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制备烤瓷冠排龈
鉴于前牙的冠修复因边缘密合的原因,加之技术问题的缺陷,龈下肩台的确是遮挡这一缺陷不得以为之的首要途径.而又因为舌侧的自洁能力强,但感觉敏锐(很易舔到冠边缘而有异物感).所以就连舌侧也干脆做到了龈下.不过本人还是建议以龈乳头为分界,肩台应渐进到舌侧龈上.给自洁能力以喘息的余地.隐蔽区做到龈上就更是无须质疑的了.
其实都学的是一本书,但修行是在个人的,排龈基于上面的原则,文章还是作在了游离边缘龈这个狭窄,光滑宽度从0.5--2.0毫米(这是因附着龈的宽度和延伸范围相对大的差异造成的)不等的区域里.还算乐观的是龈缘沟在前庭侧是口腔里最明显的.而且还是一个实在连续的沟.在这里要说一个误区:在组织学上, 正常的牙龈组织是龈缘位于釉质表面,其终端边缘呈刃状紧贴颈缘的,通俗的说,其实没有龈沟.但随着角化过程,和并不集中的抗原和菌丛的出现,你会发现一个骇人听闻的事实---没有一个成人的牙龈是正常的.才有了龈沟.这就给予我们不要给趋进健康的人劝做瓷冠以台阶了,因为他们的龈更难排或就根本不该做.
在这个理论基础上,排龈药物应该是一过性,损伤性,可复性系于一身的,不管是硫酸铁,还是氯化铝包括传统的负肾,其实是没有质的改变的,对牙龈的一过性损伤均存在.在这里不要被老外给忽悠了.
回到本题上来,排龈是一个很直观,很浅显的操作规程,只要细心就可以了,不管是双排,单排,干排,湿排,先排,后排.只要克服急躁情绪就没有干不好的.
不过还是有一些技巧的.别人的就不说了,只说说本人的一点小经验,1.有必要先用TC21车针先备出适量的龈下羽状肩台,用来加宽龈沟,减少难度.备牙时只要紧贴硬组织并不拘于一点,就不会伤到牙龈,然后再排.之后再形成90度肩台.据说90度肩台可以有利于粘合剂的挤出,当然更利于取模型的清晰.2在看到很多技工自己打造武器的时候,我想到不如用探针改制称手的龈线充填器.公欲善事,必先善器的道理大家都懂.好技工的蜡刀拿来一看就可知其人的匠心所在. 个人可按自己的习惯打造.我的是带一点凹槽的钝头.
扩展阅读
烤瓷牙备牙中的排龈技巧
关于排龈的问题,有好多同行讲过很多了,也讲的很好,王海鹏的双线排龈图示说的很清楚,严明老师也介绍过,过多的就不再说了。
一般前牙修复体边缘提倡置于龈下0.5--1.0mm,后牙可以平齐牙龈,放于龈下的多少应该看龈沟的深度,最好拿牙周探针测试一下,(有人拿尸体做过实验,得出结论,中国人的生物学宽度是2.47mm)重要的是不能损伤结合上皮,损伤结合上皮的后果就是破坏生物学宽度,会导致牙龈退缩或牙周袋形成,我现在前、后牙都尽量平齐牙龈,前牙最多放入龈下0.5mm,感觉这样很好,不会造成牙龈的刺激,粘结剂不会遗留。
对于修复时如果龈边缘必须置于龈下时,那究竟应该置于龈下多深呢?有国内教授通过对于牙体及牙周组织解剖的讲解,得出结论,以中国人的平均水平,一般要求置于龈下0.6mm左右就可以了。要达到这个深度,只要在备牙前先于龈沟内压入一条“00”的排龈线,然后以该龈线上缘的位置来确定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就可以了。龈下边缘不要过于靠近龈沟底,应保留至少0.4mm距离,牙龈沟一般较浅,约为0.5--1.0mm,牙体预备中很容易伤及沟上皮和结合上皮。
排龈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机械排龈线法排龈,现在市场上的排龈线有很多品牌,选择的时候就会另人眼花缭乱,选择一种好的排龈线对于我们的临床工作很重要;
一般不太正规的操作,比如说用在肾上腺素中浸泡过的棉捻作排龈线,虽然可以排开牙龈组织,但因此给牙龈带来的损伤也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建议使用;而且肾素对于一些有心功能障碍的患者有可能引起他们的心慌气短等。所以提倡我们还是用那种正规的有型号的编织(不是那种搓起来的会散掉的排龈线,一定是要编织的)的排龈线排龈,这样会保证良好的排龈效果。
关于烤瓷牙备龈上龈下肩台
关于修复体龈边缘的位置与龈缘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有的学者主张将修复体龈边缘止于龈沟内。其理由主要可以防龋,增进美观,加强固位。并认为只要操作正确,边缘密合,是不易产生龈缘炎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防止修复体边缘超过龈沟底,进入牙周生物学宽度范围内。
有的学者主张将修复体的龈边缘止于龈上,认为这样既不损伤龈组织,也便于检查和修改修复体的边缘,使它们更加密合,并能减少或消除龈组织的刺激。如果在龈下则容易积存食物,形成菌斑,以至于破坏上皮附着,加深龈袋,产生牙周炎。
有的学者主张将修复体的龈边缘止于龈嵴顶,这样可以避免对龈组织的刺激,减少牙体磨切,也不影响美观。
(1)与龋的关系:防止修复体龈边缘处发生龋坏,主要取决于修复体龈边缘与患牙的密合和外形一致,有良好的固位,自洁作用及便于洗刷。不需要为了防龋常规的将修复体的龈缘止于龈下。
(2)与牙龈组织健康的关系:在修复体边缘止于龈下或平齐着,不密合的修复体龈边缘本身就是产生龈炎的直接刺激因素;在龈上而不密合,形态不良者,容易积聚食物残渣,不易自洁与洗刷,故也容易产生牙龈炎。
在人造冠龈缘密合者中,还有少量发生食物积聚和龈炎,可见修复体龈缘处产生龈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患者的口腔卫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修复体边缘止于龈下,比在龈上更容易积聚菌斑,引起龈炎,加深龈袋。因此龈下边缘更应十分重视边缘的质量与要求,慎重采用。
(3)与固位的关系:人造冠的固位因素中,轴面的牙合龈高度越高,固位也越好。将修复体边缘置于龈下,虽可取的较强的固位,但与平齐龈比较,仅差0.5~1.0mm。在提高固位能力时,除增加牙合龈高度外,还可采用钉,洞,沟等辅助固位。在牙体预备时,不论采取何种机械或药物的方法,将龈缘暂时压退并小心操作,对龈沟上皮还是会有损伤的。因此不需要为增强固位而将修复体龈边缘止于龈下。
(4)与美观的关系:为了美观的需要,应将修复体前牙唇面边缘置于龈下或平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特别是年幼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牙不断的萌出,临床牙冠逐渐加长,上皮附着向根方移位,牙龈逐渐退缩,平齐的边缘将来可能成为龈上,影响美观。当然为此原因,将边缘置于龈下是许可的。
根据上述分析,可明显看到人造冠龈边缘的密合性比人造冠龈边缘的位置更重要。人造冠龈边缘的位置,只要不影响美观,在任何部位均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烤瓷冠牙体的制备标准?
烤瓷冠牙体的制备标准?
1,取模,制作临时冠的预备模。
2,消毒。
3,局麻。
4,牙体制备:
①轴面制备:选用TF12车针制备轴面(后牙TF21),要求预备牙体无倒凹,聚合角2—5度,制备量1—2毫米,备至龈上0.5毫米停止。
②颌面制备:选用粗砂桃形车针沿颌面外形均匀磨除1.5—2毫米,注意中央窝及功能尖制备量要够。
③舌面制备:均匀磨除1毫米注意舌隆突处形态。
④肩台制备:肩台要360度均匀0.7—1毫米。
4,排龈:临床上为得到龈沟内的安全切削空间,防止车针等磨切工具损伤牙龈组织,获得牙颈部和游离龈缘的精确印模,必须预先用排龈线将牙龈排开。先按常规完成牙体制备,只留下向龈下预备的部位,然后排龈,一般3-5分钟,不要超过20分钟。注意:排龈应该用专用的钝圆形的排龈工具,放置排龈线时力量应轻。
5,取粗印摸:用硅胶粗体取粗印,并修整倒凹部分,修出溢出道。
6,牙体细备:用肩台专用车针精细制备,完成龈下颈缘牙体的预备(位置在排龈线的上部),使肩台位于龈下约0.5~0.8mm,宽度约0.7-1.0mm.牙体预备完成后。用细砂车针完成颌面及轴面制备。
7,取细印摸:用硅胶细体取精细印模。要求无压力复位,细印颜色均匀。
8,颌记录:用蜡或硅胶取。
9,临时冠制作。
10,比色:用3D比色板选色,分部位比色,注意切端透明色的选取。有条件的摄取系列数码比色照片,并将照片用U盘形式传给技工。
11,试戴:检查肩台的密贴性,即冠边缘适合性要符合标准,颜色是否一致,形态是否美观,以及邻接关系,咬合关系。
12,粘固:上述试戴完全合格后,选用适当的粘接剂粘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