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的植物神经反射
眼心反射是检查者压迫患者眼球时,引起患者心率减慢,又称为Aschner眼球压迫试验。
(一)检查方法 让患者取安静仰卧位,数分钟后记1分钟脉率,然后检查者再用食指与中指压迫患者眼球角膜的两侧(患者闭眼)。亦可分别压迫患者一侧或同时压迫双侧眼球,压迫力量在不引起双眼球疼痛为止。一般压迫时间为10~15秒,而也有人认为,以压迫20—40秒最好。当压迫至1—2秒钟时,即开始出现脉搏减慢,在压迫3~4秒时开始记录脉搏数,每5秒记录一次脉搏次数,反复记录3—4次。
(二)反射弧 三叉神经眼支—脑桥三叉神经感觉核—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
(二)临床意义 在正常人每分钟脉搏可减慢6—8次,若每分钟减慢15次以上者,即为阳性。也有人提到,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町减慢10—20次。当迷走神经张力低下时无此反应,在迷走神经兴奋(紧张)时,此种试验亦可出现阳性。在严重的病例,压迫10秒钟时,可出现心搏停跳,或出现恶心、呕吐。此种情况的出现,多见于压迫初期,当压迫停止后,症状可迅速消失。另外,若三叉神经缺失,可不出现此种反射。一侧迷走神经病损,不会使此反射消失。阿托品可使此反射消失,毛果芸香碱可使此反射亢进。
此种试验反射差异较大,目前对此实验的判定标准仍未统一,现各学者多采用金井判定标准,见表。
五、有关其他反射活动
用刺激鼻黏膜而引起的冲动,通过交叉的和不交叉的二级纤维,终于迷走神经背核、疑核以及有关呼吸的脊髓前角细胞,引起喷嚏反射。二级纤维终于泪腺核,执行流泪反射。三级纤维终于泌涎核,执行泌涎反射等。如三叉神经感觉根受损,鼻黏膜感觉缺失,则上述由刺激鼻黏膜引起的反射活动消失。
牙医巴巴延伸阅读
三叉神经的后仰反射检查
三叉神经的后仰反射检查
1.检查方法 让患者头部略向前屈,检查者用叩诊锤叩击上唇中部,引起颈后部伸肌反射性收缩,并出现头部急速后仰,即为阳性。
2.反射弧 三叉神经上颌支—脑桥和中脑三叉神经中脑核—网状结构—颈髓1~4节段的脊髓前角细胞柱。
3.临床意义 此种反射在正常人不会出现。在脑桥中部以上的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时出现下颌反射亢进,当脑桥中部以下至上部颈髓之间的两侧锥体束病变时,除了有下颌反射亢进外,还出现头后仰反射。此种反射的出现有助于定位诊断。
三叉神经的组成
三叉神经的组成
三叉神经的组成,自三叉神经结向前发出三支由周围突组成的三条大的分支,至内向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
1.眼神经
眼神经(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眼神经向前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泪腺神经细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前行至泪腺分布于泪腺和上睑的皮肤。
(2)额神经较粗大,位于上睑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经较大,经眶上切迹,分支分布于额顶部皮肤。
(3)鼻睫神经在上直肌的深面,越过视神经上方达眶内侧壁。此神经分出许多分支,分别分布于眼球、蝶窦、筛窦、下睑、泪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肤。
2.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n.maxillaris)也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之后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间的面部皮肤以及部分硬脑膜。
(1)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终支,通过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上唇的皮肤。
(2)颧神经在翼腭窝内发出,经眶下裂入眶,穿眶外侧壁至面部,分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在行程中发出由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组成的小支与泪腺神经吻合,此支进入泪腺,控制泪腺分泌。
(3)上牙槽神经分为上牙槽前、中、后支。后支有2~3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穿上颌骨体后面进入骨质。上牙槽前、中支从眶下神经分出,三支在上颌牙槽骨质内吻合,形成上牙丛,分支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各牙和牙龈。
(4)翼腭神经也称神经节支,为2~3条神经分支,从上颌神经主干行经翼腭窝上方的一段发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后分布于腭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腭扁桃体。
3.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n.mandibularis)为混合神经,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经卵圆孔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分为许多支。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各牙、牙龈、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1)耳颞神经以两根起始,向后包绕脑膜中动脉后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实质内,与颞浅动脉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颞区皮肤以及腮腺。
(2)颊神经沿颊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后分布于颊粘膜以及颊区直至口角的皮肤。
(3)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经的鼓索从后方加入此神经。此后越过翼内肌浅面到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经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的刺激。
(4)下牙槽神经为混合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下牙槽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的外侧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分出分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在下颌管内分支构成下牙丛,分支分布于下颌各牙和牙龈。其终支自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粘膜。
(5)咀嚼肌神经为特殊内脏运动神经,分数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三叉神经痛的角膜反射检查法
1.检查方法 请患者向一侧注视,检查者用柔软的捻成细束的棉絮毛轻触其对侧角膜的外下方,由外向内,不让患者看见。反射作用为引起双侧眼轮匝肌收缩,出现双侧瞬目动作。同侧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称为间接角膜反射。
2.反射弧 角膜—三叉神经眼支—脑桥中部三叉神经感觉核—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层—皮层延髓束—双侧面神经核—双侧面神经—双侧眼轮匝肌。
3.临床定位意义 角膜反射可以受到多种病变的影响。角膜反射消失常见以下三种情况:
(1)反射弧传入神经病变 三叉神经眼支的病变,除了面部该支的分布区(前额部皮肤)有感觉障碍外,同时伴有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该侧三叉神经损害造成角膜麻痹时,双侧均无反应,而在作对侧角膜反射时仍可引起双侧反应。角膜反射减弱常见的原因是三叉神经第一支损害的早期症状,随着病变的发展,终至角膜反射消失。由于小脑幕也是由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在颅后窝病变时,早期可出现角膜反射减弱,如小脑出血、桥脑小脑角胆脂瘤等。有人报道同侧角膜反射减弱和/或消失,是定位诊断的重要指征。
(2)角膜反射的传出神经病变(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角膜反射的传出神经为面神经,当周围性面神经病变时,角膜受到刺激后不能闭目(瞬目),出现此种现象从广义来看,也属角膜反射消失。该侧面神经麻痹时,同侧角膜反射消失而对侧反射存在。
(3)一侧大脑半球病变 单侧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常为偏身麻木的一部分,而在不少偏瘫病例中,角膜可能是惟一的麻木区域。有人认为,在顶叶有角膜反射中枢,或许可以得以解释。如果双侧角膜反射减弱或消失时,说明大脑两侧有广泛性损害(如深昏迷、脑水肿、脑缺氧),侵犯了角膜反射的脑内反射弧。
什么是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系第五对脑神经,是颅内一对最粗大的脑神经,为混合性神经。什么叫混合性神经呢?神经系统将既有运动功能又有感觉功能的神经称为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的中枢在脑干及上颈髓内,从脑桥出发后分运动根和感觉根。前者支配运动,后者管理感觉。运动根穿行于三叉神经节(半月神经节)的内深处,伴下颌神经从卵圆孔出颅,支配咀嚼肌、鼓膜张肌、腭帆张肌、二腹肌前腹和下颌舌骨肌;感觉根要较运动根粗大,在三叉神经节内又分为三支。三叉神经节前内侧部神经元的周围突组成第一支,即眼神经;中部的组成第二支,即上颌神经; 后外侧部的组成第三支; 即下颌神经。这三支神经分别经过眶上裂、圆孔和卵圆孔出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