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病治疗局麻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牙龈萎缩的原因及治疗,牙龈肿痛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牙龈萎缩的原因和治疗

髓病治疗局麻失败的原因及处理

有效的局麻是髓病治疗时疼痛控制的关键。对于正常牙髓阻滞麻醉的成功率可达75-90%以上[1,2],但对于炎症牙髓通常麻醉效果较差,临床研究[1,3]表明,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单纯的下牙槽神经(IAN)阻滞麻醉,有30%-80%患者的牙髓麻醉无效,是正常牙髓的8倍;在儿童牙髓病治疗中也有类似的发现[1]。因此髓病治疗中局麻失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对局麻药的作用机理、髓病治疗过程中局麻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作一综述。

1 局麻药物的作用机理

局麻药是通过阻断钠通道,限制钠离子流动,从而阻滞神经传导功能的。近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发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钠通道,如河豚毒素(TTX)阻断类钠通道,并推断出了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4]。钠通道主要由α亚基组成,在α亚基的多肽链上有四个结构类似的结构域,排列形成通道样结构。局麻药进入钠通道后,在通道的内孔区连接在一起,连接点位于α亚基的四个结构域上,对此连接点性质的研究对于开发新的局麻药具有重要的意义[5]。

以前认为无髓鞘C纤维对局麻药最敏感,其次是髓鞘较薄的A-δ纤维,髓鞘较厚的A-β纤维则最不敏感[6]。然而近来学者们采用单纤维记录技术研究显示,局麻药阻断A-β和A-δ纤维的浓度较C纤维更低[7],局麻药能优先阻断髓鞘纤维,动物实验也有类似的发现[8]。

临床上通常以阳性嘴唇指征(即由于A-β纤维被阻断而致触觉消失)来判断牙髓神经的麻醉状况,但研究表明牙源性疼痛病人出现阳性嘴唇指征并不一定代表牙髓麻醉。在一项对30名正常人的实验[9]中,2%利多卡因(配以肾上腺素)进行IAN阻滞麻醉后,100%的人产生了嘴唇麻木,而仅有50-75%的受验者的磨牙产生了牙髓麻醉。另一项[3]对下颌牙髓炎病人的研究,IAN阻滞麻醉能使100%的病人产生嘴唇麻木,只有38%的病人能产生牙髓麻醉。Takenchi和Tasaki报道不管麻醉神经的长度如何,只要阻断了相连的三个郎飞氏结即能产生完全的麻醉,目前的研究发现麻醉药能沿轴索累积,逐渐降低传导速率,最终导致完全阻滞[10],这提示增加麻醉神经的长度能增加麻醉的成功率。

2 髓病治疗局麻失败的原因

2.1 炎症对局部组织pH的影响

局部pH假说是髓病病人局麻失败的主要机制[6]。炎症介导的酸中毒可能会导致局麻药的“离子捕获”,使局麻药不能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但这一假说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①炎性酸中毒毕竟是少数情况,尽管液化坏死(如脓肿)可使pH降低至4-5,但影响区域仅限于脓肿区。②炎症组织比正常组织有更强的缓冲能力,实际的pH改变可能不足以引起局麻药的离子捕获[11]。即使在炎症严重的情况下,局部组织的pH可以解释牙齿的浸润麻醉问题,但不能解释神经阻滞麻醉的失败。

局部pH假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①它提示具有较低pKa的局麻药对髓病麻醉可能更有效。②组织pH的临时调整可用来增强临床上的麻醉效果。最近有人用碳酸氢钠碱化局麻药并提高组织pH,起到了良好的增强局部麻醉的效果[12],目前尚未见有用于牙齿疼痛病人的临床实验资料。

2.2 炎症对疼痛感受器的影响

炎症对疼痛感受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损伤或化学炎性介质激活或致敏疼痛感受器。如缓激肽能激活细胞表面的缓激肽受体(BK1或BK2),使无髓鞘C纤维的疼痛感受器兴奋;前列腺素E2(PGE2)能降低神经元的阈值等。周围神经元的致敏和激活能提高神经对麻醉药的抵抗性[13]。②改变神经元的结构性质。临床研究[14]证实周围神经末梢能生长到人感染的牙髓中,炎性组织神经末梢的增加能增加感受区面积。③改变疼痛感受器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如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促使神经肽的增加,而这些神经肽在牙髓炎症发生中有重要作用[15]。④改变疼痛感受器上钠通道的成分、分布和作用[16,17]。TTX阻断类钠通道包括PN3和NaN,此类钠通道对利多卡因较不敏感[18],但当炎症时暴露于PGE2后其敏感性能提高两倍以上[16]。最近研究[19]证实人牙髓中至少有两种类型的钠通道,包括PN3,因此应用PN3选择性拮抗剂可能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疼痛,目前非那唑辛类镇痛药BIII890CL即为此类的拮抗剂[5]。

2.3 炎症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Vandermeulen [20]提出炎性介质能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使局部吸收增加,从而降低局麻药的浓度。局麻药是血管舒张剂,因此常需要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以提高局麻的成功率。采用较高浓度的血管收缩剂是否会产生较深或较长时间的麻醉,迄今为止临床实验结果仍不十分明确,很多研究都是在正常受验者身上进行的,尚未有关于牙源性疼痛病人的临床实验报道。研究[21]发现炎症状态下牙髓的血液流动会发生局部性改变,对根尖周组织炎性介导的血管变化目前还知之甚少。

2.4 局麻药物的快速免疫

因局麻药常与血管收缩剂一起使用,药物在组织中的存续时间较长,这可能使药物在钠通道上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快速免疫反应,从而降低麻醉效果,尤其是重复注射后[20]。然而局麻药在临床条件下是否产生快速免疫仍不十分清楚,未见有相关结果报道。[18]

2.5 炎症对中枢致敏作用的影响

炎症能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疼痛反应的变化。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疼痛感受器的激活或致敏可使冲动发散到三叉神经节和大脑,随后产生中枢的敏感[22],导致局麻的失败。有研究[23]显示骨内注射类固醇可在24小时内降低牙源性疼痛,但目前缺乏阻断中枢致敏的选择性药物。

2.6 其它因素

麻醉组织的神经支配、注射位置的解剖及变异的了解对防止局麻失败至关重要。下颌牙齿不同来源的附属神经是造成麻醉不充分的重要原因。此外,病人焦虑也可能会导致局麻失败,因此处理牙髓疼痛病人时应当考虑病人的焦虑因素。

3 局麻失败的处理

3.1 补充麻醉

由于增加局麻药的剂量能麻醉更长的IAN[24],并能阻断由炎症引起的TTX抗钠通道[18],因此对于正常水平焦虑病人,补充麻醉是提高麻醉效果的首要选择。补充麻醉有多种途径:韧带内和骨内注射技术可把麻药传送到感染牙齿根尖周围的松质骨[25],但韧带内技术对注射麻药的量有限制,并可能会产生术后疼痛。骨内技术能增加注射药量,临床实验[26]显示对牙源性疼痛病人进行IAN阻滞注射后,再通过骨内途径进行注射能极大的增强牙髓麻醉效果,但此技术需要穿破骨皮质并需要特殊设备。牙髓内注射一般用作最后的选择,此技术能把溶液直接注射到感染牙髓,但需要一些方法阻止药物回流[27]。

3.2 辅助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或类固醇可降低PGE2的水平,牙髓内PGE2水平的减少可降低牙髓疼痛感受器的敏感性,并可减少前列腺素对TTX阻断类钠通道作用的诱导刺激。对诊断为不可复性牙髓炎的病人进行双盲、随机的临床实验[22]显示在髓病治疗前7天,骨内注射40mg甲基泼尼松龙的受验者与注射安慰剂者相比疼痛明显降低。

牙医巴巴扩展阅读

牙髓病治疗时局麻失败因素


牙髓病治疗时局麻失败因素

1、炎症对局部组织pH的影响

局部pH假说是髓病病人局麻失败的主要机制。炎症介导的酸中毒可能会导致局麻药的“离子捕获”,使局麻药不能透过细胞膜而发挥作用。但这一假说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如①炎性酸中毒毕竟是少数情况,尽管液化坏死(如脓肿)可使pH降低至4-5,但影响区域仅限于脓肿区。②炎症组织比正常组织有更强的缓冲能力,实际的pH改变可能不足以引起局麻药的离子捕获。即使在炎症严重的情况下,局部组织的pH可以解释牙齿的浸润麻醉问题,但不能解释神经阻滞麻醉的失败。

局部pH假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①它提示具有较低pKa的局麻药对髓病麻醉可能更有效。②组织pH的临时调整可用来增强临床上的麻醉效果。最近有人用碳酸氢钠碱化局麻药并提高组织pH,起到了良好的增强局部麻醉的效果,目前尚未见有用于牙齿疼痛病人的临床实验资料。

2、炎症对疼痛感受器的影响

炎症对疼痛感受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组织损伤或化学炎性介质激活或致敏疼痛感受器。如缓激肽能激活细胞表面的缓激肽受体(BK1 或BK2),使无髓鞘C纤维的疼痛感受器兴奋;前列腺素E2(PGE2)能降低神经元的阈值等。周围神经元的致敏和激活能提高神经对麻醉药的抵抗性。②改变神经元的结构性质。临床研究证实周围神经末梢能生长到人感染的牙髓中,炎性组织神经末梢的增加能增加感受区面积。③改变疼痛感受器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如 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促使神经肽的增加,而这些神经肽在牙髓炎症发生中有重要作用。④改变疼痛感受器上钠通道的成分、分布和作用,TTX阻断类钠通道包括PN3和NaN,此类钠通道对利多卡因较不敏感,但当炎症时暴露于PGE2后其敏感性能提高两倍以上最近研究证实人牙髓中至少有两种类型的钠通道,包括PN3,因此应用PN3选择性拮抗剂可能有利于缓解病人的疼痛,目前非那唑辛类镇痛药BIII890CL即为此类的拮抗剂。

3、炎症对血液流动的影响

Vandermeulen提出炎性介质能引起周围血管扩张,使局部吸收增加,从而降低局麻药的浓度。局麻药是血管舒张剂,因此常需要与血管收缩剂联合使用,以提高局麻的成功率。采用较高浓度的血管收缩剂是否会产生较深或较长时间的麻醉,迄今为止临床实验结果仍不十分明确,很多研究都是在正常受验者身上进行的,尚未有关于牙源性疼痛病人的临床实验报道。研究发现炎症状态下牙髓的血液流动会发生局部性改变,对根尖周组织炎性介导的血管变化目前还知之甚少。

4、局麻药物的快速免疫

因局麻药常与血管收缩剂一起使用,药物在组织中的存续时间较长,这可能使药物在钠通道上有足够的时间产生快速免疫反应,从而降低麻醉效果,尤其是重复注射后然而局麻药在临床条件下是否产生快速免疫仍不十分清楚,未见有相关结果报道。

5、炎症对中枢致敏作用的影响

炎症能诱导中枢神经系统疼痛反应的变化。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疼痛感受器的激活或致敏可使冲动发散到三叉神经节和大脑,随后产生中枢的敏感,导致局麻的失败。有研究显示骨内注射类固醇可在24小时内降低牙源性疼痛,但目前缺乏阻断中枢致敏的选择性药物。

6、其它因素

麻醉组织的神经支配、注射位置的解剖及变异的了解对防止局麻失败至关重要。下颌牙齿不同来源的附属神经是造成麻醉不充分的重要原因。此外,病人焦虑也可能会导致局麻失败,因此处理牙髓疼痛病人时应当考虑病人的焦虑因素。

根管治疗断针原因及处理


根管治疗断针原因及处理

根管治疗术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根管预备和根管消毒以及根管充填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而这三个方面也是具有连续性的,在这当中比较重要的是根管预备这个阶段,在实施临床操作的时候,出现扩孔钻锉等等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导致断针的现象,对治疗的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1. 根管治疗断针的原因分析

1.1 操作人员的操作问题

临床上具有操作人员因为对根管系统的了解还不够完善,也不够了解操作器械的特点与正确的操作手段。因为有大概一半的牙根尖孔并不处于根尖,而会偏向一侧。很容易由于摄X线片没有达到根尖位置,但是操作人员若强行向根尖位置推进,造成扩大针断在根下的三分之一的位置。很多时候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会发生旋转或者加压过大的情况。但是相关的研究表明,垂直施力大或者是在器械工作之前就施加垂直作用的压力会导致器械的转矩提升,容易造成器械断裂。

根管冲洗能够有效润滑根管壁,降低器械折断问题,可是这种优势很容易被忽视。有时因为扩大针的使用次数比较多,没有尽早发现存在的损坏情况,导致断针现象。所以想要防止这种问题的出现可以对扩大针的使用频率进行明确,防止这种问题的出现。

1.2 根管的特点

根管存在共性也因为个体差异存在其独特性,因为个体之间的区别,继发牙本质形成和管周牙本质的生长还有牙本质小管的钙化问题,会出现根管细化和钙化不通以及弯曲的情况。根管的弯曲程度比较大,也就是说弯曲的半径比较小,在对器械使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疲劳,在操作过程中器械应力与扭转力的逐渐提升导致器械的疲劳周期减小,很容易出现折断问题。相关的研究也表明,根管的细小程度与发生断针的概率成正比例关系。

1.3 根管冲洗的问题

相关的机械预备与逐步的深入法能够使得根管冲洗液能够到达根管预备中的最前端,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有效发挥这个优势的作用,在每个步骤完成后都要进行充足的冲洗。现阶段临床上冲洗液的种类非常多,比如30mL/L的过氧化氢液和生理盐水以及2.5 g/L的替硝哇液还有150 g/L的EDTA液,另外还有52.5 g/L的次氯酸钠液等等。以上提到的冲洗液都具有其各自的优势,在这当中的150 g/L的EDTA液与52.5 g/L的次氯酸钠液对根管壁的玷污层与Ca2+具有鳌合的作用,对牙本质发挥的软化作用是比较突出的,对于根管预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有相关的报道显示150 g/L的EDTA液在根管中滞留会被吸收,需要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2. 断针的临床处理分析

按照X线片能够知道器械折断其长度和粗细以及其在根管的内部位和根管是否存在无弯曲,对取出的困难程度进行预估,如果能够取出或者构件旁路,则进行常规的充填。如果没有条件或者不能取出以及不能构建旁路,可以使用塑化或者根管糊剂与牙胶尖进行充填。在治疗活髓的过程中发生器械分离和根管的系统没有敞开并且没有微生物侵入,那么远期的预后比较好,假如患者具有根尖周炎,那么最好取出,通过分离器械实施根尖封闭是难以实现的。因为冲洗液和药物很有可能会渗透入阻塞位置,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次氯酸钠液进行浸泡。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感染的出现。在进行充填的过程中,就算无法即到达根尖,也要最大限度地靠近根尖部位,这对于之后的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根管的消毒对于断针的病例是比较关键的。

患者可以利用口服抗生素来使得根外得到尽快的恢复,在根管中使用5%的次氯酸钠和3%的过氧化氢以及0.9%的氯化钠进行冲洗,在进行充填或者塑化之前需要使用大量的5%的次氯酸钠进行浸泡和消毒,这样来降低根管中微生物的繁殖。实施充填治疗以后应用临时的修复体对患牙进行保护或者调领。

3. 预防的方法分析

首先,医生需要进行规范的操作。操作人员如果在进行治疗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无法有效了解根管的具体形态,使得器械与根管的长轴出现角度,在支点位置很容易导致器械折断。操作人员没有根据扩大器从小到大的顺序,或者治疗过程中根管狭窄存在阻力实施暴力操作,也很容易发生器械折断问题。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和全神贯注,防止断针现象的出现,因此需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练习和技术的培训,对各个根管的器械性质与使用的规范进行较为全面的熟悉,对根管的内解剖的形态改变进行科学的分析,提升预备操作的技能,才可以有效减少操作过程中发生失误的频率。

其次还要保证器械的质量。根管预备的各种器械根据材质可以分为碳钢和不锈钢以及镍钛合金等,而扩大针在弯曲的根管中旋转360度就会经历拉与压力的循环,这也是造成器械折断的关键因素。镍钛器械的弹性模量比较小,对于中度弯曲的根管预备过程中具有较为强大的优点,可是在极度弯曲的情况下很容易超出弹性的极限,从而出现器械的折断问题,在极度弯曲的时候需要重视,规范使用。另外还要防止质量不符合要求或者器械在消毒液当中浸泡的时间比较长,产生锈蚀问题。防止器械过度的重复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对于受损和变形以及弹性差需要进行尽快更换,避免器械折断问题。还需要注意的是,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根尖的形态和解剖的结构,这样才能保证操作能够心中有数。

在对器械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实施仔细的检查工作,检查是否存在生锈和螺纹变形与拉长的问题。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认真细致,保持耐心和细心。还要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正规的要求进行,避免出现越号扩挫和旋转角度超限或者用力过猛的问题,可以应用边旋进和边退回的方式,交替冲洗和逐号扩挫方式来进行。如果阻力比较大,可以结合机扩或者化学预备法来进行。

4. 结论

总而言之,根管治疗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在逐渐革新,断针发生的频率也在逐渐降低,但是还是需要加强对根管治疗的分析,操作人员要掌握根管的解剖,在操作中保证耐心和细致。在这样的前提下根据操作的规程,会有效防止断针的出现,保证根管治疗的效果。

根管内因素所致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


根管内因素所致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治疗

主诉:上前牙变黑,要求烤瓷牙修复
现病史:患者多年前上前牙曾外伤,温度刺激痛,未作治疗.后伤牙变色,唇侧牙龈有一突起,时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自服抗菌素稍有好转.未做其他治疗.
查体:右上1灰色,无龋坏,无叩痛,无温度刺激痛,唇侧有一瘘口,无明显分泌物流出,无肿胀部位.
辅助检查:x片示根尖有阴影,有一明显管壮阴影
诊断:慢性根尖周炎
问题:经过开髓,双养水冲洗,及多次瘘管通过术(相当通畅).病人无任何不适,棉捻干,但根尖瘘管始终无法自愈.无法之下,只有给病人先做根管治疗,随访.待瘘管消失后再做修复.有其他好的方法能使瘘管消失愈合?
诊断意见:慢性根尖周炎
处理意见:1.行根管治疗,一定要使根管和瘘管形成通畅,刮匙清除瘘管里面的肉牙组织后用碘酚烧灼
2.用注射器吸入一滴碘酚液,缓慢注入根管后,不要让液体从瘘管口流出为标准,待一分钟后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cp加碘仿封一周后复诊.
问题解答:1.由于你已经把根管通得很通畅了,而且经过那么多次的换药,瘘管并没有愈合,说明根管里面已经形成一定的肉牙组织或者囊肿
2.经过碘酚在根管里面的烧灼一周后拍片看看效果怎么样了,一定不能让碘酚溢出瘘管口,而且时间不能停留太久..
3.如果拍片出来看到阴影消失那么说明效果还是不错,可以行根充了,如果还是有的话还是及时做根尖切除吧....
碰到过那样的病例,曾经按照那样的处理,但是病人没有回访,所以没办法看到远期的效果到底是怎么样了。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根管治疗的成功依赖于两大因素,即根管治疗的质量和冠部修复的封闭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冠部的修复同样对于根管治疗后牙齿的长期保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保留牙体而言,我们可以说成功的根管治疗操作只是整个过程的一半,而另一半是成功的冠部修复。
老牛侃治牙——之十六

去髓术及根管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去髓术与根管治疗是牙髓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临床上如病例选择合适,操作精细无误,则成功率较高,国内外文献报道成功率为74%~97%。成功率的差异主要在于病例的选择、治疗中的技术水平及疗效评定标准不一;而使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及不同的根充剂充填,对疗效的影响则是次要的因素。
分析去髓术与根管治疗后的失败原因,有助于对治疗中的某些方法加以改进,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提高治疗水平。此外,对治疗失败病例是否能重新治疗,也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徒劳无益的复诊。
治疗失败是指治疗后原有”湮茨苤斡踔两徊椒⒄埂1疚牟鲋瘟剖О艿脑颍舶ㄖ瘟浦形茨苁共”淙脑颉@纾械木啻胃芑灰┥鲆何茨芟В挥械木瘟坪蠊鄄旖铣な奔渌啥热晕锤纳疲挥械鸟嫉揽诰瘟坪笕杂信б阂绯觥U贩治銎湓颍梢晕牌瘟苹蛑匦轮瘟铺峁┛煽康囊谰荨
笔者将治疗失败原因归纳为根管内、根管外及牙体缺损修复不当等,分述如下。

根管内因素所致治疗失败
去髓术与根管治疗,都是为了去除根管内的病原刺激物,消灭根管内的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最终使根尖孔封闭,或促进根尖周组织恢复正常,消除症状或防止出现症状,并达到恢复患牙功能的目的。去髓术与根管治疗的各步骤,都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设立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某一步骤达不到要求,可以通过其它步骤相互补偿,仍然能够使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仍有部分病例归于失败。常见的根管内因素所致治疗失败有以下几种:
1治疗操作中的失误
治疗操作中的失误是牙髓病治疗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病原刺激物清除不彻底 去髓术时若炎症的牙髓组织未去尽,尤其是近根尖处的残髓遗留,治疗完成后,虽然在短时间内无症状,但在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细菌就会生长繁殖,出现残髓炎甚至发展成根尖周炎;死髓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中的腐质清除不彻底,又未获得有效杀菌药物的治疗,日后不但不能使根尖周炎症消失,原有病灶有的还会继续发展。
病原刺激物清除不彻底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根管长度测量或估计不准确,使去髓或清腐未达根尖狭窄处;②台肩形成使扩大针无法到达根尖狭窄处;③扩大针在根管深处折断未能取出,新的通道亦未开通;④细小弯曲根管未清理彻底;⑤横径非圆形根管未使用锉,感染源清除不彻底。
2)根管遗漏 常发生于根管数目不稳定的牙位。如上第一、二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下第一、二磨牙远中双根管,下前牙及前磨牙双根管等。将上述作为单根管处理,就会遗漏另一根管。此外,髓底较粗的副根管中感染源未能去除,也会成为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多根牙去髓术遗漏某一根管未去髓,近期患牙不一定有自觉症状,但远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转归:①残髓呈无菌坏死,长期无症状,亦不引起根尖周”洌虎诓庵苈匝字ⅲ锨嵛ⅲ廾飨粤俅仓⒆矗虎鄢鱿置飨缘牟兴柩谆蚋庵苎字⒆础
根管治疗遗漏根管则达不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对多根管的牙位,应反复探查根管口,并根据扩大针伸入根管后的位置及方向,判断是否有多根管的可能,以避免遗漏根管,导致治疗失败。
3)根管壁侧穿 手用扩大针作根管清理或扩大,较少出现侧穿现象,除非是用大号扩大针作强行扩大。采用机用扩大针或桩冠修复时进行钉道制备,如操作不慎较易侧穿。侧穿后如未发现或处置不当,日后可出现有窦道的慢性根尖周炎。
4)根管欠填或超填 良好的根管充填是适填,无论是去髓术或根管治疗,只要根管经过有效的药物消毒,允许少量欠填或超填(0.5~1.0㎜)。但如欠填过多,近根尖孔处形成死腔,可能导致组织液滞留,尤其是根尖周有炎症者,带有细菌的液体回流积聚,可继续成为感染源,使根尖周”淠岩杂稀6罟嗟难澜杭饽岩员蛔橹眨嵊跋觳”涞挠稀
2 根管系统解剖因素
牙齿的根管系统比较复杂,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根管形态变异及侧付根管中感染物质难以彻底清除,这些感染物质日后将成为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如Vertucci分类Ⅲ、Ⅴ、Ⅶ型根管都仅有一个根管口,常规方法很难将分歧以下根管中的牙髓或腐质全部清除,日后就有可能成为治疗失败的原因。过度弯曲畸形或有髓石、异物阻塞的根管,都会给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也会使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除上前牙外,其余牙齿的根管数目变异较大,在无法直视的开髓洞,有时也难免会遗漏变异的根管,这也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塑化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塑化治疗失败的原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塑化治疗失败的原因,提高塑化治疗的成功率。方法 对86例塑化治疗失败的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进行观察,比较各根管的塑化情况。结果 腭侧根管塑化治疗最易失败。结论 后牙粗直的根管不宜塑化治疗,细小弯曲的根管塑化治疗时适当的根管预备是必要的。
关键词 塑化治疗 第一恒磨牙

塑化治疗作为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方法在我国应用已达40年,其成功率达到90%以上。目前,由于技术水平、医疗器械和患者经济等各种原因,塑化治疗在基层单位仍然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对在本院门诊接诊的外院塑化治疗失败的上颌第一恒磨牙根管进行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86例,男42例,女44例,年龄19~63岁。治疗完成时间1周~3年不等。检查资料包括:自觉症状,叩诊反应,咀嚼功能,根尖片,以及根管的通畅度,干湿度,失败时诊断。所有塑化治疗失败的病例,其上颌第一恒磨牙均有明确的术前诊断和治疗记录,排除牙裂(含隐裂)、牙周炎及第四根管遗漏等原因引起的不适。

1.2 评价标准 (1)患者出现冷热痛,自发痛,咬颌痛,肿胀;检查叩痛,松动;瘘管;X线片显示根尖阴影。出现以上之一认为该牙治疗失败。(2)根管内空如或尖1/3空如,根管内有分泌物;根管内触痛;X线片显示该根尖有阴影。出现以上之一认为该根管塑化治疗失败。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各根管塑化治疗失败的关系见表1。
表1 各根管塑化治疗失败的关系(略)
注: ˇ P<0.005

腭侧根管塑化治疗后根尖周炎明显高于颊侧根管(P<0.005);残髓炎发生率近中颊根高于远中颊根及腭侧根管。

3 讨论
塑化治疗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能明显改善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症状,其两年以上成功率达90.6%~97.6%[1] 。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腭侧根管塑化治疗后根尖周炎明显高于颊侧根管(P<0.005);残髓炎发生率近中颊根高于远中颊根及腭侧根管。

上颌第一磨牙最常见3个根管,腭侧根管粗直,近中颊根细小且多有弯曲,远中颊根较近中颊根略粗。一般认为管径过小可致塑化液的渗透性降低引起塑化不全 [2] 。黄定明认为根管直径与渗透距离呈正相关:管径越大,牙根越粗,牙本质越厚,牙本质小管数目越多,长度越长,塑化液在牙本质内扩散距离越大;另一方面管径越大,容纳塑化液越多,为塑化液渗透创造条件 [3] 。然而当根管直径超过一定界限时,往往引起塑化失败。从本文86例塑化治疗失败的上颌第一恒磨牙观察可以发现,腭侧根管失败占大多数。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腭侧根管粗直,根尖孔相对较粗,根管内塑化液多,塑化液凝固时间相对延长,导致塑化液流失;根尖孔相对较粗,根尖的渗出流至根管,使得根管尖1/3塑化液聚合失败;根尖孔大,加压时可导致塑化液超出根管,引起暂时或永久疼痛和咬合不适。由于颊侧近中根管细小而多弯曲,拔髓不易完全,根尖1/3处留有生活牙髓,塑化也不易导入较深部位而至塑化不全,引起残髓炎,部分残髓炎迁延治疗发展成根尖周炎,故近中颊根也是塑化失败多发根管。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的疾病,国内外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根管治疗 [3] ,国内外学者都主张根管治疗。笔者将所观察的86例患牙中失败的根管重新根管治疗,其余根管未作处理,通过1~3年的观察,其成功率达98.6%。因此,我们在临床中对同一患牙的不同根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能根管治疗的尽量根管治疗,根管过小又弯曲的可做塑化治疗,塑化治疗中适当的根管预备是必要的。

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综述)


【摘要】本文综合了自2000年来国内一些期刊上关于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的文章,提出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有治疗前对根尖病变程度认识不清, 牙齿的解剖及病理学原因, 根管充填不密合, 超填或欠填, 遗漏根管, 纸尖棉捻遗留, 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 根管侧穿, 根折, 根管预备及根管消毒不彻底、充填指征掌握不严格, 牙体折裂, 糊剂量过多, 器械折断, 根管台阶, 继发龋, 冠渗漏, 牙周病,术后疼痛肿胀, 患者个体因素等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建议。

【关键词】根管治疗失败原因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 根管治疗术通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性牙髓和感染坏死物质,成形根管,严密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周围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发生,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治疗的成功关键是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并彻底充填和封闭根管系统,从而治疗和预防牙髓和根尖周病。但根管治疗术也有它的局限性,临床上根管治疗术的成功率为66 %~94 %[1]。根管治疗包括牙体准备,开髓,拔髓,确定工作长度,根管预备,冲洗,管内用药,根管充填,完成牙体修复,术后回访等步骤[2],其中任何一个步骤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根管治疗失败的标准为:患者感受:有持续的不适症状,患牙不能承受咀嚼,对医疗过程和结果不满意,对患牙功能及外形不满意。临床表现:窦道或肿胀反复发作,有叩痛或触痛,有不可修复的牙折裂。X线片:牙周膜间隙增宽;原有根尖病变无缩小或增大;无新骨质形成,根尖未继续发育;根充后有明显的根管腔隙,不吸收充填材料的超填[2]。具体分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有以下:

1. 治疗准备阶段及患者解剖病理因素:

1.1 治疗前对根尖病变程度认识不清:有文献报道对于根尖暗影较大。治疗过程中,医生没有待窦道或叩疼彻底消失后再行充填。这种充填时机的选择不当可以造成治疗失败根尖病变较大的病例预后比较差[1]。

1.2 牙齿的解剖及病理学原因:a.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有两或三个根管(MB2) 的比率为38 %~71. 2 % ,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根管形态的变异发生率也很高,有双根管的比率为17 %~26 %。这种情况都容易造成遗漏根管,造成治疗的失败[1]。b.解剖因素侧支根管、副根管根尖分歧、根尖分叉、管间交通支内及牙本质小管内的细菌, 使用目前机械预备、化学预备、药物消毒不能完全杀灭,当细菌达到一定数量后, 又造成根尖周损坏, 应用超声波+药物冲洗预备根管和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能提高治疗成功率[3]。c.下颌第三磨牙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下颌第三磨牙根管形态复杂多变导致,加之下颌骨外斜嵴的存在,使X 线片上患牙的根管影象模糊,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这些均可能导致牙根或根管的遗漏,使根管治疗失败[4]。d.根管的解剖因素包括还包括:根管过度弯曲, 根管过细过小, 根管钙化,马蹄型根管等[5]。

2. 治疗过程中的技术和操作失误:

2.1 根管充填不密合:根管充填不密合,未能将整个主根管进行三维严密充填, X片示充填物内或/和充填物与根管壁间有低密度影,是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6]。有文献统计显示充填不密合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45.63%[5]。多数患牙根管形态不佳,未能形成冠方最大、根端最小的连续锥度,而呈圆柱状根管,这种形态的根管无法进行有效的冲洗和严密的充填,根管内易残留细菌等感染物质,造成根管系统的持续或继发感染,导致治疗失败[7]。

2.2 超填或欠填:欠填,操作长度不准确,致使根预备和充填不到位,最多见于后牙弯曲根管, 超填,盲目预备根管或根管充填时未按操作长度操作造成超充[6]。当根管出现欠填,尖周组织液、渗出液可回渗到未充填根管,由于根管内无防御功能,渗出物的分解,微生物的繁殖,即可导致再感染和失败。超填不光导致根尖封闭不全,还可将细菌等感染物质推出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炎症。此外,具有一定毒性的根充材料可在根尖周组织引起异物反应或产生毒性刺激作用,从而给牙周组织和根尖周组织带来现实或潜在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治疗失败[8]。有资料显示根管治疗成功率为68. 8 %;恰填根管的成功率(80. 4 %) 比非恰填的成功率(45. 8 %) 明显提高( P < 0. 01)[9]。

2.3 术者原因导致遗漏根管:遗漏根管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22.33%[5]。术者对牙齿的解剖结构不熟悉,特别是上颌第二前磨牙及上颌第一磨牙,没有正确阅读X线片,常常造成临床操作时遗漏根管,导致治疗失败[10]。所以,诊断丝偏移投照技术是寻找和确定MB2存在的最好办法,当X线片发现根管影象偏移时,应高度怀疑MB2根管的存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进行充分的寻找和治疗MB2根管,提高上颌磨牙根管治疗的成功率[11]。

2.4 纸尖棉捻遗留:未按医疗操作常规随心所欲的治疗,在私人小诊所多见[6]。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1%[12]。

2.5 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根管治疗期间的急症( Endodontic interappointment emergencies , IAE) 是指根管治疗期间的急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疼痛和肿胀,临床上IAE 发生率较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使治疗次数增多,是治疗难点之一[12]。这是因为死髓牙根管内有大量的混合细菌感染,同时在预备根管时,由于机械和药物的作用改变了髓腔组织的内环境,可能破坏了根管内细菌之间的共生平衡性,此时细菌及毒素极易通过根管预备进入根尖周组织引起急症,并可作为抗原物质导致免疫反应。封甲醛甲酚(Formcresol , FC)的急症反应明显高于封樟脑苯酚(Camphorated Phenol, CP)是由于FC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和对软组织刺激腐蚀作用,可以引起根尖周组织的坏死和炎症,延缓组织的修复,还可作为半抗原使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下颌牙的急症反应显著高于上颌牙可能是下颌骨骨质较致密,同时重力作用炎性渗出物不易向冠方引流而积于根尖所致[14]。

2.6 根管侧穿:根管侧穿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3%[11]。根管侧穿易发生在髓腔的狭窄部和根管弯曲处,主要由于术者对髓腔解剖结构不熟悉,未熟练掌握开髓和根管扩大的方法所致[10]。

2.7 根管预备及根管消毒不彻底、充填指征掌握不严格致炎症复发[15]。对于炎症急性期,渗出多,根尖透视影大者,须在感染控制后根充。

2.8 牙体折裂:牙体折裂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5.35%-52.78%[14,16]。有相当一部分患牙与人为因素有关, 如医生桩冠修复时, 将根管侧壁钻穿, 后牙底穿和不良的冠边缘反复引起牙龈和牙周肿疼, 这就要求医生技术过硬, 在制作钉道时, 注意钻头与牙体长轴平行, 熟知髓腔解剖[15]。

2.9 糊剂量过多:有报道发现根管内糊剂所占比例较大,由于多数根管糊剂在硬固后会发生体积收缩,能溶解于水或组织液,随着时间延长,根充物封闭根管的能力下降。

2.10器械折断:器械折断主要发生在根管扩大时,特别是细而弯曲的根管最常见。折断的器械主要是拔髓针、根管扩大针和根管挫。折断的原因主要是在扩大根管时没有测量工作长度,使用器械不当或器械质量不佳等[10]。

2.11根管台阶:根管预备时出现台阶,将导致根管不通畅。处理时应参照X线片,分析台阶形成的原因及所在部位,选用较细的扩大器械,根据根管走向预弯,避开台阶[10]。

3. 治疗后的原因:

3.1 继发龋:继发龋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7.77%[5]。冠部充填体的折裂、脱落或继发龋,可使根管内充填物与口腔内微生物接触,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充填后存在的微小孔隙进入根尖周组织造成治疗失败,即使患牙无临床症状,也应视为治疗失败,需进行再治疗[7]。

3.2 冠渗漏:冠渗漏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7%[12],是诱发根管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不完善的冠封闭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影响比根尖封闭更重要[18]。有些研究结果表明,不完善的充填或牙冠修复引起根管与唾液和细菌的接触,唾液即溶解根充糊剂,通过糊剂于根管璧或牙胶尖之间渗入根管系统,病原菌再次定植于根管系统内,细菌可在数日内重新污染已经充填的根管全长。因此,根充后的患牙应尽早行永久性冠修复,适时的高质量的牙体牙冠修复有利于获得更高的根管成功率。对一旦冠修复缺损所致充填根管暴露在唾液环境超过十余天的应考虑重新行根管治疗术[19]。

3.3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9.71%[5]。常见于诊治牙髓病时,忽略了对牙周病的检查治疗,患者对牙周病亦没有引起注意和重视,致使贻误牙周病的早期治疗,直到出现深牙周袋引起根尖周组织再感染,症状明显加重才就诊。牙周牙髓联合病是临床上常见病,根管内的灭菌药物无法杀死根管外的微生物,完善充填的根管可因根尖周或牙周病原菌再度感染而导致治疗失败[19]。

3.4 牙周病:牙周病约占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17.59%,全部患牙都有较重的牙周炎症, 牙周骨质广泛吸收而不能进一步做牙周治疗, 患牙已不能承担咬颌力, 松动严重, 且经常牙周肿疼, 根管治疗中的牙周治疗未被强调和重视, 这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应当引以为戒的[16]。

4. 患者个体因素:某些个别病例无论从X线充填程度和密度上,还是从牙冠部的修复情况上看,都无任何问题,但患牙出现根尖暗影。失败的可能原因是患者的机体免疫系统超反应引起的病变[14]。另外有资料显示治疗失败者以40 岁以上患者及后牙居多,究其原因,这类患牙根管狭窄、弯曲,根管扩锉及消毒充填困难,再加磨牙咀嚼负荷较大,故而容易失败[15]。

综上所述,在根管治疗中应熟悉根管解剖形态,准确掌握操作长度, 坚持无菌操作, 配合熟练精湛的医疗操作及相关的防治方法, 能提高根

根管髓腔渗血的常见症状及原因


根管髓腔渗血的常见症状及原因

症状

1)年轻恒牙及牙髓炎充血厉害时,一开髓就渗血不止,难于封失活剂
2)局麻下拔髓,拔髓不全,根髓断面渗血不断
3) 个别根管存在残髓,根管封药一直见棉捻、纸尖有渗血的


2, 原因

1)排除1,全身器质性疾病,血液型疾病(虽少,但一定要重视)
排除2, 髓腔根管的底穿和侧穿的
2)急性牙髓炎牙髓充血厉害,不要怕,一般常见开髓后5--10分钟内有大量鲜血甚至是脓血流出。个人认为是炎症减压的良好时机。5--10分钟后,渗血会减少或停止。


部分医生常用处理法

开放减压法

即日局麻开髓,开放减压,放一疏松的CP小棉球,嘱患者1--2日复诊。复诊时再封失活剂。
理由:认为髓腔渗血太多,要减压,直接封药会使患者更痛。

分析:

1、个人认为开髓减压虽好,可开髓后有活力的牙髓暴露在口腔中,患者不敢触碰患牙,复诊时经常主诉疼痛加剧,增加患者痛苦

2、暴露开放在口腔环境中,容易再污染根管,增加后续治疗的麻烦

3、增加患者就诊次数与时间

直接拔髓法

理由:直接去髓,一步到位

分析:

有很多的医生对拔单根粗大牙髓没问题。碰到细小的二根管,三根管的拔髓就头大,总拔不干净
必须承认根管的数目,弯曲度变异很大,有时是比较难拔的。部分医生还是习惯用失活剂,这和经济,环境,收费及个人手法操作熟练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参照的改良方法

1,很多人一见到渗血,就立即用注射用的肾上腺素小棉球去压迫,可效果不理想,压了几分钟,牙髓创面是不出血了,可当要做下一步处理的时候,又开始出血了。(说下肾上腺素的止血原理,主要是通过药物去收缩微小血管而产生暂时的止血作用。一旦药物量与作用时间过掉,微小血管重新舒张到原来的情况,就不止血了。)

2,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参照的方法是,开髓后先让髓腔开放几分钟,将髓腔内的“积血”放掉。几分钟后仍有渗血涌出时,用最普通的FC(甲醛甲酚)。沾满FC的小棉球轻轻压迫在开髓孔上2--5分钟,渗血就会减少甚至不再有,效果显著。 经过FC棉球压迫止血2--5分钟后,便可以做下一步的操作。如封失活剂,没有渗血的干扰。

3,给出的理由是:利用FC常用于坏疽或有严重感染根管的消毒,又可用于处理干髓治疗时的根髓断面。消毒固定牙髓,对牙髓创面起一个药物“烧灼”,(此烧灼,患者无痛),形成一个创面覆盖,不再出血。

4,根管残髓渗血,处理思路就是除掉根髓。 可以在局麻下,对渗血之残髓毫不犹豫去除。


封失活后注意事项

1交代复诊时间,复诊的重要性。不要和患者说药物有毒,就说这药有规定时间的,要说,也只能说“是药三分毒”。
2封药后2小时才能进食(慢干丁氧才凝固干透),最好当天不要用患侧吃饭。
3一般封药后无不适。有些人麻药退后感觉有些不适属于正常,如果难受,可复诊。
补充1:改良拔髓针:很多牙医反应后牙用拔髓针操作很不方便。其实很简单,直接将最普通的拔髓针的柄用老虎钳或是卡环钳子剪掉头炳2厘米左右,直接用手指握住拔髓针深入后牙拔髓。

补充2:封药物最好用慢干纯的氧化锌,它没有商品化快干丁氧化锌有松香之类的成分,凝固时间慢,可操作时间长,调拌后可以用一上午,密封好,耐用时间长。封药后松软,一般不会有咬合高点,患者较舒服。(书本上说,有人比较了7种暂封材料,还是氧化锌的密封性能最好。可以查新版本科《牙髓病学》封药有关章节。)

补充3:要给患牙做适当的调颌,避免咬合高点,很多人常常忽视。失活剂小棉球上滴一滴 CP 或是丁香油都可以,上面放一个干棉球做缓冲。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何为牙髓炎?其病因如何?

龋病进一步发展,病菌和毒素通过牙本质进入髓腔,引起牙髓组织的炎症,叫做牙髓炎。牙髓炎的病因较多,细菌是牙髓病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因临床所见的牙髓炎多继发于龋损。细菌因素:从生物角度来看,牙髓病可以说是一种感染性疾病,细菌是牙髓病的最重要致病因素;物理因素有机械性创伤,如:急性牙创伤、慢性咬合伤、温度和电流刺激;化学因素主要来自窝洞的消毒药物、垫底物和充填物;特发性因素可能来自牙内吸收或牙外吸收。

牙髓炎的症状临床表现和诊断及治疗介绍如下:

可复性牙髓炎:可复性牙髓炎是一种病变较轻的牙髓炎,亦称牙髓充血。临床上患牙当受到温度刺激时产生短暂、尖锐的疼痛,当刺激除去后,疼痛立即消失,可复性牙髓炎的治疗主要是去除刺激,消除炎症,待症状后按深龋处理治疗。

不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按其临床经过特点,又分为: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

急性牙髓炎:牙髓炎的症状临床表现是发病急、疼痛剧烈,临床所见急性牙髓炎(龋源性)大多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急性牙髓炎的剧烈的的疼痛的特点是自发性和阵发性痛,温度刺激的使重、疼痛常不能定位。疼痛常在夜间发作。急性牙髓炎的治疗应先急处理(开髓引流、安抚镇痛、药物镇痛),待症状缓解后再行牙髓病治疗。

慢性牙髓炎:牙髓炎的发生多为龋病所致,随着龋病的逐渐侵害,牙髓也就发生慢性炎症。慢性牙髓炎没有剧烈的自发痛,但有较长期的遇冷热刺激痛史,疼痛性质为胀痛。

逆行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的症状是牙周病患牙的牙周组织破坏后,感染通过侧、副根管或根尖孔进入牙髓引起的牙髓炎症。临床表现一般为急性炎症,为自发性和阵发性疼痛,对冷热刺激敏感或有放射性疼痛,治疗时则按急性牙髓炎处理。但亦可表现为慢性牙髓炎症状,则无明显自发痛,疼痛性质为胀痛,对冷热刺激敏感,则可按牙髓炎处理。

牙髓坏死:牙髓坏死为牙髓组织的死亡,常由各型牙髓炎发展而来,其次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临床上一般无疼痛症状,常由于合并根尖周围炎而就诊。患牙一般有牙髓炎或牙外伤史,牙体变色并失去光泽,冷热刺激无痛。牙髓坏死的治疗一般是牙髓摘除术后行根管治疗或可行塑化治疗。

何为根尖周炎?其临床表现、诊断及如何治疗?

牙齿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称为根尖周炎。牙髓炎发展到晚期,牙髓组织大部或全部坏死时,或有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分解的产物、霉素便会通过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发炎。此外,牙齿受到急剧的外力撞击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猛烈的创伤而造成根尖周炎。另外治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也可引起根尖周炎。

[临床表现]

1.急性根尖周炎:早期患牙有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随炎症加重,患者齿伸长,有浮出感,轻叩患牙即疼痛。根尖周炎时疼痛为自发性、持续性痛,且范围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如果急性根尖周炎没有得到治疗,炎症继续发展,形成急性根尖脓肿,则疼痛加剐,叩痛明显,且有持续性跳痛。脓液扩散至骨膜下,疼痛、肿胀均很明显,脓液一旦穿破骨膜达到黏膜下,由于压力减弱,黏膜下组织疏松,疼痛比以前减轻。

2.慢性根尖周炎

(1)根尖周肉芽肿:一般无自发痛,仅觉咀嚼不适,咬骀无力,叩诊时有异样感,患牙可有伸长的感觉,此时牙髓多已坏死,牙齿分解变色,机体抵抗力低时可急性发作。

(2)慢性根尖周脓肿:多无自觉症状,在患牙的根尖区黏膜处可有瘘管,瘘管口处常有肉芽组织增生,可有脓液自瘘管排出,因有瘘管引流,不易转为急性炎症。

(3)根尖囊肿:多无自觉症状,牙齿变色,牙片可显示根尖部的囊肿,若囊肿增大,迫使周围骨质吸收,在患牙根尖部黏膜多呈半圆形隆起,有乒乓球感。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患牙有无龋坏,深的牙周袋,牙齿松动度及叩痛可确诊。慢性根尖周炎多无自觉症状,要详细询问病史,根尖周病牙髓多已坏死,牙体变色,叩诊有不适感,牙髓活力试验无反应。对于慢性根尖周炎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主要需作X线检查,从X线片上,可以看出根尖的骨质破坏,并由破坏的影相判断病变的性质。

[治疗]
1.开髓引流:急性期应打开髓腔、拔除根髓,保证根管通畅,使炎症物从根管得到引流,开髓后在根管口可放置松软的棉捻以利引流。
2.切开引流:急性化脓期脓液到达骨膜下或黏膜下,在患牙相应根尖区脓肿明显处切开,引流排脓。
3.根管治疗:急性期缓解后,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严密充填根管,作永久性治疗。
4.根尖刮治术:病变较大时做这种手术消除根尖区病变,但只限于上下前牙。
[预防与调养]
1.彻底治疗龋齿,预防牙髓炎的发生。
2.及时、彻底治疗牙髓炎。

根管治疗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髓腔入口的制备(开髓) ­

1.开髓:髓腔入口是进入髓腔的通道,其形状、大小、方向取决于髓腔的解剖形态。制备髓腔入口时,首先用金刚砂钻或裂钻建立外形和去除所有龋坏组织,并穿人髓腔;然后换球钻从髓室顶到洞口上下提拉,去除全部髓顶,使髓室充分暴露;最后用金刚砂钻修整洞形。或直接用护髓底金刚砂钻去除全部髓顶同时修整洞形。 ­

质控标准: ­

髓室壁与根管壁连续流畅,并且不对器械产生阻力,保证器械可循直线进入根管弯曲处。髓腔入口的制备既要使髓腔充分暴露,又要尽量少破坏健康牙体组织,并应避免发生牙颈部台阶、穿孔及髓室底的过度切削和穿孔等。 ­

2.髓腔初步清理:开髓后,先用锋利的挖器去除髓室内容物,用尖探针或根管口探察器械探查根管口,使根管口充分暴露,再用拔髓针去除根髓。如果牙髓已坏死可配合冲洗进行清理;对于细小的根管,可用8#、10#K锉做初始预备,残留根髓及根管壁上残留的感染牙本质可在根管预备过程中用根管扩大器械去除。

盘点根管治疗的技术要点及失败后的再治疗


盘点根管治疗的技术要点及失败后的再治疗

根尖预备的技术要点

01、此步骤须在术野隔离的状态下完成。目的是去除感染并为后续根管充填做准备,包括髓腔进入和初预备、定位根管口、根管疏通、确定工作长度、根管清理成形及根管冲洗等多项技术。

髓腔进入和初预备
应根据患牙的解剖、根管数目及分布类型确定开髓洞形,尽可能保存正常的牙体组织。超声器械有助于安全去除覆盖于根管口附近或覆盖于根管口的修复性牙本质或其他钙化物。手术显微镜及光学放大设备可提供更好的放大和照明效果,有助于鉴别不同的组织、准确操作、减少损伤。

根管上段开敞与去除残髓

定位根管口后,先行开敞根管上段有助于细小器械及冲洗液抵达根尖三分之一区域,并有助于清除残余牙髓。

根管疏通与确定工作长度

在根管预备的全过程中,根管内均应充盈根管冲洗液,推荐使用次氯酸钠溶液。
通畅根管,以获得适宜的根管走向、粗细及通畅度。

使用根尖定位仪确定工作长度。

当单纯使用根尖定位仪不能确定工作长度或有疑问时,均应加拍插有诊断丝的根尖 X线片予以确定。
确定的工作长度是根管预备、冲洗和充填时的主要参照。

根管清理、成形与冲洗

根管成形需遵循工作长度,保持根管通畅及根管原有的走向与锥度,防止碎屑和冲洗液超出根尖孔。使用不锈钢或镍钛旋转器械时,应遵循器械的相关使用规则。

超声冲洗
专用超声波器械有助于提高根管预备后的根管冲洗效果,推荐在完成感染根管预备后采用超声冲洗。

器械分离的处理
由于根管解剖变异、操作困难、器械材料疲劳等不确定因素,偶尔可发生器械分离并遗留于根管内的情况。为防止器械分离,治疗前需做好器械的维护和检查,并在治疗中规范使用。对于是否取出分离后遗留于根管中的器械,应根据临床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确定。决定不取出时,应将根管的剩余部分充填,并将相关情况记录于病历中。

根管预备后的处理
可在根管预备后即刻进行根管充填,也可根据病情采用诊间封药观察,待临床情况适宜再行根管充填。
冠方封闭
在两次就诊的间隔需使用可靠的封闭性材料对髓腔进行暂时充填。对于暂封物易脱落的情况,建议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材料。

钙化根管预备注意
1、NaOCl的大量冲洗
2、根管锉缓慢进入根管
3、每次清洗根管锉的碎屑,检查根管锉。
4、达到工作长度时,应照X线确定。
5、勿使用强酸强碱辅助预备
6、使用EDTA糊剂或液体辅助预备
7、超声波辅助预备
8、充分扩大根管口和已扩通的根管部分。
9、可以使用镍钛根管口扩大器打通根管口。
根管充填的技术要点

02、目前的根管充填技术有侧方加压充填技术、垂直加压技术、热牙胶充填技术、混合充填技术及固核充填技术等。一般认为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效果最好。
根管充填的时机
根据临床情况,可选择根管预备后即刻根管充填,也可择期再进行根管充填。对于有炎性渗出或有临床症状的根尖周炎病例,应在症状缓解、感染控制显效后再行根管充填。
根管充填的基本目标
使用生物相容和生物惰性材料封闭清洁成形后的根管腔隙,杜绝渗漏,达到控制感染、促进根尖封闭和根尖病变愈合的目的。
根管充填材料主体材料
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材料是牙胶(天然树胶与氧化锌等的混合物),与封闭剂配合使用。
根管封闭剂
与牙胶配合使用,封闭牙本质小管和微细根管腔隙,增加材料与根管的密封性。新型根管封闭材料应具有促进根尖周正常组织生长的作用。
技术要点
充填前需对根管进行充分的冲洗并拭干。
选择合适的主尖并试尖。
封闭剂的量不应过多。
采用冷侧压或热垂直加压技术,以保证根管充填,尤其是根尖三分之一充填的致密。
充填完成后,清理髓腔内残存的根充材料,有效封闭根管口和髓腔。
充填的方法,质控标准
a、充填物距根尖小于等于2mm。
b、充填致密,连续,锥度合适。
c、充填完毕烫牙胶尖根管口下2~3mm,小号充填器冷加压。
d、对于欠充患者需重新预备充填,而超充原则上不建议重做,随访,必要时根尖手术治疗。目前研究表明,在其他因素相同的前提下,超充的预后差于欠充。
髓腔封闭与暂时充填
从根管充填后到患牙永久修复前,应严密封闭髓腔,防止根管的再感染。缺损仅限开髓洞形并且是短时间(如1-2周)封药时,可使用氧化锌水门汀类材料:缺损较大或需较长观察期时,则应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类或复合树脂类材料。
牙体修复
根管治疗完成后,应尽早安排牙体修复。及时的牙体修复不仅对于恢复牙齿的功能美观是必要的,而且对于防止来自冠方的渗漏、保障根管治疗的疗效也是必要的。
根管治疗后的牙体修复包括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嵌体修复、全冠修复和桩核冠修复等。修复时应考虑剩余牙体组织的量,有效利用髓腔的固位与抗力。对于后牙的修复,应考虑牙合力和功能的需求,采取覆盖牙尖的修复方法,避免牙齿劈裂。
注意防止修复时再次打开髓腔对根管的再度感染。无论采用哪种修复方法,均应尽可能保持根尖 5 mm根充材料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以防止来自冠部的感染物质向根尖方迁移。
过早或过大负载,可能影响或推迟较大根尖周骨病变的愈合。对于此类病例,应适当延长观察期、推迟永久牙体修复。骨病变愈合的效果一般可在 3个月后的 X线片上初步显示。
根管失败后的再治疗

03

1、取出折断器械
传统的折断器械取出方法包括以下3种,①物理方法,Roig-Greene法、Masserann器械法、IRS显微套管系统(instrument removal system)、超声取出法;②化学方法,电解法、Wass法;③手术方法,充填法、逆向去除法、根尖切除术等。范兵教授发明的套管夹持法(专利公开号:CN103405275A;CN104665940A),取出折断器械方便快捷。超声仪器在根管折断器械或异物的取出方面具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是取出根管折断器械或异物最有效的方法,大部分折断于根管内的器械可以通过超声技术在根管显微镜的辅助下取出。

2、修补穿孔

穿孔是病理性或医源性因素造成的根管系统与根周组织之间的异常通道。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呈粉末状,与水混合后呈凝胶状,约4 h后完全固化。髓室底或侧壁在治疗中意外穿孔均可使用MTA进行修补,效果较好。虽然意外穿孔会导致根管治疗的成功率降低,但Krupp等研究显示,90例MTA修补穿孔的根管治疗患者随访3~4年痊愈率为73.3%。Siew等报道使用MTA修补穿孔的成功率为80.9%。

3、疼痛的处理和预防

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及牙髓坏死的患者通常无自发性疼痛,或者疼痛轻微。为避免在治疗过程中造成急性根尖周炎发作,在治疗时应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处理感染根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还可采用超声波、激光及微波预防等。根管制备程序采用冠根方向预备,先将上中段腐败残留物清除,逐步向根方预备,避免将感染物推出根尖孔。

4、根管治疗后的不适和隐痛

一些患者在根管治疗后仍有持续性疼痛。Ricucci等报道,在牙根周围仍存在细菌感染是发生根管治疗后疼痛的主要原因,如根分歧下方、根尖肉芽肿内、根面有细菌生物膜等。另一原因是存在微渗漏。临床上使用的第5代粘接剂(Excite)和第6代粘接系统具有去蛋白作用,可以阻止微渗漏的发生。因根管遗漏造成的术后隐痛也不罕见。

根管髓腔渗血的常见处理方法


即日局麻开髓,开放减压,放一疏松的CP小棉球,嘱患者1--2日复诊。复诊时再封失活剂。

理由是:认为髓腔渗血太多,要减压,直接封药会使患者更痛!我的口腔启蒙老师是80年代初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的,她教我的临床经验就是这样的。认识:

1:我认为开髓减压好,可开髓后有活力值牙髓暴露在口腔中,首先,患者不敢触碰改患牙,复诊时主诉的疼痛不会,吃饭时不小心饭粒一不小心碰到牙齿,人就跳起来,好像睡觉时时一直想把口张开,不敢对合

2:暴露开放在口腔环境中,容易再污染根管,增加后续治疗的麻烦

3:增加患者就诊次数与时间

----------------------------很多人一直问我,为什么不在趁局麻下拔髓一下拔掉呢?

我认为原因由如下:

a.有很多的医生对拔单根粗大牙髓没问题。碰到细小的二根管,三根管的拔髓就头大,总拔不干净

b。必须承认根管的数目,弯曲度变异很大,有时是比较难拔的,包括我!

C:基层医生还是习惯用失活剂,这和经济,环境,收费及个人手法操作熟练度等多种因素有关,

不可能每个人都去三甲医院进修,一口气吃成胖子。

-------------我的改良革新之处

很多人一见到渗血,就立即用注射用的肾上腺素小棉球去压迫。当年,我也曾这样,可效果不好。压了几分钟,牙髓创面是不出血了。可当你要做下一步处理的时候,又开始出血了,头都搞大掉。

{说下肾上腺素的止血原理,主要是通过药物去收缩微小血管而产生暂时的止血作用。一旦药物量与作用时间过掉,微小血管重新舒张到原来的情况,就不止血了!}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我的方法是,开髓后先让髓腔开放几分钟,将髓腔内的“积血”放掉。几分钟后仍有渗血涌出时,用最普通的FC(甲醛甲酚)。沾满FC的小棉球轻轻压迫在开髓孔上2--5分钟,渗血就会减少甚至不再有,效果显著!

我的理由是:利用FC常用于坏疽或有严重感染根管的消毒,又可用于处理干髓治疗时的根髓断面。消毒固定牙髓,对牙髓创面起一个药物“烧灼”,(此烧灼,患者无痛),形成一个创面覆盖,不再出血。我是受多年前已淘汰之干髓术“FC洗浴”启发。用了效果很好。

经过FC棉球压迫止血2--5分钟后,便可以做下一步的操作。如封失活剂。没有渗血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