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与牙槽骨吸收的关系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正畸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

牙齿的根部并不是直接长在牙槽骨(牙床)上的,它们之间垫着一层厚厚的牙龈组织,这部份牙龈被现代口腔医学称为“牙周组织”(或许应该叫内牙龈会更形象),牙周组织及牙槽骨又被外围的牙龈紧紧包裹住。因此说,牙齿和牙槽骨的结合,其实是一种关节关系,属于人体中的微动关节(活动范围微小),因此即使牢固健康的牙齿,用手触碰也会有轻微活动的感觉才属正常。
而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唯一比较特殊的一部份,因为牙槽骨属于没有骨髓的一个突出部。由于没有骨髓,当人体的骨骼系统发育定型后,牙槽骨基本依赖包裹它的牙龈组织来供养。因此,如果当牙龈自身因营养不足而出现老化或萎缩的时候,对牙槽骨输送营养的能力日趋下降,牙槽骨也就随之发生萎缩变短,口腔医学称为“骨吸收现象”。
所以,当牙龈萎缩导致这一“微动关节”的包裹维系强度降低,牙齿会开始出现松动;同时牙槽骨被吸收,会使牙齿根基变浅,牙齿变长,随着骨吸收现象的日趋加剧,牙齿自然也就脱落了。因此,牙龈萎缩,也是导致牙槽骨被吸收的直接原因。
一但发生骨吸收就会令牙槽骨变短,从而直接威胁牙齿的牢固和生命根基。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牙槽骨的健康是由牙龈的健康决定的。
而控制牙龈萎缩,不仅是根治牙齿系列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避免牙槽骨被吸收的核心问题。

牙医巴巴扩展阅读

牙齿松动或牢固,跟牙槽骨有什么关系?


牙槽骨是人体骨骼系统中唯一特殊的一部份,因为牙槽骨是没有骨髓的一个突出部,当人体的骨骼系统发育定型后,牙槽骨基本依赖包裹它的牙龈组织来供养。当牙龈老化萎缩后,对牙槽骨输送营养的能力日趋下降,牙槽骨也就随之萎缩变短,口腔医学称为“骨吸收现象”。牙槽骨吸收后,牙齿就会出现松动并不断恶化。

牙医巴巴讲堂:造成牙槽骨萎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什么


造成牙槽骨萎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什么?为帮助大家了解学习,牙医巴巴编辑将搜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较多研究证明雌激素是维持骨代谢的主要激素,尤其是更年期,由于雌激素降低,成骨细胞缺乏雌激素的刺激,骨基质形成不足,钙盐沉积障碍而导致骨疏松症。甲状旁腺素(PTH)是骨疏松症的中间介质,雌激素可提高骨对(PTH)的敏感性,从而促进骨吸收。降钙素的分泌受血钙浓度控制,可直接抑止破骨细胞的生成,促进钙离子的沉积,拮抗PTH的作用。前列腺素(PG)是一种类激素物质,PG是通过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激活使cAMP增加,cAMP可诱导单核细胞变为破骨细胞。

如内分泌紊乱可导致牙龈萎缩;贫血和缺乏维生素C,易牙龈出血;糖尿病人容易发生口腔炎症;白血病等严重疾病也可引起牙龈萎缩。在治愈原发疾病之后,牙龈萎缩也随之好转。

人体微量元素和钙磷与骨的代谢有一定关系。锌缺乏可降低碱性磷酸酶、胶原酶的活性;铜缺乏可降低赖氨酸化酶、胺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骨胶原交联障碍,骨沉积少,骨吸收快。锰缺乏可发生骨钙调节的紊乱,使骨吸收增加;镁是构成骨的重要成分之一,并调节钙磷代谢和骨钙化;氟与羟磷灰石作用可形成稳定的氟磷灰石,有抑止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

缺牙患者,尤其是老年无牙患者,因营养不良而促使牙槽嵴萎缩,也应当重视。维生素D与富钙食物的使用可保持牙槽骨量,延缓牙槽嵴的吸收;高蛋白饮食可增加钙的排泄,促进骨的吸收。

“造成牙槽骨萎缩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什么”的内容,由牙医巴巴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对想要了解相关问题的人提供参考,更多口腔知识,敬请关注牙医巴巴口腔医学知识栏目。

牙槽骨萎缩怎么办?以下方法可帮忙


牙槽骨萎缩怎么办?

1.植骨手术治疗

(1)植入自体骨

首先可以在医生帮助下把体内髂骨、肋骨等骨头上的骨量移植到牙槽骨上,使得牙槽骨再次骨量充足。这些位置的骨头骨量非常丰富,效果很好。特别是髂骨,其提供的骨量非常多。但会对身体一定的伤害。

(2)植入同种异体骨

还可以在医生帮助下把别人骨头的骨量移植到牙槽骨上。这种方法为了防止出现排斥反应,在治疗前先要进行脱脂、脱矿等操作。但也因为这些过程,其自动修复能力会变得非常差。

(3)植入异种骨

除了可以把人类骨头的骨量移植到牙槽骨上以外,还可以使用欧冠动物的骨头。其十分稳定花费的时间也会非常少,而且自动修复能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4)植入人工骨

还可以把人工制作的骨头骨量移植到牙槽骨上。制作过程中使用的常用材料有陶瓷等。其吸收速度较慢,比较容易操作,但是其成本经济较高,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一般1克就需要上千元。

2.日常护理

(1)注意口腔卫生

此时一定要保证口腔干净卫生,如果口腔里面依旧有很多结石,脏物质,牙齿就会很大伤害,情况更加严重。平时多刷牙多漱口。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刷牙,平时进食后漱口。如果口腔环境卫生比较差,可以用生理盐水替换普通的刷牙水,必要时进食后还可以刷牙。

(2)定期做好口腔保健工作

平时还要定时去医院进行洗牙。通过洗牙可以把平时刷牙无法清洗出去的相关脏物质洗去,从而保证牙齿干净卫生。当然洗牙不要太过频繁,否则牙齿会受到较大的伤害。

(3)注意刷牙方法

平时要多刷牙。此外还要注意方法。刷牙时除了要横刷以外还要适当竖刷,这样可以使刷牙的清洗效果更佳。此外选择的牙刷刷毛要软硬适中。若是过硬,牙齿会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若是过软,牙刷的清洗能力就会大大下降。另外若是口腔里面有较多细菌,可以把普通的牙膏替换成专用的牙膏,可以大大减少口腔里面的细菌数量。

牙周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近年的研究确认,致病菌是牙周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始动因子),但只有微生物尚不足以引起病损,易感的宿主也是基本要素。有些学者认为牙周炎发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宿主。宿主对细菌的挑战具有明显的不同反应,此反应受全身因素的调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些个体对某些细菌及脂多糖(1ipoplysaccharide,简称LPS)的挑战产生异常高的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如PGE2、IL-1?、TNFα。一些全身因素,如内分泌失调、免疫缺陷、精神压力、遗传、营养不良等可影响宿主的防御体系,降低宿主的防御力和修复力或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和破坏。

全身因素能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或疾病,反之,牙周病也能影响全身健康或疾病。尽管自古以来有关牙周炎对系统病的作用早已有文字记载,但只是近些年来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的大量研究才提供了科学证据,提示未经治疗的牙周炎可能影响全身健康,影响心血管病、糖尿病和妊娠。

一、全身因素对牙周病的影响

(一)遗传

单纯遗传因素不会引起牙周疾病,但是宿主易感性是早发性和(或)重度牙周炎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能影响和改变宿主对微生物的反应并决定疾病是否进展和严重程度。对早发性牙周炎患者家庭和成人牙周炎患者群体的研究显示,一些个体特定染色体的特异基因位点与牙周炎易感性增加有关。目前已识别出几种候选基因,如Fc(R、TNF、IL-1、VDR)等,这些基因的多态性增加了对感染的易感性。

增加牙周炎危险的遗传性疾病有:周期性或持久性白细胞减少症(cyclicorpermanentneutropenia)、白细胞粘附缺陷病(leukocyteadhesiondeficiencies,LAD)、Down综合征(DownSyndrome)、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Papillon-LefevreSyndrome)、Chediak-Higashi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均具有PMN数目或功能异常,因而大大增加了牙周炎的易感性。

(二)吞噬细胞数目减少或功能缺陷

中性白细胞是维护牙周组织健康的至关重要的防御细胞,无论是量的减少如中性白细胞减少症(neutropenia)或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tosis),还是其功能(趋化或吞噬)的缺陷都与牙周组织的重度破坏有关。量的减少一般伴随全口牙牙周组织的破坏有关。量的减少一般伴随着全口牙牙周组织的破坏;质的缺陷可与局限性的破坏有关,只影象某些牙的牙周组织。

(三)性激素

内分泌功能紊乱对牙周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许多研究表明,妊娠妇女的菌斑指数与妊娠前相比无明显改变,但牙龈炎症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却增加,分娩后炎症可消减。同样,青春期少年牙龈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菌斑并无增加。牙龈炎症的加重可能是血液和龈沟液中激素浓度增高的结果。血浆雌激素和黄体酮水平增高有利于菌斑内的中间普氏菌繁殖,因而妊娠期牙龈炎症的加重可能是由于菌斑成分的改变,而不是菌斑量增加,青春期龈炎也可能存在类似的机理。

(四)吸烟

吸烟是人类许多疾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属于个人行为因素。许多横向和纵向研究均证实吸烟是牙周病尤其是重度牙周炎的高危因素,吸烟者较非吸烟者牙周炎的患病率高、病情重、失牙率和无牙率均高。吸烟增加了附着丧失和骨丧失的危险性,使牙周组织的破坏加重。与非吸烟者相比,轻度吸烟者发生严重牙槽骨丧失的危险系数比(oddsratio)为3.25,重度吸烟者达7.28。

(五)有关的系统病

1.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1)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以前虽然一直认为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牙周炎,但近年来才有科学的证据。四项共3524名(18岁以上)受试者的研究证实了糖尿病和牙周病的显著关系。目前公认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之一(Oddsratio2.1-3.O)。

(2)牙周病和糖尿病的双向关系牙周病主要是革兰阴性厌氧茵感染的疾病,与糖尿病控制不良有关,使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复杂化。牙周感染介导的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可扩增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uon,AGEs)介导的细胞因子反应量,反之亦然。这种组织破坏的双机制提示控制牙周感染是获得长期控制糖尿病的基本点。目前已有报告,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经牙周治疗后糖化血红素水平下降,糖尿病用药量减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须考虑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感染将减少血清糖化终末产物。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是取得牙周炎重要效果的重要前提。

2.艾滋病(AIDS)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简称HIV)的牙周表现初次描述于1937年。最初引起注意的病损为HIV相关性龈炎(现称为线性龈红斑lineargingivalerythema,LGE)和HIV相关性牙周炎(现称为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necrotizingulcerativeperiodontitis,NUP)。近年来已知LGE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有关。NUP的患病率低(5%)与突出的免疫抑制有关,若不治疗可能发展成坏死性口炎。发生在HIV阳性患者的慢性牙周炎进程要比未感染者快。

3.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牙周炎和骨质疏松症有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包括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吸烟、疾病影响和药物等。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人下颌骨骨质与脊柱和腕骨的骨量相关、骨质疏松者下颌骨密度低;闭经后妇女的牙数与骨钙、全身骨矿化密度、下颌骨(颏部)皮质的宽度有关。

(六)精神压力(Stress)

精神紧张(压力)是机体对感受到的精神压力或不幸事件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精神压力增加了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及免疫介质(细胞因子、前列腺素)的释放。从而影响宿主防御系统的功能。早期有关精神压力与牙周病关系的研究集中在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简称ANUG),如观察到大学生在考试期间ANUG的发病率比平时高,情绪是ANUG的易感因素。最近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经济拮据所造成的精神压力与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的关系最明显,经济高度拮据伴情绪激动的重度牙周炎患者唾液中的考的松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与经济拮据有关的精神压力是成人牙周炎的明显危险指征。

二、牙周炎对全身健康的影响

口腔内存在多种感染源,如各种炎症、脓肿、感染的囊肿等。一般公认感染的死髓牙、根尖周炎等的危害不如牙周炎大,这是因为牙周炎累及多个牙,感染的面积大。同时因患牙松动,咀嚼时将牙向根尖部压迫而将微生物及毒素挤压到血管和淋巴管中。严重牙周炎患者拔牙后暂时性菌血症的发生率为86%。这种在血流中的微生物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但菌血症对先天性心脏功能不全或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来说可能成为亚急性心内膜炎的病因。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牙周病是一些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与全身健康有关。

(一)心脑血管病

专家们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时发现,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牙周炎和牙周脓肿。口腔局部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这些细菌可产生内毒素并侵入血液,引起凝血机制的改变和血小板的变性,还可直接刺激血管,导致小动脉痉挛。如果冠状动脉受累,发生收缩痉挛,再加上微小血栓的作用,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研究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惊人的发现,牙齿感染和牙周炎是动脉硬化和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另外的结果表明,约8%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与牙周病和牙病有关。

一项对老年人的研究显示,茵斑指数和口腔卫生习惯(刷牙、用牙线和专业清洁牙的频率)与脑血管意外具有明显的关系。不能独立生活者若一年不能清洁一次牙,其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是对照者4.76倍。

(二)妊娠(母亲患慢性牙周病与早产低体重儿的关系)

低体重儿(lowbirthweight,LBW)的概念: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孕期短和LBW是婴儿死亡的首要原因。许多研究证实,早产低体重儿与母亲患牙周炎有关。一些研究者在羊水和羊膜中检出口腔微生物,分离最多的一种菌是口腔常见的核梭形菌。来自口腔的暂时性菌血症通过血液传播和胎盘感染羊水。口腔机遇性致病菌和/或炎症产物可以通过血液对早产起作用。母亲牙周状况的生化检测和口腔微生物状况与LBW有关。

(三)糖尿病(见前)

(四)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而且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口腔可能是Hp的另一个聚集地,龈下菌斑中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龈上菌斑。一些学者发现用药物治疗根除胃内Hp后,口腔内的Hp仍然存在,提出口腔Hp可能是胃十二指肠Hp再感染和消化道疾病复发的危险因素。另外还发现,牙周炎患者菌斑Hp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也明显高于胃炎组。牙周炎患者经基础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明显下降,龈下菌斑Hp的检出率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从而降低胃病发生的可能性。

(五)呼吸系统病

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卫生指数值明显高于无疾病者。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种族、性别、吸烟状况和口腔卫生指数等诸多因素,结果表明,口腔卫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是口腔卫生良好者的1.3倍。另一项为期25年的纵向研究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吸烟、牙槽骨高度、年龄、教育、饮酒等因素,发现牙槽骨吸收增多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