谓“洗牙店”,技术水平和器械消毒措施都不符合要求。不能达到洁牙的目的,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如果需要洁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和诊所。
在口腔科日常门诊中,常有老年人因牙龈出血或口臭来就诊。经检查,确定发生这些症状的原因主要是牙结石。大部老年人都有程度不同的牙结石。牙结石是附着在牙齿表面的硬性斑块,其外形似黄色干石灰块,较坚硬,易使牙龈出血。牙结石大多位于不易清洁的牙面上,如下前牙舌面、上磨牙颊面。引起牙结石的原因很多,如炎症、损伤、不良卫生习惯、个体差异(唾液PH值高者易发生牙结石)等。
沉积在龈缘或龈沟内的结石,对牙龈造成持续性的刺激和压迫,使牙龈组织发生局部营养障碍,抗菌能力降低,牙龈易出现炎症、出血、萎缩,严重时可引发牙周脓肿、牙齿松动、脱落,破坏牙列完整,妨碍咀嚼功能,加重消化道负担,影响机体健康。
预防牙结石主要是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多喝开水。有少量牙结石者,可以对着镜子用小刮匙或其他金属器具小心剔除;结石较多,或位于难以剔除部位者应到口腔科“洗牙”。
防止牙敏感该注意哪些方面
防止牙敏感该注意哪些方面
吃口雪糕,牙齿突然感觉酸痛;吃块腌制的酸瓜,就出现“倒牙”现象;喝口热汤,牙齿感觉不适—这些症状被口腔医学界人士称为牙本质敏感症,已成为困扰中国公众的最普遍口腔疾病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20-60岁中国成年人中近三成人每天都会受到牙本质敏感的困扰。从流行病学的资料来看,这种症状在人群中存在的比例在逐年加大,但却没有引起业内专业人士和民众的足够重视,而牙本质敏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大大影响生活质量。
其中,针对口腔医生的日常诊治工作来说,四条专业核心建议包括:
一、牙本质暴露是牙本质敏感的前提,牙本质敏感的诊断应排除龋病、牙劈裂、修复体折断、边缘渗漏、修复材料刺激、牙隐裂等引起的疼痛;
二、积极防治牙周疾病可以预防牙龈退缩所致的牙本质暴露;
三、治疗方案选择取决于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优先考虑脱敏治疗应告知患者牙周治疗可能产生牙本质敏感;四、使用脱敏磨光剂等有助于减少洁治后的敏感症状。
而对于大众来说,要预防牙本质敏感,更重要的在于日常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四条专业核心建议包括:
一、牙齿遇冷热不适或酸痛(牙本质敏感)时应及时找口腔医生诊治;
二、不使用刷毛过硬的牙刷,避免刷牙过度用力;
三、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
四、使用脱敏牙膏控制牙本质敏感,如4周后没有明显效果,及时就医。
专家表示,不仅普通国人对牙本质敏感的危害认识不足,不少口腔医生也对其缺乏深入理解,预防牙本质敏感四大“妙方”有助于提高口腔医生和大众对牙本质敏感的防治意识,降低中国公众牙本质敏感的发病率,进而改善全民的口腔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