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三叉神经疼痛的因素
1.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包括人的性格、精神心理状态。
(1)人格因素:一般性格内向者疼痛的耐受性大于外向型性格者。
(2)注意力的集中或分散转移:在日常生活中疼痛可以因为从事工作而忘却,事实表明痛冲动可以由于应用其他刺激而改变或减弱。
(3)对疼痛的态度;Beehef曾比较了战伤土兵与一般创伤患者,两者需要麻醉药的量,发现前者虽然创伤范围大,但所需麻醉药量相对少,认为与对待创伤疼痛的不同态度影响疼痛的耐受性。
(4)情绪的影响:Bmnzo用辐射热法研究情绪与痛阈的关系,发现焦虑不安使痛阈降低,烦躁可以使痛感受性增强。
(5)既往的经验:对疼痛的感受,除了极少数先天性痛觉缺失患者外,过去生活经历、疼痛的经验及对疼痛的理解,都与疼痛的感受和反应有关。 ·
(6)精神异常与疼痛:如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精神抑郁症等患者,常伴有疼痛症状。有人认为这种没有躯体器质性损伤病变的心因性疼痛,主要不是一种感受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2.客观因素
(1)环境的变化:如昼夜疼痛存在差异,夜间疼痛可以加重。充满噪声或强烈的光线照射,都可以影响患者疼痛的感受和反应。
(2)社会文化背景:每个人所受的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不同,对疼痛的耐受性和反应也不同。
(3)性别:一般认为男性的耐受性大于女性。
(4)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疼痛的耐受性降低。
(5)暗示作用:临床上利用暗示、催眠或采用中性药(安慰药)可产生镇痛作用。
牙医巴巴精选阅读
生化因素对三叉神经痛发病的影响
随着生物化学研究的进展及各种检查手段的进步,人们发现神经肽、神经递质与三叉神经痛关系密切。复杂的脑内生化物质的改变在三叉神经痛的病理机制中起作用。
1970年,Said和Mutt分离出一种具有明显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物质,称为血管活性肠多肽。它是一种具有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质潜能的神经多肽,广泛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在许多器官中起着生理性扩张血管、增加血流的作用。有人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观察中发现,患者在三叉神经的阵发性疼痛之后常会出现患侧面部潮红,在三叉神经节内酒精注射或行射频热凝治疗术后也可在一侧出现面部潮红现象。这些现象与三叉血管系统的激活有关,其传人神经是三叉神经,利用的神经肽主要为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传出神经是岩浅大神经,经面神经穿过膝状神经节后在蝶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内换元,利用血管活性肠多肽等神经肽导致血管扩张。血管活性肠多肽可能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流,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神经肽一起协同和增强P物质对外周的扩张血管、血浆渗出、刺激各种炎症介质释放和聚集的作用。
传递伤害性刺激信息的还有谷氨酸和P物质。谷氨酸通过NMDA和NNMDA谷氨酸受体参与三叉神经系统内痛觉信息的传递。P物质也与痛觉传导有关,在一些与三叉神经有关的疼痛研究中均发现有P物质的参与;P物质在外周一方面作为疼痛的重要递质向中枢神经系统传递痛觉,另一方面引起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刺激机体内各种炎症介质如缓激肽、组织胺和前列腺素等物质的释放和聚集,形成神经源性炎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具有强烈的扩张血管作用,并能加强速激肽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它介导的机械性伤害刺激传递也是借助促进P物质在脊髓背角释放来实现的。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是1983年发现的一种由降钙素基因表达的新的神经肽,它广泛分布于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可参与机体许多功能的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速激肽作为伤害性刺激的递质共同存在于感觉神经元中。它介导的机械性伤害刺激传递是借助促进脊髓背角释放P物质以促进痛觉的传递实现的,它具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并能加强速激肽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蛋白渗出的作用。目前的研究证实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也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参与。
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基础含量远较正常人低,疼痛发作并不增加β—内啡肽的含量,这说明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合成障碍和/或β—内啡肽的释放功能有障碍。β—内啡肽是一种内源性阿片肽,有镇痛作用。中枢神经系统β—内啡肽含量的降低减弱了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对疼痛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不足,使得局部神经源性炎症不能及时得到充分的缓解。除镇痛作用之外,β—内啡肽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也起作用,其含量的降低也可能与免疫机制的紊乱有关。
已证明,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内存在着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生长抑素等物质。而生长抑素可以通过抑制P物质神经元的活动来抑制痛觉的传递。StdnmatteM检测了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一些物质的含量,发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及其代谢产物明显减少,而P物质却明显增多。
Bouckoms等提出了三叉神经痛的生化模式,当三叉神经痛发作时,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升高,而生长抑素降低,单胺递质系统的活力降低,嘌呤系统、内源性阿片肽系统功能失调,因此在治疗三叉神经痛时,应注意降低P物质的浓度,增强单胺系统与嘌呤系统的功能,并考虑耗竭P物质和谷氨酸,或阻断其与受体的结合。
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含量,比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患者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而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无痛时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局部确有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参与。疼痛发作时肘静脉血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不升高的原因可能与局部血液中血管活性肠多肽含量高、血管活性肠多肽的半衰期短有关。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明显高于患者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正常自愿者颈外静脉血中的P物质含量。发现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高于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发现痛支神经组织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显著多于、大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的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目前认为三叉神经痛发作时痛支神经过度合成和释放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促进P物质的大量产生和释放,导致阵发性剧痛,并在局部形成神经源性炎症,随着P物质的耗竭疼痛消失;在外周由于P物质引起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导致致痛、致炎物质的聚集,形成神经源性炎症,进一步刺激传导伤害性信息的传人纤维,待神经元内P物质合成到一定的程度时再次爆发新一轮的疼痛。
三叉神经的组成
三叉神经的组成
三叉神经的组成,自三叉神经结向前发出三支由周围突组成的三条大的分支,至内向外依次为眼神经、上颌神经及下颌神经。
1.眼神经
眼神经(n.ophthalmicus)在三支中最小,只含有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眼神经向前进入海绵窦外侧壁,经眶上裂入眶,分布于额顶部、上睑和鼻背皮肤,以及眼球、泪腺、结膜和部分鼻腔粘膜)。
(1)泪腺神经细小,沿眶外侧壁、外直肌上缘前行至泪腺分布于泪腺和上睑的皮肤。
(2)额神经较粗大,位于上睑提肌的上方,分2~3支,其中眶上神经较大,经眶上切迹,分支分布于额顶部皮肤。
(3)鼻睫神经在上直肌的深面,越过视神经上方达眶内侧壁。此神经分出许多分支,分别分布于眼球、蝶窦、筛窦、下睑、泪囊、鼻腔粘膜和鼻背皮肤。
2.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n.maxillaris)也是一般躯体感觉神经,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立即进入海绵窦外侧壁,之后经圆孔出颅,进入翼腭窝,再经眶下裂入眶,续为眶下神经。上颌神经分支分布于上颌各牙、牙龈、上颌窦、鼻腔和口腔的粘膜以及睑裂间的面部皮肤以及部分硬脑膜。
(1)眶下神经为上颌神经的终支,通过眶下沟、眶下管、出眶下孔至面部,分为数支分布于下睑、鼻翼和上唇的皮肤。
(2)颧神经在翼腭窝内发出,经眶下裂入眶,穿眶外侧壁至面部,分支分布于颧、颞部皮肤。颧神经在行程中发出由副交感节后神经纤维组成的小支与泪腺神经吻合,此支进入泪腺,控制泪腺分泌。
(3)上牙槽神经分为上牙槽前、中、后支。后支有2~3支,在翼腭窝内自上颌神经发出后,穿上颌骨体后面进入骨质。上牙槽前、中支从眶下神经分出,三支在上颌牙槽骨质内吻合,形成上牙丛,分支分布于上颌窦,上颌各牙和牙龈。
(4)翼腭神经也称神经节支,为2~3条神经分支,从上颌神经主干行经翼腭窝上方的一段发出,向下连于翼腭神经节,后分布于腭部和鼻腔的粘膜以及腭扁桃体。
3.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n.mandibularis)为混合神经,是三支中最粗大的分支。自三叉神经节发出后,经卵圆孔出颅腔达颞下窝,立即分为许多支。其中特殊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咀嚼肌。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下颌各牙、牙龈、舌前2/3和口腔底粘膜以及耳颞区和口裂以下的面部皮肤。
(1)耳颞神经以两根起始,向后包绕脑膜中动脉后合成一干,穿入腮腺实质内,与颞浅动脉伴行,向上分支布于耳廓前面和颞区皮肤以及腮腺。
(2)颊神经沿颊肌外面前行,穿此肌后分布于颊粘膜以及颊区直至口角的皮肤。
(3)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方,经翼外肌深面下行,途中有面神经的鼓索从后方加入此神经。此后越过翼内肌浅面到达下颌下腺的上方,再沿舌骨舌肌的表面行至舌尖。舌神经分支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2/3的粘膜,接受一般躯体感觉的刺激。
(4)下牙槽神经为混合神经,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下牙槽神经在舌神经的后方,沿翼内肌的外侧面下行,其中的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分出分支,支配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经下颌孔入下颌管。在下颌管内分支构成下牙丛,分支分布于下颌各牙和牙龈。其终支自颏孔穿出称颏神经,分布于颏部及下唇的皮肤和粘膜。
(5)咀嚼肌神经为特殊内脏运动神经,分数支支配所有咀嚼肌。
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因素
三叉神经痛的致病因素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尚无一致意见。过去认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并无特殊病理改变。近年来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种原因:
(1)中枢性病因
三叉神经痛的阵发性提示一种感觉性癫痫样的放电,放电部位可能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内或中枢其它部位。三叉神经痛的突然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有扳机点、抗癫痫治疗有效、加之在疼痛发作时中脑处记录到局灶性癫痫样放电均支持中枢性病因学说。但此学说难以解释临床所见的许多现象。
(2)周围性病因
即病因在半月节到桥脑之间的后根部分,文献报告多倾向于周围病变,有以下学说:①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主要是临近的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②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③多发性硬化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④家族性三叉神经痛。多数临床资料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机体免疫因素对三叉神经痛发病的影响
已证实中枢神经系统的脱髓鞘病变与机体免疫因素有关,关于免疫因素与三叉神经痛的关系已有报道。中枢神经的脱髓鞘病变,如多发性硬化症和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等发病机制被认为是由于神经系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所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是否由于免疫因素引起,在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三叉神经标本进行脱髓鞘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分析,认为巨噬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对三叉神经脱髓鞘改变有作用。巨噬细胞沿血管壁分布浸润,可在神经纤维束间呈灶状和散在分布。巨噬细胞对神经免疫炎性反应具有激活作用,促进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释放炎性介质,扩大炎症的程度和活动范围,使得局部淋巴细胞增多;巨噬细胞还具有免疫介导的作用,引导淋巴细胞无性繁殖并直接攻击神经组织,引起脱髓鞘病变的发生。
肥大细胞在病变的神经组织中含量明显增加,呈散在分布及成堆分布,神经外膜上的肥大细胞可由外向内浸润。肥大细胞在神经组织中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组织水肿,它具有潜在作用,可长期吸附于神经组织,以吸引炎症细胞进入病变部位,对神经组织造成慢性损害,可引发神经组织的脱髓鞘病变;肥大细胞还可参与免疫应答反应,加重神经的损害。C3、IgG、IgA、IgM在正常神经组织中无免疫复合物沉积,但可不同程度地沉积于脱髓鞘病变的三叉神经组织中,呈点状、颗粒状和团块状吸附于神经外膜和纤维束之间。这种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可引发脱髓鞘的发生,也可加速神经组织的损害。已观察到,参与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增多,增生活跃。T淋巴细胞有两大群,即CD/和CD9,,它们的聚集和增多,可引起B淋巴细胞及一系列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应答,破坏和吞噬“自己”的“轴索”,加速和加重脱髓鞘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内皮细胞在脱髓鞘病变过程中既可起激活淋巴细胞的作用,又能起传递作用,它激活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是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三叉神经痛按疼痛的性质分类
根据痛觉生理学的研究结果,痛觉是由神经纤维传导的。传导痛觉冲动的神经纤维是有髓鞘的Ag纤维和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其他感觉冲动的是直径较大的Aa、Aβ纤维。根据疼痛性质,可以分为刺痛、灼痛和酸痛。刺痛是由外周神经的Ag纤维传人中枢的,定位明确,性质尖锐,范围局限,痛觉形成迅速,常被描述为清楚的、表浅的疼痛,传导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去除刺激后疼痛立即消失,又称“第一痛”或“闪痛”。灼痛是由外周神经的C纤维传导的疼痛,常为内脏的钝性疼痛,其部位深,定位不明确,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到刺激0.5-1.0秒后才出现疼痛,传导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在去除刺激后疼痛往往要持续数秒才能消失,称为“第二痛”或“慢痛”。酸痛又称为“第三痛”,由外周神经的A8和C类纤维传入,痛觉定位差,常伴有内脏和躯体反应。
业已证明,脊髓后束和脊髓前外侧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切断脊髓后束,刺痛的阈值下降,定位能力也降低;切断脊髓前外侧束,刺痛消失。刺痛经脊髓传导至丘脑腹后核的基底部,在此换元后传导至大脑皮层体感区。灼痛由脊髓前外侧束传导,小部分在同侧,大部分在对侧,传导至皮质下痛觉系统(中脑中央灰质、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和下丘脑)。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三叉神经痛的分为哪几类?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症状性)三叉神经痛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大类,其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较常见。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具有临床症状,但应用各种检查未发现与发病有关的器质性病变。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及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器质性疾病如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见于40岁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没有扳机点,诱发因素不明显,疼痛常呈持续性,部分患者可发现与原发性疾病的其它表现。脑部CT、MRI、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等有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