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常识:孩子口疮 形形色色

文案君分享时间:热度:

口疮,孩子经常口腔溃疡,补牙前常识

鹅口疮

新生儿、营养不良、慢性腹泻、长期用抗生素或激素的小儿易发生白色念珠菌的侵袭,形成鹅口疮。在初期于颊黏膜、舌、齿龈、上腭处有点状和小片状白屑,并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拭去。

单纯疱疹

单纯疱疹病毒常侵袭5岁以下的小儿,引起疱疹性口疮。在小儿发热疾病之后,在口腔、舌及咽部充血的黏膜上出现小小的透亮滤泡,不久就很快溃破,形成溃疡。颈部淋巴结也相应出现肿大,有压痛。小儿吃饭时疼痛,常拒食。

溃疡性口疮

各种球菌常侵犯婴幼儿,引起口腔炎,又称溃疡性口疮。口腔黏膜有明显的充血,伴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上有灰白色的假膜覆盖着,小儿十分疼痛,流涎不止,烦躁不安,拒绝进食,常伴有发热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小儿口疮的治疗

治疗鹅口疮常用制霉菌素涂口或用冰硼散、甘油、青黛散调蜂蜜搽口舌患处。用薏苡仁60克、绿豆60克、甘草6克,煎汤,每日分数次服用。治疗疱疹性口疮及溃疡性口疮,可用1%地卡因或锡类散、珠黄散涂口。用野菊花或金银花漱口。竹叶6克、银花9克、鲜芦根30克,煎汤代茶,分3次服用。或应用中医清热解毒泻火法,如生地9克,丹皮9克,赤芍9克,玄参9克,大青叶9克,芦根30克,煎汤,一日1剂。

单方及药膳

取番茄数个,用沸水浸泡后剥皮,再用清洁纱布绞汁,取汁含于口内,一日4次。另用西瓜皮去外皮留内白色皮切成条状,晒至半干,加白糖拌匀腌渍,再晒干后食用。以上适用于疱疹性口疮。

取鲜荷叶一张,鲜冬瓜500克,加水煎汤,再加入食盐少许,饮汤食冬瓜。另用生地12克、生石膏30克、粳米30克煮粥。先将生石膏煎煮1小时去渣取汁,与生地、粳米煮粥食用,适用于溃疡性口疮。用淡竹叶5克、灯心草2克,煎汤10毫升,加入牛奶100毫升中,每日数次,适用于鹅口疮。

生活护理

防治口疮,首先应注意口腔清洁,勤漱口,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及蔬菜,得了发热性疾病,一定要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家长要注意奶瓶、奶头及餐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患了口疮,宜服用温凉、富有营养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咸及酸辣的食物。

口腔护理编辑推荐

口腔常识:牙膏软管底部色条可以看出牙膏成分?


谣言猛于虎

此前看到网络上盛传一种说法凭牙膏软管底部的颜色条能看出牙膏成分。看到这句话之后,小助手一时间表示不明觉厉。但这种说法到底是揭露真相还是散布谣言?当然是谣!言!看看下边的解释您就知道那些颜色条是做什么的了。

买牙膏请留心牙膏管反面底部的颜色条,回去查查你家里的牙膏管反面的颜色吧,共分4种:绿、蓝、红、黑。绿色,纯天然;蓝色,天然药物;红色,天然化学成分;黑色,纯化学。购买时应尽量选择绿色和蓝色。

在信息时代,通过微博、微信随手一传,一条未经核实过的信息就可以传遍大江南北。当您看到这条看似温馨的提醒,有没有去考虑过牙膏底部的颜色条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网上搜到的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在网站上发布的说明:牙膏软管底部的色标主要用于牙膏灌装封尾时的定位与识别,行业称之为电眼定位点。电眼定位点在软管类包装很常见,广泛适用于软管包装的产品,如化妆品、食品等。用于在产品自动填充后,封尾机的定位感应,以确保封尾时包装处于正确的位置。牙膏软管尾部色标的颜色取决于牙膏软管的包装设计,一般会选择在软管上已有,并与底色有明显区别,易于设备感应到的色彩,与产品的成分无任何关系。

牙膏由多种成分组成,每种牙膏的成分会略有不同,消费者可以通过牙膏包装的成分表了解牙膏的具体添加成分。牙膏没有纯天然、纯化学之类的分类,所用的原料只要符合《牙膏用原料规范》即可。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底部的颜色条专业名称叫软管切管光标,类似机读答题卡、彩票需要给电脑识别,才能在程序的控制下做出切断、跳过等机械操作。许多种品牌牙膏管的尾部分为四种颜色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行为,不是作为国家强制性的要求,行业也没有规定,这条留言不仅暴露出消费者在挑选牙膏时缺少常识,也反映了国内的口腔医学科普之路还很漫长。

口腔常识:请放心让孩子吮手指


请放心让孩子吮手指

0-6岁的成长过程是敏感期,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反复操作某一动作或反复学习某一项能力,并且学习能力特别强的时期。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

案例:

一位妈妈提到自己的孩子现在一岁多,很爱吮手指,她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许多妈妈纷纷建议,千万不要让孩子吮手指,称这绝对是个坏习惯。

可此时,一位妈妈王女士开始反对众人的说法,她强烈建议妈妈不要阻止孩子吮吸东西。原来她的孩子小宝现在已经三岁了,吮手指的习惯却一直没有停下来。万般无奈之下,她求助于一位育儿专家,专家称孩子现在还在吮吸指,这和妈妈在孩子小时候经历口腔敏感期的做法不当着很大的关系。

在小宝一岁多的时候,他就经常开始吮吸手指,甚至把很多的玩具等非食品物品塞到嘴巴里。王女士和宝宝爸爸很是无奈,像其他父母一样,一发现小宝把手指或者其他东西塞到嘴里,就立刻把它抢过来。可是小宝还是坚持吮吸东西,有时候东西被夺走后甚至哇哇大哭。

还有一次,王女士买回来一盒蛋糕,本以为这样子可以让小宝转移注意力,改掉乱吃东西的坏习惯。没想到小宝每个蛋糕咬掉一口便不再继续吃了,又开始寻找其他东西吃。为了彻底改掉小宝这个坏毛病,王女士甚至还有拍打小宝的手指,严格控制小宝周边的玩具和物品。哭闹了很多次后,小宝似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便不再去寻找物品放入嘴里,也很少把手放进嘴巴里。

王女士十分开心,以为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奏效了,小宝吮吸手指的坏毛病也彻底改掉了。平时王女士忙于家务,常常让小宝一个人坐着看电视,偶尔停下家务,看看小宝在做什么,小宝也是在安安静静地坐着看电视。

可是,直到有一天,王女士无意中看到小宝在看电视的时候,正背着自己吮吸手指。王女士惊讶不已,小宝现在已经三岁了,难道小宝这两年一直是趁着自己不注意偷偷吮吸手指。知道真相后的王女士,马上阻止小宝继续吮吸手指。一番教育之后,小宝非但没有停止吮吸手指,反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当着她的面也敢吮吸手指。

王女士很是无奈,于是她带着小宝特地去请教城里有名的育儿专家,当专家告诉她真相的时候,震惊之余,王女士后悔不已。

小宝之所以会开始吮吸手指,往嘴里乱塞非食物的东西,是因为他正在经历着口腔敏感期,而非外界传言的坏习惯。宝宝们的口腔敏感期通常会发生在1岁左右,这个时候是宝宝开始用嘴巴对外界事物进行探索的时期。这是每个宝宝都要经历的,而具体时间长短还得看父母对宝宝嘴巴提供的满足状况。

父母越是阻止宝宝吮吸东西,这段口腔敏感期就会越长。而这时候,父母要做的是,尽量满足宝宝口腔对物品的自由探索。有些父母担心玩具上的细菌会影响宝宝的健康,其实父母们只要对玩具的清洁做一定处理,就能够把伤害降到最低。

总评:

对于口腔敏感期,小编认为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渡过,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像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

口腔常识:轻松应对孩子的换牙期


孩子换牙是家长们格外引起重视的一件事,很多孩子幼儿园大班已经开始有换牙的现象。

家长还会特意嘱咐老师如果孩子的牙掉了,一定要告诉他,有的还会把牙齿让孩子带回家。

由此看出,家长对于孩子换牙的重视。

我们习惯所说的换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在医学上称其为乳牙替换。儿童开始换牙的年龄一般在6岁左右。

换牙分两个过程:

一是乳牙脱落,即乳牙慢慢松动直到脱落。

第二个过程是恒牙萌出,那就是随着乳牙一个个地脱落,恒牙便跟着一个个地萌出。

全口乳牙替换的过程大约历时6年,也就是孩子长到12岁左右时整个换牙过程才宣告结束。

换牙期间需要注意的事情:

1、留意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

定期去看牙医,以便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如果发现乳牙旁边有恒牙长出,但乳牙未脱落,形成了双排牙,这时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

另外,如果上颌门牙缝隙过大、畸形牙齿从上门牙位置长出、一颗门牙从异常位置长出,这说明可能有一个地方长多颗牙齿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就诊。

2、每天督促孩子刷牙

早晚各一次,预防龋齿。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刷牙方式正确,时间大概两分钟到三分钟。

除了刷牙,孩子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口,保持口腔卫生。

3、换牙期应吃些硬的食物

一些家长以为在孩子换牙时给他们吃精、细、软的食物可以保护新萌出的恒牙。

殊不知,如果光吃软食,缺乏咀嚼食物的刺激,反而会影响颌骨的发育,导致乳牙占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舌侧或唇侧长出,形成双层牙。

因此孩子换牙期间要多吃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牛肉、胡萝卜、芹菜、玉米等,偶尔可吃些海蜇、花生、五香豆等耐嚼食物。

不要把像苹果、莉这样的水果切成小块的,应该让孩子整个咬着吃,这样对颌骨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4、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5、要特别保护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颗恒磨牙

因为新萌出的牙齿表层钙化不足,耐酸性差,容易龋坏。

新恒磨牙萌出后一年内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做窝沟封闭,预防被蛀掉。窝沟封闭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止龋齿的方法。

6、尽量防止外伤导致牙齿缺失

儿童牙齿外伤脱落后,要找回脱落的牙齿,牙齿表面比较脏的话,立即用清水冲洗掉脏物,放入牛奶或水中尽快到医院就诊,可以做脱落牙齿再植固定。

口腔常识:口腔丨孩子看牙,哭闹怎么办?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常跟我抱怨,现在孩子吃的东西都太甜了,面包、饼干、饮料,都甜的不要不要的了,牙能好吗?有空领孩子去医院看看吧。这可能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可是领孩子去看过牙,真有点打怵。

这里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带小孩看牙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首先,来看牙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

看牙,连大人都怕,别说孩子了。在临床工作中,还真有一些比较配合听话的孩子,细研究往往是家长很聪明,方法对路。来之前,已经给孩子预热了很久,给孩子买了讲牙齿的绘本,讲了看牙的故事,甚至领孩子看了自己是如何看牙的。孩子的世界是很天真的,您和孩子说,天天吃好吃的,牙里可能长小虫子了,去医院让医生看看,把小虫子抓出来,牙就不会疼了,这么说孩子都能接受。但是您如果平日里就和孩子说叫你吃糖,叫你不刷牙,等牙坏了去医院治,去医院拔掉,老疼了,那么孩子来看牙十有八九是不配合的,这就是心理干预没有做好,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2、其次,来了医院您要合理预约挂号。

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这样就可以避开就诊高峰时间,减轻孩子候诊时间,孩子等待的时间长了,就诊的时候难免有抵触的情绪。

3、那么,谁陪孩子来看牙呢?

我们建议孩子的父母陪同孩子来看牙,如果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就是千万不要全家总动员,齐上阵。临床经常遇到一个孩子来看牙,一下子来四五位家长的,可能孩子牙特别疼,或者受外伤了很严重,家长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大夫实在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解答谁的好,其他的家长可以等在候诊区,派一名有决断力的家长,听大夫详细的介绍病情和解决办法,有必要时再大家一起商议。对于低龄不配合的患儿,可以两名家长陪同,帮助固定住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

孩子已经看上牙了,要注意什么呢?

您要和大夫表达您首要给孩子解决的问题,是做个口腔保健呢还是孩子吵吵哪个牙疼了,大夫好有的放矢,重点检查。又要提到上面陪同的问题,如果家长太多,可能会碰到诊疗区的器械,影响大夫的操作,护士护理也不方便,对治疗和孩子都是不利的。可能家长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趁这次来看病都想问,那么在大夫进行治疗前最好都问清楚,大夫治疗时再问这问那,可能会影响治疗。如果需要辅助诊断或者确诊病情,大夫会建议拍摄X线片,要相信大夫的专业素养。如果有必要或者必须注射麻药要听大夫的建议,大家都希望孩子在无痛的环境下完成治疗,避免因为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下次不肯来的情况,觉得麻药可能伤脑子,使孩子变笨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治疗时请不要拍照摄像,治疗后大夫交代的注意事项更要听清,复诊时间要记牢,按时复诊。

口腔常识:为什么要带孩子去看牙医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看牙医

在北京工作这几年,经常碰到从来没有看过牙的孩子、家长,就诊时说我们家孩子吃东西有点塞牙,吃东西觉得牙疼,孩子牙肉上长了个包,找大夫给检查检查

牙医?检查,其实,您孩子的牙齿已经坏了很多~~~

如果你看我写的上篇文章,就知道孩子牙齿很容龋坏,而且很难通过日常简单口腔健康保健就能防止蛀牙。今天就来讲讲牙医对于保护乳牙的重要性。

牙齿表面有个复杂的细菌环境。正常情况下,这个环境是平衡的,但是如果这个环境失衡,那么牙齿就更容易发生龋坏,何况乳牙抗龋能力相比恒牙更弱。所以宝宝们的乳牙比大人们更需要牙医们的保护。

看牙医常?的几个保护乳牙的利器:

1、刷牙指导。其实宝宝更愿意听牙医们的话,?起在家里听爸爸妈妈唠叨,在看牙时候,宝宝们更愿意配合听牙医们讲刷牙;

2、涂氟保护漆。为了了解氟保护漆的,我可是翻遍了所有的相关硕士教材,能确认的是,氟保护漆要比氟泡沫更加有效,而且对于低龄?童更加安全。同时现在的厂商提供各种口味,比如德国VOCO厂商给牙医提供的氟保护漆材料有:焦糖口味、哈密瓜口味、樱桃口味。在牙医提供更好的隔湿环境下,氟保护效果更好;

缺点:贵,现在只有欧美发达国家才得到普及,同时氟保护漆会有其他成分,使用之前,需要确认一下孩子有没有过敏问题;

3、窝沟封闭。因为乳牙中的大牙乳磨牙一般要有十年以上服役时间,所以宝宝们最好三岁前就把牙齿做窝沟封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4、牙线使用指导。如果您的宝宝乳牙安全度过了四五年,那么他的牙齿如果再龋坏就基本上很难被发觉了,因为随着宝宝们颌骨发育,牙与牙之间的间隙会变得更宽?些,然后更容易在牙与牙之间发生食物嵌塞,这些食物嵌塞就会导致龋坏~~

5、使用能够释放氟的材料进行充填。如果牙齿已经发生?些很小的龋坏,牙医把龋坏去除后,使?玻璃离子类进行,同样会加强整个口腔环境氟含量,让宝宝牙齿防龋能力更强。

口腔常识:孩子换牙,晚了不行,早了更不行!


牙齿萌出就像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不早不晚才刚刚好!快一步易制造错误,慢一点会错过美好!乳牙如此,恒牙亦如此!

宝宝刚出生后,

父母就期盼着他尽早萌出第一颗牙;然后,第二颗,第四颗,第六颗。。。终于牙齿全部萌出了,好开心!好不容易宝宝长大一些,终于可以省心一点了,孩子却又要换牙了!

很多父母都在说,

别人家的孩子4岁都换牙了,我家孩子6岁了怎么还不换牙?在孩子换牙晚的时候,都会自觉去关注!

然而,

对于孩子恒牙过早萌出,却没有任何察觉,甚至会觉得这是孩子聪明的标志!殊不知,如果孩子换牙过早,就属于恒牙早萌,这可是会影响孩子的恒牙牢固度的!

什么是恒牙早萌

恒牙早萌是指恒牙萌出比正常萌出提前,而且萌出恒牙的牙根发育不足正常牙根长度的1/3。

孩子第一颗恒牙的萌出时间通常在6周岁左右。但这个萌出时间并不是一定的,有的孩子第一颗牙齿萌出会提早,有的孩子则会推迟,提早半年或推迟半年也都属于正常范围。但是如果时间提早太多,医生一般情况就会怀疑孩子有牙齿早萌。

但到底孩子牙齿到底是不是早萌,除了孩子的年龄,更重要的是看萌出牙齿的牙根发育情况!

如果萌出恒牙的牙根不到正常牙根的1/3,这样的恒牙萌出后,会较为松动;

如果牙根发育得好一点,萌出时间早一点问题也不大!

怎样判断孩子是否恒牙早萌?

1、晃一晃这颗牙齿,能感觉到有松动的迹象

2、最专业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到正规的口腔机构,请医生给做个口腔检查,并拍个牙片,通过牙片,来准确判断牙根的发育情况!

早萌的恒牙知道呢容易掉吗?

如果萌出恒牙的牙根正常发育,这样的牙齿萌出后就非常牢固。

而早萌的恒牙由于牙根发育太短,影响了牙齿的牢固度,甚至造成牙齿脱落。

牙根因为没有发育好,太短了,牙齿不牢固。这样的牙齿就像扎根不够深的树木一样,受到较大的外力碰撞就容易摇动甚至脱落。

除了外力碰撞承受不了,这样的牙齿有时甚至无法承受吃饭造成的咀嚼压力,时间久了引起脱落。

另外,早萌牙齿的根尖也容易因为受到外伤造成感染而使牙齿脱落。

导致恒牙早萌的原因

根尖周炎是恒牙早萌的主要原因

恒牙早萌的情况很大原因是牙槽骨出问题,导致恒牙出来太早了。造成牙槽骨出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根尖周炎。

而根尖周炎则会破坏牙根周围的牙槽骨。牙槽骨被破坏后,原本在牙槽骨下面发育中的恒牙就会往上长,造成早萌。

怎样避免孩子恒牙早萌,让孩子换牙后,牙齿萌出不早不晚刚刚好呢?

1、保护好乳牙是关键

平时养成好习惯,保护好孩子的牙齿。

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生活习惯;

3至6个月到医院检查一次牙齿;

别吃过多的甜食,发现龋齿及时治疗,避免孩子患上根尖周炎。

2、家长可以对照恒牙萌出表,加强对孩子牙齿的关注

孩子每颗恒牙的萌出都有大致的时间,如果孩子的乳牙脱落了,家长就要对照看一看,这颗牙是否到了该换牙的时间。如果有必要,拍一个牙片,看看下面恒牙的生长情况和位置。

3、借助阻萌器阻止恒牙萌出

如果发现萌出恒牙牙根发育不是很好,就有必要请牙医做阻萌器来阻止它萌出,等牙根长好了再让它萌出。

为了使孩子的牙齿萌出的不早不晚刚刚好,现在开始重视孩子的牙齿吧!

口腔常识:孩子有螳螂齿怎么办好?


螳螂齿是什么,我估计有不少家长都会这样问。因为家政们对此接触的很少。或者曾经接触过,但是也不知道这就是螳螂齿。在宝宝出生的时候,上下前部的牙床是不接触的。但是两侧的后面有个上下能够接触的脂肪垫。这就是螳螂齿了。

一、父母切勿擅自处理

有些人常用刀割螳螂齿,这是很危险的,不但影响婴儿吸奶,还会导致口腔破溃,甚至还可引起全身的败血症,严重的可致婴儿死亡。随着乳牙的萌出,此高出的脂肪垫就会渐渐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

二、螳螂齿是正常现象

螳螂齿对该年龄的婴儿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种脂肪垫是多余的,用刀割螳螂齿,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在婴儿吸奶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奶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婴儿吸奶。

三、新生儿口腔护理方法

刚出生的宝宝就具有吸吮、吞咽的能力,口腔是这些咀嚼吞咽、摄取食物、语言、呼吸等功能的实施者。但这仅仅是一种原始反射的最初表现,随着宝宝的不断生长发育,其口腔功能也将日趋完善。有的爸爸妈妈特别是一些老人认为刚出生的宝宝口腔内有羊水、血等脏的东西,因此,喜欢用纱布或手帕擦洗口腔,这样很容易擦破口腔黏膜而引起感染。其实,这个时期的宝宝口腔一般不需要特别清洗,因为这时口腔内尚无牙齿,口水的流动性大,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

新生儿的螳螂齿除了不要用刀切之外,同时也不呢个用针挑或者擦拭。不然很容易就造成宝宝口腔粘膜损伤,继而发生感染。口腔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口腔与牙齿的健康是宝宝身心健康的第一步。所以家长要了解以上内容,为宝宝的健康打好基础。

口腔常识:【儿童口腔】3-16岁孩子的口腔疾病


【儿童口腔】3-16岁孩子的口腔疾病

3-16岁孩子的口腔疾病

3-4

岁开始直到6岁

预防前牙和后牙光滑面龋齿涂氟

4-5

岁最佳时期

俗称【地包天】乳牙反颌

6-7

岁乳牙更替时

影响恒牙发育及面容乳牙滞留

7-9

岁第一颗恒牙萌出后

最大限度预防龋齿窝沟封闭

10-14岁最佳时期

矫正缺憾重塑美丽牙齿矫正

3-16岁儿童龋齿

矫正缺憾重塑美丽牙齿矫正

窝沟封闭防龋

在牙齿萌出之后,没发生龋齿前.用一种高分子复合树脂封闭牙齿表面的沟裂和点隙,经特殊光照后固化,就会隔绝细菌和酸对牙齿的侵蚀,有效地预防窝沟龋齿的发生,这就是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不磨牙、无痛苦、无副作用、安全有效。我院作为昆山市政实事工程指定单位(儿童防龋、窝沟封闭、涂氟),至今已开展十余年,为3-12岁的儿童完成10余万颗牙齿的窝沟封闭治疗。窝沟封闭防龋

窝沟封闭过程

1.牙齿检查

2.酸蚀

3.冲洗和干燥

4.涂封闭剂

5.固化

6.检查

涂氟防龋

涂氟防龋氟保护漆是一种高效的防龋治疗项目,涂布于牙面后一分钟就会固化,并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可以渗透到牙釉质层,促进牙釉质再矿化,抵抗口腔中细菌侵害,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

口腔常识:你的孩子有蛀牙迹象了吗?


你的孩子有蛀牙迹象了吗?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乳牙的日常护理,也为了让妈妈们能够更直观的进行判断,只为以这样吸引眼球的方式给所有年轻家长们提个醒:今天,你给孩子刷牙了吗?

不到2岁的宝宝,门牙已经开始变得坑坑洼洼了。

这位2岁娃的妈妈在群里求问孩子的牙齿怎么了,可见很多妈妈对小儿龋齿(蛀牙)根本没啥概念。

这是一个不到2周岁宝宝的牙齿,可以看到里面的两颗磨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大黑洞了。

宝宝三周半了,龋齿一天天严重起来,左右两边的磨牙无一幸免。

四岁多孩子的牙齿,从一岁多起牙齿就越来越细,家长还一直以为孩子是缺钙导致的,殊不知长龋齿靠补钙是没有用处的。

七岁儿童的牙,孩子因为经常闹牙痛,胃口也逐渐变得不好起来。

不要以为蛀牙就是长几个黑洞洞,家长如果不重视,乳牙龋病恶化的速度将快得超乎你的想象,置之不理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下面这种情况了。

看完是不是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如果你不想自己宝宝的牙齿也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那么从现在起就该好好护理了。

乳牙护理最重要一步:刷牙

1婴儿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就需要刷牙了。

2婴儿6个月-12个月期间,大多数宝宝已出牙4-8颗。

刷牙方法:用干净的纱布绕在食指上蘸清水帮宝宝擦拭内外牙面。

刷牙时间:每天至少1次,一般选择在晚上喝完奶睡觉前进行。

31岁-2岁半,婴儿一般出牙8-16颗。

刷牙方法:这个阶段宝宝一般都已经长出臼齿了,家长可用之前的手指缠绕纱布的方法先帮宝宝擦拭牙表面,然后用乳牙牙刷轻轻刷臼齿的凹槽处,最好再用牙线清洁牙缝。

刷牙时间:每天2次。晚上睡前刷一次,白天小睡前再刷一次。

4岁半-6周岁,一般都已经长满xxxx年龄较小的孩子仍旧可以由家长帮忙刷牙,方法和之前差不多;大点的孩子可以逐渐引导他自己学会刷牙,如果孩子刷牙不够认真,家长最好再补刷一次。这个阶段需要逐步使用牙膏了。

刷牙时间:每天3次,分别为早餐后、午餐后、晚上临睡前。晚上这次刷牙时需要配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牙膏选择:宝宝不会漱口吐泡沫时可以继续用清水刷牙,如果使用牙膏建议选择婴幼儿专用的无氟牙膏,如果使用含氟牙膏每次米粒大小的量就可以了;宝宝会自己漱口后应选择儿童含氟防蛀牙膏,每次使用豌豆大小的量是很安全的,且适当延长刷牙时间。

别再用乳牙反正迟早都会掉的理由给自己任何偷懒的理由了,要知道孩子的乳牙直到12~13岁才会全部替换完毕,每一颗乳牙的服役期至少有六七年甚至更长时间,先不说乳牙长蛀牙后会引发一系列麻烦的问题,而且还很可能直接影响换牙后的牙齿美观。(有任何口腔疑问,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咨询预约!)

口腔常识:莫让不良口腔护理习惯变孩子成长隐患


莫让不良口腔护理习惯变孩子成长隐患

小孩子都坚持早晚刷牙了,应该就不会有什么牙病了吧。反正乳牙都会换掉,牙不疼就不需要去看牙医了。你也是这样认为吗?

近日,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发布了针对中国居民口腔健康知识的全国网络调查,首次将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纳入调研范围。结果显示,六成家长认为在孩子开始长牙时就应该重视孩子的口腔问题,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意识有所提高。然而数据也发现,家长对于儿童口腔护理的具体措施认知不足,频频陷入误区。口腔预防科专家提醒,口腔健康关系着人一生的健康,必须从小打好基础。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养成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定期看牙医,餐后漱口或嚼无糖口香糖等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

口腔护理习惯关系孩子一生健康家长切莫掉以轻心

调研发现,尽管家长对儿童口腔护理的意识有所提高,但仍然对于口腔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健康指标的认识不够--在家长需重视的衡量孩子健康成长的五项指标中,口腔健康排名倒数第二,关注度偏低。对此,儿童时期是打下一生健康基础的重要时期,而口腔健康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此时形成的口腔护理的不良习惯和认知误区,不仅容易为牙齿埋下隐患,更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和全身健康。

进一步解释:六龄齿是人6岁左右最早萌出的4颗大牙,承担口腔60%的咀嚼工作量,并且一辈子仅此一颗,终身没有退换服务。如果过早缺失或龋坏,不仅会影响咀嚼进食,还会造成咬合关系紊乱,波及颌骨发育,进一步影响孩子颜面美观,不利于身心健康。然而,事实上很多家长误以为六龄齿是乳牙,即使蛀坏了也不用担心,以后还会换成新的,这些误区容易提高儿童患龋风险。根据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12岁患龋儿童中,有90%是窝沟龋,几乎都发生在六龄齿。

放养型口腔护理习惯隐患多专家倡导四个爱牙好习惯

最近,母婴达人、知名网络漫画作家粥悦悦创作的一幅亲子爱牙漫画,也引爆了网友对儿童口腔护理的讨论。在帮助孩子养成口腔护理好习惯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智不足,导致一口烂牙的噩梦最终还是出现在了孩子身上。粥悦悦将这种现象调侃为放养型口腔护理,很多家长表示被戳中--我一直以为换牙可以解决孩子的牙齿问题、教孩子刷牙确实像打仗,而且是持久战、自己的牙被放养大,现在继续放养娃的牙齿,都是泪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粥悦悦也坦诚,在育儿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过很多疑惑,也有过懈怠,归根结底是自己对口腔健康的知识储备不足。结果有了牙病,看牙医不但贵,孩子还遭罪。

此次牙防基金会的调研也显示出,尽管61%的家长在孩子长牙时就开始重视孩子的口腔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于口腔护理的具体措施却认知不足--虽然超七成家长认识到早晚刷牙的必要性,但对于其他护理措施的重视程度则仅为一成到两成。

对此,儿童的口腔完全依靠父母来护理和监督。家长对口腔护理措施的落实程度,与孩子的口腔健康密切相关。牙病不可逆,正确的方法是,除了让孩子养成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的习惯外,还应该防患于未然。小朋友每三个月到半年要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成年人至少每年一次,请医生帮助及早排查口腔隐患,

保持饮食平衡也是护齿的好习惯。一日膳食中食物构成要多样化,粗粮混食、荤素混合、合理搭配,同时减少甜食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量和次数,可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此外,随着大家的膳食结构改善,孩子们往往在一日三餐之外还频繁进食零食饮料,因此,吃完喝完及时进行口腔清洁就显得尤为重要。餐后除了刷牙、漱口之外,还可以嚼无糖口香糖。对于孩子来说,这种简便易行的小嚼招,不但能促进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帮助清洁食物残渣,减少龋病产生的风险,也无形中增加了护齿的趣味性。

那什么样的牙膏和牙刷才是合适的呢?

从牙膏上来说,最基本的一点是不含有化学防腐剂和人工色素,保证使用植物提取物来达到抑菌、消炎等作用。其次应选用低泡低摩擦的配方,因为儿童牙膏为了更好地防蛀,会添加微量的氟,低泡低摩擦的配方可以减少吞咽时的刺激,避免儿童吞咽牙膏。Denti儿童牙膏不仅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富含维C、维E及天然木糖醇,预防牙龈疾病,营养牙齿更健康。

口腔常识:What?放养孩子能毁掉牙齿?


What?放养孩子能毁掉牙齿?

最近接到很多家长的私信:宝宝牙齿出现各种问题,宝宝不爱刷牙、爱吃甜食,每到刷牙的时候,孩子们就非常抵制!

礼物、道理、表扬统统上阵,可是孩子们就是不愿意张开嘴巴,这个情况应该让妈妈们很是无奈,前阵子一个知名的漫画家就遇到了这个难题,还整理成了一篇漫画。

很多孩子们一到刷牙的时候,就会悄悄的躲着爸爸妈妈,等家长回过神来,宝宝已经睡觉觉去了。不少孩子刷牙已经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别提什么孩子刷牙的质量好不好了。

其实呢,宝宝不喜欢刷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口腔比较小,刷牙的时候容易恶心。然而等到孩子开始蛀牙了,无奈的爸爸妈妈们只能痛心的说道:不是我不愿意给他刷牙,宝宝不肯刷,我又有什么办法(无奈摊手状)?

乳牙坏了不用治?

家长们总觉的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牙齿健康却被排除在外,认为对孩子没太大实质的影响,还觉得「都是乳牙嘛,坏了等换恒牙就好啦」。

然而芽芽医师告诉你,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如果牙不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饮食以及身体发育。另外不少家长还有「少刷几天牙不要紧」,「出门在外不方便,孩子也就不用刷牙了」之类的想法,其实很不利于宝宝养成每日刷牙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们平时不注意口腔护理,直到牙痛时才意识到去看医生,其实已经对牙齿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那么如何才能养成一副好牙齿呢?

好牙齿都是养成型,爸妈该怎么做?

拥有一口养成型好牙齿,其实很easy,只要从小养成口腔护理的好习惯,而且注意掌握技巧和方法就可以了。当然,不要忘了带孩子定期检查口腔哦!

养成刷牙好习惯

家长可以用游戏来培养孩子刷牙的意识,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刷牙的好习惯。小宝宝从长出第一颗牙开始,就需要注重口腔清洁。等习惯养成了,孩子就不会过分抵触刷牙的行为了。家长给小朋友刷牙的时候,还有几点要注意的:

姿势

家长可以坐在孩子身后,或者让孩子躺在家长腿上。

刷牙动作

6岁前推荐圆弧刷牙法,就是在牙面上画大圈圈的方法;6岁后的大孩子,推荐比较科学的巴氏刷牙法。

巴氏刷牙法动作要领:

刷牙时需特别注意清洁牙龈和牙齿的交界处,牙刷贴着牙面要保持45角,斜斜地插进牙龈边缘,小幅颤动刷毛,可以有效地清洁牙面及牙龈沟,减少牙齿磨损。

饮食均衡很重要

我们一般会认为饮食均衡,就是帮孩子长高长大,增强抵抗力。其实,饮食均衡对孩子的牙齿健康发育也很重要。

日常饮食除了富含钙、磷的食物(奶类和豆类制品等),还可以常吃含柠檬酸的水果,让牙齿发育更健康坚固。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这样能增加孩子牙体和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注意纠正坏习惯

家长平时还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没有养成一些对牙齿不好的习惯,比如咬手指、咬嘴唇,坏习惯太多会影响牙槽骨发育,进一步会影响面型,发现后应该注意纠正。

出门在外别偷懒

全家旅行的时候,也别忘了口腔清洁,芽芽分享一个比较简单的办法,是在包包里准备一罐无糖口香糖,饭后嚼两粒,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和糖分。

定期检查很重要

很多家长都会忽略这个最关键的部分。和每年的全身体检一样,牙齿也需要定期检查。三博口腔儿科主任建议儿童半年到一年检查一次口腔。这样牙医能对孩子牙齿的发育状况及时监测,如果存在潜在的口腔问题,也能尽早发现,及早进行治疗。

获得养成型好牙,好习惯是关键,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才能帮孩子获得一口健康的养牙齿!

口腔常识:带孩子看牙,国外很人性


带孩子看牙,国外很人性

带小孩子看牙

对于家长来说是种挑战,也是种苦恼

而外国带小孩子看牙是这样子的

家长可以借鉴一下

说国外很人性

但并不是说我们没人性哈

加拿大:提前打好预防针

说是预防针有点骇人,其实是提个醒的意思。

在加拿大,去诊所前,父母都会按照医生的要求,给宝宝打好预防针:宝宝,我们要去看牙医了。牙医呢,就是让你张开嘴巴,看看你的牙齿好不好看,还要给你的牙齿拍照。而且,牙医还会送礼物给你,你拿了礼物我们就可以回家了。就是这样一番简单的话,却起到了作用,因为有些父母会发现,一路上,小孩子都会很兴奋,再加上,只是例行的检查,整个过程没有痛苦,如果医生和蔼可亲,这让孩子的心情持续到最后也并非没可能。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小孩子第一次看牙就留下害怕恐惧的印象,以后看牙的时候,容易有抵触心理

瑞典:打麻药前先练习掐手背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牙医产生抗拒的小孩子。

瑞典的医生刚开始会先跟小孩子聊天,聊些有趣的事情。到了治疗的前一次,医生会告诉小孩子:你回去和妈妈做个小实验,让妈妈用手掐你的小手背,每天一次。而到了治疗哪一天,医生会问:你每天都和妈妈做试验了吗,痛吗?一会儿我给你注射麻醉药,就是这样子的感觉。

瑞典的牙医会通过暗示的方法和有趣的小试验来引起小孩子的兴趣,渐渐减低小孩子对牙医的抵触感,可见孩子对牙医的适应挺重要的。

日本:先刷牙,适应治疗椅

日本牙医通常会让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在治疗椅上练习刷牙。首先,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刷牙,其次也能让他先习惯治疗椅,减轻恐惧感。

正式治疗的时候,对于懂事的孩子,医生会告诉他,牙齿不治会有什么后果,比如不能吃好吃的东西等等;对于熊孩子来说,牙医的做法是先把家长请出诊室,因为家长在场,很多小孩子会闹,家长不在就不闹。然后把玩具当做奖励,要求小孩子配合治疗,这种方法效果一直很好。

美国:以不痛为首要原则

对于美国牙医来说,最关心的是帮助小孩子克服看病时的恐惧。

首先从环境上,在美国的牙科诊所看不到各种器械,器械都是暗藏式的,安装在漂亮的橱柜里。而孩子躺在牙椅上,抬头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电视机播放的节目。

在保健牙齿方面,以不痛为首要原则。补牙一定是要用麻醉的,等孩子一脚醒来,牙齿的问题都解决了。

口腔常识:孩子看牙 哭闹怎么办?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常跟我抱怨,现在孩子吃的东西都太甜了,面包、饼干、饮料,都甜的不要不要的了,牙能好吗?有空领孩子去医院看看吧。这可能说出了很多家长的心声,可是领孩子去看过牙,真有点打怵。

这里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带小孩看牙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首先,来看牙前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

看牙,连大人都怕,别说孩子了。在临床工作中,还真有一些比较配合听话的孩子,细研究往往是家长很聪明,方法对路。来之前,已经给孩子预热了很久,给孩子买了讲牙齿的绘本,讲了看牙的故事,甚至领孩子看了自己是如何看牙的。孩子的世界是很天真的,您和孩子说,天天吃好吃的,牙里可能长小虫子了,去医院让医生看看,把小虫子抓出来,牙就不会疼了,这么说孩子都能接受。但是您如果平日里就和孩子说叫你吃糖,叫你不刷牙,等牙坏了去医院治,去医院拔掉,老疼了,那么孩子来看牙十有八九是不配合的,这就是心理干预没有做好,是十分不明智的做法。

2、其次,来了医院您要合理预约挂号。

网上预约或电话预约。这样就可以避开就诊高峰时间,减轻孩子候诊时间,孩子等待的时间长了,就诊的时候难免有抵触的情绪。

3、那么,谁陪孩子来看牙呢?

我们建议孩子的父母陪同孩子来看牙,如果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么要征得父母的同意,就是千万不要全家总动员,齐上阵。临床经常遇到一个孩子来看牙,一下子来四五位家长的,可能孩子牙特别疼,或者受外伤了很严重,家长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你一句,我一句,七嘴八舌,大夫实在不知道应该听谁的、解答谁的好,其他的家长可以等在候诊区,派一名有决断力的家长,听大夫详细的介绍病情和解决办法,有必要时再大家一起商议。对于低龄不配合的患儿,可以两名家长陪同,帮助固定住患儿,更好地进行治疗。

孩子已经看上牙了,要注意什么呢?

您要和大夫表达您首要给孩子解决的问题,是做个口腔保健呢还是孩子吵吵哪个牙疼了,大夫好有的放矢,重点检查。又要提到上面陪同的问题,如果家长太多,可能会碰到诊疗区的器械,影响大夫的操作,护士护理也不方便,对治疗和孩子都是不利的。可能家长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趁这次来看病都想问,那么在大夫进行治疗前最好都问清楚,大夫治疗时再问这问那,可能会影响治疗。如果需要辅助诊断或者确诊病情,大夫会建议拍摄X线片,要相信大夫的专业素养。如果有必要或者必须注射麻药要听大夫的建议,大家都希望孩子在无痛的环境下完成治疗,避免因为留下不好的印象、孩子下次不肯来的情况,觉得麻药可能伤脑子,使孩子变笨是没有科学道理的。治疗时请不要拍照摄像,治疗后大夫交代的注意事项更要听清,复诊时间要记牢,按时复诊。

最后,就是祝愿家长带孩子看牙一切顺利呦!

口腔常识:孕期压力和孩子蛀牙有关?


孕期压力和孩子蛀牙有关?

我们都知道,妊娠期压力与后代一系列不良健康有关,如婴儿出生体重低和患哮喘过敏症的风险增大。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首次提出妊娠期慢性压力可能会增加儿童患龋风险。难道孕妈妈的压力还会让孩子更容易长蛀牙?

什么因素会影响孩子长蛀牙?

蛀牙是美国主要的儿童慢性疾病。根据美国国家牙科和颅面研究院资料显示,美国42%的年龄在2-11岁之间的儿童乳牙有龋齿,21%的年龄在6-11岁之间的儿童恒牙有龋齿。

糟糕的口腔卫生和过量摄入含糖食物及饮料是儿童患蛀牙的普遍病因,不过一项研究首次提出母亲在妊娠期的压力也起到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增加儿童患龋风险。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口腔研究所威尔萨巴赫(WaelSabbah)博士及其同事在《美国公共卫生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对1988-1994年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NHANES)中716位儿童及母亲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者评估妊娠期慢性压力,跟踪调查后代的患龋率。研究中的儿童年龄在2-6岁之间,母亲年龄在30岁以上(包括30岁)。

经过对比,那些有一定妊娠期压力的母亲比没有妊娠期压力的母亲,后代患龋的几率明显更高。

母体压力应被认为是导致后代患龋的一种潜在风险因素。

同时低收入家庭,母亲后代患龋率更高。相对于高收入母亲,低收入母亲母乳喂养几率较低,在孩子1岁前带他们看牙医的可能性以及让孩子每天吃早餐的可能性都明显较低。这可能也是妊娠期压力的驱动因素。

预防孩子长蛀牙,麻麻应该怎么做?

来自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和牙科学院的研究作者ErinE.Masterson认为,

这一研究督促家庭采用健康的护牙模式,例如定期帮儿童刷牙、维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定期带儿童看牙医,同时强调了社会经济地位和母体压力对儿童口腔健康的影响。

因此,除了应该考虑母体健康、社会和心理环境对口腔健康的广泛影响外,还需要注意慢性母体压力这一潜在的风险因素。

这项研究虽然并不能表明母体慢性压力会导致后代患龋齿,但明确提出:

改善儿童口腔健康的方法应该包含提高母体妊娠期生活质量。

口腔常识:强制给孩子看牙的利与弊


强制给孩子看牙的利与弊

孩子看牙不合作怎么办?

儿科牙医接受专业教育和培训,从而获得面对各种生理、认知能力和年龄特性的患者的知识和技能。

儿童牙医应该有能力评估每位儿童的发育水平、牙科态度和性格,也能识别出护理供应的潜在障碍(例如,之前不愉快或痛苦的医疗经历),帮助预测儿童对治疗的反应。

在向婴儿、儿童、青少年和有特殊健康护理需求个人提供口腔健康护理时可能要应用连续的非药物和药物行为指导技术,包括束缚治疗。

治疗不合作患者时采用的行为指导方法应该满足个体儿童需求和家长意愿,可以包含镇静、全身麻醉、束缚治疗或者转介由其他牙医治疗。

束缚治疗是什么?

束缚治疗是指固定或降低患者自由移动手臂、腿、身体或头的能力而采用的任何手动方式或机械装置、材料或设备。

主动性固定是指人为限制,例如家长、牙医或牙科辅助人员;被动性固定使用限制装置。

当确定是否建议使用束缚或固定技术时,牙医应该考虑患者口腔健康需求、情感和认知发展水平、医疗和生理状况以及家长意愿。

做决定时也应该考虑其他方法(例如,治疗延迟、镇静、全麻)和这些方法对护理质量和患者健康的潜在影响。

谁适合使用束缚治疗?

1.束缚治疗适用于哪些情况?

●患者需要接受即刻诊断或紧急限制性治疗,且由于情感和认知发育水平或缺乏成熟度或医疗和生理原因导致不合作。

●需要进行紧急护理,如果不使用束缚手段不受控制的移动会对患者、员工、牙医或家长安全性构成威胁。

●之前患者合作突然变得不配合,为了保护患者安全,尽快完成治疗,需要采用束缚手段。

●治疗过程中镇静的患者变得不配合。

●有特殊健康护理需求的而患者可能会有不受控制的移动,明显干扰到治疗的质量。

2.束缚治疗不能用于哪些情况?

●合作、非镇静患者。

●患者由于医疗、心理或生理状况不能被安全固定。

●患者之前有过因为限制产生的生理或心理创伤(除非没有其他方法)。

●全口或多个象限治疗,治疗需求不紧急。

束缚治疗的利与弊

1.正确使用束缚治疗有哪些好处?

●减少或消除非预期移动。

●保护患者、员工、牙医或家长不受伤。

●促进提供优质的口腔治疗。

2.束缚治疗存在的风险有哪些?

应用束缚治疗可能会导致潜在的严重后果,例如生理或心理伤害、失去尊严和违背患者权利。

研究证实心理创伤会对大脑功能产生持久不利的影响,当这种创伤达到足够严重程度、频率或持续时间,神经发育会发生改变。儿童被束缚时,家长也会感到压力。

大部分的束缚相关损伤都是小擦伤和抓伤,虽然也有其他一些更为严重的损伤。

相对于主动性束缚,被动性束缚出现损伤的几率更小,而相对于紧急情况使用被动性束缚,有计划的被动性束缚出现损伤的几率更小。

牙科程序中将患者放在坚硬的束缚板上,患者可能有过热感,由于患者和束缚板可能会从治疗台上滑落,所以必须有人陪伴患者。

束缚板可能使患者无法完全伸展颈部,这样会影响呼吸道通畅程度,尤其是对于幼儿或镇静患者。适当的培训使用护颈可以将这一风险降到最低。

美国儿童牙科协会对束缚治疗的建议

1.牙医和护理人员拥有使用束缚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束缚治疗是一种牙科高级行为指导技术。没有接受充分的培训就尝试限制或固定患者不仅对患者,还会对医生、员工造成人身损伤的风险。

为了确保对不合作患者实施适当、安全和有效的束缚治疗,非牙科学院理论和实践指导教育是关键。

通过认证和高级培训,医生获得成功使用限制技术的必要知识和技能,预防或最小化心理压力或降低对患者、家长和员工造成人身伤害的风险。

2.家长同意

牙科团队执行的束缚治疗,应用或不应用限制装置,需要获得家长的知情同意。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不应排除对程序的深入探讨。

医生必须解释束缚治疗的优势和风险,提供可选择的行为指导技术(例如,治疗延迟、镇静、全麻),并协助家长确定最合适的方法。知情同意讨论不应选择与治疗的同一天进行。

补充性文件,例如信息册或视频,可以帮助家长和患者了解拟定的程序。进行束缚治疗之前必须获得知情同意并在患者病历表中记录。如果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行为需要改变束缚程序或技术,必须获得相应的知情同意并记录。

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向儿童解释限制需要,提供让儿童反馈的机会。虽然未成年人没有提供或拒绝治疗同意的法定权利,但是在处理同意问题时应该考虑儿童的意愿和感觉(是否同意)。

3.家长陪伴

家长陪伴在手术室接受治疗的儿童身边,可能对家长和儿童都有帮助。

一项研究显示92%的母亲认为当她们孩子应用束缚板保证安全性或舒适性时应该陪伴左右。90%认为固定可以保护儿童免于受伤。

医生应该考虑在使用束缚治疗时让家长陪伴在手术室或直接监督患者,除非患者、家长或牙科员工有健康和安全风险。

如果家长拒绝陪伴,他们必须提供原因,这些原因还会记录在患者病历表中。如果家长选择不陪伴儿童身边,应该鼓励他们在手术前后给予儿童支持。

最后,家长如果认为儿童会因为固定而遭受生理或心理创伤,则有权利在任何时间终止使用限制。如果家长要求终止,医生应该立即完成必要的步骤,安全结束程序。

4.正确合理的束缚治疗技术

采用束缚治疗之前应该查看有没有其他可选方法可以限制儿童在口腔治疗中的移动。只有当限制较少的干预无效时才使用束缚治疗。

不得因为惩戒、方便或报复而使用束缚治疗。同时使用束缚治疗不应引发患者的疼痛。

主动性固定涉及人为限制,例如家长、牙医或牙科辅助人员;主动性固定包括头部固定、手部保护和治疗固定。应该先尝试使用沟通行为指导,除非患者以前有过不适应或攻击性行为会对患者自身或员工造成损伤的经历,才考虑直接使用束缚治疗。当使用机械束缚时,应该确保限制适度。

实施有效的治疗,一份准确、全面和最新的医疗病史是必要的。仔细查看患者医疗病史确定是否患有呼吸功能障碍疾病(例如,哮喘)或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如果患者这些疾病由于四肢僵硬可能需要定位协助。

向家长解释完程序并获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始使用束缚治疗和分散注意力技巧,让儿童保持仰卧姿态,尽量保持儿童的舒适性。

如果需要限制四肢移动,牙医可以让牙科辅助人员或家长固定住患者的手。如果需要使用全身束缚治疗,应该按顺序完成。如果需要使用束缚装置,包括头部固定器,应该最后使用。在任何时间束缚装置都不应该限制血液流动或呼吸。

5.专业的束缚治疗设备

限制不合作患者在牙科治疗过程中移动的设备有很多种。协助牙科程序的机械限制装置理想特性包括:

简单易用。

大小适合。

柔软,对患者的潜在损伤最小。

专为患者束缚设计的装置(例如,不是改良设备)。

可以消毒。

束缚患者四肢可以使用装置(例如,波西带、魔术贴扎带、安全带)或其他协助。

如果手固定不能阻止患者手部破坏性移动,可以使用手腕限制。如果患者不能够(医疗诊断)或不愿意(不适应行为)肢体接触,需要采用全身束缚法。

全身束缚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束缚板和束缚带。束缚头部使用前臂支托、头部定位器或其他协助。虽然张口器可能作为束缚装置使用,但是如果应用于合作儿童身上不认为是束缚固定。

7.必须监督和定期评估束缚装置的紧密性

牙科程序过程中必须持续了解、评估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情绪压力或亢奋情绪,必须尽快终止束缚,防止造成潜在的生理或心理创伤。

牙科程序完成后,应该逐步去除限制,之间留有稍短停顿评估患者的合作程度。去除限制期间挣扎会对儿童和其他人造成潜在伤害。

如果手术进行中引进束缚方法(例如,不在计划中的干预),术后提供报告,帮助家长、患者理解,讨论管理的影响,便于下次就诊。

8.详细记录病例,便于回顾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