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1942电影心得

《一九四二》的主题是人,是千千万万最广大的人民,他们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下面是文案君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1

人们不能忘记历史,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却又不能正视历史。我们似乎习惯了冯小刚的幽默路线,却不想他在2012年贺岁档带着我们严肃了一把。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

看完电影《一九四二》我没站起来,调整了一会儿,几乎是最后走出电影院的。当天晚上做了一宿的梦,梦见全是长满了虫的粮食,梦境清晰得很,以至早上起来,我去看了看家里粮食是否长了虫。

我知道这是因为《一九四二》。在影视剧极端娱乐化的今天,冯小刚拍这样一部超风险的电影,可见其人生态度执著。从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到电影拍成,已过去了二十个年头,创作者的沸腾血性早已凝固成岩石一样,支撑着从未泯灭的信念。让今天远离苦难的人们无论老中幼,亲见我那苦难民族的一场灾难,这虽与当下灯红酒绿不甚和谐,但每一个看过影片的人都会深陷于一场内心的煎熬。

散场时,我前后左右的人都说“太惨了”,他们在影院灯光启亮的瞬间,只能简单说出内心真实感受。我们民族百年来有多少“太惨了”的历史淹没在史籍之中。我曾经看见过一组民国时期西方人拍摄的流民照片,文字解释说:逃荒的灾民毫无目的地流动,所到之处树皮全被剥光,几万人不见一个笑容。我们在《一九四二》中可以看到这种对人生麻木至极点的影像,真实震撼。我原以为中国导演不喜读史也不具史观,拍不出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这样具有历史凝重感的作品,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个满身光环的人愣是褪去光环,闯入黑暗之中寻求,智勇可嘉。

只要你认为你有承受力,你愿意替民族分担苦难,那你绝对应该去看《一九四二》,不要以为苦难离你会很远,一九四一年时河南也有许多人这么认为。看的时候一定要多想一步,甜蜜与苦难究竟相隔多远。

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2

今日看了《1942》,真的很震撼,内心有太多的感触,好久没有看过这么深刻的片子了,真的拍得太好了,中国的电影太需要有这样的影片出现了。影片结束时,我哭了。情绪很复杂,悲伤、痛苦、同情、无耐好像都不能准确的描述这个情绪,我说不上来,更像是一种慈悲。我也不愿意去太多的思考这个情绪到底是什么,只是让自我流着泪。

回来的路上一向在思考为什么觉得这部片子好看,但也在说,可能很多人会不觉得好看。我也在整理着自我,到底被什么打动了,绝对不只是影片拍得很真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会去自然的比较此刻的生活,比起生活在解放前的中国,真的犹如天堂一般。觉得自我太幸福,也感激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但越往后面看,我确越多的看到了更深层的东西,当我突然意识到,我们此刻的中国去掉经济高速发展光鲜的外衣后,其实骨子里面的东西,跟1942年居然没有两样时,我不仅仅打了个寒颤。我脑子里开始浮现出那位外国记者反复问道的一个问题:“怎样会这样”

一九四二年的河南,中日军队在此陷入胶着状态,大面积的蝗虫和旱灾使得夏秋两季绝收。在没有粮食的日子里,最终的出路就是贩人,年轻的闺女媳妇通常被买去周家口等地的窑子。电影中,徐帆饰演的花枝在失去丈夫后,为了孩子能够有一口吃的,在于男人一夜夫妻之后又将自我卖了了出去,临走之时,她对仅处了一天的丈夫说:“你来,我的裤子囫囵(完整)一些,咱俩脱下换一下吧。”男人听罢,默默无语,只能无能为力的目送马车离去。

天灾也许还能够用“逃离”来解决,可是战争带来的伤害却是避无可避。即使河南已沦为半壁江山,仍是国民政府手里的粮食支柱,从河南征购的粮食支撑着整个西北的军队、官僚和城市。天灾来时,农民手中仅有的余粮也被搜刮殆尽,军粮供给亦不可少。当时的国民政府,从蒋介石开始,对于这场饥荒带来的灾难就处于“甩包袱”的态度。他假装不相信的态度也并未避过《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当面递上的血淋淋的灾情照片,中国人向来就是乐忠于报喜不报忧的。即便是最终拨下的救灾粮食,要支付军粮开始,打点上下级关系,最终到达灾民手中的已是寥寥。

似乎《1942》摆出的是一盘没有救的死局,影片中几乎动用了一切似乎可能救灾的外在手段:政府动用军粮的援助、宗教团体和国际社会的努力、民间的慈善捐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刘震云和冯小刚是智慧而充满灵性的,在片尾出现了这样一幕,大当家收养了一个刚刚失去母亲的小姑娘。这就是他们给出的救世良方:仅有全人类最终开始明白人与自然其实是一个整体,仅有人内在和谐了,才能有风调雨顺;仅有当人类之间做到不分彼此的去爱时,人祸才能最终避免。

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3

从整部电影来看,我觉得它至少有3个特点深深的打动着我。1、真实的情节表现。2、对于人性的深刻画。3、对于时代的折射。

首先是第一个真实的情节表现。冯小刚在导演这部电影时确实可是在真实这方面下足了功夫。每一个镜头他都在竭力的表现那个时代,都竭力在展现真实。比如血肉模糊的战场,演员的河南音等有助于展示那个时代真实性的东西,全都做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有人会说这么血肉横飞的片子,太过于展示暴力化,影响较坏。其实我觉得历史题材的电影其实就是在展示真实,如果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连真实都做不到那将是不及格的。我们提倡好的方面,同时也不能回避坏的方面,正是坏的方面才让好的方面显得有义,才显得事情的真实。这部影片要表现战争的残忍和对人民造成惨无人寰的伤痛,如果将战争还是拍得很柔和,不够血腥那就达不到他要的效果,那既是对电影本身的不尊重,也是对观众的欺骗。

第二个是对于人性的刻画。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逃荒中的每一个人对于道德和幸福的追求都在不断的下降。可以看到老范的女儿作为一个女学生,逃荒的时候还带着一只猫,这可真是有钱人才有的雅兴。到了后来,因为饥饿难耐她还是默认了了父亲宰猫的事实,并自己也要喝一点猫汤。自此她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转变,在逃荒途中,栓柱要求给她两块饼干,要和他发生关系,她不同意。后来,自己还不是为了生存而进了青楼服侍一名军需官。军需官问他是不是不愿意,她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所以我才说这部影片通过讲诉这段历史,又再度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第三个是对于时代的折射。我们可以看到在影片中国民党军队的腐败,官场的黑暗,以及中国武人政治的弊端。在影片中,军队与土匪无疑,公然抢劫难民,甚至开枪击杀难民,跟日本人简直相差无几。军队的职责本来应该是保护人民,不想在影片中他们杀害手无寸铁的难民,视难民生命如草芥。他们有力气杀害难民,没有勇气抗击日本人。如此军队,不败退台湾那真是没了个道理。再想到在1943年的春节的时候,洛阳城竟直接把难民挡在城外,不许进入。闹得洛阳城外难民无一栖身之处,活活忍受饥寒交饿而此时洛阳城内却放起了烟花。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们熟不知知唇亡齿寒,兔死狐悲。国民党政府一省的长官汇报天大的灾情竟然都要用赈灾的粮食换做金条来作为活动的经费,连李培基也说这个官场他混不下去了,可见当时的政府有多么的腐败,影片最后一幕写到蒋介石政府败退台湾似乎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简单明了,一针见血。

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4

这天怀着沉重的情绪观看了冯导的《1942》,电影情节触目惊心,催人泪下。个性是那熟悉的口音和方言更是将我深深的带入电影情节中去;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人,虽然如今离《1942》那个年代已经很久远,但那个年代的苦难听老一辈们讲过,苦难、战争、饥荒是那个年代的主题词。《1942》中的场景让我更深刻的领悟到了老一辈们当年深情的讲述。

1942年河南大旱,蚂蚱泛滥成灾,粮食颗粒无收,再加之战争逼近,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饿殍遍野,路途中还有日军的轰炸,这是怎样的一幕悲凉?百姓们带着饥饿和寒冷、挣扎和痛苦、希冀和愤怒走在逃难的慢慢长路上,在这段艰难的路途中有人心的冷漠、绝望,但同时也洋溢着人性的善良、亲情的温暖,更有对家乡的难以割舍。范老东家带一家人出来逃荒是为了让人活,为什么到了陕西,人全没了?于是他决定不逃荒了,开始逆着逃荒的人流往回走。人流中喊:“大哥,怎样往回走哇?往回走就是个死。”老东家:“没想活着,就想死得离家近些。”饥饿、寒冷、战争,老东家未曾想是否能再走几百公里活着回到故乡-延津,然而他依旧坚定不移的走着,走着落叶归根,狐死首丘,家乡的黄土和一草一木永远是离乡人不变的眷恋。范老东家在回乡途中碰到一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小姑娘,正爬在死去的娘身上哭。老东家上去劝小姑娘:“妮儿,别哭了,身子都凉了。”小姑娘说,她并不是哭她娘死,而是她认识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她都不认识了。茫茫的白雪、泥泞的泥巴路、错乱叠嶂的黄土坡,这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让人百感交集。亲人一个个离去,小姑娘幼小的心灵除了悲伤只有绝望,此时她更需要的是亲人的依靠。“妮儿,叫我一声爷,咱爷俩就算认识了。”范老东家的善良再一次流露出了人性的光芒。(优美的散文)[由 历史灾难在影片中的重现,不仅仅仅是让当今的咱们深刻的浮想到那个时代,同时也是对咱们心灵的一次洗礼。不管是灾难、战争、饥饿、寒冷;人性的光芒、故乡的深情都将是不可磨灭的!

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5

一部《1942》,一场民族灾难,刻骨铭心。70年前,300万同胞罹难,惨绝人寰。翻开历史,翔实珍贵的资料刺痛着人们的神经。

老财主的破灭。当时的中原大地,哀鸿遍野,饿殍千里。老东家范殿元一向游走在故事中。以往仓廪充实、妻儿绕膝,就连逃难也被自我认定为躲灾,逃荒途中还不忘带着家里的长工,这是财主骨子里习惯的养尊处优。认定被欺压的民众没有反抗,吝啬贪婪的他,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我一向担心并期望,延续他家香火的小生命会躲过这场劫难而存活下来。当孩子被他自我亲手戕害于襁褓之中时,一个小地主阶级就此自我毁灭!“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历史不得不让大家重新审视这悲天悯人的灾难,人们的仇恨瞬间化为阶级矛盾和仇恨。一个财主家尚且如此,何况是普通老百姓呢,最无辜的当属那些老人和孩子,冰天雪地的日子,苦难深重的人们,只能理解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现实。这饥饿,看似简单的生理生存需要,其实折射出对信仰的追求、对文化的渴望、对人性的呼唤、对民族发展的思考。在灾难面前,在饥饿面前,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但恰恰相反,与其苟且偷生,还不如坦然从容地理解死亡,死得离家近一些。家的概念,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显得是那样的亲近,又是那样的神圣。这场民族的灾难,仿佛一部沉重的史诗,记录着那段惨烈的历史,那些悲壮的场面。

无冕之王的斡旋。《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穿梭在灾难现场、斡旋于政府军队之间,凭着记者的良知,向世人揭示了河南大饥荒的骇人真相,迫使国民政府开展救灾工作。当日本的飞机狂轰滥炸的时候,当凄凉的二胡诉说的时候,当教堂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无不在告诫我们,应对历史和现实必须进行深深的反思。于是,人们的仇恨,不再是怨天尤人,而是激起对战争的仇恨、对日本民族的仇恨。这恨中,既有国民政府置若罔闻,于民族灾难不管不顾和对灾情的错误研判;还有河南省主席李培基的庸碌无能以及政府官员各自为政,以个人利益为重勾心斗角的丑态;也有战区司令蒋鼎文等军官不顾灾情,愚弄百姓从中渔利。撇开政治,无疑,是无冕之王拯救了灾民,更拯救了一个民族,这难道不是人性的觉醒,难道不是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

小人物的悲壮。应对残酷的现实,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献媚。“一条命,两块饼干”,小人物的命运不一样,其中有人性的冷漠,也有世俗的偏见,但总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花枝在丈夫失踪后,为救活两个孩子,四斗米卖了自我,为孩子付出了一切。最终还要把自我唯一的破棉裤换给栓柱,也算是倾其所有了。这一幕,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爱的的力量,也是母性的光辉。栓柱应诺花枝照顾孩子,却在趴火车途中,不仅仅丢了两个孩子,还丢了花枝用生命换来的四斗米。在生存和气节之间,不食嗟来之食的大义凛然,让珍贵的馒头显得那样苍白。那用核桃做成的风车,成为一种牵挂和寄托,宁可死于日本人的屠刀之下。反面典型厨师老马成了巡回法庭庭长,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虽说保全了性命,到头来却落得个日本人的走狗。就连读过书的财主家女儿,为求条生路,甘为五斗米折腰,沦落到卖身妓院的下场,也是命运的安排,悲惨的选择。

1942年那场大饥荒、大逃难,虽是历史长河中的沧海一粟,但在历史长河中,却成为永远伤痛的记忆。我们开启那段尘封的历史,就是要警醒饱经沧桑的苦难民族,不要忘记历史,维护和平,远离战争灾难;追忆那段悲壮的历史,就是要重温血腥而惨痛的教训,坚持生态平衡,远离自然灾害;再现那段惨烈的历史,就是要启示后人牢记伤痛的根源,关注粮食问题以及那些事关民生、关系百姓疾苦、关乎民族发展的大计,让历史不再重演!我相信也不会重演。


1942电影观后感体会

相关电影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