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太监会怎么样,皇上会把他砍头吗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唐朝皇帝

中国有句古话叫“宰相肚里能出官”,意思是跟着大人物走能把一个人引上天。就算这些人是司机和佣人,也惹不起。毕竟他们要是围着大人物转,伺候他们,时不时在大人物面前给你诬告,你就吃不了兜着走了!在古代,权力最大的人物是皇帝,而在中国皇权最集中的时期,则属于清朝的雍正时期。当时的皇帝可以说是言出必行,令行禁止。几乎没人敢反驳,更别说反对了。但是雍正时期,雍正身边有一个打太监的人。俗话说“打狗要看主人!”但这一人事非但没有受到处分,反而得到雍正本人的表扬和赞许,以后仕途蒸蒸日上。这是怎么回事?且听历史学习网边肖慢慢道来!

 

此人原名孙兆成,甘肃武威(今甘肃省武威市)人。高中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进士,因成绩优异被康熙皇帝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需要注意的是,孙兆成是甘肃武威第一高中状元,史料称之为“清代甘肃武威第一”。孙兆成在翰林院待了十年。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孙兆成被发配到直隶(今河北省)某县做知县。孙兆成在当地做知县不久,发生了一件大事。雍正帝要去盛京(今沈阳)祭祖。车夫刚好路过孙兆成的郡,他驻扎在当地的皇宫休息。以前皇帝来的时候,孙昭诚自然不敢怠慢。他非常专心和忙碌。那天雪下得很大。雍正居住的宫殿外积雪厚达数寸,必须清扫干净才能行走。当时按照清朝内廷的规矩,内廷的太监负责内廷(包括内廷)内外的清扫保洁。

当时跟随雍正东征祭祖的宦官,都是靠着自己是皇帝身边的人,纷纷向孙兆成索贿。孙兆成不是贪官。哪里有那么多钱去孝敬这些贪得无厌的太监,根本不符合太监的要求。就这样,孙昭诚的功绩得罪了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宦官,宦官们只是想找个机会惩罚孙昭诚。碰巧雪下得很大。宦官们一商量,就叫孙兆成去扫雪。孙兆成知道是宦官们故意报复自己,只好照办。孙昭诚弯下腰,用笤帚扫雪,嘲笑宦官说:“县官给皇上扫雪,可耻吗?”孙昭诚的冷漠态度让宦官们更加愤怒。他们本来是想羞辱孙昭诚的,没想到孙昭诚不吃这一套,于是宦官们恼羞成怒,冲上前去打孙昭诚。宫监一怒,就要打群架,打它。

孙昭诚见宦官如此嚣张,不禁发自内心地愤怒。孙兆成虽然只是个七品知县,但毕竟是进士出身的翰林。你们这些“受刑之人”的太监,竟敢如此侮辱朝廷命官,侮辱他人!孙志成气得停止扫雪,命令衙门里的衙役把宦官中闹事最凶的领头太监拉出来,用绳子捆住,然后用几根棍子狠狠地打他。当时很多跟随雍正东征的官员,还有直隶地方官员,都在宫门外任职。听说这件事后,他们震惊了。心说这孙兆成真是在熊心吃了豹子胆,敢在皇帝面前动手打百姓,他活腻了?大官们怕孙兆成连累自己,就把这件事写成了一封信,上报给雍正帝。同时告诉雍正帝,他们管教不严,导致孙昭诚越权,请求皇上严惩!

雍正看完奏章开心地笑了,说:“这知县胆子真大,太监也不能免灾。”说完,雍正下令依法惩处闹事的宦官,然后亲自召见孙昭诚,并恳切地表扬了孙昭诚。不久后,孙兆成升任浙江宁波知府(正四品),不久又迁到宁绍台路(正四品),后来又成为浙江、浙江两省的盐运使(从三品)。浙赣两省的盐运员,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工作。他管理浙江和浙江两省的盐务,还负责为皇宫采购昂贵的奢侈品。同时,他还具有监督民情的职能。盐在古代是国家专卖的必需品,里面油水多。如果雍正帝不信任孙昭诚,根本不会让他做这个官职!

 

不过,孙兆成并没有被这份难得的肥差腐蚀。他依然清廉勤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史料称“王,今犹存。”而他与雍正帝身边宦官斗争的事迹,更是被传为佳话,被后人津津乐道。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孙昭诚遇到了雍正这个君主,否则孙昭诚的下场很难说。

相关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