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因素
口腔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同许多因素有关,与其相关的直接诱因主要如下:
1 生理性剩余牙槽吸收
一些全身性生理代谢因素及生理状况与牙槽吸收相关。有研究表明,牙槽骨的吸收与其它部位骨骼一样,受全身性的钙磷代谢的影响。而且,可能有些绝经后的妇女的牙槽骨吸收也与其全身性骨质疏松相关,虽然近期的一些研究不同意这种观点。
2 种植手术创伤
种植手术创伤是引起种植体负载头1年之内明显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
2.1手术分离粘骨膜,修整牙槽骨。
2.2手术过程中产热过多。
2.3基台植入手术,修整粘骨膜瓣导致生物学宽度降低[1]。
3微生物学因素
同天然牙一样,种植体周围的组织也会发生炎症,通常表现为软组织炎症,骨组织进行性吸收及骨袋的形成。同软组织炎症相关的种植体周围进行性吸收被定义为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s)。已有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炎同革兰阴性杆菌相关,包括类杆菌和梭杆菌[2]。多个研究表明,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中间类杆菌等,同种植体周围炎相关[2,3]。另外,螺旋体也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区域被发现。也有学者认为,葡萄球菌在某些种植体周围炎的病例中有作用。目前,许多学者认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微生物病原与牙周炎相似[2]。甚至在牙列缺损修复的病人中,天然牙周围的病原微生物正是种植体周围炎病人的微生物原的重要来源[4]。
种植体周围炎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至今仍不清楚,但可大致分为两种途径:
(1) 细菌毒素及酶对宿主组织的直接作用,包括透明质酸酶、细胞毒素、白细胞毒素、内毒素等。例如内毒素,已证明对牙齿和种植体都可引起急性炎反应并产生破坏,并抑制修复或恢复过程。
(2) 宿主对细菌及其产物的反应,这似乎是种植体周围组织破坏的主要原因[5]。
4 生物力学因素
早在一百多年前,Von Meyer,Roux 和Wolff就作了关于的生物力学负荷与其适应性变化的研究,其中以Wolff最为出名:即规则应力(principle stress)影响的重建活动。而关于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的力学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牙槽骨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也有相当数量研究。
首先,在上部结构与种植体的安置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大应力:
(1) 在植入种植体时造成过大应力。
(2) 上部结构不能与种植体精确吻合造成的过大的力。
而咬合负也对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
①斜向载荷,水平载荷可极大增大内应力值。
②Tuener 1995年动物实验证明,施加载荷的速率对骨小梁及骨膜的增生有很大影响,荷的快速增加比慢速增加对骨生长影响多出67%[6]。
(3) 临床研究证明,副功能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边缘骨吸收增大。
对种植体的上部结构也有许多相关研究,例如长的悬臂梁可造成Branemark种植体周围头一年骨吸收增大;杆式附着体的覆盖义齿的骨内应力大于球式附着体的种植覆盖义齿;而上部结构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骨内压力影响不大。
关于种植体本身的研究则更充分:
种植体材料对其周围骨内应力有影响,随弹性模量的增大,种植体部骨内应力减小而根端骨内应力增大 。而种植体外形也对应力分布有所影响,但结果不一致。种植体尺寸对应力分布影响研究结果为一般情况下周围骨内应力随种植体直径增大而减小,随种植体长度增加而减小。另外,种植体数目增加也可减小骨内应力,但也有学者认为种植体数目对每个种植体周围骨内应力没有影响。
近年来的另一个热点是关于种植体特性及形态的研究:数个研究发现愈合期后种植体-骨界面的生物力学测量值与种植体表面粗糙度有关;种植体颈部的光滑表面可造成低应力分布引起的废用性萎缩[7];而其粗糙表面还可减少界面重建中的剪应变效应;Hansson1997年设计了一种多个小坑的微观表面与螺纹宏观结构的种植体,使界面力下降,提示对界面剪力的控制应将宏观水平的种植体设计与微观水平的表面形状结合起来[8]。
精选阅读
种植体周围菌斑形成的因素
与牙周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相似,菌斑和结石也是引起种植体周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护口腔卫生的目的就是要防止种植体表面菌斑、结石的形成,或者用恰当的方法消除已形成的菌斑、结石。
种植体周菌斑形成的因素
1、种植体表面的光洁度
种植体表面和穿龈部分越粗糙,就越有利于菌斑的形成,当然也与患者口腔内的细菌种类和含量密切相关
2、口腔环境
由于菌斑微生态系统处于口腔这个特殊的生态系中,因此其生长、代谢必将受到口腔环境的影响。适宜的温度、湿度、唾液缓冲体系、粘附因子以及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利于菌斑的形成、堆积;唾液的冲洗,食物的摩擦,抗菌物质及凝聚因子的作用阻止了菌斑的过多堆积。
3.食物性质
硬性和粗糙的、含纤维素较多食物,出于其机械性清刷作用,会影响菌斑形成的速度;粘性食物,尤其是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有利于菌斑的堆积,是菌斑中细菌的主要能源,同时这些细菌可利用它们产生胞外多糖,促进细菌的粘附和集聚。
4.口腔卫生
良好的口腔卫生措施可使细菌的可滞留区减少,致菌斑总量减少,菌群组转变为以需氧菌为主,从而防止疾病发生。
5.外源性因子
如抗生素的使用,可干扰细胞代谢,使变链球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一些药物还可改变菌斑中细菌的组成,影响菌斑的形成。
影响种植体骨性结合的因素
影响种植体骨性结合的因素
影响种植体骨性结合界面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术创伤:种植手术时,由于钻孔产热过高,可使周围已分化和未分化的间叶细胞坏死。因此,手术者操作精巧,严格控制产热和散热,手术中对骨组织活力的保护措施十分重要。用骨钻钻孔时,快速不能超过2000rpm,并以生理盐水注水降温。
2、患者自身条件差:包括患者全身及局部的健康情况、牙槽骨的质量和形态以及口腔卫生习惯等,应严格口腔种植的适应证。
3、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差:这对是否形成种植体骨性结合十分重要。
4、种植体外形设计不合理:包括种植体的自身强度、与骨组织最大的结合面积、应力的合理分布、缓冲装置以及种植体表面不应有锐角加工工艺等。
5、种植体的应力分布不合理:种植体植入的部位、数量和方向,骨性结合后种植义齿的修复处理,直接影响应力的分布。
6、种植体过早负载:种植体植入后,应保证足够的骨愈合过程,待骨性结合完成后才作修复治疗。
保持稳定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高度
“平台转换(Platform-Switching)”理念.是通过使用相对每个种植体尺寸略小的部件,便可使种植体周围组织具有较大稳定性。法国美学牙科医学会主席Frdddric人Chiche认为,使用3i种植体时,这点很容易做到。他将在下文中阐述这种操作方法,并借助三个病例加以说明。
前牙区的种植术后种植体颈部无骨吸收,是确保齿龈乳头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获得与邻牙协调一致的牙龈曲线的重要保证。在使用螺钉固定的 Brfinemark种植体的头一年中,正常情况下总能观察到在种植体第一道螺纹高度牙槽骨的稳定。尽管人们曾经提出各种生物力学理论,但是它们的说服力并不强;现在,更完善的生物学知识更好地解释了该现象。事实上,人们观察到,当种植体裸露在外时,颈部周围便开始骨吸收;只要它是被遮盖住的,颈部高度牙槽骨就会保持稳定。
在负载、也就是外科二期手术后,颈部以下的骨的稳定性似乎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生物学宽度的保持、结缔组织的炎症状况以及种植体表面的情况。1997年, Abrahamsson等人揭示,多次拧进和拧出嵌入螺钉会使种植体颈部周围上皮固定点发生根端移动。作者们强调,上皮移动进而会使骨高度发生根端移动,从而重建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相协调的生物学宽度。此外他们还确定,基台与种植体间的边界层有细菌浸润。这种浸润会导致一个发炎的结缔组织区域的持续存在,从而进一步促进种植体与骨之间第一接触位置的根端移动。与迄今为止所提及的参数不同,种植体表面情况对骨吸收起着积极作用。如种植体表面粗糙,那么在加以负载,特别是即刻负载时,骨对钛种植体的附着能力便会大大提高。
”平台转换”原则
该原则是使用比种植体颈部直径略小的义齿部件,从而限制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该策略基于1991年所做的病例观察和分析。在那些病例中,5mm大的种植体,都采用了直径为4mm的较小的基台,周围未发生骨吸收或者吸收极少,种植体周围牙槽骨高度保持稳定,而且不受负载阶段的影响。
该结果的可重复性使我们假设成立:基台与种植体间边界层的状况是影响牙槽骨顶部吸收部位和程度的决定性因素;还促使我们重新构造决定种植体周围生物学宽度的装置。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被定义为种植体周围顶部骨边缘与种植体—基台连接处的距离(2-3mm)。如果种植体基台与种植体直径相同,也就是说两部分相互连接,那么这个距离就是结缔组织发炎的结果。通过使用比种植体颈部直径小的部件,义齿连接被推向种植体中部,从而扩大了周围骨与基台底座间的距离。与基台—种植体连接相关的发炎的结缔组织更多的存在于冠高度、颈高度,而不再根端移动至种植体的第一道螺纹处。这样便可避免骨吸收,种植体颈部高度的牙嚓骨得以保持稳定。
临床应用
“平台转换”尤其适用于那些希望获得最佳外观效果的病例。Small和Tarnow在2000年揭示,80%的病例在负载第一年会出现1mm的前庭退化。这种软组织退化的原因是骨萎缩,会给前牙区带来很大的危险。 人们只需借助“平台转换”理念,通过使用相对每个种植体尺寸略小的部件,便可使种植体周围组织具有较大稳定性。使用3i种植体时,这点很容易做到。 4mm、5mm及6mm的种植体具有同样的外六边,如果选用的是其系列产品,那么内部连接也相同。所使用的大部分种植体共有的这种特性使该系统在应用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无需使用任何特定部件,只要将一个直径4mm的基台用螺钉固定在直径5mm的种植体上,便可实现“平台转换”。依此类推,可用同样的方法将直径5mm的基台拧在直径6mm的种植体上。
根据治疗报告,放入后对种植体加负载时可采用以下方法。它可用于临时义齿,在临时义齿下部咬合时放入基台,这为个别情况;还可用于牙列缺失的患者做即时负载。
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在种植体治疗的各个阶段保持部件的较小尺寸,直至最后制作出种植体所承载的义齿。
最后,种植体钛表面状况对保持颈部高度的骨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Testori等人在2001和2002年观察到,在对表面粗糙的种植体立刻加载,并借助用于组织研究,骨稳定发生在种植体的第三螺纹处,也就是说,在种植体抛光截面与粗糙截面的连接处。据Davies等人所说,粗糙表面降低了造骨细胞穿过纤维蛋白网络到达种植体表面的移动难度。基于此观察结果,从1996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混合表面的FS版本(FullSurface)的 Osseotite种植体。此版本从上到下都是粗糙表面,而不是从第三螺纹处开始,从而能够促使直至种植体颈部的骨都保持稳定。
成功秘诀
在前牙区,种植体颈部高度的骨稳定性对于口腔种植的成功起着关键性作用。使用直径小于种植体直径的义齿基台能够限制常在种植后一年出现的牙槽骨顶部吸收。骨边缘和基座—种植体连接间距离扩大,使发炎的结缔组织移到更靠近冠部和中间的高度,这点可用于解释运用所谓“平台转换”理念取得的效果。尽管使用颈部抛光的种植体时也会观察到不出现骨吸收的情况,但是我们可以期待,使用完全粗糙的种植体能够进一步提高顶点高度的组织稳定性。
图1:通过正畸治疗能够在插入种植体前重建理想的近远中间距。(正畸科医生E.Serfaty博士)
图2:舌弓的存在使导板在前庭位置的插入得以简化,这样就能按义齿设计图把种植体固定在三维立体层面上。
图3 : 使用一个小直径种植体(MicroMiniplantN丁3ilmplantlnnovations),以确保种植体颈部与相邻牙齿间保持1.5mm的近远中最小间距。此间距是生成和保持齿龈乳头所必需的。
图4:所有义齿部件(嵌入螺钉、转移杆、基台)都与种植体直径相同。“平台转换”不可用于小直径种植体,因为基台尺寸太小会带来断裂危险。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哪种种植体系统,狭长种植体颈部高度的直径平均都为3.3至3.5mm。
图5:一年后的手术后效果。一个VMK牙冠被粘在钛基台上。高质量的外观效果源于牙龈乳头的存在。它证明种植体两侧都存在骨间隔。(义齿专家:P.Miara博士)
图6和7:第11号牙,显示有牙根吸收。这种状况缘于15年前的一次外部撞击。已进行牙髓治疗。直接对这颗牙齿做了种植.
图8:借助于无切口翻瓣技术限制骨暴露后导致组织吸收。
图9:通过“三合一”柱上的深度标记,确保对种植体(NTCertain,3ilmplantlnnovaUons)做精确的垂直定位。
图10:一个钛制的临时基台。内部连接形成了良好的固位,这样在所有调整阶段都不必用义齿螺钉固定基台。
图11:X光监控照片显示,存在一个直径小于种植体直径(5mm)的基台(直径4mm),这样能够根据“平台转换”理念保持种植体颈部高度的骨稳定性。
图12:手术后一年的临床效果一牙颈线和牙龈乳头存在,结合“平台转换”理念实施及时临时治疗的治疗策略,只会有极少的骨吸收。经过二至四个月的愈合阶段后,便可将一个永久性VMK牙冠装在牙列上。(义齿专家:C.Sabban博士)
图13和14:第11和21号牙齿的牙颈部曲线不同,这样就不能在拔牙后直接使用即时种植体,因为牙颈部曲不同可能会在相邻的自然牙齿的牙颈部曲上显得明显。
图15:为了获得一致的牙颈部曲线,使整个粘骨膜与牙槽骨发生冠向移动,决定牵引切牙,用了一个前庭领矫形装置。插图显示的是12个月后的临床效果。(正畸科医生:R.Garcia教授)
图16:在拔除第11和21号牙齿后直接使用了两个种植体。种植体的理想位置降低了安装临时齿冠的难度,因为不必再纠正种植体基台的高度。
图17:重衬临时牙冠,然后用临时粘固粉粘合。在骨结合阶段,它会被保留在种植体上,用于提高种植体—基台—义齿系统的强度。
图18:在手术后三个月的X光监控照片上可看见单个义齿基台(直径4mm)与宽圆锥形种植体(5mm,NTCertain)直径间的缝隙。种植体周围的骨盖住了所有螺纹以及种植体颈部。
如何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如何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很多人认为种植牙一种下去就可以不去管它了,其实不然,还要防止种植体周围炎对种植牙造成感染,影响种植牙的使用寿命。那么,如何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呢?
种植体周围炎示意图
如何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做到以下几点很关键:
1、有吸烟习惯的患者要尽量戒烟或少抽烟;改变偏侧咀嚼的习惯;有夜磨牙习惯的患者,睡觉时最好佩戴合垫,防止种植体过载。
2、有牙周炎的患者应该在牙周医生联合治疗的基础上,严格的选择种植的时机和适应症。要保持口腔健康卫生,定期洗牙和复查,防止种植体周围牙结石集聚。
3、发现种植体周围牙龈肿胀、局部组织粘膜充血时,应该立即到医院找医生进行治疗。
【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治疗原则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治疗原则
种植体周围一旦出现骨吸收,即不易逆转,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特别强调种植术后的维护,对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重于治疗。
治疗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的基本原则是持之以恒地彻底去除菌斑,控制感染,消除种植体周袋,制止骨丧失,诱导骨丧失,诱导骨再生。包括初期的保守治疗和二期手术治疗,与牙周炎的治疗方法相似,但有其特点。
1.初期治疗
去除病因有菌斑、牙石沉积的种植体,周围粘膜探诊出血阳性,无溢脓,探诊深度≦4mm,应进行机械除菌斑治疗。机械清除天然牙及种义齿各个部分如种植颈、种植基台、上部结构龈面等处的菌斑、牙石。必须用塑料器械或与种植体同样硬度的钛刮治器,使牙石碎裂,用橡皮杯和抛光膏抛光种植体表面以清除菌斑。由于钛种植体表面易磨损,传统的金属刮治器不能用于种植体,他们会损伤钛表面,形成粗糙面,促进菌斑沉积。
如果负载过重,则应除去过重的咬合负荷。
氯已定的应用在探诊出血阳性,探诊深度4-5mm,有或无溢脓的种植体部位,除机械治疗外,还应使用氯己定治疗。每日用0.12%-0.2%的氯己定含漱,种植体周袋部位用0.2%-0.5%的氯己定龈下冲洗,活在感染部位局部应用0.2%氯己定凝胶。一般需3-4周的抗菌剂治疗,可获得治疗效果。
抗生素治疗在探诊出血阳性,探诊深度6mm,有或无溢脓,并有X线片显示骨吸收的种植体部位,在机械治疗和应用氯己定后,还必须使用抗生素——甲硝唑或替硝唑全身给药,也可局部使用控释抗生素。
2.手术治疗
初期治疗成功地控制炎症后,有些病例可以进一步作手术治疗。手术可分为切除性和再生性。前者使袋变浅,修整骨外形,清除种植体表面的菌斑牙石使之光洁;而再生性手术除上述目的外,还在于使种植体周围的骨有再生。
哪些因素影响种植体骨愈合?
影响种植体骨愈合的因素很多,有来源于种植体材料、形态设计方面、制作工艺方面的因素,也有手术器械、手术过程中的因素,还有修复及修复后的维护等方面的问题。
(1)种植所使用的材料必须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这样植入后与其机体的组织有良好的亲和关系,其力学性能应与骨组织相近。这样才能产生骨愈合。
(2)种植体的形态设计和表面处理:种植体的形态设计是很重要的,骨组织可以和任何形态的钛表面愈合,而牙龈组织必须与圆缓的表面结合。钛是靠表面的氧化层与骨组织结合,合适厚度的氧化层,是种植体成功的关键。
(3) 种植体植入后不能有微动,就象种树一样,早期压紧使其稳定才能向土中扎根,才能成活,种植体植入后周围有血痂形成,然后机化、成骨,所以早期不能有微动,不能承担力量。二次手术法早期在?E23B?下能更好地保护其不受力,6~8周以后骨愈合基本形成,这时就可以承受小的力量。一次手术的种植体这时可以做一个临时修复体。
(4)种植时要注意温度保持在47℃以下,骨内种植体植入,首先要在颌骨上制作植入窝,这时钻头进入后,由于扭力的作用要产生很多热量。但47℃以上时骨细胞会死亡,所以种植体植入时要注水冷却,使其温度在47℃以下保证骨细胞的活力。
(5)种植体周围必须有良好的卫生清洁,如果没有良好的清洁,会产生种植体周围炎症,从而导致种植体出现松动脱落。
种入种植体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二次手术并修复,如果时间长骨生长可覆盖覆盖帽,使二期手术增加很大难度。修复后的病人要定期复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影响种植体周围龈乳头高度的风险因素及其控制策略
影响种植体周围龈乳头高度的风险因素及其控制策略
随着种植修复临床应用的日臻成熟,人们不仅要求利用种植牙恢复咀嚼功能,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美观及功能需求。种植义齿周围由于龈乳头退缩或消失而出现“黑三角”,不仅影响美观效果而且容易导致食物嵌塞和发音障碍。因此,种植义齿周围龈乳头问题成为口腔种植领域关注的问题。本文围绕种植义齿龈乳头高度的影响因素及龈乳头缺失预防和治疗方法等进行评述,同时针对牙周炎患者的风险及控制策略加以分析。
1.种植体周围龈乳头高度的影响因素
龈乳头是指充满两颗牙之间接触点根方外展隙内的龈组织。目前常用的评价指标为1997年Jemt提出的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PI)。评分标准为0~4,参考线为两邻牙牙龈曲线顶点连线,该连线至邻牙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为理想龈乳头高度。0=龈乳头缺如,邻牙牙龈曲线平坦;1=实际龈乳头高度<1/2理想龈乳头高度;2=实际龈乳头高度≥1/2理想龈乳头高度,但未完全达到接触点;3=龈乳头达到接触点,邻牙牙龈曲线协调;4=龈乳头增生,超出邻间隙,牙龈曲线欠规则。
1.1种植体周围软组织与天然牙周组织的区别
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具有区别于天然牙的特征。种植体周围无牙周膜结构,在结缔组织附着区成纤维细胞和血管结构少于牙周组织。天然牙周围牙龈有双重供血,分别来源于牙槽间隔骨膜血管以及牙周膜血管,而种植体周围黏膜的血供系统只来自牙槽骨嵴外侧骨膜上的血管分支。此外,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内的胶原纤维排列方向为平行于种植体表面,而天然牙为Sharpey纤维垂直于根面插入牙骨质内。因此,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结构在防御感染和修复能力方面都弱于天然牙。由于血液循环较差,要求种植体与邻牙或种植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充足的血液供应。
1.2牙冠邻面接触点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
Tamow等研究发现,两颗天然牙间龈乳头形态的正常形成和维持几乎完全依赖于两牙接触区根方到骨嵴顶的距离,当此距离≤5 mm,98%位点的龈乳头将充满这个空间;当此距离增加到6 mm时,这一比例下降为56%;而此距离≥7 mm时,只有27%或更少的龈乳头充满此空间。与此研究结果类似,Choquet等研究发现,当种植体与邻近天然牙之间骨嵴顶高度至接触点距离<5 mm时,龈乳头几乎充满邻间隙。Tamow等研究发现,两颗邻近种植体之间骨嵴顶至接触点的平均距离为3.4 mm。因此,种植体与天然邻牙间骨嵴顶至接触点距离为5 mm以下,两颗种植体之间这一距离为3 mm以下可以获得良好的龈乳头高度。这一规律的生物学基础为生物学宽度,但足这一宽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为0.75~4.3 mm,因此龈乳头高度的最大值可以达到6~7 mm。我们可以通过判断邻牙或者患牙拔牙前的生物学宽度估计种植后可能生成的龈乳头高度。
1.3种植体与相邻天然牙和相邻种植体的间距
Tarnow等研究发现,种植体的生物学宽度不但在垂直方向,同时存在于牙槽嵴顶侧方,即在牙槽嵴顶存在约1.5 mm的水平侧方骨吸收区。因此种植体与天然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1.5 mm。此外,两颗种植体之间的距离>3 mm时,邻间骨嵴顶丧失平均为0.45 mm;当这一距离<3 mm时,骨丧失达1.04 mm。因此,种植体与邻牙之间或种植体之间的间距是种植体周龈乳头重建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种植体与邻牙之间的最佳距离。陆春露等报告种植体与邻牙之间的最适距离为2.5~4.0 mm。当这一距离达到3~4 mm时获得PI=3龈乳头的比例为84.3%,而大于4 mm时这一比例降为60.7%。因此,种植体与邻牙之间距离以2.5~4.0mm为宜。
1.4牙龈生物型
牙龈生物型(gingival biotype),又称牙周生物型(periodontal biotype)即指牙周软组织及其牙槽骨组织的特征。常见的牙龈生物型有2类:厚平型和薄扇型。牙龈的生物学类型影响着种植义齿修复的美学效果,简而言之,薄扇型牙龈更易发生牙龈退缩和出现“黑三角”,厚平型即使发生牙龈退缩,也较易恢复,从而修复后“黑三角”的出现率较低。因此,对于薄扇型牙龈在种植修复设计时应考虑到其可能存在的软组织缺陷,及时进行软组织增量处理。
1.5牙齿和接触区形态
天然牙形态有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方圆形容易获得较好龈乳头的美学效果,而尖圆形往往较差。Kois等认为邻间接触区的外形与龈乳头有关,方形接触区较三角形接触区能取得更好的龈乳头美学效果,接触区面积越大,龈乳头所占据的空间越小,出现“黑三角”越少。
1.6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及龈乳头的影响
吸烟对龈乳头影响的研究较少。Raes等研究发现,种植后2年非吸烟患者远中龈乳头冠向生长平均达0.63 mm,近中为0.76 mm;而非吸烟患者龈乳头保持原位,提示吸烟可能会影响种植龈乳头的改建过程。
2.种植治疗过程中对种植体周围龈乳头的保护与重建策略
2.1平台转移技术
种植体周围垂直向骨吸收的直接后果是导致龈乳头丧失和龈缘退缩。Lazzara等首次提出了“平台转移(platform switching)”的概念,即二段式种植体修复时,所使用修复基台的直径小于种植体平台的直径,使基台种植体的连接部边缘向种植体中轴线处迁移。平台转移技术可最大限度减少骨的蝶形吸收量,使生物学宽度由垂直向改为水平向,有效阻止上皮组织沿种植体根方生长。这一技术降低了局部区域发生感染的概率,有效防止了牙槽嵴顶吸收和牙龈退缩。Canullo等通过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采用平台转移技术种植术后10年,龈乳头高度增加0.21 mm,而对照组降低1.12 mm,说明选择具有平台转移技术的种植体有利于维持龈乳头高度。
2.2微创拔牙和位点保存技术
种植体龈乳头的形态与邻间骨嵴的高度和厚度密切相关。当患牙不能保留需要拔除时,首先应该考虑使用微创拔牙器械,并采用微创技术拔除患牙。拔牙时向冠方及腭舌侧施加压力,减小对唇颊侧及近远中骨板的损伤。牙齿拔除后,由于缺牙区牙槽嵴的生物力学发生改变,其解剖结构的改建也十分活跃,主要表现为牙槽嵴高度的降低和宽度的减小。因此,牙齿拔除之后应该做拔牙位点保存,以减少牙槽骨的吸收及龈乳头的萎缩。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可以有效维持牙槽骨轮廓及骨量,保证生长较慢的成骨细胞优先增殖并修复骨缺损。特别是在种植前通过骨移植技术获得足够的骨高度将有利于获得理想的龈乳头高度和长期稳定性。
2.3翻瓣种植手术
2.3.1 I期和Ⅱ期手术过程中保护和成形龈乳头
在翻瓣种植手术过程中,特别是暴露种植体的Ⅱ期手术,或者是即刻种植并即刻修复的手术中要尤其注意保护龈乳头,并同期可以通过多种术式增高龈乳头。
2.3.2手术切口设计
在切口设计过程中总的原则是微创,最好采用不损及龈乳头的切口设计。已报告的切口设计如改良腭侧结缔组织瓣旋转技术、指状劈开技术、颊侧中份松弛切口等都可以有效保留和重建龈乳头。Gomez-Roman发现,保留牙龈乳头的切口方式较累及牙龈乳头的切口方式牙槽骨丧失显著降低。
2.3.3软组织移植
如果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缺损严重,则需要采取软组织移植的方式加以修复。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是增加软组织量的金标准,常用于重建龈乳头?Gupta等在10例患者上前牙种植术同期行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发现术后6个月龈乳头增高1.2~1.5 mm,成功率达90%。Kaushik等发现,冠向复位瓣结合上皮下结缔组织瓣可以有效重建龈乳头。但Lee等通过系统回顾研究发现,对于即刻种植患者同期行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后龈乳头高度与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差异,提示对于即刻种植患者这种重建方式疗效的不确定性。此外,这种软组织移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组织瓣的量和术后瓣的稳定性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2.3.4切口缝合
软组织的关闭要求充分减张、无张力缝合,创口血供充足,打结可靠。Tinti等设计了一种新的缝合方式,即斜褥式缝合,牵拉颊瓣根冠方向转位,在冠方获得更多的牙龈高度。采用“U”形切口,于Ⅱ期手术时增加邻间牙龈乳头高度时,垂直褥式缝合方法可更好地将唇颊侧的全厚瓣固定于近远中腭侧黏膜上。
2.4不翻瓣微创种植手术
采用不翻瓣微创手术种植修复的方法,可最大限度保存牙龈乳头的形态;黏骨膜的血供未受破坏,能够减少骨和软组织吸收。但因切口的视野较为狭小,在牙槽嵴不平整或骨壁较薄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种植体的部分暴露;为保留唇舌侧骨壁的完整,要求牙槽嵴顶平坦且厚度至少为7 mm。因此,在采用不翻瓣方法行种植手术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2.5手术和修复时机选择
国际口腔种植学会(ITI)第三届共识会提出了拔牙位点种植体植入时机的新分类系统,分为I型(即刻种植)、Ⅱ型(软组织愈合的早期种植)、Ⅲ型(部分骨愈合的早期种植)和Ⅳ型(延期种植)。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治疗周期短,但与非即刻种植相比,即刻种植对龈乳头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确定。部分研究显示即刻种植可能造成龈乳头高度降低。Kinaia等在Meta分析报告中纳入12个研究,发现即刻种植后1年以上患者龈乳头高度显著低于非即刻种植0.396 mm;但同时发现,种植后即刻修复可显著增加龈乳头高度0.519 mm。而Yan等的Meta分析显示,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和即刻负重与传统方法相比龈乳头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Khzam等。3m的系统评价研究显示,即刻种植和即刻负重1年以上龈乳头高度降低仅为平均0.23 mm,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鉴于以上研究,我们认为可采用即刻种植和即刻修复方式缩短疗程。
3.非手术方法重建种植体周围龈乳头
非手术方法重建牙龈软组织美学是一种简单方便、对患者创伤小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美学重建的方法。比如,即刻种植后应用临时基台和即刻义齿,诱导前牙牙龈成形,可以取得良好的美观效果。根据前述规律,通过调节牙冠的接触点位置可以获得良好的龈乳头高度。此外,单牙缺失时除改变种植牙冠形态,还可以应用贴面或树脂塑形改变邻牙形态,关闭“黑三角”,同样能取得良好的美学效果。Su等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基台穿龈形态可增强美学修复效果。合理应用牙龈瓷也可以弥补牙槽突高度不足的问题。
4.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的相关风险和控制策略
4.1牙周炎患者邻牙骨水平对龈乳头高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种植体龈乳头高度与邻近天然牙间骨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存在不同程度的骨吸收,特别是重度牙周炎患牙牙槽骨高度严重不足。由于牙周炎患者存在邻问牙槽骨高度不足,应告知患者种植后可能由于龈乳头高度不足而出现“黑三角”问题。
4.2牙周炎患者患种植体周围炎和邻间骨丧失的风险
虽然目前少见关于种植体周围炎对龈乳头高度直接影响的研究,但是重度牙周炎能够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种植体周围炎可直接造成邻间边缘骨丧失,进而可能造成龈乳头高度的降低。sousa等通过对24篇文章的系统评价研究发现,接受牙周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种植后1.2~16年邻间骨嵴顶丧失和种植体周围炎增加,重度牙周炎患者种植后并发症增加。Rasperini等通过一项10年的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发现,牙周炎患者种植体邻问骨丧失显著高于牙周健康者。王丽萍等研究发现,牙周炎合并吸烟者种植术后1年邻间骨丧失显著高于健康者。因此,在牙周炎患者种植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预后判断。
4.3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软组织移植重塑龈乳头的临床效果
Kaushik等研究指出,对于牙周炎患者骨丧失造成的种植体龈乳头高度降低,采用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方法不能完全恢复龈乳头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联合种植前骨移植等手术增加牙槽骨高度,从而恢复龈乳头高度。
4.4牙周维护治疗对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
Zangrando等通过对10篇文章的系统回顾研究发现,未经规律性牙周维护治疗和吸烟的患者种植体的邻间骨丧失显著高于对照组。Monje等通过横断面调查发现,每年不少于2次的复查和牙周维护对于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非常关键。因此,为预防和控制种植体周围炎需要进行规律的牙周维护治疗,牙周维护治疗是种植修复后重要的治疗内容。
综上所述,医生在种植术前需要做好龈乳头高度的预后判断,在种植手术中尽量规避不利因素,选择适当方式恢复或重建龈乳头。但是,迄今为止龈乳头重建技术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已报告的成功率差异较大,多停留在个案研究水平。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以预防龈乳头高度降低为主要策略。此外,牙周炎患者邻间骨高度降低风险增加,应术前做好预后分析,术后采取规律的牙周维护治疗增加龈乳头高度的稳定性。
种植体周围组织概述|病变病因
种植体周围组织概述|病变病因
一、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概述: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是发生于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损害,包括累及软组织的可逆性种植体黏膜炎和累及种植体植骨床、造成骨吸收的种植体周围炎。后者如果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持续的骨吸收和种植体-骨界面原有的结合分离,最终使种植体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炎是导致种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病因:
目前认为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种植体上的菌斑微生物和负载过重,此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对种植体周围病变的发生起到促进作用。
菌斑微生物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和牙周病类似,菌斑聚集是导致疾病的始动因素。当软硬组织存在炎症病损时,种植体周的菌斑主要有革兰阴性厌氧菌、产黑色素厌氧菌及螺旋体等组成。
部分缺牙患者于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体周围菌斑组成有所不同。前者菌斑中常见牙龈卟啉单胞菌、螺旋体等牙周致病菌。而无牙颌患者的菌斑组成更接近健康牙周的菌斑,主要含中间普氏菌、聚核梭杆菌等机会致病菌,而很少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螺旋体。
生物力学负载过重咬合负载过重是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它导致种植体-骨界面产生微笑骨折,形成垂直性骨吸收,继而又上皮和结缔组织向根方增值移行,包绕种植体。如组织移行速度取决于政治题负载大小和叠加的细菌感染程度。负载过重并同时伴有细菌感染时,疾病进展会大大加速。
可能导致种植体生物力学过载的因素如下:
颌关系:义齿颌接触关系不正常,使种植体承受过大的侧向力。
义齿固位:上部结构固位差易造成种植体损伤。
种植体数目:种植体数目越多,每个基牙上承受的合力相对减少。
义齿设计:在种植体义齿设计中,如设计成单端桥,桥体长度越大,末端种植体上分布的应力越大。
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其他天然牙的牙周状况也会对种植体周的健康产生影响,未经治疗的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失败率高,故施行种植义齿前必须彻底治疗口腔内存留牙的牙周炎,牙周炎控制后再进行种植修复。
吸烟:
是影响种植体周围炎三十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种植体边缘骨的年吸收量大于非吸烟者,如果吸烟者的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其骨吸收更多。若吸烟者在种植术前后戒烟,牙槽骨吸收较不戒烟者减少。如果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在接受治疗能同时戒烟,治疗效果和预后会明显改善,而继续吸烟者的种植体周围组织仍可能进一步破坏。
其他影响因素:
1.种植义齿类型。
2.种植体形状及表面处理。
3.手术技术及术后处理。戴牙后龈沟内的粘接剂如果出去不干净,很容易引起种植体周围组织发炎,继而导致牙槽骨吸收,引起种植体松动。
4.骨的质和量。
5.软组织附着类型。
6.生物学宽度、种植体的深度、龈瓣的设计等也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7.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会影响种植体的愈合,并可能影响种植体周围组织对菌斑微生物等刺激因素的反应。
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
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
种植体周围病变是牙种植体周围的炎性病损,根据其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分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mucositis)和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是局限于种植体周围黏膜的可逆性炎症;而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损害,其特征是支持骨的丧失。它是造成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种植修复6个月后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9%~65%、1%~47%。
近年来,关于种植体周围病变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以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1.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及常规治疗方法
1.1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分析
目前,菌斑作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细菌粘附、定植于种植体表面进一步引起周围组织的免疫应答可引起种植体周围病变,进而导致骨吸收甚至种植体脱落。研究表明,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对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的吸收有重要影响,细菌可通过微间隙进入种植体内部定居、繁殖,成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感染灶。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宏观形状设计影响应力分布,过度的生物力学应力可能会导致骨-种植体界面出现“微裂纹”,从而促进细菌滞留,最终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另外,种植体表面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可通过影响细菌的粘附、定植参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及发展。牙周炎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更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从全身看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放疗、化疗等。
近年研究还表明,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个体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敏感程度,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
1.2种植体周围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与牙周治疗类似,种植体周围炎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菌斑控制、单独使用机械方法(手动/超声洁治、激光等)进行清创或联合应用抗菌剂、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然而,目前各种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均存在局限性,还没有建立统一的“金标准”,因此,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从而预防种植周围炎的发生及发展有切实可行的应用前景。
2.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在种植修复中,“骨结合”是指有生命的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直接的结合,这种结合为种植体上部结构提供支持,发挥固定和支持作用,是种植体发挥功能的基础;而“软组织结合”是指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在种植体上的附着,作为一种重要的屏障,阻止口腔微生物的粘附、定植,为种植体骨结合提供稳定的环境;良好的骨结合和软组织结合是种植修复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以获得理想的骨结合和软组织结合并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对于预防种植体周围炎,进而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1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由于行使生理功能时的咀嚼负荷、制造的误差及微动,种植体—基台微间隙不可避免[。平台转移是指基台直径小于平台直径,使基台连接位置向种植体平台中心内移。采用平台转移技术,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内移,一方面能够转移应力,避免应力集中于种植体平台的边缘,起到减少骨吸收、保护骨结合的作用;另一方面减小了微间隙暴露于软硬组织中的范围,有利于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
研究证实,平台转移技术能够预防并减少种植体颈部的边缘骨吸收。Canullo等进一步研究发现,种植体颈部的边缘骨吸收与平台转移的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同时观察到,当基台底部的直径比种植体平台直径小时,能够形成一个更浅的、更一致的结缔组织袖袋,从而形成更好的软组织封闭。此外,研究表明内连接系统比外连接系统存在更小的微间隙、微渗漏及微动,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吸收更少、碟形吸收更窄。
2.2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宏观形状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种植体在负载时,应力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颈部与骨皮质接触的区域,因此,种植体的颈部的宏观结构设计对优化种植体应力分布有重要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种植体颈部的螺纹设计能够提供维持边缘骨水平的机械应力刺激。研究证实,相比光滑的颈部设计,螺纹结构更有利于保存骨水平。从结构上看,每个螺纹单元主要包含三种几何参数:螺纹形态、螺距、螺纹深度。Oswal等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种植体螺纹形态(V形/偏梯形/反偏梯形)的应力分布模式,结果提示不同的螺纹形态对不同类型的骨质作用有差异,其中反偏梯形螺纹更有利于保存骨组织。
Kong等认为,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种植体螺距的最佳选择应大于0.8mm。然而,螺距越小,螺纹数目越多,总表面积越大,更有利于提高初期稳定性。Sun等将具有不同颈部螺纹深度的种植体植入比格犬下颌骨,观察其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发现螺纹深度对骨-种植体接触、骨水平及软组织水平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Kang等发现,较大的颈部螺纹结构(螺距/深度=0.6mm/0.35mm)与较小的颈部螺纹结构(螺距/深度=0.3mm/0.15mm)在功能性负载1年后,平均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
理想的种植体颈部的螺纹设计能够优化应力分布,有利于保护骨结合,进而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风险,然而螺纹的具体几何参数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此外,通过改良种植体颈部的宏观结构可能促进种植体周围上皮和结缔组织的附着。Huh等发现,颈部具有凹形颈圈设计的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凹形颈圈周围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形成宽500μm的“O”形封闭圈,能够加强结缔组织对种植体表面的附着。Lai等发现,穿黏膜颈部具有宽60μm、深5μm或10μm的沟槽设计的种植体能够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及黏着斑蛋白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软组织结合。
2.3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微观形貌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表明,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种植体周围上皮以及纤维结缔组织的附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光滑表面更适合上皮细胞粘附,而粗糙表面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粘附。Baharloo等在6种不同粗糙度的材料上培养上皮细胞,发现较光滑表面(Ra:0.06μm)能促进上皮细胞粘附增殖,并通过对黏着斑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其黏着斑更多更大,提示上皮细胞在较光滑表面具有更强的粘附力。Wang等发现,在纳米级别粗糙度(Ra:2.75~30.34nm),成纤维细胞的粘附力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加。因此,通过对种植体颈部表面粗糙度的改良有望优化上皮下结缔组织排列方式,进而提高软组织封闭效果,从而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风险。
然而,一般认为菌斑易于附着在种植体粗糙表面上附着。研究表明,当Ra小于0.2μm时,生物膜的定性及定量检测随粗糙度减小未见明显降低,因此将“阈值Ra”定义为Ra<0.2μm。然而,目前研究尚未明确既能促进种植体软组织封闭又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粘附定植的粗糙度范围。种植体表面自由能对细菌粘附、定植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大多数口腔微生物表面自由能较高,提示疏水表面可能更有利于阻止微生物粘附。然而,Villard等将钛及氧化锆种植体进行表面硅烷化,在表面粗糙度及化学组成相同的条件下,发现钛表面自由能降低而氧化锆表面自由能增高,白色念珠菌菌落形成单位(CFU)都显著减少。
研究表明,亲水表面更有利于促进骨结合。Rochford等将聚醚醚酮(PEEK)薄膜进行氧等离子体处理以提高表面自由能,并在其上共培养表皮葡萄球菌及人骨肉瘤细胞(U-2OS),发现U-2OS细胞附着增加,提示氧等离子体处理的PEEK能够促进成骨样细胞的附着而不增加细菌粘附的风险。因此,亲水表面可能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
2.4种植体表面化学改性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局部应用抗生素是控制菌斑的有效手段,因此也被用于种植体表面处理。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广谱及良好的耐热性是最重要的要求。庆大霉素是最广泛应用于钛种植体表面涂层中的抗生素之一,其他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等,也被用于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涂层。抗生素结合于涂层的方法及其释放速率会对抗生素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的磷酸钙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分子载体,然而该体系难以达到缓释的效果;此外,生物降解聚合物和溶胶-凝胶涂层也被用于种植体表面控释抗生素涂层的研究。Lucke等将一种新型的载庆大霉素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DLLA)涂层应用于大鼠模型,发现其能有效预防钛金属植入物相关的骨髓炎,且PDLLA涂层在最初48h内释放80%的抗生素,相比磷酸钙涂层其释药更为缓慢。硅溶胶-凝胶涂层可在2周内实现万古霉素的控制释放。在体外研究中发现,直接将万古霉素共价修饰于种植体表面能够长期维持抗菌活性。
然而,种植体植入体内后,其表面很快会形成一层蛋白质层,共价修饰的抗生素能否穿过蛋白质层发挥有效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虑到应用抗生素涂层可能出现的细菌耐药问题,各种非抗生素有机/无机抗菌涂层近年来也有研究报道。氯己定是最常用于口腔消毒的药物,体外实验表明,醋酸氯己定涂层(CHA)能减少种植体表面及其周围介质的细菌数,但其使用会影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Lee等发现,氯己定对成骨细胞也有细胞毒性,在0.005%浓度下即显著抑制成骨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虽然氯己定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但是由于其对种植体周围细胞具有潜在的影响,可能并不适合涂覆于种植体表面。乳铁蛋白(LF)是一种具有抗菌性的蛋白。Nagano-Takebe等发现,乳铁蛋白吸附于钛表面能够抑制格氏链球菌粘附,提示将乳铁蛋白吸附于种植体穿黏膜颈部表面有利于抑制细菌粘附,进而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银离子通过“僵尸效应”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粘附及增殖。
Zhao等发现,载纳米银颗粒的TiO2纳米管(NT-Ag)在实验前4d能杀死细菌悬液中的全部浮游细菌,并能持续作用30d,提示NT-Ag结构能够预防种植术后早、中甚至后期的种植体周围感染。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低浓度下银离子能够杀死细菌而对成骨细胞及上皮细胞没有细胞毒性。聚醚醚酮/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PEEK/nano-FHA)生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Wang等发现,在体外实验中,PEEK/nano-FHA生物复合材料能有效抑制细菌增殖和菌斑形成,在体内实验中能够促进骨结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牙种植体材料。此外,抗菌肽、氮化物等也被应用于种植体表面抗菌涂层的研究。
理想的种植体表面抗菌涂层应具有长期有效抑制细菌的粘附、定植,并且有利于骨结合及软组织结合的作用。目前研究的各类抗菌涂层多数处于体外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并应用于体内研究中证明有效性。
3.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特别是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表面宏观形状、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的改良,有望优化应力分布、促进种植体周围上皮和结缔组织的附着、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进而预防种植体周围炎,提高种植成功率。
来源:王雨薇,王了,包崇云.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18,38(02):177-180.
如何预防护理种植体周围病变?
如何预防护理种植体周围病变?
预防护理:
种植体周围一旦出现骨吸收,即不易逆转,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特别强调种植术后的维护,对种植体周炎的预防重于治疗。
1.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前处理牙周炎未得到控制,病变持续进展,或有重度牙周炎病史,对牙周炎易感的患者,不宜作种植义齿。一般患者种植前应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常规洁牙,治疗邻牙及口内其他天然牙已有的牙周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2.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的设计种植体材料、表面形态、上部结构龈面设计都应利于菌斑控制,种植体数目、位置、排列、上部义齿的咬合关系都应利于均匀分散应力、尽量减少种植体承受的侧向力和扭力。
3.外科手术操作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动作精细、轻柔,减少对组织的机械创伤和热损伤。种植体植入的深度要考虑生物学宽度。
4.种植后牙周维护
(1)定期复诊:义齿装戴后1、3、6个月复诊,1年内无异常者以后每半年到1年复诊1次,全面细致地检查软、硬组织及上部义齿,每年照1次X线片,必要时作微生物检查,及时发现感染的早期征象。
(2)定期洁、刮治:每半年到1年作1次洁、刮治,彻底清理种植体及天然牙表面的菌斑、牙石。
(3)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这对维护种植体周组织健康非常重要,应反复向患者宣教。可采用软毛、圆头牙刷及只含少量磨料的牙膏,以免刷牙时损伤种植体表面。还可选用种植体周专用的牙线和电动牙刷清洁邻面。清刷时最重要的部位是种植颈及周围软组织。
(4)抗菌药物含漱或龈下冲洗:患者除采用刷牙等机械方法清除菌斑,也可选用适当的药物如0.5%氯己定含漱或龈下冲洗。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临床分类及表现
种植体周围组织病变临床分类及表现
根据炎症累及范围分为两类: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
1.种植体周围黏膜炎(periimplantmucositis)
1)病变局限于牙龈粘膜,不累及骨组织,类似牙龈炎。
2)主要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菌斑刺激导致。
3)适当的治疗能使病变逆转。
4)临床表现为种植体周围粘膜红肿,探针出血甚至溢浓,但不伴骨吸收,其中有一类特殊表现为“增生性黏膜炎”。是由于上部结构长期覆盖或压迫软组织,两者没有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利清洁,造成局部卫生状况不良,产生软组织增生性炎症。
2.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
病变已突破屏障累及骨组织,类似牙周炎。
主要是由于菌斑聚集或伴有咬合负载过重等。
适当的治疗可制止进一步骨吸收。
除了粘膜表现外,还有种植体周围袋的形成、溢脓和瘘管形成、骨吸收甚至种植体松动等表现。由于种植体周组织的防御能力较弱,炎症进展比牙周炎快,往往在数月内造成种植体松动。
骨吸收分期
根据X线片显示的骨组织破坏的严重程度,将骨吸收分为四期。
Ⅰ期:骨中度水平吸收伴轻度垂直吸收;
Ⅱ期:中到重度水平吸收伴轻度垂直吸收;
Ⅲ期:轻到中度水平吸收伴重度环状骨袋病损;
Ⅳ期:中到重度水平吸收伴重度环状骨袋病损,且种植体的颊侧和(或)舌侧骨壁完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