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牙科拔牙其实并不可怕
牙科医生表示,拔牙其实并不可怕,你对它缺乏了解,才会造成种种担心和误会。
患者担心 拔牙会痛。
牙科医生说法 术后麻药消了才有可能会痛,但吃止痛药可缓解。
拔牙过程中会有牵拉感,但患者是不会感觉到疼痛的,因为医生会提前打麻药进行局部麻醉。如果患者害怕打麻药的那一瞬间痛,医生还可以先滴一些麻药在牙龈上,然后再打麻药。
对于普通的牙齿,拔牙的过程通常比较快,但有些埋在牙龈里的阻生牙(如下颌的智齿),这类牙的拔除过程则相对复杂。术后麻药消了可能会出现疼痛,尤其下颌骨比较坚硬,血液循环相对差一点,术后伤口肿胀和疼痛的机会比较大,伤口愈合也会比较慢。建议这类患者术后服用消炎止痛药,能极大地缓解麻药消失后的痛感。
患者担心 拔牙伤牙神经,甚至影响记忆力。
牙科医生说法 前者有一点可能,后者没科学道理。拔下颌的智齿有可能伤到下牙槽神经,这条神经位于下颌骨里,离下颌智齿根尖非常近,相对容易出现损伤。这条神经是感觉神经,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应区域(如下唇)的麻木,一般1~2个月内能恢复。有人说拔智慧牙会影响人的智慧和记忆力,其实没有道理。智齿是18岁的时候才慢慢长出的牙齿,这时人的身体发育基本完成,智力也日趋成熟,因此叫智慧牙。拔智慧牙与人的智慧和记忆力本身并没有什么联系。记忆力和大脑相关,而下牙槽神经只是周围神经,下牙槽神经属于下颌神经的一个分支。即使下牙槽神经受伤,对大脑的智力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患者担心 拔牙后会有窝嵌塞食物。
牙科医生说法 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拔牙后通常有一个窝,等骨头和牙肉长好了,就不会再发生食物嵌塞了。不过,骨头长起来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月,期间,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食物嵌塞,大家不要担心。另外,新的牙肉和牙骨是从下往上长的,嵌塞的食物不可能被包裹在里面,患者也不必为此烦恼。有些人拔完下面的智齿后,靠舌侧的牙槽可能比较尖锐,把牙龈刺破,有经验的医生会在术中及时将牙槽骨挫平,避免尖锐的牙槽骨刺破牙龈,减少不必要的痛苦。
牙科网提醒拔牙患者,刚拔完牙后,要咬棉球止血30分钟,当天不能刷牙漱口,不能吸烟喝酒,不能吃太烫的食物,不要做剧烈运动,可以吃雪糕止血,口水要吞下。对伤口比较大的阻生牙,拔除术后两天要冰敷,每次半小时。第三天开始热敷,持续2-3天,可促进消肿。一般来说,拔牙不会影响吃饭,但术后1周应吃软食,不要吃太硬的食物。如有不适及时与你的牙医联系!
牙医巴巴延伸阅读
到医院拔牙多少钱
日常中一些爱美人士因为对牙齿的保养不够或者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就需要拔牙治疗,一般拔牙都需要500到1000元左右的价格,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价格不是固定的,同时如果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拔牙方法也会导致价格出现较大的浮动。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医院的不同拔牙的价格自然不同
对于那些比较小的个人诊所在收费上会便宜一些,但是在拔牙的麻醉或是消毒方面不是很过关,所以建议还是不要去。而对于大的口腔医院拔牙多少钱肯定是比较贵,因为它不仅有麻醉费用,还有一些预防感染的药物等很多全套的费用,而且在技术和质量上都确保没问题。
2、与患者的自身情况有直接关系
每个人牙齿坏的程度不一样,部位也不一样,在拔牙的难易程度上也就有所区别,因此也决定了价格的不同。
上述一些情况都会对拔牙的价格造成影响,另外还有使用的手术方法、当地的消费水平等也会引发价格的变动,而且拔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整形美容机构,否则就会出现一些影响到身体健康的不良问题,正规机构中的收费都有一定依据,求美者不用担心出现多收的状况。
拔牙拔到牙神经会怎样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牙齿是健康整齐的,但是有很多人由于年龄的增长而使牙齿出现了疼痛的问题,那么就需要通过拔牙的方法才能得到改善。但是有些人拔牙拔到了神经会出现下唇麻木,或者是失去感觉,在这个时候可以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这样可以帮助恢复。
不同的人拔牙的时候碰到牙神经的具体状况或许是不同的,如果神经受损,就会出现下唇麻木或者感觉失灵等情况,这会对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可以吃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比如维生素,应当多吃一些补充身体营养的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神经恢复。应当定时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身体。针对拔牙碰到牙神经的情况,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应当积极配合医务人员。一般情况下,拔牙不会对神经造成太大的损伤,轻微的损伤在一段时间之内是可以自行恢复的。
以上所介绍的是“拔牙拔到神经会怎样”的一些相关知识,为了安全着想,要去一些正规的口腔医疗机构去拔牙,才会有保障。在拔了牙之后要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喝一些果汁,养成吃完东西漱口的好习惯,这样有利于创口的恢复。
牙医巴巴讲堂:心脏病患者不可以拔牙
心脏病人不可以拔牙:
心律失常者,如为偶见的过早搏动,不增加手术危险性。频发性室性过早搏动者在麻醉和手术时易增多,有发生室性快速心律的可能性,应及时控制。无症状的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可耐受手术。三度者不宜拔牙。右束支传导阻滞而心功能良好者可拔牙。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发生于严重心脏病,需注意,双侧阻滞者危险性大,不可拔牙。慢性心房颤动者有发生栓塞性并发症的可能,应在控制其病情后拔牙。
以下情况应视为拔牙禁忌证或暂缓拔牙:
(1)有近期心肌梗死病史者。有人主张在经治疗好转后6个月,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皆已稳定后方可考虑拔牙。疼痛、恐惧、紧张等可诱使再次发生心梗,极为危险。0.如必须拔牙,需经专科医师全面检查并密切合作。
(2)近期心绞痛频繁发作。
(3)心功能Ⅲ~Ⅳ级或有端坐呼吸、发绀、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症状。
(4)心脏病合并高血压者,应先治疗其高血压后拔牙。
(5)有三度或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阿斯综合征(突然神志丧失合并心传导阻滞)史者。
心血管病病人拔牙时,消除紧张情绪、无痛操作的保障、轻柔快速的手术、完善的术后处理至关重要;有条件的可在心电监护下完成牙拔除术。心电监护下拔牙有很多优点;通过内科医师的参与可以共同探讨手术的可行性,更好地筛查病人;可以提高病人的信任感,降低紧张情绪;相对安静的环境减少了激惹因素;连续动态的观察可以提前发现病情逆转的前兆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术前、术中、术后的用药针对性、准确性更高。随着设备条件的不断提高,多导多程的生理检测手段逐步引入,使拔牙术的安全性、可控性进一步提高。
心脏病病人监测拔牙应设立安静宽敞的专用诊室。应配备心电图机、多导生理监测仪、氧气传输设备、气管插管器械、心脏除颤器等监测和抢救器材,配备调控血压、心率、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配齐各类急救药品。心血管病拔牙门诊应配备的医护人员包括:具有一定临床经验,操作熟练的口腔外科医师;具有临床实践经验,可组织心血管疾患抢救处理的心内科医师或麻醉师;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且操作熟练的护士。在这一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均应熟悉阅读心电图,并熟练掌握心电监测设备、抢救设备的使用。
总之,心脏病病人拔牙时机的选择应注重术前的判断和调控,应充分尊重内科医师的意见。手术应在缓解紧张情绪的基础上,无痛快速完成。术后不可放松对全身状况的调理和掌控,应当建立相应的回访制度。最终安全、平稳的完成治疗。
牙医巴巴讲堂:宝宝咀嚼训练不可忽略
宝宝咀嚼训练不可忽略:
常常听到妈妈们的“投诉”:宝宝1岁多了,只会吃糊状的东西,吃到稍微硬一点的东西,就吐出来;有的宝宝吃东西,不怎么咀嚼,食物在嘴里这么上下一搅和,就囫囵吞下去了。最让妈妈气恼的是,不少宝宝吃东西老是含在嘴里,半天也不肯下咽。
这些宝宝的问题都出在不会咀嚼上。
吃的东西进了嘴,我们就会嚼,太简单了,哪还要想?但是,就这么一个人人都会的动作,却是通过练习才学会的。你知道吗,一个孩子从吸吮单一的乳汁到学会正确地咀嚼、下咽各种复杂的食物,需要大约1年半的时间。
我们总是忽视司空见惯的事情,有时候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若能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身边那些毫不起眼的人和事,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感受和收获。现在,我们首先需要想一想,“咀嚼食物”到底具有哪些意义?
咀嚼的意义
咀嚼能促进宝宝的口腔发育和健康
研究发现,在古代和现代那些未被开化的非洲部落,人们较少有口腔疾病和健康问题,科学家认为,这和他们的食物加工粗糙、性质比较硬、人们咀嚼的频率高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们在咀嚼有适当硬度、弹性和纤维质的食品的时候——
口腔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下颚骨会因此变得发达;
齿龈因受食物的按摩而得到刺激,促进了血液循环,进而保护了口腔器官的健康;
附着在齿面和牙龈上的残渣会因咀嚼时分泌的唾液和肌肉的运动而得以清除。
而在今日,加工食品越来越多,而且也越来越趋向软化和精细化,孩子也越来越习惯和喜欢吃不需要多加咀嚼的软食。结果在齿科医生那里像下颚骨狭小、齿列排列错乱、咬合不全等问题越来越多。
充分咀嚼能促进蛋白质的吸收
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吃同样的东西,一组人充分咀嚼,另一组没有充分咀嚼,回收他们的粪便,观察分析食物被消化吸收的状态,发现碳水化合物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蛋白质食品,尤其是肉类,没有充分咀嚼的那一组,其消化吸收率很低。
要让生长期的宝宝得到充分的营养,他们是否具有较强的咀嚼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充分咀嚼能让我们享受美味
充分咀嚼食物,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在一起,能让食物本身所含的味道充分散发出来,从而使我们品尝到食物的真正味道。此外,食物复杂的味道、适当的硬度、弹性和温热感,都可以使我们的口腔得到刺激,产生满足感。
此外,咀嚼还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
宝宝的咀嚼能力需要训练
咀嚼能力的发展
正确的咀嚼能力和发达的口颚器官,是通过循序渐进地给予适当硬度和弹性的食品,逐渐训练而成的。从5~6个月左右的断奶期到2岁左右,是宝宝学习咀嚼和下咽的关键期。过了这个关键期,宝宝的学习和训练会变得困难,所花的时间也会更长。
咀嚼能力的发展特点
宝宝咀嚼能力的发展要经过口唇嚼食、舌嚼食、牙龈嚼食、牙齿嚼食4个阶段。
宝宝口腔发育的时间是有差异的,妈妈最好能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观察自己宝宝口腔发育情况,选择和调整适合的断奶食品,及时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和习惯。
当你的宝宝长出第一颗乳臼牙时,他就能够嚼碎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食物了,这是建立咀嚼习惯的最好时机,妈妈千万要抓住。这时候,宝宝最希望妈妈给予什么配合?
1、妈妈的耐心;
2、有适当硬度和弹性的食品;
3、较充裕的咀嚼时间。
妈妈可能会碰到的困惑
“邻居的孩子刚满12个月,已经能吃烂饭,大人饭桌上许多菜他也都能吃上一点了,可是,我的宝宝1岁2个月了,还只能吃稀饭、蛋羹。”
咀嚼能力的发展因人而异,母奶喂养的宝宝表现会更好一点。
虽说12个月时宝宝应该结束吃断奶食品了,有不少孩子也已经能吃和大人差不多的食品了,但凡事因人而异,孩子的断奶时间表和咀嚼能力也是有快有慢,有强有弱的。
宝宝吸吮母奶时,只要小嘴稍微松开妈妈乳房,就吸不到任何乳汁。因此,宝宝必须专心而用力地吸吮,他的嘴部肌肉也就越来越发达了。而使用奶瓶,宝宝很容易就吸到奶汁,吸吮力弱,今后的咀嚼能力也可能会弱。
妈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急不躁,按部就班,逐步训练。
“宝宝已经过了吃糊糊的阶段,开始给他喂软食。我特意给他吃面包心,够软的了,可我的宝宝不会吃,含着。”
软食并不一定适合犬牙尚发育的宝宝。
乳牙发育完全必须到2~3岁,在这之前犬牙和臼牙尚未长全,无法充分切断磨碎食物。在宝宝1~3岁这个阶段,妈妈给孩子准备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软硬度。我们都认为面包很软,孩子吃面包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事实上,犬牙没有长全以前,孩子要咬碎面包反而不如吃饼干来得容易,他得先用口水把面包泡软了才能下咽。这就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容易含食的原因。
饼干、苹果片都很适合练习咀嚼的宝宝,而且对牙齿的发育也有帮助。
“喜欢吃糊糊,不喜欢吃硬的东西,稍硬一些,就吐出来。牙的发育也慢。”
练习咀嚼的时候,妈妈可以在一边也做着咀嚼的动作,让宝宝模仿。
牙的发育可以因咀嚼而加强,而宝宝的咀嚼能力又是需要慢慢锻炼的。老是给孩子吃黏糊糊的断奶食品,宝宝吃什么都能囫囵吞,他的咀嚼能力自然得不到锻炼,最终对牙的发育也不利。
宝宝的咀嚼能力只能逐步锻炼,如果妈妈操之过急,突然让宝宝吃硬的东西,宝宝咀嚼时觉得困难,他就会把食物吐出来。
宝宝刚刚吃断奶食品,练习咀嚼的时候,妈妈可以在一边也做着咀嚼的动作,让宝宝模仿,鼓励宝宝咀嚼。刚开始的时候,饼干和切成薄片的苹果都是宝宝练习咀嚼的好材料。
“大概因为嚼起来不方便,反正宝宝吃硬一点的东西就不肯多吃,一吃到肉和豆子之类就吐出来。牛奶能喝不少。”
锻炼咀嚼能力比吃进多少食物更重要。
刚开始,因为咀嚼不方便,有的宝宝进食量会下降,所以,在断奶期妈妈一定要下决心控制宝宝喝奶的量,奶喝多了,吃断奶食品的量就会减少,咀嚼能力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所以,断奶期的奶量只能控制在一天400cc以内。
有的妈妈太在意宝宝吃下去的量,见宝宝吃硬的东西比较困难,吃得比较少,就想方设法给宝宝吃糊状食物和软食。结果宝宝3~4岁了,臼牙也已经长出来了,可宝宝还是不愿意吃较硬的食物,吃东西的速度也比较慢。这样的孩子以后到了托儿所、幼儿园,吃饭会成为十分痛苦的事情。到了3~4岁再开始练习吃硬的食品,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而且容易造成偏食和牙齿发育不良。
可以把食物煮得稍软一点,循序渐进,让孩子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前进。
牙医巴巴讲堂:儿童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在现在的社会,家长们不可忽视对儿童的口腔保健护,因为现在儿童患虫牙主要与牙齿质量、食物、进食频率及口腔卫生四个方面因素有关。医院在检查口腔卫生时发现,家长普遍缺乏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多数家长和小孩刷牙方式都不规范,采用的是拉锯式横刷法。其实,刷牙应该用竖刷,重点应在牙龈与牙肉交接处,牙刷要与牙肉形成45度-60度角,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来回8-10次,不要东刷刷,西刷刷。成人一般主张采用巴氏刷牙法,两颗两颗地刷,要在两颗中震颤,儿童采用旋转法,划圈刷。同时,许多家长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乳牙反正是将来要被换掉的,不重视乳牙的保护和治疗。罗卫指出,完整的乳牙列才能保证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家长应从小让小孩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早晚刷牙,餐后鼓漱,少吃甜食等零食,定期带小孩到医院进行检查。
牙医巴巴讲堂:千万不可带着牙病怀孕
千万不可带着牙病怀孕:
作为一个准备要小孩的年轻妇女来说,除了要做一般的怀孕检查外,别忘记到医院检查一下牙齿,看是否有龋齿需要治疗,是否有阻生齿需要拔除,是否有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需要进行牙周洁治等,不可带着牙病去怀孕。
如果孕妈妈的口腔中有牙病没有及时治疗,就怀上了小宝宝,那么从怀孕到婴儿出生,要经过十个月怀胎。这期间如果牙齿出现了疼痛,就必须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剧烈的疼痛,治疗中的紧张,所使用的药物(如麻药)、拍X光片等,可能对胎儿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流产或早产。如果已经怀孕,发现口腔中有牙病没有治,最好选择在怀孕4-6个月时,相对比较安全的时候去做必要的治疗。
在怀孕后,受体内的雌激素水平、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对口腔护理的疏忽和治疗时机的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牙龈炎、智齿冠周炎,加重牙周炎和龋病病情的发展,不但会给孕妇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而且为了控制炎症服药不慎也会给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孕妇是中度、重度的牙周炎,生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