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常识:老掉牙的观念最伤牙!7个最常见的护牙误区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常见的牙周炎,孕妇护牙,洗牙误区

老掉牙的观念最伤牙!7个最常见的护牙误区

1989年,由卫生部、教委等部委联合签署,确定每年的9月xxxx年9月xxxx年的主题为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老人牙口不好,顿顿咸菜夹馍馍;牙齿酸胀,吃豆腐几乎用抿不是不爱吃,而是吃的成本太高!奇怪的是,很多老人牙不好,依然守着一套老掉牙观点,殊不知,这些老掉牙的观点恰恰害惨了牙!

观点1:老人牙齿松动脱落是自然现象,防也无用,治也无益。

答:不对。人老,牙不一定会老。牙齿松动只是缓慢的生理变化过程。如果牙齿保护得好,70多岁,牙齿仍然可以很稳固。其实,牙周炎和龋齿才是老人牙齿松动脱落的主因,预防和治疗牙周炎和龋齿很重要。

观点2:人牙同鼠牙,越磨越结实,啃点硬东西没关系。

答:不对。人老了,牙齿渐渐会像水土流失一样,牙齿支持力会相应下降,易松动,咀嚼无力,外露牙根易受冷热和机械刺激发酸。非要去啃太硬的食物,可能导致牙折裂、牙创伤松动,长期习惯啃硬食物会造成牙体磨损过度,导致酸软、咀嚼无力。

观点3:只漱口不刷牙,这是祖宗传下来的。

答:不对。只漱口,清洁牙齿作用很差。刷牙+牙线才能很好清洁牙齿。即便做了固定义齿(假牙),也一定要注意口腔清洁卫生,除刷牙外,可用牙线清洁牙与牙之间的邻接面,以防牙齿发生龋坏(烂牙)、牙龈炎、牙周炎等。

观点4:只要坚持刷牙,就没必要洗牙了。

答:不对。坚持刷牙也可能有牙结石、龈炎,所以有牙结石、龈炎就应该到医院洗牙。

观点5:掉一两颗牙,不必急着补,等掉完换全口假牙省事。

答:不对。全口假牙效果差,特别是牙槽骨萎缩时,全口假牙易松动、咀嚼无力。一般牙齿缺失越多,修复(镶牙)效果越差。

观点6:老人抽烟、喝茶沉积的黄牙黑牙,只能带到棺材里去了,无法再白了。

答:不对。抽烟喝茶沉积的黄牙黑牙是外源性色素沉积,也可以通过洗牙美白。

观点7:大医院要钱多,洗次牙近百,填个洞几十元;小诊所拔个牙才几块钱,洗牙也便宜。

答:不对。牙科治疗专业性很强,需要正规专业医生和专门设备。

口腔护理编辑推荐

口腔常识:“咬紧牙关”这种表情最伤牙


咬紧牙关这种表情最伤牙

生活中,常常会听人说遇到困难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去了。

人出现咬紧牙关的状态时,肯定承受着不小的压力。口腔科专家表示,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会导致人们精神过度紧张,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宣泄和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常常会咬紧牙关,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牙。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夜间磨牙。经常磨牙,不但会刺激神经,还会使牙齿过度磨损,影响嚼咀功能,或导致牙齿咬合功能紊乱。

另外,研究还显示,紧张专注的表情会使面部及口腔长时间处于一种静止状态,这样会减少口腔唾液的分泌,降低口腔内部的抗菌作用。

专家建议,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调整情绪,如果压力太大,就要及时缓解或宣泄,可以找朋友倾诉、运动、听一些轻松的音乐或看电影等。

保护牙齿,在饮食上也应该有所注意。研究指出,以下天然食物里的成分,可以对抗口腔细菌,强健牙龈,有效保护牙齿健康。

*茶:茶中所含的氟可以和牙齿中的磷灰石结合,具有抗酸防蛀牙的效果。乌龙茶和绿茶含氟量最高,其中所含多酚类物质是由30多种物质组成的复合体,具有消毒、杀菌、固齿之功效。

*洋葱:尤其是新鲜的生洋葱能杀死多种细菌,其中包括造成蛀牙的变形链球菌。

*香菇:香菇里所含的香菇多糖体可以抑制口中的细菌制造牙菌斑。

*芥末:芥末里含有一些可以抑制造成蛀牙的变形链球菌繁殖的成分,建议多吃。

*芹菜:芹菜中的粗纤维可以消灭掉一部分牙齿上的食物残渣。

口腔常识:唾液的7个健康奥秘


唾液(俗称口水)是食物消化的关键,有助预防龋齿和感染,保证咀嚼和吞咽。离开唾液,人体就无法正常分解和消化食物。唾液还是最好的健康指标之一。美国《医药日报》7月30日载文,揭示出唾液的7个健康秘密。

1.测唾液可查多种疾病。唾液保持体内平衡,一旦体内发生失衡,唾液就会有直接体现。通过对半滴眼药水大小的唾液化验,医生就可揭示出有关人体的一系列生物秘密。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唾液中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测定,可评估患者心脏病风险。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和加州大学共同研发的一种唾液测试法可查出99%的胰腺癌、95%的乳腺癌和80%的口腔癌。

2.唾液体现压力情绪。人一旦紧张,唾液腺就会向口腔分泌唾液-淀粉酶。通过该淀粉酶的测定,医生可测量孕妇对胎儿产生的压力。研究人员解释,唾液中压力激素皮质醇的失衡使人对压力事件非常敏感。

3.唾液止痛效果是吗啡的6倍。英国《自然》杂志刊登法国一项研究发现,唾液中不仅含有72种不同类型的细菌,而且含有一种天然止痛物质opiorphin,这种物质的镇痛效果是吗啡的6倍,有助于阻止脑啡肽疼痛信号到达大脑。

4.唾液分泌昼夜不停。人体唾液分泌24小时不间断,从吃每一口食物到经历压力事件,唾液腺都会加大分泌量。一个人平均每天分泌唾液2~4品脱(约合1137~2273毫升)。

5.紧张压力大,唾液分泌少。唾液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减少被称为口干症。这通常会发生在紧张、心烦意乱或面临很大压力的时候。经常口干会导致吃东西、咀嚼、吞咽甚至说话困难。

6.某些药物会导致唾液减少。唾液浓稠说明唾液腺分泌唾液更困难。治疗过敏、疼痛或感冒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可能会导致口干。这些药会改变进出细胞的水流量变化,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龋齿、牙龈疾病和口腔感染。

7.唾液腺也会长结石。唾液腺结石(也称涎石症)可发生于唾液腺导管或腺体内,90%以上发生于颌下腺。患者除了感觉口干之外,还可能出现脖子疼痛或吞咽困难。唾液腺结石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长期炎症导致矿物质在唾液腺处堆积并钙化成为结石。

口腔常识:你不知道的5个孕期护牙小知识


你不知道的5个孕期护牙小知识

怀孕期间,孕妇体内激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都会对牙齿的健康造成威胁,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及分娩前三个月是口腔疾病的高发期。若发生牙周疾病,则可能会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儿。因此,孕前的口腔护理必不可少,下面的几个护牙小知识,准妈妈不可不知!

营养充足

在孕早期,准妈妈往往感觉恶心,常有挑食、偏食的现象,但营养缺乏会使人抵抗力下降,不仅口腔中易滋生细菌,唾液中的酶类、微量元素等物质抗击口腔细菌的能力也下降了,因此充足的营养是保证口腔健康的第一步。

选对牙刷

孕妇的牙龈较敏感,刷牙时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出血,因此在牙刷的选择上要注意选用刷头小,刷毛软,刷毛顶端圆润的保健牙刷。刷牙时也尽量用温水,以免凉水对牙齿造成刺激。

注意钙氟补充

孕期容易缺钙,不仅自己的牙齿会受到伤害,也会殃及宝宝的牙齿。不妨多到户外散散步,从阳光中获得维生素D,参与体内钙的合成。为了牙齿健康,不要使用药物性和气味太浓的牙膏,可尝试市面上的孕产妇含氟牙膏,也可多吃一些含氟的海鱼。

牙齿也要运动

空闲时做一些健齿运动,也能增强牙齿的坚固。上下牙齿互相叩击能防止牙齿松动和脱落;反复的鼓漱动作可清洁口腔,并锻炼牙齿周围的肌肉;时常按摩牙龈能促进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牙周疾病。

做好口腔检查

一般人每半年就需做一次牙齿检查,但对于准妈妈而言,三个月就需做一次口腔检查。由于孕早期胎儿易受到药物影响,孕晚期子宫较敏感,容易收缩,所以发现口腔疾病后,最好在3-6个月之间进行治疗。

口腔常识:比吃糖还伤牙的7大坏习惯,妈妈们注意了!


宝宝牙齿的护理真的很重要,因为蛀牙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带给孩子疼痛,导致食欲下降、心理烦躁等情况,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避免蛀牙的出现。

接着,小编就来为您细数那些比吃糖还伤牙的坏习惯,让妈妈们不必再为宝宝伤牙而烦恼。

喝止咳糖浆不漱口

止咳糖浆是含糖量较大的药物,会引起龋齿,这种隐形的糖常常会被忽略。特别是一些妈妈喜欢在睡觉前给宝宝吃药,就更容易让宝宝的口腔内长时间积聚这些糖类,引起蛀牙。

因此,服用止咳糖浆、咽喉含片后一定要督促宝宝漱口刷牙。

热食冷食交替食用

牙齿对温度的反应特别敏感,在冷热刺激下宝宝脆弱的牙齿很容易引起酸痛的症状,这种牙齿过敏酸痛很容易会慢慢发展成为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建议妈妈尽可能不要让宝宝咀嚼冰块,秋冬时节吃火锅也最好先帮宝宝把食物晾凉。

放进嘴巴的食物做到过唇而不烫,以免宝宝口腔受到过冷或过热的刺激造成牙痛。

睡前喝牛奶、果汁

牛奶乳糖含量大,果汁含糖量更是高,这些糖分在宝宝口腔残留是最容易引起龋齿的。

另外,牛奶残渍在口腔滞留也容易生成细菌伤害牙齿,如果喝奶后不清洁直接睡觉,很容易因为糖分的长时间积聚而生成蛀牙。

用牙齿开东西

宝宝很喜欢学着大人用牙齿咬饮料瓶盖,虽然宝宝有力的牙齿成功地将瓶盖咬开,殊不知牙齿可能已经出现隐裂,这个小问题往往开始毫无察觉,随着裂纹的逐渐加深,才开始在咀嚼时有疼痛和不适感,而且情况日益严重。

小一点的宝宝虽然咬不动瓶盖,但是也喜欢用牙撕包装。其实这样也很容易接触到包装上的细菌,病从口入。

磨牙

宝宝经常磨牙,容易使牙齿过早磨损,露出牙本质,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便会发生强烈疼痛。

如果宝宝牙齿磨损严重,牙高度下降,面部肌肉过度疲劳,更会发生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在说话、唱歌或吃饭时,宝宝的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发生酸痛,甚至有张口困难。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肥腻辛辣、油炸等食物容易致使脾胃受损,消化不良,出现口腔溃疡,嘴角糜烂等症状。再加上休息不好,进食数量及次数也比平时增加很多,会诱发炎症的急性发作,引起牙齿疼痛。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宝宝的饮食习惯,做到均衡营养,适量饮食,不要让宝宝沦为了食物的奴隶。

爱吃零食

吃零食时口腔分泌的唾液较少,食物更容易残留在牙齿上。尤其是淀粉类食物。宝宝少吃零食对身体并无影响,所以,家长给孩子吃零食应有比较固定的数量和时间。

一般在饭前和睡前不能吃,特别是晚上睡前更不能让孩子吃糕饼糖果之类的零食。若宝宝睡前因饥饿必须吃零食,在吃完之后一定要督促他们刷牙或漱口,清洁牙齿和口腔,否则很容易引发龋齿。

人的一生共有两副牙齿:乳牙和恒牙。从出生至2岁半,长出的是20颗乳牙;从6岁至13岁左右,专家指出,从乳牙时期形成的一些不良的口腔习惯,容易引起牙齿畸形并持续下去。比如大多数儿童小时候喜欢咬手指甲,偏侧咀嚼又贪吃软性食物,用嘴巴呼吸或偷懒不刷牙等,这些问题如果不预防更不及时加以纠正,将会引起上下牙齿错位等多种畸形。

口腔常识:火锅真的伤牙吗?


周末约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火锅,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了。可是,你知道吗?吃的太烫,冷热混食,牛羊肉、麻辣或咬食虾、蟹壳等海鲜,都容易引发牙病。

火锅会烫伤牙齿?

吃完火锅后会出现牙齿疼痛,牙神经敏感等症状,大多数人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是因为太辣了,上火了,而是牙齿不健康遇烫发出的危险信号。

冷热混搭牙根HOLD不住?

在吃火锅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喝上一瓶啤酒,或者是饮料。这样的冷热混搭吃法,很容易让牙周炎、急性牙髓炎找上你。有蛀牙或牙周炎的人,因牙髓过度损耗而伤及牙根,就会导致一接触到冷的和热的食物时,牙齿产生针刺或酸痛的感觉。

硬骨头磨坏牙?

吃海鲜锅出现牙齿问题,主要都因咬食虾蟹壳类,导致穿刺、咬断蛀牙部位或假牙前来求诊。许多人在煲汤或吃火锅时,食物煮得不太烂,牙齿咬过硬的食物,一方面易造成牙体缺损,另一方面容易造成咬合创伤,这些都是牙髓炎、根尖周病的诱因之一。

有二成的牙病患者都因为吃火锅闹牙痛,而此类牙病通称为火锅牙。

吃火锅容易牙疼,实则就是出现口腔上火。当牙神经感染到坏死时,炎症会扩散到牙根下面,促发牙疼。当食物在口腔长久残留,就容易滋生细菌,细菌感染到牙神经,就会牙龈出血。

口腔常识:口腔患者对牙齿认知的九个误区!


口腔患者对牙齿认知的九个误区!

(1)看牙太麻烦,一次一次的跑,没那功夫;(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护好自己的牙齿,半年检查一次就好。)

(2)害怕看牙,牙疼了再去看,只要牙不疼就不去了(相对比牙疼时的难受,不如提前检查,直接治疗。)

(3)牙疼就拔,一疼我就拔掉,彻底止疼(根据医生建议拔牙。)

(4)只要好好刷牙就行了,不需要洗牙(牙结石、色素等很多东西,靠刷牙是清除不掉的。)

(5)洗牙容易把牙齿表面的釉质磨除了(超声波洁牙机它的原理是超声振动,不是磨除。喷砂洗牙机是采取高压水、气、砂同时作用的原理将牙齿表面的污物去除,对牙齿是不会造成伤害的)

(6)补牙材料掉了就是医生的错(补牙材料是否脱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牙齿龋洞的大小,如果牙齿的龋洞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医院治疗,是不会那么容易脱落的!);

(7)牙根不愿治疗,一律要求拔除,其实经过完善的治疗是完全可以保留的(建议保留一个好的牙根);

(8)小孩的牙齿以后还要换,所以儿童的虫牙不需治疗。(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6%,很多家人认为乳牙迟早要换掉,坏了也没关系,不用治疗。但事实上,乳牙龋坏容易影响孩子的咀嚼功能发育,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其次严重的龋齿会伤害恒压的发育;最后,影响美观,影响孩子说话发音,对孩子心理造成伤害。)

(9)矫正伤害牙齿,把牙齿都搞松动了。(牙齿矫正过后,牙齿在新的地方安家落户了,周围的组织也会逐渐的稳定下来,牙齿松动的情况就会就此打住了。)

口腔常识:据说无糖的饮料亦伤牙?


据说无糖的饮料亦伤牙?

提及保护牙齿,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少吃糖。但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无糖的饮料或许更伤牙?

口腔医生介绍说,这其实未必像听起来的那么匪夷所思,因为最伤牙齿的,不是糖,而是酸。

无糖饮料伤牙?关键在酸

先看看这项来自墨尔本大学的研究吧

墨尔本大学的科学家测试了23种不同种类的饮料,包括软饮料和运动饮料。他们发现,含有酸性添加剂和低pH值的饮料,可以导致牙釉质很大损害,哪怕这种饮料并不含糖。

具体来说,无论含糖和无糖软饮料(包括调味矿泉水)都可以产生的牙齿的严重腐蚀,两组饮料之间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8种运动饮料的测试中,除了2种(具有较高的钙含量)以外,均被发现可以引起牙釉质的腐蚀;研究也发现,无糖饮料可以导致30%到50%牙釉质软化,无糖的苏打水和糖果可能危害更甚于真正的饮料和糖果。

这个研究结果听起来相当匪夷所思。毕竟我们从小都知道,爱吃糖容易有蛀牙,可现在却说:不是这样。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问题出在酸上。比如无糖可乐,虽说没有糖,但为了口感,它被添加了更多的柠檬酸和磷酸,而这些其实反而更伤牙齿。

口腔医生的回答可能更让你吃惊:之所以我们认为吃糖多伤牙,其实归根到底,也是因为酸!

吃糖多伤牙?关键也是酸

口腔医生说,其实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蛀牙来理解。

很多人都知道,爱吃糖容易蛀牙,但单纯吃糖并不会引起龋齿,一颗蛀牙的出现往往需要4个因素,分别是易感人群、碳水化合物(糖类)、细菌以及作用时间。

龋齿形成和口腔里一些致病菌有关。这些细菌会与唾液、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形成菌斑。而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最终伤害到牙齿本身。

也就是说,根源还是在酸上。正是因为吃糖多又不清洁,导致口腔里的那些有害菌大量增殖并形成菌斑,最后菌斑里的细菌大量产酸,终于毁了一口好牙。此外,还有一种牙齿酸蚀症,更与酸脱不了干系。

我们曾经遇见一个孩子,因为几乎每天一瓶碳酸饮料,结果患上牙齿酸蚀症。满口牙看起来白但其实没有光泽,而且会有小片剥落,牙齿表面也变得斑驳,至于冷热酸疼肯定也少不了。这就是典型的由于糖分及碳酸成分长时间在口腔里停留,腐蚀牙齿表面所致,导致牙切面变薄,牙齿变脆,而且也变得敏感。口腔医生说。

事实上,各种酸性食物,例如醋、水果,果汁比如柠檬汁、桔子汁,以及碳酸饮料等,均能引起牙齿的问题,睡前饮用又不清洁口腔,更可能增加酸蚀症以及龋齿的风险。而大量体外研究发现,碳酸类饮料和橙子类饮料对牙釉质的危害远大于矿泉水和牛奶类饮料,酸性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粘附性酸,易粘附于牙面,且矿物质含量低,种类少,易导致牙酸蚀的发生。

换句话说,饮料中无糖固然有好处,但如果有酸,对牙齿的伤害,依旧是杠杠的。

什么饮料补牙?据说茶最好

要保护牙齿,肯定要控制酸。比如各种软饮料,不要光看无糖就心花怒放,人们更要关注其中是否有添加诸如碳酸、柠檬酸等成分。如果有,那么喝的时候最好用吸管缩短酸性物质和牙面的接触时间;喝完也可以漱漱口,或者喝点白开水、淡茶水。

当然,更好的方式是重视口腔清洁,不仅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有条件更应该做到餐后也刷牙。

此外,不同的饮料对牙齿的伤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据了解,国内有专家研究不同的饮品对牙齿的影响,再将新鲜健康的恒牙浸泡在不同饮料中,通过不断比照,那些低pH值的饮料和高糖饮料对牙齿都会起到酸蚀、破坏作用。而除了白开水外,茶组的牙齿其牙釉质硬度起初略有变化,但很快回升并保持原有硬度,说明普通茶水对牙齿而言,也是比较健康的饮料。

对于已经被酸危害的牙齿,如果出现牙齿敏感,咀嚼茶叶或用生大蒜在敏感部位摩擦2-3分钟,也可起到一定的脱敏作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改变生活习惯,及时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加重,同时修复牙体。

口腔常识:专家告诉您常见的刷牙误区


误区一:刷牙力度越大越好

正确的刷牙方法应该是牙刷和牙齿呈45度角,上下轻刷,而不是力度越大越好。每个牙面至少应该轻刷10次,每次刷牙时间至少持续3分钟,才能彻底有效地清除口腔细菌。另外,对于一些难以清除的部位,比如牙缝,还要用牙线来清洁。

误区二:新妈妈坐月子期间不能刷牙

很多人认为新妈妈月子里怕凉,最好不要刷牙,这是错误的。秦红霞说。

这是为什么呢?秦红霞解释,女性刚生完孩子以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再加上怀孕期间和产后营养充分、运动减少,口腔内很容易充血,如果不做好口腔清洁,很容易发生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所以在坐月子期间,新妈妈也要坚持每天用温水刷牙。

此外,女性怀孕期间因激素水平变化,也很容易发生牙龈炎,建议在怀孕前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误区三:天天用漱口水,牙齿清凉又干净

不少人认为漱口水方便又管用,使用后会感觉牙齿清凉又干净。实际上,并不提倡人们每天或长期使用漱口水。秦红霞说,我们的口腔里有多种菌群,只有这些菌群处于平衡状态时,才能有效避免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然而,市面上销售的一些漱口水,特别是医生给患者开的药用漱口水里大都含有消炎成分,它们会抑制口腔中的某一类菌群,导致菌群失调,从而引发多种口腔疾病,比如口腔内厌氧菌过多会诱发牙周炎,口腔内乳酸菌过多易引发龋病。

使用药用漱口水,最好谨遵医嘱,如果没有口腔炎症,就不要将漱口水作为日常护理用品。秦红霞说,天天刷牙,是最好的口腔护理方法。

口腔常识:牙科给出“一生的护牙重点”


口腔是身体的一面镜子,从胎儿期到成人期,再到老年,护牙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大事,不管在哪个时刻出现问题,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的专家们,根据不同年龄给出一份一生的护牙重点。

怀孕前不疼不肿也要查牙

让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很多人不知道,妊娠期准妈妈的口腔护理也可能影响孩子的牙齿。

孩子的乳牙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发生,恒牙在胚胎第四个月开始发生,所以孕期母体,也就是准妈妈们的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将影响胎儿牙齿的发育。同时,妊娠时体内的雌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容易发生龋病与牙龈炎,应特别注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一般来说,妊娠期前3个月为易流产时期,此时做口腔医疗一般仅限于处理急症,应避免X线照射。可在妊娠中期治疗龋病,避免因剧烈牙痛而诱发流产和早产。

需要提醒的是,口腔检查是准妈妈容易忽视的产前检查,一旦发生病变,会危及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建议在准备怀孕前,即使牙齿不疼不肿,也应做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和保健,包括及时治疗有病变的牙齿;做一次全口洁牙,以去除牙石、牙菌斑及色素等;治疗牙周疾病;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反复发炎的阻生智齿或残根、残冠,以免后患;拆除不良修复体;修复缺失牙,以恢复咀嚼功能。

另外,准妈妈应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少吃甜食酸食,每天要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牙缝大的话还要用牙缝刷。假如孕妇出现了口腔问题,要及时就诊,孕期4~6个月是口腔治疗相对安全的时期。

最后,准妈妈应了解一些儿童乳牙的生长、发育、矿化及萌出情况,常见儿童口腔病的预防方法,不同年龄时期儿童口腔护理知识等,让宝宝自出生后就能受到适当的口腔护理。

幼儿期护好六龄齿最重要

儿童6岁左右除了前牙替换外,在乳牙磨牙的后面会长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龄齿。由于其位置隐蔽,往往被忽视。临床上,孩子换牙期发生的六龄齿龋坏,甚至波及牙髓牙根出现炎症、牙髓坏死及牙痛的情况非常多见。

六龄齿咬合面的面积是最大的,窝沟点隙复杂,它在萌出时咬合面部分被牙龈瓣覆盖的时间长,牙面上很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渣,萌出后到达咬合平面与上牙接触的时间长,无法靠咀嚼运动自洁牙面。加上孩子的护齿意识弱,造成龋坏进展很快。所以一旦发生龋坏,甚至继发牙髓、尖周炎,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时,对咀嚼功能、颌面部骨组织和软组织的生长发育、正常恒牙咬合建立的危害,远比别的恒牙要严重得多。

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换牙期,每3至6个月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及早治疗乳、恒牙疾患,在口腔卫生、饮食等方面予以关注。最好到指定医疗机构给孩子做六龄齿的窝沟封闭,就是在它的表面窝沟点隙涂一层树脂材料,使残渣和菌斑不易堆积,以减少它的龋坏发病几率。

青少年牙不齐最好戴牙套

每到寒暑假,去医院矫正牙齿畸形成了不少学生的假期功课,低龄患儿都会比平时增加好几倍。

牙齿畸形包括很多类型,如常说的龅牙、地包天、牙齿拥挤等,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口腔正常功能,还影响了孩子们的容貌,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因此,青少年时期的护牙重点首先是做好防护。比如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治疗龋齿,避免因乳牙早失或滞留导致恒牙替换障碍;避免吃的食物过细,牙槽骨得不到足够刺激,颌骨生长受到限制。

其次,已出现影响生长发育的骨性问题及妨碍颌、面正常功能的错牙合畸形,需早期进行矫治(3~5岁),将牙合颌的发育导向正常,如地包天、咬唇、吮指等。最后,无骨性问题的错牙合畸形,最佳矫治年龄在11~12岁,方法主要有固定矫治器及功能性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是通过连结在每个牙面上的托槽及固定器上的弓丝,对牙齿进行移动,使其排列整齐;功能性活动矫治器是一种活动的矫正装置,利用青少年颌面部生长发育潜力,对异常进行调整。

中青年牙周炎是最大隐患

调查发现,我国70%的成人都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且就医率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口腔防护意识较差。

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平时不注意口腔卫生,会导致牙菌斑和牙石堆积。一些全身因素如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等会造成全身抵抗力下降,也会促进牙周疾病的发生。另外,在口腔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如果龋齿充填不合理,假牙镶得不密合,也会造成口腔内菌斑和食物残屑不易清洁干净,加重牙周病。

牙周病主要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两个阶段,牙龈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发展成牙周炎。刷牙出血是牙周疾病的典型症状。发生牙龈炎时,牙龈边缘会呈现鲜红色或紫红色,有时还会出现糜烂。一旦触碰牙龈,便会流血,同时还伴有明显的口臭。此时牙龈肿胀,失去弹性,更易出血,牙龈与牙齿分离。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导致咀嚼无力,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认真洁牙是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键。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与正确的方法,做到早晚各刷一次牙和饭后漱口。如果牙缝大,或不易刷到,要通过牙线清洁。牙周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积极治疗,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口腔保健来保持疗效,防复发。

老年人缺牙要镶坏牙要补

老年人口腔组织器官呈退行性变化,牙龈萎缩,牙根外露,菌斑很容易在根部堆积并形成根面龋;症状重度磨耗出现的牙本质敏感,是两个大问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齿丧失。

为此,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首先,要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用毛软且有弹性的牙刷,早晚刷牙,刷牙时间3~5分钟,切忌暴力、横向刷牙;由于老年人牙缝较宽,需借用间隙刷、牙线、冲牙器才能达到口腔清洁的目的;在进食时应采用双侧交替咀嚼,以免导致功能侧严重磨耗以及对侧组织的废用。

最后,已患有根面龋、牙髓炎疾病的老年患者可以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等方法保存患牙,而非直接拔除。对于牙体缺损、缺失的老年患者可以视具体情况科学设计,通过活动义齿、固定义齿、种植义齿来恢复咀嚼、发音、美观等功能。

口腔常识:生活中最常见的五大口腔问题有哪些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但是口腔健康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下面来看看中国人最常面临的五大口腔问题。

一、牙龈出血:可能缺乏维生素

牙龈出血很可能是患有慢性牙龈炎或牙周炎。由于在牙龈边缘有大量的菌斑、牙石、不良修复体、软垢等局部刺激物,它们沉积在牙龈沟处出现糜烂、溃疡等症状,所以在刷牙、咬硬物或吸吮时都可以引起牙龈出血,较重者在早晨起床后口内会有血迹。值得提醒的是,如果牙龈出血难止的话,就可能是全身疾病的首发症状或具体表现了,最好尽快就医。

治疗方法:

①要多吃富含VC的新鲜蔬果和蔬菜,如桔、橙、番茄、菠菜等都富含维生素C,另外也可以口服一些VC片。

②要彻底去除牙石、牙垢,以及食物嵌塞等。容易牙龈出血的人最好每半年洗一次牙,将牙菌斑和牙石去掉,对缓解牙龈出血有一定帮助。

③使用含有中草药成分的牙膏,这些牙膏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预防牙龈出血的功效。使用药物牙膏时注意牙膏量要稍多一些,刷牙时间更长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二、牙齿黑黄:少喝咖啡少吸烟

牙齿发黑发黄的原因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牙齿矿化,比如四环素牙、氟钙斑牙,药物损坏了牙釉质,导致发黄、发灰、发黑;另一种是由于平时经常抽烟、喝茶、喝咖啡,或者不爱刷牙的人,在牙齿表面形成牙渍而发黄。

治疗方法:

①洗牙。咖啡、茶、可乐等有色饮料和抽烟造成的牙齿外源性着色而形成的黑牙、黄牙,可以洗为主。

②喷砂洗牙。普通的超声洗牙只能去除牙石,但很难清洗到牙邻面或间隙中的色素沉着,而喷砂洗牙的效果就会好得多,对轻度的牙齿变色有较好的效果。

③使用美白牙膏。加了特殊摩擦剂或过氧化物的美白牙膏,对抽烟、喝咖啡引起的轻度牙齿变色有一定效果,但最好别长期使用,使牙齿表面变得粗糙,牙渍更容易沉积。

④清水漱口。嗜好咖啡、有色饮料或有吸烟习惯的人,最好能及时用清水漱漱口,减少色素沉淀的机会。

三、牙齿过敏:减少牙齿刺激

牙齿过敏又称牙本质过敏症,是由于釉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所致,磨耗、牙折、龋病、牙周萎缩均可发生牙本质过敏,导致牙齿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引起酸疼症状,通常发作迅速,疼痛尖锐。

治疗方法:

①正确刷牙。注意在刷牙、漱口的时候用温水,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力度不宜过大,防止刺激牙齿。

②食用酸性食品后最好及时用清水漱漱口。牙齿刚刚被酸性物质腐蚀过,牙齿表面的牙釉质变得很软,如果立刻刷牙,很容易破坏牙釉质,使牙齿变得更敏感。

③在饮食上多注意,避免吃一些过酸、过甜、过热、过冷的食物。

④可以长期使用抗脱敏牙膏。防酸脱敏牙膏能减轻牙齿遇冷热酸甜发生的过敏性疼痛。注意,使用时要将膏体在牙齿表面反复擦拭几分钟。

四、牙缝过大:别用牙签用牙线

牙齿间隙的存在不仅容易造成食物滞留,而且患牙有挤压感和持续性胀痛,甚至还会引起牙龈炎、牙龈脓肿、牙根部龋病等。不少人认为牙缝大、塞牙是龋齿造成的,只要补牙就可以解决塞牙问题。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牙齿间隙的形成主要还是牙龈萎缩、牙列稀疏,只有极少数情况是龋齿引起。

治疗方法:

①不用牙签用牙线。常常使用牙签,也很容易导致齿间缝隙增大,而细细的牙线身轻如燕,不会给牙齿带来半点负担,可以很好地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污垢。

②尽早实施牙齿矫正。如果牙缝太大或牙齿排列不整齐,则应尽早实施牙齿矫正。

五、口气不佳:警惕原发性疾病

引发口气不清新的最主要原因是口腔健康出了问题,比如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其口腔内容易滋生细菌,分解产生出腐败的味道;其次是患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鼻窦炎等胃肠道或呼吸道疾病的人,口腔也容易有不洁气味;另外,少部分口臭与吸烟、饮酒、喝咖啡以及吃葱、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有关。

治疗方法:

①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对于口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洁口气的发生。

②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刷牙,每次刷够3分钟。每星期定时用牙刷轻柔地刷除舌苔。

③可以求助中医。中医认为,口气不清新的主要原因在于脾热、胃火、肠燥,不妨请有经验的中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开方调理,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④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吃刺激性食物,并注意饮食清淡,尤其是晚餐更要清淡,相比白天,这些食物在肠胃中停留的时间更长,更容易产生口腔异味。

口腔常识:请注意护牙在平时


请注意护牙在平时

防患于未然必须将口腔保健做在平时。建议选用刷毛较软的牙刷和磨料细致的牙膏,刷头以适合口腔大小为好,不宜过大。而在刷牙时,注意避免采用多数人习惯的长距离水平向拉锯式的横刷法,以免造成牙颈部楔状缺损及牙龈萎缩。提倡采用短横刷法,刷毛只在牙面及牙间隙中作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或采用竖刷法,均可有效去除牙菌斑和软垢并对牙龈组织起到辅助按摩作用。对于两牙之间的菌斑和污垢,有时牙刷力所不及可用牙线代劳。多数人习惯用牙签,牙签要光滑,动作要轻,以免伤牙龈。

此外,日常饮食习惯对预防口腔疾病的影响。建议多食用有助于清洁牙齿和按摩牙龈的纤维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饮食应粗细搭配,尽量少吃零食和糖果等甜食。这些对以精制糖类为主食的龋病高发人群来说尤要引起重视。

在牙颌畸形的早期预防中,母亲正确的哺乳姿势,纠正儿童舌舔牙、咬嘴唇、吮指头、啃笔头等不良习惯可将许多牙颌畸形消灭在萌牙阶段。基于此,定期的口腔监护及洁齿就成为了一种必要。儿童3岁左右就可进行专门的口腔检查,接受口腔卫生指导,而成人每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为宜。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关爱牙健康更要对自己体贴入微。

口腔常识:适合讲给小朋友的护牙小故事


适合讲给小朋友的护牙小故事

在动物王园里,住着一只小白兔和一只小灰兔,小白免每天过得非常快乐,而小灰兔则过得相当的不好,因为有一件事一直困挠着它,那就是牙疼。有一天小灰兔实在疼得受不了了,去问小白兔:我们都是兔子,你怎么不会牙疼呢,而且每天都是这么快乐呀。小白兔很自豪地说:因为我不多吃糖份多的东西,还有我每天早晚都刷牙呀,牙齿菌就不会留在我的牙齿上,所以我有一副健康的好牙齿,当然不会牙疼了。原来是这样呀。小灰兔惭愧地脸都红了,我要向小白兔学习,每天刷牙,保护牙齿。

没有牙齿的老虎

森林中,要数老虎是百兽之王,他是那样目空一切,常常欺负其他的小动物,而那些受他压迫的小动物是对他恨之入骨。所以大家商量着怎样来整治这个可恶的家伙。

这一天,狐狸和大家聚在一起,狐狸说:老虎真的把我们害惨了,如果他死了,我们可以开开心心过日子了。是啊,我现在见了他就害怕。这个时候,聪明的小白兔在边上说:我有好主意了,如果老虎的牙齿没有了,他就咬不动我们了呀。对,这是好办法。可是老虎总不会自己让我们把他的牙齿拔掉吧。小鹿说。这个简单,把事情交给我好了,过不了多久,老虎肯定没有一颗牙齿。狐狸自信地说。

第二天,狐狸带着好多的糖果来到老虎家,看见老虎先是磕头,然后对老虎说:尊敬的虎大王,我昨天在森林里拣到了一包糖,我不敢自己吃,今天特意拿来孝敬您。好,好,我最喜欢吃了。老虎接过糖,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对狐狸说:以后还有的话,你尽管拿来。狐狸连忙说:一定,虎大王,我一定每天给你去买来送给你吃。

从那以后,狐狸每天拿许多的糖来孝敬老虎,而老虎也是每天吃的津津有味,并且从来不刷牙,终于有一天,老虎觉得自己的牙齿很痛,就到医院去看牙齿了。他来到医院,河马大夫一看老虎的牙齿,连忙说:虎大王,你的牙齿没有问题的,我给你吃点药就可以了。河马给老虎配了一些吃了使牙齿坏的更快的药。

老虎回家吃了三天,发现自己的牙齿越来越不行了,就又去找河马大夫,可是河马大夫已经逃了。

这个时候,狐狸来到了老虎的身边,对老虎说:虎大王,我给你送糖来了。

今天我的牙齿很痛,不能吃糖了。

没有关系的,只要把你的坏牙拔了,你就又可以吃糖了。老虎为了使自己能够更快地吃到糖,就同意了狐狸的建议。狐狸连忙给老虎打好麻药,用钳子把老虎的全部牙齿拔了下来。老虎一看自己一个牙齿也没有了,就去追狐狸,想把狐狸吃掉,这个时候,他才发现,没有了牙齿是吃不掉狐狸的。

这个时候,老虎才知道上了狐狸的当,可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森林中的小动物再也不怕老虎了,他们开心地生活着。

小明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小明的孩子,他别的都好只是不爱刷牙,牙齿都蛀掉了,不断要去医院打针,治疗。

后来爸爸给他编了一首儿歌:小牙齿,要保护;小朋友,及时刷;牙齿洁白又漂亮,不用打针不治疗。

小明受不住爸爸儿歌的诱惑,就问爸爸刷牙的方法,爸爸说:刷牙很简单,一般时间控制在3-4分钟,不过要注意牙刷不能横着刷,要顺着牙缝,而且要做到里里外外都刷干净,这样才能保持牙齿的干净与整洁。

小明听了,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以后我每天都要刷牙,让牙齿干干净净的,那样的话蛀虫就再也不会来了。

嗯,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呀!爸爸高兴的说。

从那以后,小明不仅自己学会了刷牙,还把儿歌以及刷牙的方法教给了其他不爱刷牙的小朋友,让小朋友们都快快乐乐地刷牙,蛀牙从此就少了!

口腔常识:据说无糖饮料更伤牙?


提及保护牙齿,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少吃糖。但最近一项研究显示,无糖的饮料或许更伤牙?

口腔医生介绍说,这其实未必像听起来的那么匪夷所思,因为最伤牙齿的,不是糖,而是酸。

无糖饮料伤牙?关键在酸

科学家测试了23种不同种类的饮料,包括软饮料和运动饮料。他们发现,含有酸性添加剂和低pH值的饮料,可以导致牙釉质很大损害,哪怕这种饮料并不含糖。

具体来说,无论含糖和无糖软饮料(包括调味矿泉水)都可能造成牙齿严重腐蚀,两组饮料之间的效果没有显著差异;8种运动饮料的测试中,除了2种(具有较高的钙含量)以外,均被发现会引起牙釉质的腐蚀;研究也发现,无糖饮料可以导致30%到50%牙釉质软化,无糖的苏打水和糖果可能危害更甚于真正的饮料和糖果。

这个研究结果听起来相当令人匪夷所思。毕竟人们从小都知道,爱吃糖容易长蛀牙,可现在却说:事情不是这样的。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问题出在酸上。比如无糖可乐,虽说没有糖,但为了口感,它被添加了更多的柠檬酸和磷酸,而这些其实反而更伤牙齿。

口腔医生的回答可能更让你吃惊:之所以我们认为吃糖多伤牙,其实归根到底,也是因为酸。

吃糖多伤牙?关键也是酸

很多人都知道,爱吃糖容易蛀牙,但单纯吃糖并不会引起龋齿,一颗蛀牙的出现往往需要4个因素,分别是易感人群、碳水化合物(糖类)、细菌以及作用时间。

龋齿形成和口腔里一些致病菌有关。这些细菌会与唾液、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形成菌斑。而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釉质表面脱钙、溶解,最终伤害到牙齿本身。

也就是说,根源还是在酸上。正是因为吃糖多又不清洁,导致口腔里的那些有害菌大量增殖并形成菌斑,最后菌斑里的细菌大量产酸,终于毁了一口好牙。此外,还有一种牙齿酸蚀症,更与酸脱不了干系。

我们曾经遇见一个孩子,因为几乎每天一瓶碳酸饮料,结果患上牙齿酸蚀症。满口牙看起来白但其实没有光泽,而且会有小片剥落,牙齿表面也变得斑驳,至于冷热酸疼肯定也少不了。这就是典型的由于糖分及碳酸成分长时间在口腔里停留,腐蚀牙齿表面所致,导致牙切面变薄,牙齿变脆,而且也变得敏感。口腔医生说。

事实上,各种酸性食物,例如醋、水果,果汁比如柠檬汁、桔子汁,以及碳酸饮料等,均能引起牙齿问题,睡前饮用又不清洁口腔,更可能增加酸蚀症以及龋齿的风险。而大量体外研究发现,碳酸类饮料和橙子类饮料对牙釉质的危害远大于矿泉水和牛奶类饮料,酸性饮料不仅含有大量粘附性酸,易粘附于牙面,且矿物质含量低,种类少,易导致牙酸蚀的发生。换句话说,饮料中无糖固然有好处,但如果有酸,对牙齿的伤害,依旧是杠杠的。

什么饮料补牙?据说茶最好

要保护牙齿,肯定要控制酸。比如各种软饮料,不要光看无糖就心花怒放,人们更要关注其中是否有添加诸如碳酸、柠檬酸等成分。如果有,那么喝的时候最好用吸管缩短酸性物质和牙面的接触时间;喝完也可以漱漱口,或者喝点白开水、淡茶水。

当然,更好的方式是重视口腔清洁,不仅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有条件更应该做到餐后也刷牙。

此外,不同的饮料对牙齿的伤害程度也不尽相同。据了解,国内有专家研究不同的饮品对牙齿的影响,再将新鲜健康的恒牙浸泡在不同饮料中,通过不断比照,那些低pH值的饮料和高糖饮料对牙齿都会起到酸蚀、破坏作用。而除了白开水外,茶组的牙齿其牙釉质硬度起初略有变化,但很快回升并保持原有硬度,说明普通茶水对牙齿而言,也是比较健康的饮料。

对于已经被酸危害的牙齿,如果出现牙齿敏感,咀嚼茶叶或用生大蒜在敏感部位摩擦2-3分钟,也可起到一定的脱敏作用。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改变生活习惯,及时处理,避免问题进一步加重,同时修复牙体。

口腔常识:一生的护牙重点是哪些?


从胎儿期到成人期,再到老年,护牙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大事,不论在哪个时刻出现问题,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那么不同年龄段在护牙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和防护重点?小泰为您解答。

1怀孕前

孩子的乳牙从胚胎第二个月开始发生,恒牙在胚胎第四个月开始发生,准妈妈们的心理、生理和营养状态将影响胎儿牙齿的发育。

妊娠时体内的雌性激素和孕酮水平明显升高,容易发生龋病与牙龈炎,应特别注意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时机。

2幼儿期

儿童6岁左右会长出新的恒磨牙,即六龄齿。孩子换牙期发生的六龄齿龋坏,波及牙髓牙根出现炎症、牙髓坏死及牙痛的情况非常多见。

因此,家长要重视孩子换牙期,每3至6个月进行必要的口腔检查,及早治疗乳、恒牙疾患。

3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的护牙重点首先是做好防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治疗龋齿;避免吃的食物过细,牙槽骨得不到足够刺激,颌骨生长受到限制。

无骨性问题的错牙合畸形,最佳矫治年龄在11~12岁,方法主要有固定矫治器及功能性活动矫治器。

4中青年

牙周炎是最大的隐患。调查发现,我国70%的成人都患有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主要原因是很多人口腔防护意识较差。

认真洁牙是预防牙龈炎和牙周炎的关键。牙周病患者一经确诊就要积极治疗,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口腔保健来保持疗效,防复发。

5老年人

老年人口腔组织器官呈退行性变化,牙龈萎缩,牙根外露,菌斑很容易在根部堆积并形成根面龋,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齿丧失。

为此,老年人一定要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发现并治疗口腔疾病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口腔常识:活动义齿常见13个问题


活动义齿常见13个问题

1、全口牙齿均已脱落,应该采用种植修复还是全口义齿修复?

全口牙齿脱落,常规办法就是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利用牙槽骨及黏膜支持,大气压力和唾液的粘着附着力防脱落,目前口腔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种植全口义齿也成为一种选择,固位、支持都较传统全口义齿好,临床已有较高成功率保证。但种植全口义齿需要较高的费用,较长的制作周期,对患者的口腔局部条件和全身情况也都有一定要求。

2、全口牙缺失长期不镶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牙列缺失对患者的面容改变,咀嚼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是一种潜在的病理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继而引起牙槽嵴吸收,口腔黏膜变平变薄,咀嚼肌张力和弹性下降,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疼痛,舌体变大等有害改变,同时影响患者社交,对患者的心理因素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全口牙列缺失应及早修复。

3、全口牙齿仅剩一、两颗是否拔除后镶全口义齿?

余留牙对于防止牙床萎缩,给义齿提供固位力、支持力有很大帮助。所以,如果余留牙根基完好,外形无大面积缺损,且对镶牙有帮助的,一律予以保留。如果余留牙状况不佳,但经过治疗后情况好转,能提供一定固位力和支持力,也应该予以保留。如果牙齿严重偏斜和松动,大面积缺损,经医生检查后确定无保留价值者应予拔除。

4、全口义齿戴着咀嚼无力,该怎么办?

第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假牙的咬合面形态不理想,上下牙接触面积过小,咀嚼面积的降低造成咀嚼效率的降低;第二个可能的原因是假牙恢复的上下牙的高度偏小,超出了咀嚼肌群的最佳作用范围造成的咀嚼效率低下。如果是以上两种情况导致的咀嚼无力,该义齿应该重新制作。

5、刚开始戴用全口义齿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口义齿初戴时,首先要建立使用义齿的信心,尽量将义齿戴在口中练习使用。初戴义齿时会有异物感,甚至有不会咽唾沫、恶心欲呕,发音不清楚等现象,这些在戴用前都要有思想准备;其次纠正因长期缺牙造成下颌前伸或偏侧咀嚼习惯;关于进食问题,不宜过早戴用义齿咀嚼食物。初戴的前几天,应先练习戴义齿做正中咬合和发音。待习惯后,再用义齿咀嚼食物,开始先吃小块软食,咀嚼动作要慢,用两侧后牙咀嚼食物,锻炼一段时间后,再逐渐吃一般食物。此外饭后应摘下义齿,用冷水冲洗或用牙刷刷洗后再戴上,以免食物残渣存积在义齿的组织面,刺激口腔黏膜,影响组织健康。还应用软刷刷上腭侧及舌面部。睡觉时应将义齿摘下,浸泡于冷水中,使无牙颌承托区组织能得到适当的休息,有利于组织健康。义齿每天至少应用牙膏彻底刷洗清洁一次,最好能做到每次饭后都刷洗。刷洗时应特别小心,以免掉在地上摔坏。

6、戴全口义齿发音不清楚如何解决?

初戴假牙,尤其是全口假牙,因使舌的运动范围受到限制,常可出现暂时性的发音障碍。如果假牙固位不好,基托过厚、过大、或假牙的牙齿位置偏向舌侧,则对发音的影响更明显。对于这些问题应及时修改。更重要的是靠患者自己逐渐适应、调整、锻炼,并有意识地练习常发不清的音,多数能够很快恢复正常的发音功能。解决发音障碍方法要视其原因而定。如果是因基托腭面太光滑,前牙舌面太光滑,可将上颌基托前部形成腭皱、切牙乳突的形态。如果是基托太厚可适当地磨薄。

7、张口说话、打呵欠时,全口义齿脱落该如何解决?

全口义齿张口说话、打呵欠时易脱落,这是由于基托边缘过长、过厚,唇、颊、舌系带区基托边缘缓冲不够,影响周围肌肉的活动:或是义齿磨光面外形不好等原因造成的。这时应采用磨改基托过长或过厚的边缘,缓冲系带部位的基托,形成基托磨光面应有的外形,或适当磨去部分人工牙的颊舌面,减小人工牙的宽度等对症方法处理。

8、吃东西时,全口义齿易脱位怎么办?

在咀嚼食物时,义齿易脱位,这是由于牙尖有干扰,咬合不平衡,造成义齿翘动,破坏边缘封闭造成。在下颌磨牙后垫部位基托过厚,与上颌结节后缘基托相接触或接近时也会引起咀嚼时的固位不良。此外,上颌牙合平面较低,当下颌前伸时,上下颌基托后缘接触,会使下颌义齿前部翘起而脱位。这种情况应进行选磨调牙合,消除牙的过早接触和牙尖的干扰,或将基托边缘磨短或磨薄。

9、为什么戴全口义齿会出现恶心?

患者初戴义齿,常出现恶心、欲吐,常见的原因是由于上颌义齿后缘过长,基托后缘与口腔黏膜不密合,或刺激黏膜发痒,而引起恶心。当下颌前伸,上下前牙接触而后牙颊尖没有接触,义齿后端翘动而刺激黏膜,使患者感到不适。上颌义齿后缘基托过厚,下颌远中舌侧基托过厚,伸展过长挤压舌而引起恶心。更年期的患者也易恶心作呕。对于基托不合适主要是磨改过长过厚的基托,上颌基托后缘区重衬使之密合。

10、戴全口义齿咬唇颊部肌肉或咬舌头怎么办?

一是由于口腔对假牙尚不适应,不能应用自如。二是人工牙排列的过份偏向颊侧或舌侧,上下颌牙超合或反合关系较小如尖尖相对,或对合的真牙牙尖过锐所致。前者应坚持戴用,使之逐渐适应,后者需回诊修改。

11、为什么戴用全口义齿后仍需多次复诊?

初戴全口义齿或戴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问题或症状,要及时进行修改,以便保护口腔组织的健康和功能的恢复。口腔软组织具有弹性,义齿戴用后,由于合力的作用,出现下沉现象,在骨尖、骨棱、骨突部位易出现黏膜破溃和疼痛。有时由于患者耐受性很强,仍坚持戴用义齿,进而可造成更大的损伤。因此,全口义齿戴用后,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全口义齿损坏后能修补吗?

全口义齿常因不慎掉在地上造成基托或人工牙折断,或长期戴用后由于口腔环境的改变而使合力不平衡造成折断,通常都可以口内调改后继续使用:对于戴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组织的吸收所致的固位不好,或基托不密合,可以进行重衬处理。但是对于使用时间过长造成人工牙严重磨耗,或义齿固位严重不良的全口义齿通常要重新制作。

13、一副全口义齿可用多少年?

每个人的口腔条件及使用方法不同,所以一副全口义齿的使用寿命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使用5年以后就应该重衬或者重新制作了。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床会不断地萎缩,软组织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致使假牙与牙床的接触的密合度降低,佩戴时会出现松动、不稳定的情况。而长期地咀嚼食物使假牙不断地磨耗,造成咀嚼效率低下。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应该及时更换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