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张成骨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进展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牙龈萎缩治疗进展,种植牙之后牙槽骨还萎缩吗,在正畸过程可以种植牙吗

牵张成骨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进展

保证种植牙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要有足够的牙槽骨骨量,临床上由于牙齿的缺失使牙槽嵴顶的骨质发生吸收、萎缩,导致牙槽高度的降低。特别是后牙区牙槽骨高度降低,造成种植体植入的困难。本文就牵张成骨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运用作一综述。

1.牙槽突垂直牵张成骨术的背景

牵张成骨是利用生物组织的张力-应力效应,对部分或者完全分离但仍保留血供的骨块,施加特定频率和方向的牵引力,使骨块慢慢分开,间隙由新生骨质替代,从而达到延长或者增宽骨质。Langenbeck在1869年最早提出了牵张成骨技术并且在长骨中应用来矫正临床上长骨不对称造成的畸形。IIizarov提出牵张成骨的基本原则是张力压力原则和适当的机械负荷和充足的血供,这是确保成骨的先决条件。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Gagg等开始把此项技术运用在解决口腔种植垂直方向骨量不足方面。林野、王兴等首先使用微型钛板固定的内置式牵引器进行牙槽突垂直牵引,用来弥补种植前牙槽突垂直骨量不足,并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证实使用该技术用来纠正颌骨垂直方向骨量不足,效果是明确的。牵张成骨术能够解决垂直方向的骨量不足,使软组织得到同期再生。

2.牵张成骨的手术方式及研究进展

Melsen证实牙槽骨具有压力吸收、受牵拉成骨的特点,根据手术牵引方式的不同牵张成骨技术可分为:①单端式牵张成骨:指在骨质连续存在的条件下、截骨,在断端进行牵引,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式;②双端式牵张成骨方式,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有骨缺损的病例;③三端式牵张成骨术多用于有较大范围的骨质缺损的成骨手术。直接使用牵张成骨的条件是:牙槽骨垂直缺损≥5mm,剩余牙槽骨宽度≥5mm。牵张成骨术可分为4个阶段:截骨术、间歇期、牵引期、稳定期,在截骨时要保证骨膜的血供,这是骨块得以存活的先决条件,在术中应该减少骨膜剥离的范围,牵张成骨术最重要的阶段是牵引期,而成功的条件是将截开的骨断端以较低的、有规律的速度牵引。在此阶段按照一定的牵引速度和频率牵引骨块,一般2~4次/d,总量约1mm/次,在一定速度下,频率越大成骨效果也越好。

Saulacic等研究发现在1998~2006年间128篇关于牵张成骨的的垂直方向增加骨量的文献后,认为间歇期(7.26±2.31)d,每天牵引量0.71±0.27mm,稳定期12.25±5.58周为宜,可以获得更加稳定且更多的骨量。因此间歇期如果过长则会导致截开部分过早愈合不利骨的生长,而截开的部分过短则会导致愈合不良。Rachmiel等对14例患者进行垂直牵张成骨术,从术后第4d开始每天以0.8mm的速度牵拉10~16d,稳定期后植入23枚种植体,获得了8~13mm的骨量,平均获得10.3mm骨量,随访6~22个月后发现仅有1例失败。Bianchi等发现对60例垂直方向有骨质缺损的患者进行垂直牵张成骨术后,患者的骨量平均增加了约10mm,但1年后骨吸收为1.4mm。

3.牵张成骨术的优点与不足

优点:牵张成骨增加垂直方向骨量相对于其他骨增量技术有明显的优势,在增加骨量的同时软组织也得到了再生,对于下颌前牙区的骨量不足的病例作用尤为明显。牵张成骨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大量的天然骨质,大量研究发现成骨的效果也是很明确的,Ettl等对36名病例进行牵张成骨术增加骨量后手术成功率达到95.1%;Bianchi等对12位有下颌骨严重缺损的患者进行牵张成骨术后,获得大量的骨量且手术成功率达到100%。

不足:牵张成骨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但是在牵引期需要多次的观察骨块的情况,多次调整牵引的力度,牵引器较大容易引起不适感。牵张器的费用较贵,部分患者不能接受该手术方式。口腔不容易清洁易并发感染,可导致颏神经的麻木或感觉迟钝、颌骨骨折、骨生长方向发生偏斜等。Perdijk等统计45例手术患者并发症,其中骨折发生率为19%、感染6%、黏膜裂开8%、出血占4%、感觉障碍28%、后期种植失败占13%、颏部下沉13%。

4.小结

目前临床上垂直方向的骨量增加术式较多,如上颌后牙区的上颌窦内、外提升术、Onlay植骨术、引导骨再生术在就是牵张成骨术。Zakhary等回顾性研究发现,并无任何证据可证明何种骨增量技术是金标准,手术的选择往往取决于手术操作者。AghalooTL等统计1980~2005年有关骨增量的文献,共有951篇,包括种植体2620枚,随访时间约5~74个月,其中骨引导再生术存活率为95.5%,Onlay植骨为90.4%,牵张成骨为94.7%,内置式植骨为83.8%,其他方式由于样本量较小或者数据无明显差异性等无法统计。说明这些骨增量方式都是可靠的,相对于牵张成骨术而言,其在垂直方向可获得较多的骨量,且有软组织的再生;对于有严重的骨缺损或有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此手术方式是很有优势的。有文献研究表明单独使用任何一种垂直骨增量技术对骨质的提升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关于垂直方向的骨增量技术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种植手术的适应症将进一步的扩大。

小编推荐

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一、上颌窦底提升术临床上有开放式提升和闭合式提升,开放式提升是在上颌处开窗,通过特制的提升工具将上颌窦底粘膜提升,在提升的上颌窦底处可放置移植骨块或人工骨粉,可同期或分期植入种植体。该术可提升的上颌窦底高度较高,但手术范围较广,损伤较大,多用于上颌后份植入区骨质高度小于5mm的病例。闭合式上颌窦提升术有两种:

1、简易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技术: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技术最开始是在上颌骨后份种牙意外进入上颌窦,其中部分成功地完成了骨性融合并行使功能。有学者基于此临床发现,开始尝试有意识地让种植体进入上颌窦内,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骨的高度按医师的要求仅差几毫米的情况,采用标准的骨内种植体骨预备方式钻孔抵达骨壁处,但不穿过骨壁。选择一具有平滑的圆形尖端以及长度超过受区骨厚度3mm的种植体,在完成以上手术步骤后,用一种植体轻敲插入,使上颌窦底内骨折,然后在窦底黏膜弹性限度内升高窦底而不致黏膜的撕裂,然后植入种植体。这种方式效果有限,因为根据种植体支持机理,其支持力要取决于根周骨组织的长度,这种方法植入种植体后,在根尖以上部位没有骨的支持,这必然影响到种植义齿的长期负重。但是在窦底提升不多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方法可允许引入一较长的种植体,促进了继发根尖周的骨形成并且避免较复杂的手术操作,但目前由于工具及手术方式的改进、骨移植材料研究的进展,采用较为规范的提升技术并不困难,所以目前这种提升方式已较少使用。

2、Summers上颌窦闭合式提升技术:这种方式是由Summers医师根据以上思想发展起来的,Summers医师根据较早时期上颌窦成形术原理以及希望将种植体根尖包埋于骨内的想法,发展了这一增量技术。Summers医师设计了一套骨凿,骨凿前端的中心部位凹陷,边缘略为锋利,将骨凿敲击进入种植窝时,其前端的边缘锋利部位将种植窝周围的骨组织刮下堆积于中间的凹陷部位,随骨凿的敲人被推移进入深部或上颌窦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有较多的带有窦底黏膜血供的骨块进入到窦内,成为提升后形成的帐篷状空间内的骨形成中心,更有利于骨再生。按常规方式植入螺旋状或挤压就位式种植体。

本文关键词:上颌窦提升 种植固定义齿 上颌后缩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引导骨再生膜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最早源于牙周病学领域的引导组织再生技术。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膜在牙龈软组织与骨缺损之间人为地竖起一道生物屏障,阻止软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确保成骨过程在无成纤维细胞干扰的前提下逐渐完成,最后实现缺损区完全的骨修复。这一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末正式引入种植外科,成为现代种植外科的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引导骨再生的生物膜可分为不可吸收(生物不降解)与可吸收(生物降解)两大类。不可吸收膜以聚四氟乙烯膜为常用,它又分两种类型:一种为中央区膜材料的组织致密,有金属网加强,可以维持一定的骨缺损空间,并阻止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通过;边缘柔软,微孔为0.45um,孔大允许结缔组织长人,使生物膜固定;另一种为膜中加钛网支架或聚丙烯网架,以保持骨缺损间隙。可吸收膜目前有聚乳酸膜、聚乙烯酯膜、共聚物膜及胶原膜,以及Blo-Gide等。

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有许多优点,由于种植体周围常存在一壁或多壁的垂直型骨缺损,影响种植体骨结合。另一方面黏骨膜相对缺损,易使种植体暴露,导致种植失败。膜的应用可以封闭种植体和拔牙创之间的空隙,使之不受软组织的侵入,引导骨再生并与种植体发生骨性结合。

上颌窦提升术在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上颌窦提升术在牙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上颌磨牙区缺牙后,废用性因素造成的牙槽嵴高度降低,上颌窦腔持续扩大是造成剩余牙槽骨量不足的重要原因。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中常会出现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不足而影响种植手术的进行。Boyne首次提出通过上颌窦骨移植来解决因长期废用性萎缩而导致的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

Tatum提出上颌窦侧壁开窗法,即上颌窦外提升术。此方法上抬上颌窦底黏膜,在上颌窦底黏膜和牙槽骨之间植入自体骨或骨代替品,从而增加上颌窦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高度,保证种植手术的安全进行。该方法能有效的控制提升高度,且提升量可以在15mm以上,成功率高。上颌窦提升术经过各国学者的多次研究与改良,现主要为上颌窦内提升术和上颌窦外提升术。

上颌窦内提升术:又称为骨凿冲顶式上颌窦提升术,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手术过程中使用骨凿对周围骨质的冲击挤压,增加了周围骨组织的密度,植体植入后可获得良好的初期稳定性,保证上颌磨牙区种植手术顺利进行。其缺点是不能在直视下进行,提升高度较小,不超过5mm,对口腔医师的的临床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上颌窦外提升术:在上颌后牙颊侧,相当于上颌窦底处的牙槽骨面上开窗,暴露并剥离上颌窦底黏膜,继而使用专用的提升工具将上颌窦底黏膜抬高,在上颌窦底黏膜与牙槽嵴顶之间置入自体骨或骨代替材料,同期或延期种植。其优点是术者可在直视下进行,远期效果好,提升量较多。缺点是手术损伤较大,愈合时间较长,适用于多个后牙连续缺失的病例。

上颌窦外提升术的成功率为86%~98%;上颌窦内提升术的成功率为92.8%-97%。虽然这两种术式的远期效果差异并不是很大,但远期效果又受许多因素影响,如骨粉的材料,种植体上部结构负载修复的时间,术者的技术水平等。实施上颌窦提升术前要严格把握适应症,排除手术的禁忌症,最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关键,必须保证术后无感染,否则窦底黏膜一旦被感染,种植体将无法进行正常的骨结合,必然导致种植手术的失败。

1.上颌窦提升术适应症

由于病理性、废用性等因素以及长期后牙缺失未修复,往往造成上颌后牙区牙槽嵴萎缩吸收变薄,继而导致种植手术的失败。Jensen等人提出将上颌窦底至牙槽嵴顶的距离(RBH)分为4类:第1类:RBH≥10mm,可采用常规方法植入种植体;第2类:7mm≤RBH≤9mm,可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种植体;第3类:4mm≤RBH≤6mm,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植骨同期或延期植入种植体;第4类:RBH<4mm时,多采用上颌窦外提升植骨延期植入种植体。目前认为,上颌窦底黏膜距离牙槽嵴顶的距离小于5mm可行上颌窦外提升术,反之,则应该行上颌窦内提升术,视患者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手术方案。上颌窦提升术的关键是彻底分离上颌窦底黏膜并不至造成窦底黏膜破裂或穿孔。上颌窦穿孔是上颌窦提升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正常情况下,窦底黏膜有一定的弹性,术中分离并不会造成穿孔;当黏膜发生炎症等其他病变时,可增厚10~20倍,行上颌窦提升时,穿孔的几率就会增大。但是现在大多数学提出无症状的上颌窦黏膜增厚对上颌窦提升术无影响,单纯的黏膜增厚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此外,上颌窦囊肿是上颌窦最常见的疾病,多数囊肿患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研究表明假性上颌窦囊肿存在的情况下仍可行上颌窦提升术,但需密切观察其远期效果。

2.上颌窦提升术手术方式

2.1上颌窦外提升术:开窗法最初骨窗形状为方形骨窗,但是方形骨窗易出现如边角锐利导致的上颌窦黏膜撕裂,骨窗骨折等问题,最终导致种植手术的失败。经过改进,出现了半圆形骨窗以及圆形骨窗等,从而避免了尖锐的骨窗边角造成的黏膜撕裂,种植手术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2.2上颌窦内提升术:骨凿冲顶法经牙槽嵴顶入路的上颌窦底提升术,采用特制骨凿(工作端为凹端),具有骨挤压作用。制备好种植窝之后,使用骨凿冲击上颌窦底骨壁,造成上颌窦底骨壁青枝骨折,使上颌窦底黏膜抬高,可植入或不植入骨粉,同期或延期种植。

3.影像学在上颌窦提升术中的意义

3.1X线曲面体层片

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其形态个体差异较大,且上颌窦内常会出现骨性纵隔,Velásquez-Plata等发现,上颌窦骨性纵隔在第一和第二磨牙的发生率最高(41%),第二前磨牙(35%)和第一磨牙区(24%),以颊腭侧走向为主。若种植体恰好植入上颌窦纵隔时容易损伤上颌窦黏膜,手术失败的风险加大。X线曲面体层片显示单一方向上颌窦的结构,影像的重叠,往往不能准确获得上颌窦及邻近部位的立体影像,无法确定纵隔具体走行方向。上颌窦纵隔的存在导致上颌窦黏膜穿孔发生率大大增加。同时曲面体层片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比例失真,术者难以判断相应解剖结构的大小及准确位置,无法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3.2锥形束CT(CBCT)

锥形束CT(CBCT)放射线束呈锥形发出,通过围绕患者头部旋转获得扫描视野内原始图像,进行轴位,矢状位以及冠状位的观察及三维重建的数字容积体层摄影技术。CBCT能清晰显示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上颌窦底形态、分隔以及上颌窦底黏膜厚薄等,已广泛的应用于口腔颌面部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如种植手术前的设计,埋伏牙的定位等,且在上颌窦提升术中具有重要价值。CBCT在上颌窦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其克服传统X线片只能在二维平面的测定,术前可精确测定缺牙区牙槽嵴剩余高度,明确上颌窦的形态及毗邻关系,并可单独显示横断面图像,观察其深层结构,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同时,CBCT还可模拟植入种植体,促进医患交流,术中精确的指导手术,对术后区域的骨整合和种植效果的评估更为客观。

4.种植体初期稳定性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种植手术的成功尤为重要。初期稳定性由受植区牙槽骨量、骨密度、种植体的外形、种植体早期负载的情况等多种因素决定。在2009年ITI会议上Jensen和Terheyden分析3例关于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的成功报道,结果显示其成功率为97.7%~100%之间。但也有学者通过其他手术方法在可用骨的高度<5mm的病例中实施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植入种植体,也同样获得了良好效果。

5.植骨材料

上颌窦提升的植骨材料有自体骨、骨代替品两类。由于自体骨不仅可以维持骨细胞的活性,还具有成骨特性,自体骨移植一直被认为是植骨的“金标准”。随着材料学的发展,临床上将人工骨与自体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不仅能发挥自体骨成骨特性,保持了骨细胞的活性,同时还能发挥人工骨引导的特性,且已广泛应用于上颌窦提升术中。

6.结语

上颌窦提升术是目前解决上颌磨牙区骨量不足的有效方法,不仅保证了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的成功进行,且其材料,影像学,手术方法以及操作技术方面的也在不断发展。但目前仍需面对上颌窦提升术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上颌窦外提升骨开窗创伤较大;骨代替品的生物相容性有待证实;CBCT只能显示硬组织的三维立体结构,对软组织的具体测量信息无法获得等问题。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相关领域的应用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相关领域的应用

随着外科手术对精确和安全的要求日益升高,超声骨刀应运而生,它通过可控的三维超声振动,精确作用于硬组织,最大程度地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和软组织;并能在高效截骨的同时,减少骨细胞因高温坏死,保证剩余骨组织活力。由于超声骨刀所具有的各种优势,目前已成为口腔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并逐渐推广应用于临床医疗工作中。

1. 超声骨刀的工作原理

超声骨刀利用的是高强度聚焦超声原理(HIFU)。HIFU通过一定的聚集方式将超声源所发出的声能量聚集一个特定区域内,形成一个声强较高的区域---焦区。HIFU引起组织破坏的主要物理机制是热作用,焦区内组织细胞的水汽化,蛋白氢键断裂。经过一定时间的细胞与超声相互作用,位于焦区内的组织细胞被破坏,而焦区外组织细胞基本不受损伤.超声骨刀利用该高强度聚焦超声波对特定硬度的骨组织具有破坏作用,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超声骨刀的优缺点

2.1 优点

超声骨刀的工作频率为27~29 kHz,可破坏矿化、钙化组织(55 Khz以上频率才会对声阻抗低的软组织形成有效破坏)。同时设备内高灵敏度的传感器使得其识别能力加强,可保护软组织免受损伤。相比传统骨科动力系统相比,减少初学者在操作时误伤周围血管神经,更易上手。工作时超声骨刀不会产生大幅震动,术者更易控制;同时降低了患者紧张程度,减少了手术风险,改善了患者体验。

2.2 缺点

在临床运用的过程中,超声骨刀的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在致密骨质的切割中效率不良;设备的成本高于传统器械,金属刀头易磨耗,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在未有效冷却的时候,超声骨刀的机械能量会扩散至临近组织,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损伤细胞。

3. 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3.1 组织学研究

Stoetzer等使用超声骨刀对大鼠进行骨膜分离手术,术后立即进行免疫组化和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骨刀对软组织,特别是骨膜以及周围组织损伤小,甚至达到无创伤水平。

3.2 临床应用

3.2.1 上颌窦提升

上颌后牙区常由于牙槽骨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病理性吸收而导致垂直骨量不足,目前上颌窦提升术被认为是为植入种植体提供充足骨量的最常用方法。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超声骨刀精确可控的切割技术大大降低了上颌窦粘膜的穿孔率和动脉损伤,并缩短了手术时间。

3.2.2 种植体位点预备

超声骨刀具有选择性切割,精确度高等优点,能精确钻出种植窝,减少对骨的热损伤和机械损伤,同时还能刺激种植体周围骨生成,减少炎性因子产生。种植体的稳定性较高,适用在接近神经、血管、上颌窦底部位的种植位点预备。

3.2.3 自体骨移植术

由于自体骨同时具备成骨、骨诱导和骨引导能力,被认为是口腔骨移植的金标准。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超声骨刀的选择性切割和各种配套刀头能使医生从更复杂的部位取骨而避免对软组织的损害,冷切割高聚焦超声技术能够在高效截骨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区温度,减少对骨细胞的热损伤,保证剩余骨组织的活力。

4. 结论

超声骨刀精准切割的优点十分符合微创和创新的外科理念。虽然超声骨刀用于切割较大的密质骨时所需时间稍长,但此局限性还是能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并在器械的改进后日益改善。总之,超声骨刀能促进口腔种植手术的实施,并将会在种植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来源:孙谋远,楼俊佑,黄清波,卢愿.超声骨刀在口腔种植相关领域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15):7+9.

邻近自体碎骨移植在种植牙中的应用



一、邻近自体骨移植的方法

牙槽骨局部骨量的不足限制种植牙的应用,影响种植牙远期疗效。由于上颌骨骨质特点、上颌窦的存在和缺牙后颌骨吸收的结果,局部骨量不足主要发生在上颌,通常表现为:牙槽嵴高度、宽度、高度加宽度不足,牙槽嵴凹陷畸形。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和各种骨代用品的植入。有学者指出自体骨移植的效果是所有移植材料中的“金标准”。其主要原因是自体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骨诱导和骨传导特性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其缺点是需要开辟新的手术供区和有时骨量不足。在临床上对局部骨量缺损较少的病例我们采用骨凿或取骨器在种植区临近取骨,避免开辟第二手术野,减少手术创伤。对于骨缺损较多的患者,如上颌窦底升高术的病例,我们采用颏部取骨的方法。颏部取骨手术切口隐蔽,径路简单,取骨方便,创伤较小。取骨范围在两侧颏孔之间,颏部骨质厚密,取骨量大,只要在颏前部正中和颏下缘保留0.5—1 cm宽度的骨质不破坏,就不会影响颏部的外形。

二、邻近自体碎骨移植的种类

非血管化的自体碎骨移植可以分为皮质骨、松质骨和皮质—松质骨3种,它们各有优缺点。皮质骨移植的优点是可以早期承担机械载荷,远期不易吸收,但是需要再血管化时间较长,抗感染能力较差,它一般用于需要早期受力的部位。松质骨的优点是再血管化迅速,易于成形,抗感染能力强,缺点是机械强度较差,远期可能吸收。皮质—松质骨是皮质骨和松质骨的混合物,兼有二者的优点。

三、邻近自体碎骨移植的固定

自体碎骨移植后需要有良好的稳定性,否则容易失败。移植碎骨量较大和大而浅的骨缺损需要固定,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有钛膜、钛网和生物膜等。应用钛膜固定时应注意:
1、钛膜应略大于植骨区的范围。
2、碎骨颗粒应压紧,钛膜应紧贴碎骨,不留间隙。
3、钛膜表面要有足够厚度的健康口腔黏骨膜覆盖。
4、钛膜不应皱折,边缘不应尖锐。
5、大块骨移植不宜用钛膜固定。一旦发现固位的钛膜感染暴露,应尽早取出,以免影响移植骨的成活。

本文关键词:种植牙的常见问题 植骨 牙科医院推荐

口腔种植中的抗生素应用


口腔种植中的抗生素应用

2015年欧洲骨整合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Osseointegration,EAO)会议共识中提出,在简单的口腔种植病例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无明显收益;但在复杂情况下,如需骨移植时,则不能忽略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目前在口腔种植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非常普遍,对于如何规范使用抗生素尚无统一标准。现对口腔种植过程中不同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方法进行综述和介绍。

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口腔种植过程中感染的风险受患者个体因素、种植体植入程序和手术团队无菌操作影响。虽然较多医师认为,在口腔种植过程中使用抗生素并非必要,但为了减少纠纷,临床工作中仍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健康人群进行常规种植手术时使用抗生素是否有效,仍然存在争议。目前口腔临床工作中,有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趋势,如在无需抗生素辅助的拔牙等治疗中使用抗生素。我国2015年修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提出,清洁-污染手术(Ⅱ类切口)在术前通常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同时明确规定,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及异物植入术均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口腔种植术作为清洁-污染手术,有必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但美国心脏联合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指南《prevention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2007)》、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家健康和临床研究所发行的指南中均缩减了在健康人群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条件。因此,在口腔种植治疗中是否需要使用,以及如何使用抗生素尚需更多关注。

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种植成功率的影响:

口腔种植手术前后使用抗生素,可减少种植失败率。在过去十多年里,学者一直尝试评估抗生素是否影响口腔植入物的存留。Laskin等对种植术后患者进行3年随访,发现使用抗生素后种植成功率较高。Esposito等分析认为短期使用抗生素,如植入前1 h口服阿莫西林2 g或术前1 h口服阿莫西林1 g并在术后口服阿莫西林500 mg,4次/d,2 d,可显著降低种植早期失败率。Krasny等的研究也提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提高种植成功率。但也有部分研究得到相反结论。Morris等通过种植术后5年随访发现,术前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显著提高种植体的存留率。Gynther等、Lockhart等以及Ahmad和Saad也认为抗生素的使用不能显著改善种植体的存留。鉴于此,有学者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Lund等[分析认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仅能降低2%的种植体失败率;而Chrcanovic等发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了种植手术45%的失败率,但同时研究还显示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减少术后感染的风险,现有研究尚无法解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失败率的原因。

2.不同口腔种植手术中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

(1)中度感染风险情况下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如即刻种植体植入。Resnik和Misch推荐术前加量使用抗生素联合术后口服1个剂量抗生素。1个剂量抗生素指以下药品及剂量任选其一:口服阿莫西林2 g,头孢氨苄2 g,克林霉素600 mg,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500 mg。对于不能口服用药者,可选择肌注或静脉注射阿莫西林2 g,头孢唑林1 g,头孢曲松钠1 g,或克林霉素600 mg。除使用抗生素外,还需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每天含漱2次,直到拆除缝线。Zancope等推荐如下的抗生素使用方案:术前2 h口服阿莫西林2 g,术前15 min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漱口。术后给予镇痛及抗炎治疗,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药物用量。如口服阿莫西林375 mg,3次/d,持续5 d。同时使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含漱,2次/d或3次/d,持续2周。

(2)中至高度感染风险情况下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多枚种植体或涉及广泛的软组织损伤;或多枚即刻种植体和需要人工生物膜的骨移植。若满足以上任意一者,即可按下述方案处理。Resnik和Misch推荐术前加量使用抗生素和术后3 d每天1个剂量抗生素,同时使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每天含漱2次,直到拆除缝线。2015年美国一项对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调查显示,目前最常见的用药方案是术前1 h口服阿莫西林2 g,术后口服阿莫西林500 mg,3次/d,持续5 d。

(3)高度感染风险情况下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术中植入体与上颌窦底部相通,包括所有涉及上颌窦提升的手术、使用自体骨移植或手术方式与前两者相同、但创面大的患者。推荐术前加量使用抗生素,术后5 d每天1个剂量抗生素,同时使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含漱,2次/d,直至拆除缝线。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如口服阿莫西林或克拉维酸钾每次500 mg,4次/d,持续6~7 d;0.12%醋酸氯己定溶液含漱,2次/d,持续7 d。

3.拟行种植手术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AHA将侵入性口腔治疗进行如下定义:所有涉及牙龈组织或根尖周区域、需口腔黏膜翻瓣的口腔手术。毫无疑问,种植手术属于侵入性口腔治疗。一般认为,侵入性口腔治疗引起的菌血症可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

AHA指南《Prevention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2007)》提示,有患感染性心内膜炎风险的患者在接受侵入性口腔治疗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我国现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版)》中提出,心内膜炎高危患者(既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史或心脏移植术后发生瓣膜病变的患者等)在接受口腔操作前,应服用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者用克林霉素)。目前,在术前30~60 min使用青霉素衍生物(如阿莫西林),仍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主要方法。

而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国家健康和临床研究所发行的指南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再被用于心内膜炎高危患者。学者认为,日常生活中,如进食和刷牙所产生的菌血症比侵入性口腔治疗产生的一过性菌血症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风险更高。减少使用抗生素,目前尚未被大众接受。尤其当考虑到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在口腔侵入性治疗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能显著减小产生菌血症的风险。

4.拟行种植手术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预防性用药:

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意味着疼痛、功能丧失、再次手术及治疗花费增加等,常需将所有假体取出,对医师则意味着手术失败以及复杂的感染处理。而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行口腔治疗前是否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预防人工关节感染,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口腔种植作为一种侵入性口腔治疗,其高风险性使医师更应关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口腔种植感染控制。

美国矫形外科学会联合美国牙科学会在2009年发布的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抗生素预防的信息声明中提出,所有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口腔治疗前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美国牙科学会2014年选定的专家小组对接受口腔治疗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制定了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指南中指出,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在口腔治疗前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医师的专业经验和患者需求判断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标准的改变主要源于多项研究显示,口腔治疗与人工关节感染并不存在明显联系。其中Skaar等的研究更包括了侵入性口腔治疗。但Jacobson等的研究却得出与其他学者相反的结论,但他并未提到口腔治疗的类型,也未对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用药史等作出说明。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影响了结果的有效性和普遍性。鉴于上述多数研究显示侵入性口腔治疗与人工关节感染无明显关系,目前学界倾向于认为,在口腔种植中没必要为了预防人工关节感染而使用抗生素。

二、种植体周围感染的处理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体植入后的常见并发症,其治疗和维护非常重要。累加阻断性支持治疗(cumulative interceptive supportive therapy,CIST)是一种治疗策略,其依靠临床和影像学诊断,根据感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决定治疗方案,从而阻止种植体周围感染进一步加重。Mombelli和Lang提供了一个CIST表格,可作为种植修复后维护及治疗的参考。

CIST主要包括机械治疗、杀菌治疗、抗生素治疗及后续采用切除性或再生性手术处理骨缺损。若患者探诊出血阳性,种植体周探诊深度≥6 mm(伴或不伴溢脓),但没有影像学骨吸收征象的位点,这种情况下抗感染治疗必须包括应用抗生素以去除或减少该处的病原微生物。应用抗生素前,须先行机械清创和杀菌治疗。杀菌治疗后10 d内使用覆盖厌氧菌的抗生素,可全身给药或局部控释给药,控释给药的治疗效果与全身应用抗生素的效果相同。具体建议:①全身应用奥硝唑(500 mg,2次/d)或甲硝唑(250 mg,3次/d),共10 d;或甲硝唑(500 mg,1次/d)与阿莫西林(375 mg,1次/d)联合使用10 d。②局部应用控释抗生素。

需行切除性或再生性手术治疗时,必须保证种植体周围的感染已得到控制。种植体周围炎的再生性手术治疗一般采用标准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式。术前准备包括清洁种植体和尽量消除软组织炎症。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如下:术前2 d口服抗生素,可选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术后口服阿莫西林500 mg或克拉维酸钾125 mg,3次/d,并每天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漱口,持续7 d;同时口服布洛芬600 mg,3次/d,持续4 d。或者术前1 h口服2 000 mg阿莫西林,若阿莫西林过敏则改用600 mg克林霉素。术后口服阿莫西林500 mg,3次/d,共10 d或者服用克林霉素150 mg,4次/d,共10 d。每天用0.12%醋酸氯己定溶液漱口,2次/d,持续2周。

三、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感染的抗生素使用

上颌窦底提升术可能存在各种术后并发症,术后感染是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根据文献报道,上颌窦底外提升术后感染较内提升术常见。一般厌氧菌感染时则口服克林霉素300 mg和甲硝唑250 mg,用以治疗上颌窦底提升术后感染。若病原菌为麻疹孪生球菌,则术后口服克林霉素500 mg,2次/d,连续15 d。若感染控制不佳,则可在内窥镜下取出植入的移植物并清除感染组织,术后静脉滴注万古霉素1 g,2次/d,同时每天静脉滴注利福平600 mg,1次/d,共15 d。Alkan等曾报道1例上颌窦底内提升术后感染的病例,给予患者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钾口服,2 g,2次/d,同时口服扑尔伪麻片60 mg,1次/d,持续10 d,急性炎症消除。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就口腔种植而言,使用抗生素似乎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抗生素在口腔种植中的具体用法目前并无统一标准,上述所提到的用法用量在临床中也不能生搬硬套。能否合理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应建立在术前对感染风险的准确评估、医师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需求上。术前评估时需考虑患者个体的特殊性及种植体植入程序的风险后作出合理的用药方案。对于术后感染的病例,应准确判断病情,及时准确处理用药。但口腔种植中的抗生素使用,目前尚需更多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建立详尽准确的用药指导。

短的种植体在种植牙术中的运用


短的种植体的优势:
1,避开重要的解剖结构。
2,将植骨的需求降到最低。
3,避免由于植骨过程带来的风险和费用。
4,消除了植骨过程所必需的额外的愈合时间。
5,将种植体植入的可能提到最高。
6,提高病人的接受度。
7,简化你的治疗过程。
8,提供一个临床证明成功的治疗手段。
一、病史
谢某,男,31岁。左上后牙缺失半年余,在外院就诊时因缺牙区的骨量不足及缺牙区龈颌距离过小,种植牙修复的要求被拒绝。来我诊所就诊时,仍希望采用种植牙方式来修复缺牙。

二、临床检查
1,16、17缺失。
2,咬合位时,16缺牙区的垂直空间距离约4—5mm,17缺牙区的垂直空间距离约1—1.5mm。
3,x-ray、CT扫描示:右侧后牙牙槽骨高度不足,16位置嵴顶至窦底的骨高度约2.5mm,17位置嵴顶至窦底的骨高度约1mm。
4,15树脂充填,继发龋,根管治疗后,根充尚可。
三、诊断
上牙列缺损。
15死髓牙(RCT后)。
四、种植治疗计划
1,因47牙齿颌向伸长明显,已将要咬到上颌牙龈,造成无法修复17。患者接受只修复到16牙位。
2,选用bicon短种植体,采用改良上颌窦提升术+骨移植术,同期植入植体。
术中连接窦提升基台来稳定种植体的位置。
3,选取bicon5.0*6.0mm植体。
4,术后八月以后进行二期修复。

种植骨替代材料的进展


种植骨替代材料的进展

关于移植后新骨形成的机制,主要有三种观点。骨诱导学说认为移植物中的某种成分具有诱导宿主体内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并在受植床形成新骨,现在认为BMP具有骨诱导能力;骨生成观点认为自体骨移植后,移植骨中存活的成骨细胞与BMP的诱导功能相结合,共同完成新骨生成,此学说不能解释异体骨或异种骨移植骨愈合与新骨形成;骨传导学说认为移植骨游离植入后,骨细胞和骨质均不能成活,移植骨中的钙质支架引导宿主成骨细胞向其中生长,移植骨最终被新生骨替代。

种植牙——人类的第三副牙齿

种植牙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的设计,制造成类似牙根的圆柱体或其他形状,以外科小手术的方式植入缺牙区的牙槽骨内,经过 1~3 个月后,当人工牙根与牙槽骨密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牙冠,在达到舒适,美观效果的同时,不需要磨损相邻健康牙。因不具破坏性,种植牙已被口腔医学界公认为缺牙的首选修复方式。 种植牙可承受正常的咀嚼力量,功能和美观上几乎和自然牙一样,被人们称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

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


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

种植体周围病变是牙种植体周围的炎性病损,根据其发生部位和严重程度分为种植体周围黏膜炎(mucositis)和种植体周围炎(peri-implantitis)。种植体周围黏膜炎是局限于种植体周围黏膜的可逆性炎症;而种植体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炎症性损害,其特征是支持骨的丧失。它是造成种植体松动、甚至脱落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种植体周围种植修复6个月后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9%~65%、1%~47%。

近年来,关于种植体周围病变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治疗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中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以预防种植体周围炎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1.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及常规治疗方法

1.1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分析

目前,菌斑作为种植体周围炎的始动因素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细菌粘附、定植于种植体表面进一步引起周围组织的免疫应答可引起种植体周围病变,进而导致骨吸收甚至种植体脱落。研究表明,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对种植体颈部周围骨的吸收有重要影响,细菌可通过微间隙进入种植体内部定居、繁殖,成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感染灶。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宏观形状设计影响应力分布,过度的生物力学应力可能会导致骨-种植体界面出现“微裂纹”,从而促进细菌滞留,最终引起种植体周围炎;另外,种植体表面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可通过影响细菌的粘附、定植参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及发展。牙周炎是种植体周围炎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牙周病患者更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从全身看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放疗、化疗等。

近年研究还表明,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个体对种植体周围炎的敏感程度,影响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

1.2种植体周围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与牙周治疗类似,种植体周围炎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菌斑控制、单独使用机械方法(手动/超声洁治、激光等)进行清创或联合应用抗菌剂、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然而,目前各种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方法均存在局限性,还没有建立统一的“金标准”,因此,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从而预防种植周围炎的发生及发展有切实可行的应用前景。

2.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预防种植体周围炎

在种植修复中,“骨结合”是指有生命的骨组织与种植体之间直接的结合,这种结合为种植体上部结构提供支持,发挥固定和支持作用,是种植体发挥功能的基础;而“软组织结合”是指结合上皮和结缔组织在种植体上的附着,作为一种重要的屏障,阻止口腔微生物的粘附、定植,为种植体骨结合提供稳定的环境;良好的骨结合和软组织结合是种植修复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以获得理想的骨结合和软组织结合并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对于预防种植体周围炎,进而提高种植体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2.1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由于行使生理功能时的咀嚼负荷、制造的误差及微动,种植体—基台微间隙不可避免[。平台转移是指基台直径小于平台直径,使基台连接位置向种植体平台中心内移。采用平台转移技术,种植体-基台微间隙内移,一方面能够转移应力,避免应力集中于种植体平台的边缘,起到减少骨吸收、保护骨结合的作用;另一方面减小了微间隙暴露于软硬组织中的范围,有利于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

研究证实,平台转移技术能够预防并减少种植体颈部的边缘骨吸收。Canullo等进一步研究发现,种植体颈部的边缘骨吸收与平台转移的距离呈显著负相关;同时观察到,当基台底部的直径比种植体平台直径小时,能够形成一个更浅的、更一致的结缔组织袖袋,从而形成更好的软组织封闭。此外,研究表明内连接系统比外连接系统存在更小的微间隙、微渗漏及微动,种植体颈部周围牙槽骨的吸收更少、碟形吸收更窄。

2.2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宏观形状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种植体在负载时,应力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颈部与骨皮质接触的区域,因此,种植体的颈部的宏观结构设计对优化种植体应力分布有重要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种植体颈部的螺纹设计能够提供维持边缘骨水平的机械应力刺激。研究证实,相比光滑的颈部设计,螺纹结构更有利于保存骨水平。从结构上看,每个螺纹单元主要包含三种几何参数:螺纹形态、螺距、螺纹深度。Oswal等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评价三种种植体螺纹形态(V形/偏梯形/反偏梯形)的应力分布模式,结果提示不同的螺纹形态对不同类型的骨质作用有差异,其中反偏梯形螺纹更有利于保存骨组织。

Kong等认为,从生物力学角度考虑,种植体螺距的最佳选择应大于0.8mm。然而,螺距越小,螺纹数目越多,总表面积越大,更有利于提高初期稳定性。Sun等将具有不同颈部螺纹深度的种植体植入比格犬下颌骨,观察其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发现螺纹深度对骨-种植体接触、骨水平及软组织水平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Kang等发现,较大的颈部螺纹结构(螺距/深度=0.6mm/0.35mm)与较小的颈部螺纹结构(螺距/深度=0.3mm/0.15mm)在功能性负载1年后,平均边缘骨吸收量的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

理想的种植体颈部的螺纹设计能够优化应力分布,有利于保护骨结合,进而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风险,然而螺纹的具体几何参数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此外,通过改良种植体颈部的宏观结构可能促进种植体周围上皮和结缔组织的附着。Huh等发现,颈部具有凹形颈圈设计的种植体周围的生物学宽度较小。进一步研究发现,凹形颈圈周围结缔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形成宽500μm的“O”形封闭圈,能够加强结缔组织对种植体表面的附着。Lai等发现,穿黏膜颈部具有宽60μm、深5μm或10μm的沟槽设计的种植体能够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纤连蛋白及黏着斑蛋白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软组织结合。

2.3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微观形貌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表明,种植体表面粗糙度对种植体周围上皮以及纤维结缔组织的附着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光滑表面更适合上皮细胞粘附,而粗糙表面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粘附。Baharloo等在6种不同粗糙度的材料上培养上皮细胞,发现较光滑表面(Ra:0.06μm)能促进上皮细胞粘附增殖,并通过对黏着斑蛋白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发现其黏着斑更多更大,提示上皮细胞在较光滑表面具有更强的粘附力。Wang等发现,在纳米级别粗糙度(Ra:2.75~30.34nm),成纤维细胞的粘附力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加。因此,通过对种植体颈部表面粗糙度的改良有望优化上皮下结缔组织排列方式,进而提高软组织封闭效果,从而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风险。

然而,一般认为菌斑易于附着在种植体粗糙表面上附着。研究表明,当Ra小于0.2μm时,生物膜的定性及定量检测随粗糙度减小未见明显降低,因此将“阈值Ra”定义为Ra<0.2μm。然而,目前研究尚未明确既能促进种植体软组织封闭又能有效地抑制细菌粘附定植的粗糙度范围。种植体表面自由能对细菌粘附、定植的影响尚存在争议。大多数口腔微生物表面自由能较高,提示疏水表面可能更有利于阻止微生物粘附。然而,Villard等将钛及氧化锆种植体进行表面硅烷化,在表面粗糙度及化学组成相同的条件下,发现钛表面自由能降低而氧化锆表面自由能增高,白色念珠菌菌落形成单位(CFU)都显著减少。

研究表明,亲水表面更有利于促进骨结合。Rochford等将聚醚醚酮(PEEK)薄膜进行氧等离子体处理以提高表面自由能,并在其上共培养表皮葡萄球菌及人骨肉瘤细胞(U-2OS),发现U-2OS细胞附着增加,提示氧等离子体处理的PEEK能够促进成骨样细胞的附着而不增加细菌粘附的风险。因此,亲水表面可能更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预防。

2.4种植体表面化学改性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作用

局部应用抗生素是控制菌斑的有效手段,因此也被用于种植体表面处理。对于抗生素的选择,广谱及良好的耐热性是最重要的要求。庆大霉素是最广泛应用于钛种植体表面涂层中的抗生素之一,其他广谱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等,也被用于种植体表面的抗菌涂层。抗生素结合于涂层的方法及其释放速率会对抗生素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的磷酸钙被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分子载体,然而该体系难以达到缓释的效果;此外,生物降解聚合物和溶胶-凝胶涂层也被用于种植体表面控释抗生素涂层的研究。Lucke等将一种新型的载庆大霉素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DLLA)涂层应用于大鼠模型,发现其能有效预防钛金属植入物相关的骨髓炎,且PDLLA涂层在最初48h内释放80%的抗生素,相比磷酸钙涂层其释药更为缓慢。硅溶胶-凝胶涂层可在2周内实现万古霉素的控制释放。在体外研究中发现,直接将万古霉素共价修饰于种植体表面能够长期维持抗菌活性。

然而,种植体植入体内后,其表面很快会形成一层蛋白质层,共价修饰的抗生素能否穿过蛋白质层发挥有效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考虑到应用抗生素涂层可能出现的细菌耐药问题,各种非抗生素有机/无机抗菌涂层近年来也有研究报道。氯己定是最常用于口腔消毒的药物,体外实验表明,醋酸氯己定涂层(CHA)能减少种植体表面及其周围介质的细菌数,但其使用会影响成纤维细胞的生长。Lee等发现,氯己定对成骨细胞也有细胞毒性,在0.005%浓度下即显著抑制成骨细胞的生长,其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因此,虽然氯己定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但是由于其对种植体周围细胞具有潜在的影响,可能并不适合涂覆于种植体表面。乳铁蛋白(LF)是一种具有抗菌性的蛋白。Nagano-Takebe等发现,乳铁蛋白吸附于钛表面能够抑制格氏链球菌粘附,提示将乳铁蛋白吸附于种植体穿黏膜颈部表面有利于抑制细菌粘附,进而预防种植体周围炎。银离子通过“僵尸效应”可有效抑制细菌的粘附及增殖。

Zhao等发现,载纳米银颗粒的TiO2纳米管(NT-Ag)在实验前4d能杀死细菌悬液中的全部浮游细菌,并能持续作用30d,提示NT-Ag结构能够预防种植术后早、中甚至后期的种植体周围感染。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低浓度下银离子能够杀死细菌而对成骨细胞及上皮细胞没有细胞毒性。聚醚醚酮/纳米含氟羟基磷灰石(PEEK/nano-FHA)生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Wang等发现,在体外实验中,PEEK/nano-FHA生物复合材料能有效抑制细菌增殖和菌斑形成,在体内实验中能够促进骨结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牙种植体材料。此外,抗菌肽、氮化物等也被应用于种植体表面抗菌涂层的研究。

理想的种植体表面抗菌涂层应具有长期有效抑制细菌的粘附、定植,并且有利于骨结合及软组织结合的作用。目前研究的各类抗菌涂层多数处于体外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并应用于体内研究中证明有效性。

3.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种植体颈部设计,特别是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表面宏观形状、微观形貌以及化学组成的改良,有望优化应力分布、促进种植体周围上皮和结缔组织的附着、减少细菌的粘附与定植,进而预防种植体周围炎,提高种植成功率。

来源:王雨薇,王了,包崇云.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18,38(02):177-180.

新型骨代用资料在即刻牙种植中的实验研讨


【摘要】目的为人工种植牙的即刻种植选择合适 的骨代用资料。办法选用HA喷涂钛芯种植体16颗,在狗的下颌牙拔 除之后即刻植入,同时在种植体四周的骨缺损奖励别填塞四种不同的生物降解高分子资料, 两种以TCP为主,两种以HA为主。另有两颗种植体四周未放任何资料作为空白对照。察看期 为3个月和6个月。后果经过不脱钙骨块切片的光镜察看和透射 电镜组织学察看,以及定量组织学剖析,以TCP为主的复合资料优于以HA为主的复合资料。 结论该骨代用资料在生物体内能被吸收并诱发新骨构成,与种植体 可发生良好的骨交融。

【关键词】骨代用材植种植牙即刻种植

即刻牙种植是在新颖拔牙窝内立刻植入种植体而无需等候拔牙创的 愈合。本研讨是为即刻种植寻觅合适的骨代用资料,由于种植体四周的骨缺损为新骨替代是 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笔者经过动物实验对四种资料进行挑选,以期选择出具有良 好生物相容性、高效骨诱导性的资料。

资料和办法

1.资料: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研讨中心研制的羟基磷灰石(HA)喷涂钛芯种植体, 骨代用资料为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讨所研制的辨别以α、β-磷酸三钙(TCP)和HA为主要成 分,用粘多糖、蛋白质作为粘合剂的两组四种复合资料。

2.实验动物及手术办法:安康成年杂种狗四只,随机分红两组,察看期为3个月和6个月。采 用别离麻醉,每只动物拔除下颌两侧两颗前磨牙,扩展拔牙窝,将种植体放入,在其四周分 别填塞四种骨代用资料。在右侧放TCP为主要成分的1#、2#,左侧放HA为主要成分的3#、4# 。两只察看期为3个月的动物再拔除左侧第一前磨牙后放入种植体,未放任何资料做为对照 。

3.察看项目:①X线察看:术后3、6个月辨别取四只动物带种植体的下颌骨骨块拍X线片。② 带种植体不脱钙骨块切片光镜察看,选择一只察看期为3个月的动物,连同种植体取下颌骨 标本,用Leitz-1600硬组织切片机,沿颊舌方向经过种植体纵轴切开制片,甲苯胺蓝染色。 ③透谢电镜察看:在种植体-骨组织界面处取材,JEM-100CX电子显微镜下察看。④组织形 态学测量:其他3只动物的下颌骨惯例固定、脱钙,取出种植体,石蜡包埋。每个标本沿种 植体长轴近远中方向做3张切片,HE染色,采用四川大学研制的Mias-2000型图像剖析仪对组 织切片作定量组织学测量。每张切片测量三次,取其均匀值。测量目标为骨性结合率(Osseo integration Rate)。

后果

四只动物合计18颗种植体,在察看期为3个月的动物中2颗四周未放任何骨代用品 的种植体没有取得骨性愈合,种植体松动。其他16颗均生长良好,种植体波动。切开牙龈后 ,可见重生骨与原齿槽骨无界线,亦未见任何残留资料。

X线片察看后果:每只动物右侧充填TCP复合资料的种植体愈合良好,左侧充填HA复合资料 的种植体中、下三分之一骨愈合良好。2颗空白对照的种植体四周有线形暗影。

带种植体不脱钙骨块切片光镜察看后果:镜下可见空白对照的种植体界面呈膜状构造,有 炎性细胞、成纤维细胞,而无骨愈合。充填1#资料处骨组织已长入种植体的HA涂层内,涂层 开端降解。无论是种植体的根部还是中部界面新骨骨细胞增多,重生骨与种植体亲密接触, 骨细胞已成熟、钙化,呈蓝色。充填2#资料的骨结合状况与1#资料相似,并可见环形的哈佛 氏系统。充填3#、4#复合资料在局部地方也可以看到良好的骨交融,可见骨陷窝,但有些地 方呈纤维愈合。

透射电子显微镜察看后果:四种资料中,填塞1#资料的标本中所见骨细胞最多,镜下可见 骨原细胞,还有位于骨小管内的成骨细胞突起,四周有空泡化的线粒体,两侧为犬牙交错的 胶原纤维。单个分散于骨板间的骨细胞,胞体较小,呈扁椭圆形,细胞质内有扩张的粗面内 质网、线粒体。胶原纤维走行相互垂直,胶原横纹十分明晰。

口腔种植学的进展与未来


一、现代口腔种植学是以1966年瑞典Branemark教授首创将钛材料的牙种植体应用于临床为标志的。Branemark教授提出了骨结合的概念。骨结合即在负重的种植体和有生命骨组织之间一种直接的结合。
二、口腔种植修复已从最初为修复传统方法难以修复的严重骨吸收的无牙颌和游离端牙缺失发展到今日修复所有类型的缺失,包括单牙缺失、多牙缺失。
三、现代种植外科技术通过多种设备、技术,已使因缺牙牙槽嵴生理吸收或外伤性缺损造成种植骨量不足的患者的种植修复成为可能。
30多年前Branemark的研究人员指出,种植修复要求牙槽嵴的厚度应大于5mm,高度应大于10mm,才能使种植体得到骨结合。但临床上常常因缺失牙的生
理性吸收,外伤侧骨板缺失致许多病人骨量无法达到正常种植时的要求。现代种植外科技术的发展,包括骨劈开技术,骨挤压技术,上置法植骨技术,夹层法植骨技术,骨再生膜引导技术,使得以前骨量不足无法种植的患者的种植成为可能。
四、上颌窦底提升
由于上颌窦的存在,种植体易穿入上颌窦,造成感染失败。近10年来,上颌窦底提升术,植骨加同期种植技术成功地解决了该区域种植的难题,一改上颌后牙区曾经是种植的禁区的历史,使其种植修复成为和能。上颌窦底提升,植骨加同期种植术也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五、功能性颌骨重建 因外伤、肿瘤、先天畸形造成的颌骨缺损,由于种植学的发展不但可以重建颌骨的连续性,还可重建颌骨的咀嚼、吞咽功能。传
统的颌骨重建主要是恢复其连续件,种植体植入重建的颌骨内可以满意的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改善吞咽及发音功能,使患者得到满意的修复。
六。局部赝复体
因面部器官解剖形态复杂,美学要求高,传统的整形外科方法常常需多次手术,多次住院。疗程长且长期效果因组织收缩,色素沉积而不满意。传统的赝复体因固位不良而不愿为病人所接受。
种植体成功地解决了赝复体的固位问题,且新型硅橡胶赝复体颜色、形态、质地均极其逼真。种植体固位的新型赝复体修复,已造福于数以万计的患者。
七、结论及未来
口腔种植学已被科学界所接受,已超越了发展阶段进入了临床应用阶段。国际种植学界公认,口腔种植学的未来将朝着简化治疗程序、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口腔医学中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